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税务

发布日期: 2018-12-1309:40:04 浏览次数: 字体:[ ]

财 政

 

【概况】 年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4.5亿元,增长9.5%。制定临淄区《关于统筹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方案》,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推动扩大就业和就业稳定。全区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37.67亿元,增长1.4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8.17%。民生支出中,农林水支出4.39亿元、教育支出12.03亿元、城乡社区支出6.67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36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8亿元。

 

【综合治税】 结合全区化工安全转型升级、环保整治、治理“散乱污”等行动,重新梳理比对税源企业占地信息,强化税源征收管理。协调税务部门开展欠税治理“铁拳行动”,会同国税、人行等部门开展清理欠税综合行动,营造纳税清欠浓厚氛围。“营改增”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为企业换取蓄势创新升级的持久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4项,政府性基金1项。

 

【定向施策严预算】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对部门预算综合项目,实行政府签批——财政拨付办法,有效增强预算支出管控力度。研究拟定预算管理“黑名单”制度,对在各级巡视巡查、审计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预算单位,纳入预算管理“黑名单”,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按一定比例压减一般性支出预算。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取消各类发展专项资金计划,将单位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全面、完整反映预算单位各项收支,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预算改革】 以项目库管理为总抓手,着力打造部门预算项目,2018年部门预算项目均需从项目库中提取,对未纳入项目库管理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预算。以项目绩效目标填报为突破口,推进项目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项目库内所有项目强制填报绩效目标,未填报绩效目标的项目不能进入下年度预算。制定《临淄区区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调整暂行办法》,规范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预算调剂事项,用制度形式规范部门预算执行,持续规范部门预算公开。

 

【多措并举保发展】 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全区经济建设,充分挖掘全区资源禀赋,找准各方利益战略契合点,加速融通各方优势资源,依法依规撬动社会资本。PPP项目扎实推进,年内,全区实施的6个PPP项目中有5个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20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389万元,激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改革创新推转型】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用“公司+基金”模式推进园区建设。总投资6.4亿元,承接标准厂房项目6个,新建、改建厂房面积35万平方米,成功吸引北汽舜泰等优质企业落户临淄。鲁中现代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园项目推进顺利,利用原物资大厦资产置换装修完毕的鑫一诺大厦房产80余套,真正实现企业拎包入驻,进一步提升全区“重商、亲商、安商”的氛围。探索“股权+债权”投资新模式,与上海斐讯、鹏翔集团共同成立的云翔大数据中心IDC建设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投入使用,二期进入运作实施阶段。        (郑文亮)

 

 

公有资产管理

 

【概况】 年内,不断探索新型融资方式,融集资金63.92亿元,保证各项重点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截至年底,运管总资产233.63亿元,同比增加95.26亿元,直接管理和参股的企业达61家,同比增加9家。

 

【推进国企改革】 健全国有企业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国企改革的十条意见,结合全区国企实际,研究符合临淄区特色的国有企业1+N改革方案,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完成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国企党建工作,把党的建设贯穿国有企业改革全过程,加快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推进全区国有企业将全面完成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7家区属国有企业和运管中心旗下子公司全部完成章程变更。稳步推进驻地央企“三供一业”及办市政、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办市政移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资产完成移交。

 

【拓宽融资渠道】 探索基金支持产业新模式,签约基金6支,基金总规模204亿元,总体运作情况良好。其中,临淄产业发展基金到位41亿元,鲁中现代综合物流产业发展基金到位2.3亿元。山东银吉基金正式运营,淄博蹴鞠腾飞文创股权投资基金出资方认缴到位,临淄迪生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完成合伙企业注册,临淄城镇建设引导基金、中科——财金(淄博)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基本达成协议。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与3家证券公司展开合作,拟在资本市场融集资金50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项目10亿元,公司债20亿元,中期票据20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快速推进,6个项目中有5个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52亿元。工业学校校舍改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3亿元,项目施工总进度完成40%,综合楼和部分道路投入使用;徐姚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回迁房主体施工完成;马莲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投资3.44亿元,一期建设内容基本完成;齐文化研学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65亿元,蹴鞠小镇基本完工,足球学校完成80%。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获得上级奖补资金206万元,马莲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被选作国家《休闲绿道服务质量规范》相关研究试点。全区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年内累计支出6.19亿元。其中,交通路网投入5.17亿元,G233克黄线、S102省道、凤凰山路及宏达路拓宽等工程顺利完工并通车,济青高速公路北站连接线施工进度超过75%。教育大班额项目投入1.11亿元,4个解决“大班额”问题项目建成投用,全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棚户区改造项目投入5.26亿元,城南、闻韶北、临园等7个项目开工。园林生态项目投入6100万元,乌河流域运粮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一期项目完工,湿地公园开放,博物院三期绿化工程基本完工,并被评选为2017年度“市级园林绿化示范式单位”。

