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教育

发布日期: 2018-01-2210:56:16 浏览次数: 字体:[ ]


 

  

 

·科  ·

 

【概况】  2015年,区科技局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工作方式,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不断提升科技管理队伍素质,为推动全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年内,7家企业被新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复审;20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扶持计划,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1家;完成发明专利申请417件,同比增长10.9%。临淄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试点区。

 

【科学发展计划项目】  年内,制定了《2015年度科教兴区实施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筛选、提交、申报市级以上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近百个,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有力带动企业科技创新,有20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扶持计划。其中,淄博禾丰种子有限公司的“小麦品种山农27号的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列入2015年度国家星火计划。淄博腾辉油脂化工有限公司的“合成橡胶专用乳化剂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欧木特纸的“新型数码喷墨无纺基纸的研发及应用”等3个项目列入省科技重大专项,获得扶持资金500万元。山东海湾吊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吊装技术革新”等6个项目列入市科技发展计划,获得扶持资金100万元。临淄鑫方园化工有限公司的“高性能稀土抛光粉”等9个项目列入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获得扶持资金515万元。临淄区人民医院的“吸烟对无痛胃镜患者丙泊酚用量影响的研究”等8个项目列入市政策引导类科技发展计划。包建的市重点项目齐都药业20亿片粒/年口服制剂产业化”已正式投产;广浦生物科技公司顺利入围省泰山产业(创业类)领军人才工程。

 

【高新技术产业】  年内,认真贯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结合临淄区实际,积极指导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组织淄博英科医疗有限公司等4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复审,山东三维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新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874.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3.25%,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科技招商与成果转化】  年内,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分组对全区企业进行广泛的现场调研,了解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情况,征集30余项技术、人才难题,同时组织20余家企业分赴各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有关专家进行了实地洽谈对接,为第十四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暨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作了充分准备。组织80余家企业参加多个专场及自主洽谈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达成合作意向58项。其中,合同10项、协议8项、意向40项,帮助企业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积极申报各级科技进步奖,获得了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临淄银河公司“氮化铝基陶瓷覆铜板”获得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完成了高水平的科技成果鉴定4项,水平均达到国内领先以上。评选出区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工业项目10项,农业项目3项,社会事业项目1项。技术市场交易活动活跃,清田塑工获得了国家技术市场金桥奖。

 

【创新平台建设】  年内,加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支持企业组建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带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更多具有重大影响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组织6家企业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山东巧媳妇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批复。山东海湾吊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牵头组建了淄博市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中凯稀土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建的院士工作站获得批复。至年底,全区已组建院士工作站8家。依托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的“山东省脑神经保护类药物省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验收,该实验室建设期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制定国家标准13项和企业标准4项。

 

【专利管理与知识产权】  年内,在“世界知识产权日”“专利周”等活动中,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并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查处专利案件23件,加大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山东长志泵业等3家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工作审核通过。一诺威公司等3家企业列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名单,获得各级资助99万元,贯标企业达到了7家。腾辉公司的“一种橡胶专用乳化剂的合成工艺”等3个项目列入市专利技术转化实施资助项目,获得支持资金30万元。获得市级以上专利奖6个。其中,齐都药业公司的“一种降低分子量羟乙基淀粉双取代比例的制备工艺”项目获得了市专利奖一等奖。完成发明专利申请417件,同比增长10.9%;授权57件,同比增长52.4%。保持了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试点区。

 

【地震管理与防震减灾】  围绕全市防震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临淄区实际,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以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全区防震减灾工作开展。与市地震局联合执法,做好了全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安评工作。联合区应急办、区教育局、区人防办在临淄区管仲小学组织1000余名学生参加5.12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增强了师生的地震安全自救意识。               (董玉竹)                     

 

·科  ·

 

【概况】  2015年,临淄区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以主题科普活动为载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狠抓关键环节,统筹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在全区上下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年内,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1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2万份,培训农民5000人次。联合区禁毒委员会、临淄公安分局组织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2015临淄区全民禁毒主题宣传活动。区科协主动适应“互联网+”的大潮,新建设了区科协网站,开通了临淄科普微信平台。

