临淄的由来

发布日期:2013-11-22 14:34:38浏览次数:字体:[ ]

齐胡公姜静(约公元前866~前860年在位)和齐献公姜山(前859~前851年在位)是姜齐的第6任和第7任国君。他们同是姜齐第4任国君齐癸公姜慈母的儿子,第5任国君齐哀公姜不辰的弟弟。

 欲说“临淄”的由来,还要从齐国和纪国的世仇说起。纪氏是炎帝神农氏姜姓的后裔,源于甘肃天水的成纪,唐虞之前顺渭水东下,迁入河南偃师、郏县一带,夏朝末年为商人所迫,向东迁到了山东半岛,立国称“纪”。纪国在西周初年受封,疆域在今寿光境内,都城在今寿光市纪台村一带,与齐国隔淄河相望,是齐国的邻国。按理说,纪国和齐国同是姜姓国,应该睦邻友好才是。但公元前866年,纪国国君向当时的天子周夷王进谗言,说了齐哀公的很多坏话,致使哀公姜不辰被周夷王烹杀。从此,齐国和纪国结下了血海深仇。

公元前866年,齐哀公被烹后,他的异母弟弟姜静被立为齐君,就是齐胡公。因为营丘和纪国仅一水之隔,距离近,消息灵通,齐胡公害怕纪国国君故伎重演,加害自己,所以便匆忙把都城从营丘迁到了薄姑(今博兴)。

到了公元前859年,齐哀公的同母弟弟姜山带领营丘人奔袭薄姑,杀了齐胡公,自立为齐君,称为齐献公。齐献公姜山即位后,将胡公的儿子全部驱逐出境,又迁回到了营丘。为了防备纪国的入侵,他加固扩建了营丘城。因为扩建后的营丘城东城墙濒临淄水,所以齐献公就顺理成章地将营丘改名为临淄。自此,临淄作为一个地名,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一直传称至今。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