 

【公有资产运管新模式】 “政府重资产、企业轻资产”模式成效显著,总投资6.4亿元,承接标准厂房项目6个,新建、改建厂房面积35万平方米,金银谷创业园、文远标准厂房建设基本完工,博创、宗仕木业标准厂房、星团厂房改造竣工并投入使用,吸引北汽舜泰等优质企业落户。“公司+基金”园区建设运作模式顺利推进,计划投资21亿元的鲁中现代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园,资金到位2.3亿元,项目推进顺利;迪森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计划投资21亿元,总建筑面积30.57万平方米;投资7753万元购置、装修鑫一诺大厦房产80余套,真正实现企业拎包入驻。“股权+债权”投资模式运行,与上海斐讯、鹏翔集团共同成立云翔大数据中心IDC建设项目,一期建设完毕,与青岛网信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意向,逐步开展软件平台搭建和数据接入迁移备份等业务;二期启动,与北京天地通电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临淄直通北京双向光纤建设。

 

【稳定金融环境】 协助企业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源集团、金顺达集团、南金集团和北金集团金融风险,主动配合,提供解决方案,帮助银企处置不良资产23.77亿元,降低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其中,清源集团9.17亿元,区农商行7.31亿元,齐商银行7.29亿元。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协助清源集团与15家境外银行达成6.5亿美元结构性银团贷款协议,缓解清源集团资金流动性压力;为王庄煤矿信托融资2.5亿元,化解结构性风险。为企业贷款搭桥铺路,过桥还贷资金池与互助资金池运作良好,全年为企业倒贷550笔,提供还贷资金75亿元,倒贷总额累计423亿元。益众贷运作良好,年内为社会融资1.3亿元。截至年底,融资余额4300万元。      (张 凤)

 

国家税务

 

【概况】  2017年,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区国家税务局担负着全区包括国家千户集团之一的齐鲁石化公司在内的2.2万户工商企业及个体业户的国税征收管理工作。连续25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山东省国税系统法治基地、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振兴淄博劳动奖状等称号。

 

【组织收入】 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进一步强化组织收入措施,完善收入工作管理和考核机制,积极应对结构性减税、环保检查等带来的收入压力,严守组织收入原则,强化征管措施和税收分析,实现收入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市局与区委区政府“双满意”。全区国税系统完成国内税收收入178.56亿元,同比增长18.96%,创历史新高。其中,区级税收34.8亿元,同比增长41.94%。大力落实国务院6项减税政策,助推供给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兑现税收优惠3.75亿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依托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强化纳税评估、风险提醒、大企业管理工作,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实现管理增收1.15亿元。其中,查补入库税款0.49亿元,评估入库税款0.66亿元。

 

【税种管理】 扎实开展福利企业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全面检查工作,严格核查所辖福利企业,查补税款423.88万元,此项工作经验被市局转发。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培训、上门辅导、专题辅导、营改增大辅导,让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强化申报数据审核,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应享尽享。全区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减免增值税0.6亿元。积极开展消费税“变名销售”核查工作,严格落实石脑油燃料油定点直供计划。强化企业所得税管理,入库所得税10.46亿元,同比增加0.25亿元。深化国际税收工作,入库非居民税收收入0.49亿元,同比增长173.46%。办理出口退税2.04亿元,同比增长9.39%。

 

