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发布日期: 2025-03-2423:02:27 浏览次数: 字体:[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概况】 2022 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6501 人。全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95.48%。全区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分别达到 37.79 万人、11.51 万人、16.69 万 人。临淄区被评为山东省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 承接 2022 中国山东化工高层次人才洽谈会,获 评淄博市 2021 年度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区县,成 功争取全市加载残疾人证功能社会保障卡发放 试点区 ;区人社局获评全省人社系统优质服务 单位、2021—2022 年度劳动保障新闻宣传工作 做得好的单位、2021 年“山东—名校人才直通 车”活动表现突出的单位、山东省社会保险经 办数字化转型先行单位和淄博市乡村振兴工作 先进集体。 

【就业创业】 2022 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6501 人,失业再就业 4959 人,困难人员再就 业 785 人。全年培训各类人员 4746 人次。其中, 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 3744 人次。 

【就业扶持】 2022 年,区人社局落实就业补贴 政策,累计落实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 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等稳就业补贴 419 万 元。面向失业人员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 月”“321”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等主题活动,服务 失业人员 23945 人次。面向城乡就业困难群体, 推进落实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率先在 全市实现首批上岗,累计开发岗位 3071 个。 

【创业扶持】 2022 年,区人社局全面落实创业 补贴政策,落实一次性创业、一次性创业岗位 等创业补贴 120 万元。选拔推荐 4 家企业参加 淄博市 2022 年创业训练营。选拔推荐 13 家企 业参加第六届淄博市创业大赛,2 家企业获奖。 选拔推荐 32 家企业和 7 个项目团 队参加首届淄博市人才创业大赛大 学生赛道,5 家入围决赛。其中,2 家获得二等奖。区创业孵化中心新 入驻企业(项目)29 家。加强创业 担保贷款政策落实,为 369 名个人 创业者和 24 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 保贷款 1.34 亿元,带动 850 余人 就业,落实贴息资金 1038 万余元。 

【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2 年,全 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95.48%,1063 名应届高校毕业生通过网 上实名登记系统完成报到,网上登记就业服务 率 100%。13 家青年见习基地累计吸纳青年见习 315 人,新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 10 名,经 岗前培训后上岗服务。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22 年,为 295 名脱贫 享受政策人员代缴保费 8.85 万元,为 599 名低 保人员代缴保费 17.97 万元,为 1743 名重度残 疾人代缴保费 52.29 万元。为 550 名符合条件 申请提前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重度残疾人 落实养老金待遇,为 7 名年满 60 周岁的贫困人 员认定身份并落实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 养 老 保 险 】 2022 年, 全 区 城 镇 企 业、 个 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14.98 万人,发放 4.16 万名退休人员基本养 老金 11.75 亿元,发放 861 名遗属补助 554 万 元。全区机关事业参保职工 1.13 万人,退休人 员 6935 人,发放养老金 5.2 亿元。全区城乡 居民养老保险参保 21.69 万人,发放 9.18 万 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 2.1 亿元。发放 4.61 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 1793.82 万元。 【工伤保险】 2022 年,全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 16.69 万人,支出 883 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 的工伤保险基金 4800.63 万元。新开工建筑施 工项目 82 个,5.85 万人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建 筑施工企业及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率 100%。 

【失业保险】 2022 年,全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达 11.51 万人。发放 3072 名失业职工失业保险 金 4387.42 万元,缴纳医疗保险费 794.34 万 元。发放 1186 名失业职工失业补助金 55.71 万 元。发放 703 人技能提升补贴 115.95 万元。 

【社会保险待遇调整】 至 2022 年,全区连续 18 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 2 年 上调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7 月起,城 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 155 元 提高至 165 元;连续 6 年上调工伤保险定期待遇。 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调整受益人次达 13 万余人。 

【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 2022 年,区人社局 实施阶段性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先后将 全区 5 类特困行业、17 类行业企业及中小微企 业纳入缓缴行业范围,阶段性缓交养老、工伤、 失业等 3 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间 免收滞纳金,服务 64 家企业阶段性缓缴社会保 险费 3155.29 万元。 

【退休核准】 2022 年,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科级 以下干部退休 265 人,全区企业职工正常退休 2866 人,企业职工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158 人, 因病退休(职)27 人。 

【工伤认定】 2022 年,全区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479 起,不予受理 6 起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59 起,不予认定 4 起。 

【社会化管理服务】 2022 年,全区纳入社会化 管理的退休(职)人员 4.1 万人。退休(职) 人员基本养老金、遗属生活补贴等社会化发放 率继续保持 100%。全区拥有 AAAAA 级社会化管 理服务单位 2 个,AAAA 级社会化管理服务单位 5 个,AAA 级社会化管理服务单位 11 个,AA 级 社会化管理服务单位 16 个。 

【社会保障卡管理】 2022 年,全区即时制发社300 会保障卡 6.78 万张,社会保障卡持卡 58.76 万 张 ;经对参保人多渠道重复申领电子社保卡的 去重处理,签发电子社会保障卡 33.92 万张, 签发率达 55.01%。在社会保障卡即时制卡业务 “一次办结”的基础上,实现群众在全区 13 个 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和 25 个社会保障卡合作银 行服务网点,就近办理社会保障卡业务。开展 社会保障卡“移动制卡”,实现当场受理、立等 可取、“一次办结”的社会保障卡发放模式。创 新成立 31 支“移动服务小分队”,运用移动社 会保障卡即时制卡机提供上门服务,实现社会 保障卡一站式服务“零距离”。作为全市加载残 疾人证功能社会保障卡换发工作试点区县,制 发本区第一张加载残疾人证信息的社会保障卡。 

