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 |||
|
|||
|
|||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即脱口立论,落笔成章,深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但因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不满,遂将世子之位给了他的兄长曹丕。214年,曹植由平原侯徙封临淄侯,一直未来临淄就国。220年,曹操病逝,同年曹丕称帝,曹植来临淄就国。221年,曹植被贬为安乡侯,离开临淄,后来又封为东阿王、陈王。232年去世,葬于今东阿鱼山西簏。算来,曹植当临淄侯六年,实际在临淄的时间为一年左右。 曹植死后,临淄人民怀念他,为其立碑,即曹植辞碑。碑为圆顶方基,碑高48厘米,宽31厘米,厚11厘米,碑后阴刻孔子像,碑文来自《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中的“颂曰”。三国史籍《曹植集》中记有此文,当是曹植所撰。此碑原存于辛店街道仉行村南石佛寺内,现藏于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