【管理服务】 深入实施征管改革,精心推行机构扁平化,设立专门风险管理机构,实体化应对风险管理事项,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迈出坚实步伐,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省市局肯定。持续加强国地税合作,探索办税服务厅实体化运作,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构筑多元化办税方式;先后推行实名办税、容缺服务、国地税涉税业务“全省通办”、无纸化办税等,纳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实名办税经验得到市局肯定并在全市推广,无纸化办税经验信息被省局转发。着力强化信息技术工作,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岗责体系,增强全员信息安全保密意识。 (李洪树)

 

临淄地税

 

【概况】  2017年,临淄地税分局累计入库各项收入28.35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中央级入库9.24亿元,同比增长263%;区县级入库19.10亿元,同比增长6.1%。剔除营改增和一次性入库因素,全年可比口径累计入库18.08亿元,同比增长36.8%。其中,区县级入库14.83亿元,同比增长32.4%。工会经费代征813万元,残保金代征633万元。

 

【税收征管】 加大对登记环节国地税数据比对整改力度,协同管理国地税登记状态不同的纳税人,提高登记数据质量。8月,与齐化国税局分工协作,共同完成28个指标6543条数据修正任务。依托社会综合治税力量,发挥网格员驻地管理优势,开展提醒、催告等服务。打破行政框架,采取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执行、集中审理的形式,先后奔赴新疆、广东等全国4省7个地市15家金融机构245个银行网点,查询扣缴1071个银行账户,扣缴税款224.28万元,十多户纳税人主动到地税局清缴欠税2478万元。成立国地税个体联合管理办公室,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国地税统一排查、统一定额、统一征收、统一期限、统一发票管理、统一清理“六个统一”抓管理的个体税收征管新模式。破解当前税收征管难题,临淄国税、地税稽查局与临淄公安分局创新工作思维模式,形成公安派驻税务联络机制,构建信息通报、联合办案、组织培训三位一体的运行体系,提升税警联合执法质量。年内,三方推送案例21条,查补税款462万元。联合国税局制定评估工作计划,实行同步案头分析、共同约谈、统一进户、分工核实等措施,堵塞税收管理漏洞。联合开展风险应对18户,入库税款445.6万元、滞纳金13.6万元。与国税局信息共享,定期开展随税附征的规费信息比对,确保附征规费及时足额征缴入库。加强与区残联、区工会沟通协调,完善残保金、工会经费征管机制,进一步规范残保金、工会经费代征工作。与公安部门联合,约谈涉嫌逃避追缴欠税的纳税人,加大法律威慑,促使欠税单位及时清缴全部税款302万元。

 

【纳税服务】 持续规范纳税服务,深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开展税收助力“一带一路”发展大走访、纳税人学堂、税法宣传“六进”等多项活动,辅导纳税人1000余人次。落实纳税人办税实名制,探索实行二手房交易资料预审制、纳税业务延时服务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实助推供给侧改革措施。截至11月底,办理征前减免3.69亿元,同比增长29%;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8亿元。


【税收执法】 以创建法治基地为契机,制定完善《临淄分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临淄分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等制度,牵头组建博山区、高新区、石化和直属4个分局参加的改革攻关团队,集中优势力量改革探索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省三项制度试点工作推行会上,临淄地税分局作为执法全过程记录试点牵头单位参加会议并介绍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以“征管基础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梳理征管业务,规范过程控制,细化责任追究,定期在区政府网站和大厅公告欠税企业、新认定非正常户、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让行政执法在社会监督下运行。强化企业关联业务往来申报和审核,深入挖掘疑点数据,探索运用功能风险分析的方法开展反避税工作。通过对某造纸企业开展反避税调查,追缴税款和利息751万元,成为全省首个造纸行业反避税成功案例。完成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申报任务,全区自行申报2161人,补缴税款5936万元。完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汇算清缴面100%,差错率为零。进一步提高单税种精细化管理水平,紧抓批次农用地转用过程中的耕地占用税管理,入库耕地占用税452万元。自查房地产企业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纳契税情况,补缴契税726.8万元。开展房地产、卫生等行业税收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年内查办案件62起,入库税款、滞纳金和罚款3168.64万元。将集约化风险应对和日常评估相结合,根据不同行业风险,组成不同专业团队,开展针对性风险应对。落实清源集团有限公司股东个人知识产权投资税款2.04亿元;评估入库医疗机构税款及滞纳金718万元;对齐翔腾达公司自然人股东股权转让,一次性征收个人所得税、印花税9.6亿元,创全市单笔股权转让税收入库之最,被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动态》刊载。      (贾姝娟)