【视频帮办】 2022 年,区人社局持续提升“视 频帮办”服务质效,人社服务“视频帮办”事 项范围扩大至 88 项,重点推出失业登记、灵活 就业人员减员、参保缴费证明查询打印、失业 保险金申领等 10 项高频服务事项。针对疫情防 控新形势借势借力做好“视频帮办”推广应用。 选派业务骨干专人接听、解答,月均服务 700 余人次,全年服务总时长 250 余小时。 

【社银合作】 2022 年,区人社局与临淄区农村 商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自 6 月起成功打 造“社银合作”新模式,42 项高频社保事项进 驻全区 51 个农商行网点,所有网点做到程序、 配置、标识“三统一”。服务模式入选山东省社 会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在全区形成 “城区步行 10 分钟,乡村辐射 10 千米”的便民 服务圈。 

【待遇领取“静默认证”改革】 2022 年,区人 社局推进社会保险待遇领取“静默认证”改革, 打破原有的“智慧眼集中认证”的资格认证模式, 通过大数据比对认证为主、移动端自助认证为 辅、社区化管理同步认证,构建基层党建与“静 默认证”相结合、实地精准核实认证与社区化服 务相结合的“双促双融”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 社会保险待遇领取“免申即享”,全区 13.91 万 待遇领取人员“静默认证”率达 99.64%。 

【人力资源服务】 2022 年,区人社局组织开展 “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日 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公共就 业服务招聘活动,举办线上线下各 类招聘会 104 场次,服务企业 1796 家次,提供岗位需求 51963 人次。 举办以“临淄人才综合体”微信视 频号为载体的直播“带岗”系列招 聘会 44 场,累计参与直播企业 158 家次,提供岗位需求 6722 人次, 活动期间总浏览量达 11438 人。开 展“临淄—高校人才直通车”24 场 次。其中,组织赴青岛、内蒙古等 地高校开展校园线下活动 10 场,参加企业 30 家次,需求人数 1889 人次,达成 初步就业意向 829 人次,其中硕士生 136 人次、 本科生 693 人次。开展线上活动 14 场次,通过 “企业展示 + 岗位介绍 + 现场答疑 + 简历投递 + 现身说法 + 政策宣讲”线上招引模式,组建青 岛科技大学、烟台大学、菏泽学院等 14 所高等 院校大学生招引微信群,全区 37 家重点骨干企 业持续发布岗位需求,提供岗位 116 个,需求 人数 1184 人,进群大学生达到 795 人,达成意 向 345 人。创办“临淄—高校人才直通车”空 中专列,将招聘信息转发到学校,分批次征集 11 家重点企业大学生需求信息,分别发送到全 国 20 多所高等院校进行宣传,提供人才需求 765 个。组织开展高校辅导员“三进”(进园区、 进中心、进企业)和大学生“留淄就业体验日” 活动 19 次,56 名辅导员老师、683 名在校大学 生走进齐翔腾达、蓝帆集团、禾丰种业等企业 开展就业体验活动。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2022 年,区人社局广 泛宣传并认真落实淄博市人才金政相关政策,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受理人才金政生活补贴 5468 人次。 其中,高职毕业生 3 人次,专科毕 业生 1211 人次,本科毕业生 3627 人次,硕士研究生 613 人次,博士 研究生 14 人次。受理人才金政一 次性购房补助补贴 250 人次。其中, 本科毕业生 200 人次,硕士研究生 46 人次,博士研究生 4 人次。受理 亲情引才奖励 590 人次。其中,本 科毕业生 532 人次,硕士研究生 56 人次,博士研究生 2 人次。受理“四 强”产业生活补贴 106 人次。其中, 本科毕业生 74 人次,硕士研究生 25 人次,博士研究生 7 人次。全区新增高技能 人才 751 人,新增市首席技师 1 名、市有突出 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 名,新增中级以上专业技 术人员 724 人,新引进博士后 6 人。办理技师 高级技师补贴 24 人(技师 20 人,高级技师 4 人),办理企业负责人引才补贴 5 人,办理正高 级职称补贴 4 人。 

【人才平台载体建设】 2022 年,全区新增山东 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 家(山东英科环保再 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广浦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申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市级备案。 成功争取“人才百事通”系统应用试点区,第 一时间为人才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安置】 2022 年,全区 新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77 名(其中退役大学 生士兵 7 名、村书记 1 名、社区书记 1 名),招 聘高层次人才 48 名。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 2022 年,区人社局 审批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和机关工勤考核优秀名额 1531 个。审核备案 216 个区直、镇(街 道)事业单位的岗位聘用材料,核准 111 个事 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办理 29 名事业单位一 般工作人员辞职备案手续和 34 名事业单位工作 人员调动手续。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 2022 年,区人社局 严格政策规定,依据 2021 年度考核结果,晋升 事业单位 8724 名符合条件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 薪级,人均月增 87.6 元 ;核定 158 个事业单位 2022 年度绩效工资总量 3.08 亿元。核发 2022 年 125 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育系统 212 名 教师和卫生系统 64 名工作人员试用期工资 ;核 发 151 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正定级待遇 ;调 整并补发 87 个机关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 824 名去世人员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人均月增 134.58 元,审批 118 名机关事业单位去世人 员一次性抚恤金 1512.69 万元 ;审批事业单位 9186 名工作人员和 5805 名离退休人员取暖补 贴 3737.68 万元。 