 

【重点人群教育】  年内,围绕提升科技生产能力,大力推广普及各种养殖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要求,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1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2万份,培训农民5000人次。皇城镇根据蔬菜农户需求开展蔬菜疾病防治讲座,翠竹蔬菜基地聘请专家举办棚室栽培西红柿技术讲座,各镇、街道相继建立了科普服务站、社区科普大学、农村科普学校、“农民科普书屋”等科学素质教育基地,多家单位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技协会、省市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社区,多人被评为科普带头人。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530日,由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山东省青少年“七巧科技”竞赛在临淄区举行。通过与教育部门协作,组织开展了科幻画、小发明、小制作及科技实践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七巧板比赛活动中,临淄区获奖数分别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和40%以上。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普及。临淄区充分发挥社区科普资源优势,利用科普学校举办了6场科普大讲堂,把健康生活、防灾减灾、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封建、陈规陋习等内容向人民群众大力普及,受到了广泛欢迎。

 

【科普主题活动】  1月,联合区为宣传部、区科技局、区卫生局组织了201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3月,联合区教育局举行了近千人参加的科技专家报告会。4月,联合区卫生局组织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在商场、游园等地开展了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世界卫生日宣传活动。并在全区开展了“科普之春”大讲堂活动。5月,全国科技周期间,联合区科技局、区教育局等单位组织了全区科技创新教育科普巡回报告会。联合区总工会、临淄消防大队在山东方宇润滑油有限公司举办了消防应急安全演练暨技能比赛活动。6月,联合区食药监局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联合区禁毒委员会、临淄公安分局组织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2015临淄区全民禁毒主题宣传活动。7月,联合驻地部队、疾控中心联合组织了庆“八一”科普进军营健康知识讲座活动。9月,联合区教育局开展了科普健康知识进校园、科普图书进校园等10余场大型科普活动,特别是全市“科普日”活动开幕式在临淄区举办,扩展了“科普日”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10月,联合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在村(社区)广泛开展“科普赶大集”活动,使科普教育进入农村。11月份,邀请专家在科普学校开展十几场科普大讲堂活动。

 

【科普基础设施】  中国临淄古车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主动适应“互联网+”的大潮,新建设了区科协网站,开通了临淄科普微信平台,保证科普信息及时更换,科普内容周周更新,实现了科协宣传网络化。年内,在公共场所、大型社区新建高标准宣传栏3个,在大街小巷贴挂科普日宣传画20余幅,为科普学校购置科普书架80个,在行政办公中心设立科普宣传栏,积极推动全区科普活动开展。

 

【服务科技工作者】  围绕发挥科协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着力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为他们做好服务。年内,牵头联合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卫生局等部门,对全区高级知识分子进一次健康查体,组织14名科技工作者申报了高级职称。其中,有4人被评为高级职称。积极抓好科协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对科技工作者的领导作用              (谢  涛)

 

·气  ·

 

【气候特点】  2015年,临淄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温度较常年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日照偏少。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主要是干旱、寡照、雾霾,部分镇出现的大风灾害和秋季部分时段日照偏少,对农业生产有一定不利影响。总体来看,本年度气候条件属正常年份

气温  年平均气温14.4℃,较去年偏高0.2℃,较常年偏高1.1℃。年极端最高气温39.4℃,出现在714日,较去年偏低0.5℃。年极端最低气温-11.0℃,出现在1127日,较去年偏高1.0℃。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14天,较去年少5天。日最低气温-10℃的日数出现2天,较去年少2天。气温最高月份出现在7月,1月份是气温最低的月份,基本符合全区的气候变化规律。

临淄区2015112月平均气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临淄

0.4

2.1

9.5

14.5

21.2

26.0

27.8

26.0

21.6

15.9

6.0

1.4

14.4

 

