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
标题: 一条公路,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
索引号: 11370305004219456R/2024-5470054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09 发布机构: 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

一条公路,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4-08-09
  • 字号:
  • |
  • 打印

马莲台景区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独特,牛山、田齐王陵、管仲纪念馆、天齐渊等一批齐文化风景名胜均坐落于此。“春回牛山雨蒙蒙”是著名的临淄八景之一,也是当地民众心目中“故乡的原风景”。马莲台景区是淄博市全域旅游交通规划中“齐风闻韶网”和“淄河望岳山水廊”的组成部分。景区距离中心城区仅5公里,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临淄人民周末郊游、假期打卡的好去处。近年来,齐陵街道围绕景区建设,以打造城市后花园为目标,串珠成链,串点成线,打造了马莲台三条旅游线路,路路相连,线线相通,融合发展,串联成一条长44.5公里的旅游公路,助力马莲台实现全域共同发展。

“旅游路”是一条“颜值路”

牛山文化,久负盛名,牛山及其周围,有丰富的齐文化遗存、人文景观,孟子曾赞叹“牛山之木尝美矣”,牛山美景也曾让曹植念念不忘,这里有“景公流涕处”、管仲墓等古迹胜景,有传承500余年的牛山庙会。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牛山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牛山高颜值“故乡的原风景”被长久封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为了再现“牛山圣境”的“高颜值”,近年来,齐陵街道从“路”入手,充分挖掘牛山区域的价值和潜力,精心打造马莲台第三条经典旅游线路。

这条路就是牛山西路,牛山西路全程1.3公里,两侧全部更换景观围挡,种植鸢尾,栽植蔷薇、月季,打造步行路、网红路,让群众畅游其中。牛山西路第一站串联的是牛山圣境,牛山圣境位于牛山脚下,在牛山圣境安放金牛,立牛山碑,绿草如茵,白蜡成林,曲径通幽,与牛山、牛山禅寺相映成辉,展现“春回牛山雨蒙蒙”。第二站串联的是牛山郊野公园,牛山郊野公园是位于牛山南侧的一个废弃矿坑被修复改造的。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齐陵街道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严格按照修复政策的要求,削坡排险、渣土回填、铺设广场、覆土绿化,抚平了“山林伤疤”,建成了牛山郊野公园,让山野重新焕发出绿色生机。

齐陵街道围绕牛山文化、周边环境,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景则景”的原则,突出自然、融合、开阔、望远,着力打造了马莲台景区的第三条经典旅游线路,让游客漫步其中,既能领略牛山文化的源远流长,又能观赏生态之美、农业之美。“我们村的老百姓茶余饭后经常到牛山郊野公园放松心情,锻炼身体,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依山而建,视野开阔,站在牛山郊野公园最高处就能看到临淄全貌。”王秀平说。“每到节假日和周末,不光附近的居民,远处的市民也会携家带口,结伴而来。”王秀平说,牛山郊野公园让他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由牛山西路串联起的马莲台第三条旅游线路作为马莲台景区旅游线路的一部分,不但连接起了无数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还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多年之前“故乡的原风景”,如今更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颜值路”。

“旅游路”更是一条“民生路”

“我们围绕景区内30余家餐饮店、特色民宿、牛山游乐场以及农业采摘庄园等,打好‘吃+喝’组合拳,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宋波表示。景区特色农家乐推出炖鸡、炖大鹅、蒸野菜等诸多自然风味,共同打造“齐陵味来”的餐饮品牌,实现自然风光与乡村特色的碰撞,让游客深入感受乡村美食的“生态自然”和“简单朴实”。“由于马莲台景区不收任何门票,如果要通过旅游拉动景区发展就必须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宋波说。为此,齐陵街道坚持交通先行,通过“旅游路”建设,促进了景区内经济发展各类要素迅速汇聚。这条“旅游路”串联起的是莲台路上的经营业态,也被称为马莲台第二条经典旅游线路。实际上,马莲台景区这条“旅游路”的打造,不但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还给村民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村目前常住人口有1600多人,以前大家只能到远处的企业寻找工作机会,但是随着如今景区的建设,这一情况得到了彻底改变。”刘家终村两委成员李连美告诉记者,他们村仅围绕着景区餐饮、服务就业的就有将近160多人。这些就业人口有120多人是50多岁的家庭妇女,她们主要是从事景区的餐饮服务,每个月可以拿到3500元左右的工资。因为需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往往很难出门打工,但是在景区的工作,不但离家近,而且时间相对自由,可以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如今的“旅游路”已经成为当地的“民生路”,各类资源融合发展,旅游业态不断丰富。

“旅游路”是一条“观光路”

沿齐王路前行,这一路是不一样的风景。近年来,齐陵街道围绕文旅资源开发,改造“一亩方田”,昔日荒滩地成为马莲台最美赏花观景园;重修天齐渊,三股清泉倾泻而下,再现天齐渊昔日盛景;打造树冠廊桥、林中栈道,让红螺山步步皆景……在齐王路上,各个景点风格各异,让游客即走即停,随时可以欣赏沿途风景,自然与人文并存的齐王路也是马莲台景区的第一条经典旅游线路。这条“旅游路”秉承“人车分离、慢行一体”的设计理念,成为户外自行车爱好者的“骑行天堂”。

漫步在红螺山树冠廊桥,三四米高的树冠触手可及,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与树顶的蝉鸣鸟叫互动,感受草木葳蕤,生机无限,打卡美妙的自然风光。这一路的观光之旅更有活力、更具魅力,蜿蜒的山路、平坦的路况、美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为体验自驾、徒步、露营、骑行等户外运动项目提供了绝佳的体验环境。

“旅游路”更是一条“振兴路”

景区公路连接7个村、6处历史文物景点、8处休闲旅游景点。马莲台景区的“旅游路”不仅融合了两侧完备的文化遗产、养老服务、研学基地等文化康养业态,尤其难得的是,它也将自然资源和齐文化遗址相融合,为当地特色产业及季节性旅游发展创造“畅、安、舒、美、优”的通行条件及服务水平,打造特色旅游与产业资源相协调的生态景观公路典范,让当地旅游产业摇身“蝶变”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刘家终村村里流转了300亩土地,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村里每年将流转承包费给村民进行分红,实现了增收成果人人共享。除刘家终村外,位于马莲台景区的齐家终村通过盘活“石海”资源,发展特色民宿,一年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

2022年以来,齐陵街道因村制宜,打造景村融合、亦村亦景的南部马莲台景区文旅融合示范片区。在南部文旅融合示范片区,充分发挥齐陵特色优势,将马莲台人文资源、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凸显示范片区的价值和潜力,让村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实现景村融合、亦村亦景。南部文旅融合示范片区充分发挥景区资源优势,齐陵街道牵头景区办、商家代表、合作社、村居负责人组建景区党建联盟,制定片区广告牌设置、照明设备改善、环境卫生扫保等相关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管理、丰富功能。宋波告诉记者,马莲台在各类硬件提升上下了大功夫,投资3000余万元,对景区主要旅游公路进行改造提升,主干公路安装路灯85盏,延长了游客游览时间。

结合示范片区打造,马莲台景区设计推出精品漫步路、精品研学线、精品骑行赛道、精品特色菜系,推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智慧导览地图,切实提升马莲台服务全区人民的水平。丰厚的景区资源,丰富的景区业态,优美的景区环境,为景区内村庄带来了发展机遇,景区内村庄村均实现增收达15万元。“家家守村业、富民不出门”的乡村振兴路正一步步走进现实。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齐陵街道围绕“一山一水一名相”旅游资源,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座临淄城市的“后花园”正在众人的视野中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