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都镇:人大开展“发挥齐文化丰富内涵、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镇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

发布日期: 2019-09-2014:07:07 浏览次数: 字体:[ ]

9月19日上午,齐都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了“关于发挥齐文化丰富内涵,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镇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活动。齐明、王军凯、刘云涛、崔国平、崔林江、邵春田、徐红霞、韩丽芳、宋会珍9名区人大代表及田钢、徐英武、姚栋利、韩金欣、陈丹石5名镇人大代表参加了该次活动。党委副书记赵寅岗、副镇长刘凤会、镇文化站站长王桂东陪同调研。

此次调研活动开展的地点主要有三处,分别是齐都镇三士冢改造项目、东周殉马坑改造项目、花海示范产业园旅游项目,这些地方充分展现了齐都镇域范围内的文化特色。

三士冢改造项目

三士冢位于齐都镇南关村东部,相传为春秋时齐国公孙捷、田开疆、古治子三勇士之墓。东汉末年,诸葛亮曾来此游览,写下了著名的《梁父吟》,表达对三士之死的同情。齐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于焱,为人大代表们讲解三士冢的来历、改造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代表们认真听从讲解,并对改造情况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解。 

东周殉马坑改造项目

东周殉马坑位于齐都镇河崖村的西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是以战马的拥有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东周殉马坑,一坑就殉了600匹战马,在当时可装备150多辆战车,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的全部军力。区区一个坑,葬一小国,这在当时来说,是让人惊叹不已、拍案称绝的经济发展水平。齐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于焱,为人大代表讲解殉马坑的来历,并给大家展示殉马坑改造工程发展情况。

花海产业示范园

齐都花海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政府的西北部,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文化主题花海。齐都花海以齐国故城小城为核心,在保护好原有自然、人文景观的前提下,以齐文化为纽带,以花卉为主题,以田园风光、文化圣地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背书,打造集“遗址保护、文化体验、种苗培育、规模种植”于一体的齐文化花卉休闲示范园区。代表们进入花海,对花海的实际情况进行询问,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花海的建设情况、未来发展及花海内花的品种,并对未来规划与代表们进行交流。代表们对花海示范园区的发展思路非常认可,齐明主席表示,花海是齐文化旅游发展项目中重要的支点和支撑,对齐都齐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带动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文化积淀。

参观结束后,代表们在齐都镇东二楼人大民情联络站召开专题座谈会,会议由齐都镇人大主席齐明主持。齐明同志向代表们通报了近期齐都镇人大工作开展情况,对本次调研活动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发言。各位代表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通过讨论,最终形成两条建议,一是临淄区范围内没有较大规模的游玩旅游场所,希望齐都镇能够积极加快规模化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为群众提供吃、玩、看、游为一体的旅游项目;二是各相关部门要上下沟通,加快殉马坑改造项目尽快完工,让齐文化遗址能够尽快重现往日风采,供大家参观和学习。党委副书记赵寅岗在座谈中表示,齐都镇历史悠久、遗址密集、文物繁盛。我镇进一步发挥齐文化传承创新“排头兵”的作用,加快推进齐国古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通过齐文化丰富内涵,在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为齐都更美更好作出贡献。

调研结束后,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调研不仅了解了齐都镇在文化带动经济的具体做法和宝贵经验,同时也惊叹于齐文化的魅力和花海的千亩美景。希望未来通过学习和实地调研,增强自身能力,履行自身义务,为文化带动乡村经济奉献自己的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