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区人社局:多措并举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 | |||
|
|||
|
|||
一、背景情况 临淄区是北方化工产业重镇,拥有工业企业880余家,从业人员6.9万人,长期以传统产业见长,工厂多、公司多,劳动者数量也多,近年来,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期,受化解过剩产能、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处于生产经营困难期和转型阵痛期,加剧了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劳动纠纷呈现频发、多发态势,劳动争议案件急剧增加,劳动争议呈现多样化、复杂化、专业化的新特点。 二、主要做法 (一)落实保障制度 临淄区深入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压实属地、部门监管责任,印发了《进一步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加强欠薪问题源头预防的若干措施》,进一步细化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为进一步做好2024年元旦至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以及“两会”期间矛盾就地化解,区人社、住建、公安、信访、检察等部门成立专班联合集中接访,领导带头轮流值班,确保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推进重点工作 一是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落实情况。为做好欠薪平台的提质降量工作,建立“日流转、周通报、月督办”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平台欠薪线索的查收和流转,在接收欠薪线索第一时间,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流转到责任科室和镇(街道)。每周召开例会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通报,调度欠薪线索及时办理。每月对重大欠薪疑难线索实行挂牌督办及提级办理、销号管理。 二是在全市人社系统开展的“揭榜攻坚”活动工作中,部署开展了“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以“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为目标,由人社、住建、司法、工会等相关部门组成协调小组,促进纠纷高效化解,将欠薪纠纷吸附在当地,推动矛盾不上交、不外溢。 三是主动出击排查隐患。2024年以来,联合镇(街道)累计对全区投诉率较高的104家用人单位开展劳动保障年检,指导单位规范用工行为,推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执行。 四是安排专人负责接收省监管平台项目预警信息,并第一时间与项目劳资员点对点对接,督促项目及时处理预警信息,对预警信息多、处理时间长的的项目多次联合区住建对项目建设方、总包方进行约谈,我区在建项目数据完善工作已达到100%。 (三)核处案件(线索) 一是畅通维权渠道情况。坚持“24小时接受举报、365天监察无休”的工作模式,通过电话、窗口等渠道全天候接受欠薪举报投诉。推行全区统一受理欠薪案件的工作模式,方便劳动者就近维权,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优势和属地政府管辖优势,实现各类欠薪案件快速立案处置。 二是做好协同联动和联合接访工作。联合住建、公安、信访等部门开展欠薪联合接访,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定期研判形势和联合处理欠薪线索,尽快解决欠薪问题,避免问题上行。 三是我区继续深化劳动维权“一件事”改革。将适宜调解的案件交镇(街道)劳动综合维权平台先行调解,2024年,通过“一件事”改革综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96起,涉案金额约363万元,按期办结率100%。12个镇(街道)劳动综合维权平台累计受理案件992起,就地化解838起,调解成功率达84.48%,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加强组织领导 区人社作为牵头部门,继续做好协调工作,多措并举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和镇(街道)的属地责任,将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纳入根治欠薪责任体系,压实施工总承包单位“工资负总责”职责。推行欠薪线索交办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三交办”工作机制,推动企业自主预防、自助化解欠薪纠纷。对发现的欠薪线索,落实具体解决方案,积极采取行政指导、调解仲裁、行裁联动、司法协同等措施,妥善解决欠薪问题。 三、取得成效 2023年,国务院欠薪平台线索数量为842起,线索降量和降幅位列全市第一。2024年5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通报表彰了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中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临淄区人社局荣获“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嘉奖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临淄区人社局狠抓《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贯彻落实,深化了欠薪治理格局,推动了全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了全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