【人事任免】 2022 年,根据区委、区委组织部 向区政府党组的提名,提交区长党组会、区政 府常务会研究通过 115 名干部的职务任免,提 交区人大主任会、常委会研究通过 66 名干部的 职务任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 2022 年,“临淄 人社”公众号推送政策解读、公告公示、工作 动态等各类信息累计 300 余条,关注量达 6.6 万人,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市级以上媒 体采用稿件 84 篇。其中,国家级媒体 4 篇 ;联 合融媒体中心制作“黄豆豆系列人社政策短视 频”10 期,被中国劳动保障报视频号、温暖淄 博人社视频号平台转载。通过走访企业、政策 宣讲、窗口服务等形式为各类企业和办事群众 发放《惠企政策汇编》1 万余册。


 医疗保障 


【概况】 2022 年,淄博市医疗保障局临淄分局 (以下简称临淄医保分局)继续实施区域点数法 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保支付 方式改革试点,建成 5 家标杆医保服务站,实 现医保服务站动态管理,提升服务获得感。延 长居民医保缴费期,增加门诊慢特病病种,取 消省内就医转诊备案手续,实现二级及以上定 点医疗机构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购药全流程使用, 提升服务满意度。提高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和职 工长护险支付限额,推动门诊慢特病报销向村 卫生室延伸,全面推行“集采药品进基层”,“两 病”报销进一步扩大,降低群众负担。建立医 疗保障基金社会监督员和医保基金银行业务监 督员制度,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医保基 金监管新格局。9 月,医保分局参加全市“技能 兴淄”职业技能大赛获三等奖。通过省级文明 单位复审。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22 年,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集中缴费期统一为每年的 9—12 月, 全区参保居民 347963 人,缴费标准为成人 410 元 / 年,学生和儿童 310 元 / 年,省、市、区 财政补助标准 610 元 / 年。个人缴费部分由税 务直接征缴至市国库,不再由临淄医保分局上 解 ;区级财政补助 8424 万元。区财政出资 593 万元,为全区包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在内的九类特殊困难人群 14686 人代缴居民医保费, 个人免缴费。自 10 月 1 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医 疗保险三级医院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由 55% 提高到 60%,直接到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 例不降低。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022 年,以个体灵 活就业身份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金 额为 4232.80 元 / 年 ;全区参保企业 7337 家, 参加医疗保险职工 145333 人,保费由税务直接 征缴至市国库,不再由临淄医保分局上解。4 月 1 日起,实施《关于转发〈山东省医疗保障局、 山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关 于进一步规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与待遇支 付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规范职工基本医 疗保险参保缴费与待遇享受衔接政策,明确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和职工缴费基数 “封顶保底线”执行时间,优化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流程。 

【生育保险】 2022 年,全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 93453 人,全年发放生育津贴 2062 万元。 

【职工长期护理保险】 2022 年,为推动职工长 期护理保险业务持续规范,淄博市医疗保障局 更新制定了 7 种护理服务套餐,满足不同失能 职工的护理需求 ;最高支付限额由 1600 元提高 到 1800 元 ;将重度失智人员纳入长期护理保险 保障范围。全年有 1090 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 遇,共拨付护理补助金 998.40 万元。

【居民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 2022 年,全区享 受居民大病保险待遇 2881 人,2.4 万人次,报 销金额 3143 万元。全区医疗救助 6435 人次, 报销金额 598 万元。 

【职工大病保险】 2022 年,全区享受职工大 病 保 险 待 遇 274 人,3331 人 次, 报 销 金 额 340.45 万元。 

【新冠疫情防控】 2022 年,医保基金支付住院 参保人核酸检测费用 18.83 万人次,92.54 万元; 支付新冠疫苗免费接种费用的 70%。全力保障 全区疫情防控工作。 

【退役军人医疗保障】 2022 年,临淄医保分局 为全区 73 名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划拨门诊医疗补 助 52.2 万元。由于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 保人不再建立医保个人账户,自 2022 年起,参 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七至十级残疾军人、 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 等优抚对象门诊定额补助由退役军人事务局以 现金的形式通过镇(街道)发放至优抚对象社 保卡银行账户中。

【离休干部和新中国成立前老工人医疗保障】  2022 年,临淄医保分局为 100 名离休干部和 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按每人每年 93070 元的标准筹集医疗费 930.7 万元,按每 人每年 5000 元的标准划拨医疗个人账户共计 50 万元。

【付费方式改革】 2022 年,临淄医保分局在全 区住院定点医院继续实施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 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 点工作。自 11 月 1 日起,省内异地住院费用按 照 DIP 付费方式进行结算。 

【医保电子凭证】 2022 年,临淄区定点医药机 构医保电子凭证覆盖率达 100%,医保电子凭证304 激活率为 94%,全区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 医保电子凭证和身份证全流程使用(包括建档、 挂号、诊间核验身份、支付、取药、取报告等) 覆盖率达 100%。