 

降水  全年降水量650.2毫米,较常年偏多40.0毫米。全年日降水量0.1毫米的日数有75天,较去年偏多8天。降水量50.0毫米的暴雨日数1天。全年日最大降水量50.3毫米,出现在86日。4月降水量69.6毫米,比该月历年最多降水量偏多2.1毫米。

 

临淄区2015112月降水量(毫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临淄

11.0

12.4

5.8

69.6

34.3

34.9

91.6

236.5

27.5

6.8

119.6

0.2

650.2

 

 

日照  年日照时数2006.6小时,较常年偏少383.2小时。年内无明显的长时间连阴雨天气,11月,日照时数51.3小时,较该月历年最少日照时数偏少65.1小时。

 

临淄区2015112月日照时数(小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临淄

141.0

152.8

232.9

216.1

239.2

197.8

145.9

174.9

171.1

179.1

51.3

104.5

2006.6

 

 

湿度  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2%,最小相对湿度为8%,出现在314日。

无霜期  全年无霜期为204天。初霜日为1014日,终霜日为47日。

 

【气象灾害】  主要气象灾害是寡照、干旱、雾霾,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

雾霾  年内,大雾24天、轻雾193天、霾46天。雾霾天气对身体健康、交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雾霾天气也造成光照减少,光照强度下降。11月,寡照天气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灾害。全年雾霾仍然是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

干旱  521日至624日全区降水量14.4毫米,较常年偏少41.7毫米。6月上旬出现旱情,影响玉米苗期生长。全区玉米受灾面积2333.3公顷。625日降水20.1毫米,旱情缓解。7月上旬出现旱情,7117日降水量2.4毫米,较常年偏少69.9毫米。全区玉米受灾面积2333公顷,对玉米生产有不利影响。718日降水量17.0毫米,旱情缓解。

 

【地面气象测报】  区气象局获取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当地的气象服务,并通过实时数据,重要天气报等形式传输到国家气象站网,实时数据直接上传国家、省市站网。在凤凰镇、齐都镇、敬仲镇二小、敬仲镇许屯村、皇城镇水厂、皇城镇堐付村、齐陵街道、金山镇天堂寨、朱台镇槐务西村、齐都体育城、金岭回族中学、稷下街道董禇村等建有126-7要素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在齐都镇常家村、皇城镇堐付村两个温室蔬菜大棚建有设施农业自动观测站,齐陵街道刘家村、敬仲镇许屯村建有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2个,凤凰镇西申村建有农田小气候观测站1个,提高了观测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为农服务的能力,这些自动观测站和相关设施自动站的建设组网为全面服务临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天气预报】  区气象局通过风云卫星单收站接收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天气气象形势分析信息并通过局域网获取实时气象信息。结合全区的地理气候特点,自主分析并接受市气象台的指导,利用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政务网站等媒体每天下午4时发布当日20时至次日2024小时天气预报,每天早7时发布一次当日8时至次日824小时订正天气预报。同时根据天气情况不定时发布短时临近预警信息。制作发布重要天气报告、重要季节和节假日的中、长期预报,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农业生产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防汛抗旱】  气象局承担调查当地农业气候特点、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普查土壤墒情,并发布干旱监测信息、一周天气预报、旬月报,设施农业天气预报、设施农业气象周报、设施农业实况播报等气象信息。基本建立了有临淄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并为建立和完善气象服务体系提供了气象科技支撑。区气象局为全区抗旱防汛指挥部成员,及时为全区防汛抗旱提供天气预报,预警及雨情信息等,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人工影响天气】  现备有火箭发射架2部,火箭发射车2部。全年以防雹和抗旱增雨作业为主,全年进入三级作业准备16次。其中,实施增雨作业3次,增加有效降水316万立方米,实施防雹作业2次,有效消除了冰雹灾害的发生。

 

