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县城

发布日期:2013-11-22 14:35:38浏览次数:字体:[ ]

临淄县城位于齐故城南部,西与齐故城小城相接,今临淄区齐都镇政府驻地一带。县城城墙原以三合土粘合夯筑而成,后外部墙皮以青砖包砌。高10米,周长3公里,略呈方形,唯东南一角稍亏。城墙外设阔近7米的护城河。

临淄县城,为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达鲁花赤李仲明修建。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临淄知县蒋凤,增建了四城门楼;正德七年(1512年),临淄知县马暹,在西、南、北三门增筑月城,并于城外栽种了环城的柳树、榆树;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临淄知县张汝雨,以青砖包砌原来的土城,使临淄县城成为一座砖城。还在四个城门上嵌以石质篆书横匾:东门“朝阳”门,上嵌“淄流斜抱”;西门 “通画”门,上置“愚岭遥盘”;南门“迎恩”门,上镶“牛峰翠霭”;北门“望京”门,上著“渑池衿带”;崇祯十六年(1643年),临淄知县邹逢吉,又在城墙上增筑了6座炮台。清代,乾隆六十年(1795年)曾大规模重修、加固。

临淄县城最著名古建筑有县衙、文庙、魁星阁、城隍庙、关帝庙、西天寺、三元阁等。

临淄县衙,修建时间比临淄县城早,最早建于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位置在后来所建临淄县城的西北角。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临淄知县欧阳铭,将县衙移建县城中央(今齐都镇色织布厂)。正德六年(1511年),县衙毁于流贼,临淄知县马暹进行了复修。县衙南临西门大街,前为大门,建有谯楼(鼓楼);北为仪门;仪门北为大堂。大堂为县衙的主建筑,坐落于县衙正中,南向,东西长11.1米,南北宽8.1米,高8.5米。三间,石基砖墙,内用12根圆木柱支撑,重梁木椽,前出厦,出飞檐,硬山顶,前面为雕木隔扇,布局协调,庄重朴实。堂几案前置有石盘,中刻双鲤,后改作太极八卦图。大堂前有戒石亭,大堂东西两翼各建有曹吏房。东边建有土地祠,西边是监狱。狱墙为砖石结构,高约五米,略向里倾。旁边盖有马厩。大堂后有退思亭。再往里去是知县住宅。知县宅左边是县丞宅,右边是主簿宅、典史宅等。县衙外东边为申明、旌善二亭,西边是惠民药局。目前,大门、大堂尚存,其他建筑现已无存。

 

 

县衙

距县衙不远路南是文庙,布局完整、巍峨雄伟。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由临淄知县李长春重建。其南临庄岳街,前为照壁,东西列下马坊,题曰“崇正学”、“育真才”。北为棂星门、“德配天地”坊、“道贯古今” 坊;内为泮池;又北为大成殿;殿中供奉孔子牌位,两侧供奉四配、十二哲牌位,殿前东、西庑供奉诸先贤先儒牌位。大成殿前大成门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忠义孝悌祠;大成殿后有明伦堂、尊经阁、崇圣祠。

县学在文庙东;魁星阁在文庙东南,始建于明末;文昌阁在南城上。目前这些建筑已不存。

出临淄县衙顺东西大街东去约300米,便是城隍庙街,顺街北去便是城隍庙遗址。城隍庙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迁建于此,占地约二十亩。1938年秋,被烧毁。

御赐齐佳士石牌坊位于县城南门大街中段。此坊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造型宏伟,古朴大方,是乾隆皇帝为嘉奖当时年逾八旬的老臣齐佳士敕令修建的。齐佳士,清代乾隆年间临淄南门村人,时任秦州(甘肃天水)知州。牌坊上方正中刻有“圣旨”二字,两侧各有一石匾。乾隆御笔题字,一侧曰:“保赤钟祥”,一侧曰:“七叶衍祥”。全牌坊雕刻着十三条龙,四条盘龙石柱直径近一米,在柱底部均以刻有云朵的巨石护持。此坊于1966年初被毁。

关帝庙,在县城东门外。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清代每年春秋致祭于此,于抗日战争中被毁。

西天寺,在县城西关北。该寺为十六国后赵皇帝石虎(334年-349年在位)所建,名为兴国寺。北魏时期,统治者又在寺后修建大石佛(现大石佛存于临淄石刻艺术馆中)。宋代更名为广化寺,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年-1370年)被毁。明代初年,在广化寺旧址重新建寺,更名西寺,又名西天寺。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年 - 1620年),太师李良监理重修。该寺规模广阔,建筑宏伟。寺内正殿九间,砖木结构,红砖绿瓦、飞檐斗梢,巍峨壮观。院内钟楼,悬一口高约2米的铁钟,每当破晓,沉重浑厚的钟声响彻云霄,声音远达方圆十余里外,临淄八景诗中所谓“西寺楼头听晓钟”之句,就是指此。1938年,西天寺僧舍殿堂被毁;文革时期,碑塔造像遭破坏。

 

县衙大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