【经办服务体系建设】 2022 年,临淄医保分局 经办服务窗口共经办医疗保障业务 81789 项。 其中,通过窗口现场办理业务 46019 项,通过 电话、线上办理业务 34469 项,帮办代办业务 684 项,通过邮件受理业务 617 项。与临淄农 商行合作,新建成 5 家标杆医保服务站,因执 业许可证到期、未进行医保结算等原因清退 16 家,全区现有医保服务站 295 家。其中,镇(街 道)服务站可办理 39 项医保业务,医院、社 区等服务站可办理 28 项医保业务。全年接听 “3120000”医保服务热线电话 24265 个,总时 长 1325 小时,总量总时长均居全市第一。 

【门诊慢特病】 2022 年,临淄医保分局为临淄 区首批 20 家门诊慢特病村卫生室延伸服务点进 行程序改造及网络调通测试,5 月具备慢性病报 销条件。7 月,城乡居民新增慢性心力衰竭等 27 种门诊慢特病病种,居民门诊慢特病病种达 52 种 ;城镇职工新增肺间质纤维化等 8 种门诊 慢特病病种,职工门诊慢特病病种达 53 种。 

【居民“两病”工作】 2022 年,临淄区城乡居 民糖尿病用药 12691 人次,医保基金统筹支付 71 万元 ;高血压用药 16825 人次,医保基金统 筹支付 86 万元。 

【异地联网结算】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区内 参保人省内就医取消转诊备案,不需要办理任 何备案手续,直接到医保定点医院联网报销即 可。省外就医的,通过“淄博医保”“国家异地 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及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 自助办理备案手续。全区实现普通门诊跨省及 省内跨市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 45 家。 

【集采药品进基层】 2022 年,临淄医保分局在 落实集采药品进医院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集 采药品进基层”活动及“五统一”模式,牵头 制作全市“国家集采药品药店销售导航图”,可 从“淄博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上直接查看全 市在售集采药品的药店位置信息。 全区 99 家药店在售集采药品品种 达 60 种以上,280 家卫生室在售 集采药品品种达 30 种以上,累计 销售额 4000 余万元,为群众节省 费用 2000 万元以上。实行集采药 品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制度,全年结 算 14 家医疗机构的集采药品款项 2716 万元。 

【国家药品目录】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临淄区基本医疗保险、生育 保险统一执行 2021 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 品目录》,凡例、药品通用名、药 品分类、剂型和限定支付范围等按 照国家规定执行。2021 版药品目 录分为西药部分、中成药部分、协 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和中药饮片部 分。其中,西药部分 1273 个,中 成 药 部 分 1312 个( 含 民 族 药 93 个),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 275 个(含西药 213 个、中成药 62 个), 共 计 2860 个。 自 2022 年 6 月 15 日起,协议期内谈判药品个人自付 比 例 由 25% 降 低 至 20%。 自 2022 年 10 月 1 日起,将国家谈判药品 的个人自付 20% 降低到个人自付 15%。 

【职工医疗退休待遇审批】 2022 年,临淄医保 分局审批复核 2975 名退休职工医疗待遇。其中, 企业退休 2594 人,机关事业退休 381 人。 

【基金监管】 2022 年,临淄医保分局全面贯 彻落实基金监管日常检查,组织各定点医疗机 构开展自查自纠 ;接续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及大 数据筛查工作 ;开展全员挂包检查,每半年完 成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 ;联合区市场监管局进 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全年约谈定点医药 机构 26 家,限期整改 22 家,暂停医保服务 5 家,取消医保服务资格 4 家,追回各类违规费 用 316.18 万元,办理行政处罚案件 2 起,行政 罚款 22.76 万元。 

【医药机构协议管理】 2022 年,临淄医保分局 实现对协议医药机构的动态管理,全年 2 批共 新增定点医药机构 32 家,解除协议 4 家,全区 定点医药机构达 366 家;新增定点护理机构 2 家。 

【 医 保 个 人 账 户“ 一 卡 通 行 ”】 2022 年 4 月, 在全区定点医药机构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刷 卡全覆盖的基础上,156 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 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异地刷卡直接结算。


民政事务 


【概况】 2022 年,区民政局牢固树立“民政为 民、民政爱民”服务理念,忠诚履行基本民生 保障、基本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水平,实现全区民政事业健 康发展。临淄区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加强乡村 地名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全省基层治理实验区 ; 区民政局被省委评为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 集体 ;临淄区稷下街道淄江社区居委会被民政 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雪宫街 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辛店街道、闻韶街道勇 士社区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 展基地 ;临淄区养老中心第二康复养老院被省 民政厅确定为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 ;山 东金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山 东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 3 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老有所乐新生 活》栏目,报道临淄区“暖奶奶手工坊”的做 法。8 月,《山东新闻联播》报道临淄区建设敬 老院智慧消防安全云平台。 