【气象行政执法】  利用3.23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和科技活动周等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山东省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管理条例》《淄博市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办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加强对新建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装置图纸设计审核、新建建筑物防雷设施的施工和竣工验收。加大对日常防雷设施的常规检测、特别是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防雷装置的检测检查力度。注重新站址环境的保护工作,向区住建局、临淄国土分局、临淄规划分局等相关单位送达了观测环境保护备案通知书,并通过电视等载体宣传保护观测环境的重要性。与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巧媳妇食品有限公司解决了有关建筑物与观测场的距离高度角等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观测环境,加强了相关媒体及有关单位的气象信息发布传播的检查力度、禁止违法传播气象信息。2015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荣誉称号。

 

临淄区2015年异常气候值一览表

气温

降水

大气干旱指数

数值

等级

性质

数值

等级

性质

数值

等级

性质

临淄

14.4

5

偏高

643.9

4

正常

0.9

3

正常

 

:表中气温、降水数值栏分别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大气干旱指数数值栏即为大气干旱指数计算值。

(杜池坡  于建良)

 

  

 

【概况】  2015年,全区有小学42所,初中24所,高中3所,完全中学1所,特教1所,中职学校2所,其它中职机构1所;幼儿园128所。全年改造校舍10栋,总建筑面积达2.53万平方米。投资5847万元,实施学校体育场地塑胶化工程,改造塑胶场地24块。完成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18所学校获得淄博市数字化校园称号。投资900万元建成临淄青少年科技馆。

高考一本上线万人比连续五年位居全市首位。成功承办中国高中男子校园足球联赛东北赛区和全国总决赛,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4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名同学进入“我的一本课外书”全国总决赛;16所学校开展3D打印教学;全国NOC比赛,获奖数量和成绩位居全市第一。举办临淄区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春季高考本科上线291人,连续6年获得全市第1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获奖数占全市获奖数的75%。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年内取缔非法民办培训机构12所。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现场点评及全民学习活动周活动,全民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构建。注重校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投资近千万元建立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实施“菜单式”教师培训和名师送教,233位省市名师、4名外教参与活动。全年办理群众反映问题5000余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加强了教育督导责任区建设,组织3万人参与全区中小学满意度测评,在教育部专项督导检查中获得高度肯定。

 

【学前教育】  年内,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15064人,全区幼儿园教职工总数1907人,专任幼儿教师(包括园长)1340人。全区公办性质幼儿园达到77个,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1个。全区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所,投资940万元,建筑面积达9800平方米。全区近20所幼儿园新铺设了塑胶场地和草皮;26所幼儿园通过了省示范园的重新认定及市级示范园和市十佳的争创验收工作。全面落实《临淄区学前教育补助经费发放管理办法》,规范补助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好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工作,强化动态管理,从师资配备、园舍建筑、教育教学、幼儿园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促进普惠性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引导幼儿园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和普惠性服务,3月份制定、出台了《临淄区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组织幼儿教师教育技能比赛。5月份,组织了全区幼儿教师教育技能比赛,两名获奖老师,代表临淄区参加了全市幼儿教师教育技能比赛,在市级比赛中分获弹唱组和舞蹈创编组一等奖第一名,又代表淄博市参加了6月份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省首届幼儿教师教育技能比赛分获弹唱技能和舞蹈创编技能全省二等奖。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为普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常识,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1112月份,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对全区幼儿园家长进行免费培训课程,进行63场讲座,75个幼儿园的家长参与培训。

 

【九年义务教育】  年内,全区有小学在校生30387人。初中在校生24981人。全区义务教育开拓创新,依法治教,加大教育均衡工作措施,加强教育管理,推进了全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强化德育首位,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深入实施1234工程”,即坚持一个中心(德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抓住两个重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培养),重点用好三条途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做好四个建设(学科德育课程建设、班级教育委员会建设、德育品牌建设、幸福班集体建设),德育实效性不断增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与发展。加强规范化学校建设。7月,临淄区太公小学、临淄区管仲小学、齐都镇桓公小学、敬仲镇第一小学、敬仲镇第二小学、朱台镇西单小学等6所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第17批省级规范化学校。临淄区实验小学、稷下小学、特殊教育中心学校、金岭回族镇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厅的省级规范化学校复评验收。

