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临淄区第一中学学生管理制度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4-5447856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3-15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临淄区第一中学学生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24-03-15
  • 字号:
  • |
  • 打印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学生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发展的重要政策与制度保障。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要以“三个面向”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进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实施评价。评价的重心要指向学生的发展过程,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既要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间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

2.发展性原则:充分尊重人的发展性与特殊性需要,注重评价的内容多元、方法多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参与性原则:评价是充满意义和有价值的活动,活动中主体的参与和互动,使人的情感、动机、体验交互作用。要加强学生之间、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对话与交流,增进理解与沟通,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有效的自评、互评,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理解、合作的学校文化的建立。

4.可操作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围绕评价目的,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具体情况,建立简便易行、利于操作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努力实现评价作用和效益的最大化。

三、评价的基本内容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等级评定的基本出发点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为此,必须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发展目标两个方面。

1.基础性发展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维度。为突出学校特色,五个维度上的关键表现可由学校根据各自实际进行调整。(见附件1)

2.学科学习发展目标:学科学习发展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基本内容,侧重于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评价、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见附件2)

四、评价的方法步骤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用教育部研发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套件,借助计算机辅助管理。

(一)成立临淄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认定工作委员会。

  长:王桂刚 冯晓朋

副会长:孙    宋以生   冯传海  刘卫华

  员:冷雪松              

认定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评定过程,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纠正评定中的错误。

(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

1.阶段性评价:学校每学期结束时,用综合素质评价

管理套件对每个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五个维度进行阶段性评价。

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分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方面,分别组织学生、教师对管理套件中基础性发展目标内容逐项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评价均以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呈现。优秀等级不超过本班学生总数的35-40%。对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某一方面表现判定为“不合格”时应非常慎重。

然后由管理员进行统计,计算机将按照预定的权重(如自评20%、互评50%、教师评30%)分别计算生成每个学生每学期在五个维度上的综评等级。

2.基础性发展目标标志性成果认定

1)主要内容:基础性发展目标标志性成果是指能够反映考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各项实证性材料,内容和范围不限。分别对应到相应的基础性发展目标维度,并按照一定的系数支持基础性发展目标。

主要包括:

道德品质方面:在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如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等中的优秀组织者;

公民素养方面:学生个人在校报校刊,或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团体编印的正规书刊发表的文章;

创新与实践方面: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电脑制作与机器人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布谷”科技节比赛、专利评比的获奖成果;科技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中的优秀组织者;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过程记录、研究报告和其他成果;

运动与健康方面:参加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学生运动会获单项奖或集体奖的获奖成果;

审美与表现方面:参加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和电视台组织的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影展、书画展、征文等比赛中的获奖成果,艺术等级考试成绩;艺术节中的优秀组织者; 学生在公开出版的报刊和书籍上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等

其他各项能够反映自身素质的实证性材料均可以按照上述分类进行分类申报。

2)等级认定:一般在毕业年级进行。

由市教育局根据实际和考生标志性成果的具体情况,制定考生标志性成果等级认定标准和办法,由学校和区县具体负责对考生标志性成果等级进行认定、审核。

按照学生申报、学校初审并公示、录入管理套件、由程序按照预定的计算方法生成标志性成果等级信息、汇总上报、区县教育局审核确定等程序依次进行。

标志性成果评价按照五个维度的分类,分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由学校按照市教育局制定的标准,对学生上报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初审并积分统计,计算出学生各个维度标志性成果的评价积分,按照积分分值区间划定其评价等级。

3、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认定

第一步,分别将每个学生初中四年八个学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阶段性评价等级按照10%20%30%40%的权重,由管理套件生成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每个维度的基础等级。

第二步,将基础性发展目标标志性成果各个维度的等级分别按照不同系数(优秀1.4、良好1.2、合格1.0、不合格0.8)纳入该维度的基础等级,生成每个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五个维度的评价等级。

(三)学科学习发展目标评价

1.阶段性评价:学校每学期结束时,由各任课教师用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套件对每个学生该学科学习发展目标进行阶段性评价。

评价均以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呈现。优秀等级不超过本班学生总数的35-40%

2.学科学习发展目标标志性成果等级评价:

1)主要内容:主要是各学科竞赛获奖成果;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包括过程记录、研究报告和其他成果。

2)等级认定:一般在毕业年级进行。

由市教育局根据实际和考生标志性成果的具体情况,制定考生标志性成果等级认定标准和办法,由学校和区县具体负责对考生标志性成果等级进行认定、审核。

按照学生申报、学校初审并公示、录入管理套件、由程序按照预定的计算方法生成标志性成果等级信息、汇总上报、区县教育局审核确定等程序依次进行。

标志性成果评价分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由学校按照市教育局制定的标准,对学生上报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初审并积分统计,计算出学生标志性成果的评价积分,按照积分分值区间划定其评价等级。

3.学业成绩评价:

将学生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平日检测、作业等综合成绩分别按照30%50%10%10%权重计算生成该生该学期学业成绩,然后将学生八个学期的学业成绩按照10%20%30%40%的权重,由管理套件生成学生学业总评成绩。

4.学科学习发展目标评价等级认定

第一步,分别将每个学生初中四年八个学期的学科学习发展目标阶段性评价等级按照10%20%30%40%的权重,由管理套件生成学生学科学习发展目标的基础等级。

第二步,将学科学习发展目标标志性成果各个维度的等级分别按照不同系数(优秀1.4、良好1.2、合格1.0、不合格0.8)纳入学科学习目标的基础等级,生成每个学生学科学习发展目标的评价等级。

第三步,按照学科学习发展目标评价等级30%、学科学业总评成绩70%的比例计算生成该学科学习目标总评成绩,再按照积分分值区间划定其评价等级。

第四步,学科学习发展目标总等级为各个学科学习目标总评成绩之和,再按照积分分值区间划定其评价总等级。

(四)对评价结果的公示与监督

对评价的优秀等级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五天。学生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可以向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认定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诉,认定工作委员会要及时做出处理。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学校已经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正常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每学期期末组织教师、学生进行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学生本学期在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六个维度的表现,并将此结果作为学生毕业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综合、动态的学生电子成长档案。

根据《淄博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用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办法,依照市教育局每年制定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有关规定执行。评价等级为D等次的学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结果表(样表见附件2)由套件生成,主要包括三部分:⑴基础性目标发展性评价等级;(2)学科目标发展性评价等级;(3)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和潜能。此表和中考考生志愿表一并作为考生录取的电子档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