【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 2022 年,全区办理红 公事 1254 起,白公事 3261 起,全部按新规办 理。各镇(街道)逐步规范红白公事标准程序, 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凤凰镇在全省红 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在 4 月和 11 月分两次对各镇(街道)红白理事会 骨干成员开展 2022 年度移风易俗培训和红白理 事会骨干成员培训,骨干成员参训率 100%。区、 镇(街道)、村(居)三级同步推进,打造更多 移风易俗示范点,全面推进移风易俗。联合区 委宣传部召开 2022 年全区移风易俗暨新时代美 德健康生活方式现场观摩推进会,深入了解移 风易俗、红白理事会运行、倡树新时代美德健 康生活方式等情况。春节、清明节、中元节期 间采用共祭、“代客祭扫”等方式开展祭扫工作, 多种方式倡导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绿色祭扫、 安全祭祀。截至年底,全区有区级城市公益性 公墓 1 处、镇(街道)级公益性公墓 3 处、村 (社区)级公益性公墓 188 处,城乡公益性公墓 覆盖率达 100%,基本满足全区居民 20 年内的 骨灰安放需求。加强殡葬管理和服务工作,推 进殡葬改革,严格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实现惠 民殡葬政策全覆盖,依据《临淄区人民政府关 于印发〈临淄区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实施办 法〉的通知》规定,自 2019 年 12 月 1 日起全 区实施惠民殡葬。临淄区户籍人口去世,符合 免除条件的,经审查确认最高可免除 1440 元。 2022 年共减免殡葬惠民资金 460.11 万元,惠 及群众 4210 人次。按照保障基本,逐步增项的 总体要求,打造一处遗体告别惠民厅,面向临 淄区户籍逝者免费提供。严格落实“丧事简办、 厚养薄葬”的移风易俗规定,引导群众树立健 康、文明、生态的丧葬理念,促进乡风民风转 变,减轻群众治丧负担,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殡葬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婚姻登记和婚俗改革】 2022 年,全区办理结 婚登记 2334 对、离婚登记 853 对、补领婚姻登 记证 1114 对。持续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依 托窗口工作优势,倡导婚俗改革,引导婚姻当 事人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 构建健康文明的婚姻价值观。婚姻辅导服务全 面升级,以“专职+志愿”的模式建设一支高 素质的婚姻辅导队伍入驻婚姻登记大厅,在辅 导的过程中,注重心理疏导,帮助当事人树立 面对婚姻的积极心态、提高经营婚姻的能力。 

【城乡社区建设】 2022 年,区民政局出台《关 于印发〈临淄区镇(街道)议事协商目录(试 行)〉〈临淄区村(社区)议事协商目录(试行)〉 的通知》,指导全区 12 个镇(街道)所有村(社 区)规范开展议事协商,提高民主决策水平。 配合区委组织部与区农业农村局共同推进村改 社区工作,印发《临淄区村改社区工作规范化 操作流程(试行)的通知》《临淄区村改社区恢 复行政村建制操作流程》。全区 29 个村改社区 6 个转型成为城市社区,6 个合并到其他社区,17 个恢复为行政村。截至年底,全区有 424 个村 (社区)(不包含纳入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 区管理的 43 个行政村。下同)。其中,行政村378 个,社区 46 个。通过“两委”补选、全区 公开招聘等方式补齐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与区 委政法委共同完成“网格员转社工”两员融合工 作,转任社工 155 名。8 月,《中国社会报》以《两 员融合激发社区治理人才活力——山东省淄博市 临淄区将专职网格员纳入社会工作者队伍管理 的改革实践》为题进行专题报道。全区有社区 工作者 588 人,实现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 城市社区工作者数量达到 18 人指标要求的 70% 以上。市、区财政投入资金 2666 万元落实城市 社区运转经费和社区工作者 3 岗 18 级薪酬体系, 为社区专职工作者缴纳“五险一金”,全面保障 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权益。8 月 18 日,省民政厅 批复全省基层治理实验区(点),临淄区、雪宫 街道、闻韶街道辛东社区等 3 个单位均入选。临 淄区《探索将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 打造“全科社区工作者”》入选全省基层治理实 验区名单及实验主题,雪宫街道《打造“城市 大脑”全城智治,赋德基层治理云体验》、闻韶 街道辛东社区《党建引领“有一说一”,打造社 区居民信得过议事协商品牌》入选全省基层治 理街道级试验点名单及实验主题,临淄区入选 数量全市第一。9 月,区民政局以《山东省淄博 市临淄区 1+5+N 模式织密社区精细治理服务网》 为题在第六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上作典型发言。

【区划地名工作】 2022 年,区民政局按照市局 要求的时间节点,提前规划信息库审核工作, 制定审核标准,校对、审核完成全国地名信息 政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名信息。完成省、市地名 录、地名词典和地名志的临淄词条编纂工作。 5 月,出台《关于印发〈地名管理条例〉学习 宣传贯彻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展《地名管理 条例》进党政机关、进社区、进商超、进企业 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彩页等方 式,做好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临淄区地名工 作领导小组、区划地名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机 制。探索推进乡村地名管理规范化、标准化,7 月 1 日,临淄区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加强乡村 地名管理工作试点单位。10 月,与区住建局对 接,签订《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 楼宇的命名、更名职能移交协议书》,并联合印 发《关于做好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 楼宇的命名、更名审批工作衔接的通知》,积极 稳妥做好住宅区、楼宇命名更名审批工作衔接 移交,住宅区、楼宇命名更名审批职能交于区 住建局。 