 

齐鲁石化地税

 

【概况】  2017年,淄博市地方税务局齐鲁石化分局累计组织各项收入20.14亿元,比上年下降9.29%,减收2.0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53亿元,比去年下降7.88%,减收1.07亿元;其他收入完成7.61亿元,比上年下降11.53%,减收9911万元。完成政府考核的区级收入13.01亿元,比上年下降19.46%,减收3.14亿元;完成政府考核的区级税收7.32亿元,比上年下降20.20%,减收1.85亿元。

 

【税收征管基础建设】 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应对工作,完成风险数据核查15户次,组织入库税款22.50万元。开展医疗行业专项核查,对分局辖区内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等3户医疗机构集中开展专项核查,查补税款及滞纳金13.59万元。完成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任务,年内,分局纳入信用等级管理的企业共82户,参评企业69户,参评比例高达84.15%。探索研发“移动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省市局的信息技术优势和现代通讯技术,创新性地研究开发手机APP税收执法管理系统,实现税务人员对纳税人执法环节的全过程记录,有效降低基层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

 

【重点税种管理】 土地使用税管理,重点对齐鲁石化公司土地使用税进行核查清理。联合区财政局、临淄国土资源分局、土地测绘公司、镇(街道)对齐鲁石化公司土地情况进行卫星地图定位、实地面积测量、土地类型标注、宗地地域归属等工作,对齐鲁石化公司应税、免税土地进行面积核实和政策界定,核实土地1604宗,土地使用面积1894万平方米。其中,免税项目13项,涉及土地面积635万平方米,此做法在《山东地税情况》第380期刊发。完成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任务,年内,分局所辖企业共有2720人自行申报,完成市局分配任务1388人的196%,补缴个人所得税12.25万元。强化“走出去”企业个人所得税管理,不断提升国际税收工作水平,分局所辖企业6名“走出去”个人在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12.27万元。企业所得税管理,全面完成企业所得税汇缴工作,共汇缴企业50户,全部查账征收,占汇缴总数的100%;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共有12户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优惠企业所得税122万元;有6户企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5393万元;有10户小微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减免企业所得税9万元。土地增值税管理,认真做好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及时处理企业涉税信息资料,准确核定纳税征收率,保证土地增值税税款及时足额征收入库。全年,入库土地增值税10.23万元。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按照市局《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规定》的要求,核定征收率由原来核定征收率60%左右提高到76%,保证印花税征收到位。全年,入库印花税1327万元,比去年增长30.35%,增收309万元。完成地税齐鲁石化分局所辖的81户企业的水资源信息采集任务;与市、区水资源办联合对《水资源纳税人调查确认表》数据信息进行现场核实;与环保部门联合对分局所属5户企业污染源信息资料进行核实。

 

【国地税合作】 国地税合作进一步深化,联合开展税收宣传。立足临淄国地税实际,研究制定临淄国地税税收宣传活动方案,先后联合组织开展全面推开“营改增”一周年税企恳谈会、税收助力“一带一路”发展企业大走访、房地产及建筑业营改税政策大辅导、“税收宣传进校园”助力税宣少年行以及摄影图片展等活动,推动税收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联合开展税收分析,在做好月度、季度日常税收分析的同时,重点联合齐化国税对齐鲁石化公司近年来的税收变化趋势和对地方收入的影响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按照市局要求参加完成“化工行业的专题调研”,为大企业管理奠定基础。联合开展执纪监督,健全完善国地税联合执纪监督相关制度,定期组织召开联合监督执纪联席会议,定期开展联合执纪监督检查,联合聘请52名外部监督监察员。年内,召开国地税联合监督执纪联席会议2次,开展联合监督检查2次,通报2次。  (黄艳德 安冀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