 

【普通高中教育】  年内,临淄区有淄博七中、临淄中学、英才中学等3所高中,在校生13298人。进一步加强高中管理,不断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引导高中学校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关注学生自主发展,激发学生潜能,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抓好高考备考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好大数据理论支持下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年度考核,扎实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建设,形成“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普通高中发展格局。

 

【特殊教育】  年内,全区有临淄区特殊教育中心1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班9个,在校生72人,在岗教职工38人。学校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46平方米。临淄区特殊教育中心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严格落实《临淄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1月始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6000元。4月,出台了《临淄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案》,细化了2015年度、2016年度工作任务分配。7月,制定了《关于开展重残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送教上门试点工作,保障每一名重残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7月,顺利通过了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复评验收。

 

【职业 成人教育】  年内,全区有淄博市工业学校和临淄区教育中心2所职业学校和齐鲁武术学校1所中职机构。职业学校在校生6304人。全区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倡导“学生第一”“课堂神圣”教育理念,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学分制改革,狠抓课堂教学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构建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建设,大力提升职业学校的管理水平。全区成人教育积极开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社会化培训,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开展阳光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人力资源师培训、普通话培训、幼师资格证培训、家庭教育培训、养老护理员等30多种社会化培训业务。年培训人数达5万余人次,组织各类考试在5万人次以上。101521日,区教育局牵头组织开展了以“发展全民终身学习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

 

【民办教育】  年内,临淄区共有临淄英才中学、齐鲁武术学校、临淄区外国语实验学校、临淄区益中外国语学校、临淄现代双语学校、临淄区杜郎口小学、临淄爱福生国际学校等7所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其中,小学2所,初中4所(含12年一贯制学校齐鲁武校1所),高中1所。学校总人数5107人,教职工455人。进一步加强了民办学校的教学管理。全区民办教育坚持“以规范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为工作指导思想。年内,全区注册的民办培训机构57所。其中,年内新审批民办培训机构2所,申请暂停办学7所。涵盖中小学生外语、艺体特长、文化补习、计算机培训等。各校以“诚信办学、规范办学、安全办学”为宗旨,年培训人数达2万余人次。

 

【德育工作】  年内,各校不断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方案,按照月主题分年级分步重点实施,全区德育体系建设经验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典型推广。按照体系建设要求,编印了三期德育工作简报,对全区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宣传,健全完善了区德育资源库。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主题活动。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区德育体系建设,加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学校三区划分(学习区、生活区和运动区)为突破口,继续大力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教育活动。3月份组织开展了“爱心进万家·感动你我他”大家访活动。先后邀请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岳晓东博士、“知心姐姐”、田玉教授等开展家庭教育专家讲座。活动期间共到户家访4.6万余户,为家长解决问题6400余个,征集意见1.38万余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先后邀请岳晓东博士和山东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聘教授徐兰教授对全区德育干部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全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临淄二中和管仲小学被推荐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评选,35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淄博市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管仲小学、临淄二中被表彰为全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体育教育】  年内,全区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艺体科技2+1+1达标活动方案》《临淄区艺体科技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大力普及学生社团活动。积极推广学生1+”艺体特长项目,扎实开展乒乓球、足球教学,完善督查、抽测和通报机制。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特色文体大课间,保证学生每天有效锻炼一小时。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节活动。临淄区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金茵小学、康平小学、实验中学、皇城二中等4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新校园足球活动模式,实施校园足球联赛主客场竞赛机制。评选“十佳足球小明星”“最佳射手”“颠球大王”,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组织参加8月在潍坊举行的山东省中学生足球比赛,实验中学代表队分获男、女亚军。67月,在周村三中举行的淄博市第十八届市长杯足球比赛中,实验中学代表队分获初中组男、女冠军,金茵小学获得小学组男子冠军,实验小学获得小学组女子亚军。67月,在齐都花园小学和齐都体育城举办了2015年度中小学篮球项目学校的项目竞赛。411月,开展了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全区120支代表队的236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11月份举办临淄中小学第三届足球节。