【社会组织管理和社会组织党建】 2022 年,区 民政局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8 月 2 日,联 合区委组织部召开社会组织党委集中成立暨社 会组织党建和综合监管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 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党委隶属关系,各领域社会 组织党建工作由属地镇(街道)管理调整为行 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党委)指导(领导),纳 入本单位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定期研究、配强 力量、加大支持。按照“单独组建、联合组建、 区域兜底”的模式,指导全区 418 家社会组织 分别建立党组织。同时,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同 步建立党组织。临淄区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 于 2022 年 8 月在闻韶街道晏婴社区建成投入 使用,在镇(街道)登记注册社区社会组织联 合会、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等枢纽型、支持 型社会组织,由镇(街道)担任业务主管单位, 发挥管理、服务、协调作用,链接社区、社会 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 善资源,做实社会治理“五社联动”工作机制, 促进资源共享,实现需求链接,加大社区社会 组织培育力度,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场所 支持、资源链接、培育孵化、资金代管、人员308 培训等综合服务和指导支持,推进社区社会组 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9 月 26 日,全市培育社 区社会组织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场观摩推进会 在临淄召开,实地观摩临淄区社区社会组织培 育发展情况,对临淄区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 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临淄区经 验做法。开展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工作,持续打 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扎实开展清理“僵尸型” 社会组织工作。重新梳理临淄区行业协会商会 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压实各行业管理部门职 责,协同推进加强脱钩后行业协会商会的监管。 8 月,市级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五队 与临淄区镇(街道)结对启动仪式举行,鼓励 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乡村振兴,助力 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

【社会工作与人才建设】 2022 年,区民政局以 “建好、管好、用好”镇(街道)社工站助力基 层社会治理为目标,着力推进镇(街道)社工 站的建设和规范化运营。建设完成 5 个镇社工 站,实现 12 个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各社 工站结合本镇(街道)资源优势,各自选取重 点开展养老、救助、残疾人、儿童、社区治理 等领域的个案、小组活动,摸索形成本地化的 专业社工 + 志愿服务模式,推动社工站扎根基 层,助力乡村振兴、城乡社区治理。临淄区社 工站建设管理经验在中国社会工作者官网及区 委《信息参考》等各级宣传平台推广,8 月 19 日, 全市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在 临淄召开。10 月,投资 24 万元的临淄区社工 总站建成投用,设置会议室、社工总站办公室、 党群活动室、孵化办公室、茶文化室等功能 室。推进村(社区)社工室的建设,首批推进 46 个城市社区均建成社工室,配有 1 名社区工 作者兼任社工室主任,构建起区、镇、村三级 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 一米”。坚持深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工程, 提高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持证率,不断 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组织开展 2022 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专题培 训班,采取线上视频直播 + 线下集中学习相结 合的形式,培训 300 余人次,全年全区有 194 人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聘请山东理 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每月开展一次线上 或线下实操能力培训,提升社工站、社区工作 者等社会工作重点领域人员的专业化服务能力, 全年培训 920 人次。组织开展第五届齐鲁和谐 使者的推荐选拔工作,陈宝明、单凤艳当选第 五届齐鲁和谐使者。 

【民生保障】 2022 年,区民政局切实做好困难 群众兜底保障工作,调整提高救助保障水平, 提升救助对象生活质量。按照市级部署调整提 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救助保障标准。其 中,城市低保标准由 800 元 / 人 / 月提高至 880 元 / 人 / 月,农村低保标准由 7560 元 / 人 / 年 提高至 9060 元 / 人 / 年 ;城市特困生活救助标 准由 1200 元 / 人 / 月提高至 1320 元 / 人 / 月, 农村特困生活救助标准由 10080 元 / 人 / 年提 高至 12600 元 / 人 / 年。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 (含电量款)19270 户次 27644 人次,合计资金 1809.59 万元;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 10908 人次, 合计资金 92.54 万元 ;临时困难救助金(含在 校生救助)147 人次,合计资金 41.65 万元。为 全区 6066 名城乡特困人员结算基本生活供养标 准和照料护理费用 606 万元 ;持续开展特殊困 难失能人员照护服务,为 91 名“两便”不能自 理,长期卧床的特殊困难人员发放纸尿裤、毛 巾、枕巾、床单、被褥等照护物资价值 10 万余 元。指导镇(街道)为全区 116 名城乡低保对象、309 建档立卡对象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提 供家政清洁、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形成 长效的服务考核和效能监管机制。出台《临淄 区民政局临淄区财政局关于转发〈淄博市民政 局淄博市财政局关于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 平的通知〉的通知》分档分层调整提高低保等 救助类保障标准。以争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 验区为契机,构建综合救助格局。统筹完善社 会救助体系建设,联合卫健、医保、教育、应 急、大数据、银保监、住房、人社、公安、残 联、乡村振兴等 11 部门,创建“发现部门吹哨、 相关部门报到”突发急难综合救助机制,做到 发现早、处置快、程序简、合力强,各司其职、 主动认领,对突发急难的群众,各相关部门根 据职能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创新政策宣传载体 , 搭建多维度宣传辐射体系,制作完成 10 类“淄 助你+齐助你”社会救助政策动画。困难群众 扫码关注就可了解救助政策、申请救助救济、 查看办理进度,实现救助政策“早知晓”、救助 申请“零跑腿”。筑牢“爱山东 + 淄助你 + 齐助 你”社会救助体系,指导镇(街道)打造“1 镇 1 品”救助品牌,创新社会救助路径,探索社会 救助新模式,实现多方资源有效补位,推进社 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综合型救助服务发展。 创新救助机制,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推进社会 救助对象银行保险等金融资产数据共享机制, 与全区 18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签署协议,建成“1 人申请救助,N 条数据核对”的核对模式 ;探索 建立创新社会救助领域容错纠错机制,联合区 纪委出台《临淄区社会救助工作容错纠错机制 实施细则》;建立社会救助诚信机制,联合区发 改局出台《临淄区社会救助对象守信激励和失 信惩诫办法(试行)》;落实党建和社会救助业 务深度融合机制,联合区委组织部出台《临淄 区“党建 + 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 

【养老服务】 2022 年,区民政局不断扩大养 老服务有效供给 , 开展养老服务设施和安全管 理能力提升。新备案养老机构 7 家,新增机构 养老床位 520 张。至年底,全区机构养老床位 达 2065 张。其中,护理型床位 1411 张,护理 床位占比达 68.33%。完成勇士社区 + 长者食 堂、晏婴社区 + 长者食堂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 设施建设,启动“物业 + 养老”试点工作。组 织 7 家机构参与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与星级提升 工作,特困供养机构全部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 组织溡源、遄台、辛东等 20 家日间照料中心开 展星级评定与运营申报等工作,完成 9 处日间 照料中心规范升级。为 9 家养老机构安装“智 慧消防云平台”,将液位检测、烟感报警、火灾 预警、可视化控制室查看等物联网设备并入民 政“消防云”,设置定点巡查,实现对机构消防 巡查、消防培训以及消防管理工作效能的分析 监管。成立临淄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牵头、民政主责下的养老 服务协同机制。出台《临淄区养老服务专项资 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确定 11 项奖励扶持项 目。持续推进长者食堂建设,全区完成长者食 堂、助餐点建设布点 100 处,完成困难失能老 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317 户,配套入户护理服 务 8000 余人次,时长达 7 万余小时。牵头部署 落实养老品质提升,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 设。拟制《临淄区养老服务品质提升三年攻坚 行动实施方案》,涵盖体系制度完善、兜底保障 机制落实、完善城乡养老网格、培育服务人员 队伍、构建老年友好社会等八大项 18 小项具体 工作。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 470 人。会同人 社、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举办首届全区养 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遴选出 3 名优秀获奖选 手参加市级竞赛。其中,第二康复养老院选手 廉静获市级竞赛二等奖。


退役军人事务 


【概况】 2022 年,临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让 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 全社会尊重的人为目标,以加强服务保障、发 挥退役军人重要作用为主线,在全区退役军人 事务系统广泛开展“齐向前、齐服务、齐双拥、 齐崇尚”行动,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工作科学 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开创新时代退 役军人工作新局面。临淄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起草的《“网格化”联系“精准化”联系》入选 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保障工作典 型案例。临淄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被省 退役军人事务厅表彰为山东省三星级军休机构。 

【就业创业】 2022 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 转业士官欢迎会、局长第一课,组织岗前适应 性培训。全力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通过“军岗日”“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开展 两级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 7 场,提供就业岗位 2694 个,达成就业意向 392 人。组织完成 2022 年秋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到,建立退役军人 就业需求和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培训双台账,摸 清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创业意愿,组织退役军 人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累计培 训 235 人次。 

【优待抚恤】 2022 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全年 为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和医疗待遇 3800 余万 元。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退役士兵一次性 经济补助金等待遇 1100 万元。实施动态管理, 持续推进优抚对象精准化管理,完成重点优抚 对象本年度待遇保障动态增长工作。通过先行 试点、召开推进会等方式推进退役军人优待证 办理。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及“三 属”人员(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 故军人遗属)上门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 “从优秀青年到优秀军人”专题适应性培训,宣 讲立功授奖、优抚安置政策,鼓励新兵立功军 营。开展“爱心献功臣医药送上门”活动,协 调青州荣军医院,为优抚对象免费查体送药。 

【双拥共建】 2022 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加大 双拥阵地建设,各镇(街道)建成 1 处双拥公 园和 2 个宣传示范村(社区)。面向全区公开 招募“拥军企业”“拥军门店”,打造“双拥共 建聚合力,千企万店齐拥军”的社会化拥军阵 地,开展优待优惠军人军属等拥军活动。发挥 临淄区拥军优属协会引领作用,开展针对兵妈 妈、军嫂、现役军人家庭的社会化拥军活动。 在晏婴公园内设立高标准双拥文化公园,将齐 园国防教育基地打造成双拥文化宣传基地,在 区教育中心设立青少年双拥文化教育基地。结 合“八一”建军节,邀请军地 6 个双拥共建单 位开展临淄区第一届“双拥杯”军人篮球邀请 赛。春节、“八一”走访驻地部队和重点优抚对 象、现役军人家属,发放慰问资金和物资 35 万 元。联合武装部集中为立功受奖家庭发放喜报, 发放资金 10 万元。

【权益保障】 2022 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 “五有”标准(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 费、有保障),对照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 心(站)建设标准,扎实开展示范创建“回头 看”工作,确保基层服务站建设提档升级。完 成镇(街道)“部长站长一肩挑”、村(社区)服务站站长由村(社区)民兵连长兼任。探索 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运行模式,打造军人退役 “一件事”升级版,推动“一网通办”工作落地。 掌握困难退役军人情况,对因病、因灾、因意 外事故致贫的退役军人实施帮扶解困。构建退 役军人权益保障平台,建设退役军人数字维权 平台,实现与网格员、镇(街道)服务站、区 直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实时视频连线,及时解答 退役军人诉求,实现让“数据多跑路、退役军 人少跑路”。 