 

【卫生教育】  年内,区教育局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重点做好学校控烟、艾滋病防控、禁毒宣传教育和青少年健康教育等工作。与区卫生局联合下发《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区学生体检计划。区教育局负责全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全区11家有资质的体检机构按照区域负责的原则分配体检学校,负责对所分配学校学生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使用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统一软件进行汇总、统计,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将分析数据及时反馈学校,同时根据体检结果反应出来的问题为学校提出指导意见。全区应查67314人,实查66682人,体检率99.06%。制定学校环境卫生监测计划,按照工作计划实施学校环境卫生监测工作,共监测学校11所,覆盖了全区全部镇、街道及小学、初中、高中,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学校,指导学校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工作。按照淄博市卫生局《淄博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暨干预措施建议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开展学校学生重点常见病患病情况摸底调查,从全区68所学校中抽取11所学校,每所学校抽取5%的比例进行调查,并结合学校健康体检结果,为学校提出针对性地指导建议,降低了学生龋齿、视力低下、肥胖的患病率,保障了中小学生身体健康。21日,在第28“世界艾滋病日”之际,围绕“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主题,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利用班会时间及周一升旗时间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各校举办橱窗展览、黑板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征文比赛活动;在班里制作各色各样的宣传板报、宣传画、学生手抄报等形式宣传艾滋病基本知识。制作宣传看板和横幅,并走上街头,进行宣传。

 

【艺术教育】  至年底,全区有艺术教师467名。其中,音乐207人,美术208人,其他教师52人。学历合格率100%,专职教师培训率100%,部分学校配备的兼职教师学历均达到标准,满足了全区艺术教育基本需求。年初下发文件《临淄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艺体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见》,各校在提高全体学生艺术素质的基础上,形成了学校艺术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各区属小学、初中实施3+3”项目管理。即:音乐类3项,从舞蹈、声乐、器乐选择两项,从戏剧、朗诵中选择1项。美术类3项,绘画、摄影、书法必选。镇、街道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实施5+3”项目管理,即音乐类5项,美术类3项。实施学生艺术教育普及计划。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探索科学合理的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机制,确保每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组织各种学生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借助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年内,制定了《关于推进全区书法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通知》。从2015年开始,区教育局每学期都将投资50余万元为全区中小学生免费发放书法教材。

 

【学校安全】  年内,全区校园安全工作紧紧围绕“平安和谐校园建设”这一主题,以“隐患即事故、事故即隐患、隐患即重点”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制度、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责任追究”为工作重点,不断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确保了全区校园平安和谐。区教育局被表彰为市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管仲小学等4所学校被表彰为市平安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春、秋季开学前与区保安公司联合在临淄二中举办了全区校园安全保卫干部及保安人员培训班。春、秋季开学前与临淄交警大队联合在雪宫小学举办了全区学生车监管人、车主驾驶员及照管员培训班。完善和强化责任体系。印发了《关于完善安全网络责任体系和督查通报长效机制的通知》。落实“一岗双责”工作要求,逐层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校园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国防教育】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贯彻实施,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强化军魂教育,激发爱国情怀,促进全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广泛、深入开展,举办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各校利用学生集体活动、新生入学教育和过“国防日”等节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国防教育。组织中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竞赛网上答题活动和高中军训视频案例评选活动。在9月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竞赛网上答题活动中,全区有59所学校、2000余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10月底,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中小学生国防知识竞赛中,晏婴小学荣获淄博市小学组国防知识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淄博市参加了全省的国防知识竞赛,荣获省三等奖;临淄实验中学、临淄中学分别荣获初中组、高中组国防知识竞赛三等奖。临淄中学、淄博工业学校在全市军训视频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教师队伍】  至年底,全区有教职工5989人。其中,专任教师5432人,其他557人;研究生学历310人,本科4468人,专科及以下1211人;高级教师807人,一级教师2351人,二级教师1555人。年内,区教育局根据《临淄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临淄区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认真落实2015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重点改革事项,组织各项教师教育工作和各种改革试点工作,广大教师、校干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不断加强学校编制管理,开展城乡学校支教交流,开展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加强师德行风建设,开展名师建设工程,加强教师考核管理。向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为全区符合条件的4579名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理顺了教龄补助,并且自201411日始对年满60周岁的,按教龄每满1年每月补助20元的标准发放。为农村教师发放乡镇补贴。全区先后两次为符合条件的15个单位3784人审批了乡镇补贴,人均月增378.25元。