【思想引领】 2022 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 退役军人工作“齐向未来”红色沙龙暨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共建共享集体签约仪式,连续举办 5 期不同主题的红色沙龙活动。通过“请进来” 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红色传承教育,“请进 来”主要是以参观烈士纪念设施和组织开展志 愿服务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 ;“走出去”主要是 以主题展览、宣教片展示和宣讲临淄革命史、 英烈事迹为主要活动内容。4 月 4 日,中央广播 电台对临淄区褒烈育人工作进行报道。退役军 人事务部官网宣传临淄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 作经验做法。会同区委组织部开展党支部建设 共建活动,指导兵支书发挥领头雁作用,组织 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和军人誓词等活动,8 月 29 日,山东广播电台对临淄兵支书李新生进行专 访报道。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评选出 2022 年度最美退役军人 10 人、最美兵妈妈 5 人、最美军人家庭 5 户。 

【军休服务】 2022 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全年 发放军休干部离退休费等津补贴 700 多万元, 做好军休干部的医疗保障工作和重要节日走访 慰问工作。利用本地医疗、养老机构、社会组 织等多方资源,搭建起方便、快捷的军休干部 就医、养老、居家服务等 3 个平台,真正把军 休医养结合工作落到实处。年内组织军休干部 查体 1 次,为 60 岁以上军休干部居家服务 1 次。 以党建为引领,引导军休干部参与社会活动, 引导军休干部走进学校、社区开展红色传承教 育、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文化。


信访工作 


【概况】 2022 年,区信访局强化“有解”思维, 克服疫情防控、经济下行等各种不利因素,以 中共二十大安保维稳为主线,聚力治重化积减 存量、初信初访控增量、健全机制防变量等重 点工作,全力以赴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高位推动信访工作落实】 2022 年,区委、区 政府每月召开区委常委会、区党政联席会、信访 工作调度会,分析形势,研究解决信访突出问 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坚持每月 定期接待群众来访,亲自调度挂包积案的化解进 展情况。全年全区召开 26 次会议对中共二十大 等重要敏感时期的信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区 委、区政府将信访工作作为五项底线工作之一, 主要领导每月主持召开底线工作调度会,研究解 决信访突出问题。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建立 区、镇(街道)信访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定期召 开信访联席会议,研判分析信访形势。

【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体系】 2022 年,区信 访局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区级领导 干部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的通知》《2022 年312 区级领导干部包案化解信访事项工作方案》《关 于建立三级联动调度化解机制提高初信初访办 理质量的通知》《关于推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文件,对领导干部公开 接访、初信初访化解、基层基础建设、信访干 部队伍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为各项工作开展 提供制度保障。以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市、区)”为契机,开展“三无”镇(街道) 创建活动并印发《关于开展信访工作“三无” 镇(街道)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试行)》,确 定评选标准,按照每季度评定 1 次,选定后全 区通报表扬并给予 5 万元奖励的方式,激发基 层和信访工作活力,推动全区信访形势持续平 稳向好。 

【提升初信初访办结质效】 2022 年,区信访局 建立完善“三级书记”抓初信初访工作机制, 对新发生的信访问题全部进行书面交办,由镇 (街道)、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签批, “高位推动”问题解决。全年交办初信初访 325 件,化解 256 件。 

【领导干部公开接访】 2022 年,区委各常委、 区政府各副区长和法检“两长”自觉按照排班 表到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听取群众诉求, 研究解决重点领域信访问题。8 月 8 日至 10 月 22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全区各级信访接待场所敞开大门接访,区级、 镇(街道)每天安排 1 名党政领导干部公开接 访,休息日照常接访。区领导全年公开接访 165 起 1134 人次,在推动问题解决和减少矛盾上行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化解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 2022 年 5 月,区 信访局印发《2022 年区级领导干部包案化解信 访事项工作方案》,集中交办信访积案。区委、 区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亲自谋划部署、 带头接访包案,多次接访时间长达 10 小时以 上,并每月召开专题会议,调度积案化解进展 情况。同时,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和 法检“两长”组成的五人工作组,对重点疑难 信访案件逐一分析研判,采取带案督导、专题 调度、现场会商、接谈信访人等多种方式推动 问题解决。全年集中交办 329 件信访积案,化 解 275 件,化解率 83.59%。 

【加强自身建设】 2022 年,区信访局调整优化 科室设置,按照“前台接访受理 + 后台督办落 实”模式,构建业务办理新模式。进一步明确 科室职能定位,解决信访业务分头受理、多头 交办、重复督办等问题,做到办理程序统一、 工作标准统一、督办要求统一。8 月,印发《关 于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的若干措施》,利 用微信公众号、政务新媒体等多种线上平台以 及宣传单、宣传栏等多种线下载体进行宣传, 分别前往利群、东泰、人民广场等场所组织开 展集中宣传活动共 6 次 ;依托区委“我为群众 办实事走千村进万户”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 动,发放明白纸 5 万余份、《信访工作条例》手 册 1000 余份,在全区面上营造出办事依法、遇 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 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