 

【教育督导】  加强督政工作。重点督查各镇(街道)教育投入、校(园)安工程、幼儿教育、安全工作、社区教育等五个方面工作,由教育督导部门进行考核评价。不断优化督教督学。年初颁发了临淄区中小学校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方案,设立了规范性和发展性2类指标。分别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镇(街道)中心校制定了评估标准,体现各学段、各类别学校的不同特点。继续实施平时督查与年底集中督导相结合。接受国家教育督导团秋季开学暨“护校安园”工作专项督导。认真迎接全国秋季开学专项检查。917日,全国督导组一行抽查了桓公小学、齐都幼儿园和皇城一中的秋季开学和“护校安园”工作,对临淄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教育宣传】  年内,全区教育宣传创新工作思路,整合优化“临淄教育”微信、临淄教育信息网、《临淄教育报》三大内宣平台,发布“临淄教育”微信信息1101条,出版《临淄教育报》8期。积极扩大外宣,年内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市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发稿6600余条,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国家省级党报党刊发表稿件24篇。临淄区荣获淄博市教育宣传先进单位,被中国教育报刊社表彰为2015年度事业贡献奖,4人被评为淄博市教育宣传先进个人,1人获得中国教育报刊社特约通讯员称号。

【对外交流】  内,全区教育对外交流工作坚持积极稳妥的工作原则。不断拓宽教育对外交流途径方法。19日,韩国庆尚北道高灵郡教育交流团一行26人到临淄区交流访问。10日上午,在雪宫中学举行欢迎仪式,仪式上大家观看了雪宫中学学生表演的节目,参观了校园。仪式结束后,代表团20名学生成员与雪宫中学学生结成“友好对子”,走进学生家庭,亲身体验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11日上午,区政府副长区王克林与韩国交流团举行座谈,双方共同交流了青少年教育交流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高灵郡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齐文化博物院、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世界钱币博物馆、古车博物馆

 

【计划财务】  年内,全区计财审计工作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经费预、决算管理,加强内部检查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区教育局被山东省审计学会评为2014年度全省教育审计先进集体。2015年度临淄区教育经费投入总额129908.34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15265.63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100275.16万元、教育费附加14712.5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277.94万元),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195.68万元,社会捐赠经费32.71万元,事业收入14221.42万元,其他收入192.9万元。做好各类统计工作,及时反映教育动态。按时上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统计表,教育系统各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年报、20152016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报表;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统计、财政部门预决算、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等各类报表。

 

【现代教育技术】  年内,全区中小学全部通过100M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校校通工程全部完成。全区任课教师办公用微机达到人手一机,师机比达到11,生机比达到121。全区已建成9所自动录播教室,自动录播教室可依托教育城域网,实现区域内优质课堂同步传输到每个学校。3D打印创客空间建设初见规模,为全区30所学校配备了3D打印机共计124台。认真组织每年一次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选活动,指导全区机器人实验学校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和竞赛辅导等工作。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成绩全市第一。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建设本地的教育资源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集管理、教学、学习、协作、沟通互动等于一体的专业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满足了区域内中小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校沟通需求,为学校、师生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为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有力支撑。                                                      (宋以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