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与管理

发布日期: 2018-12-1309:48:37 浏览次数: 字体:[ ]

城乡规划

 

【概况】 2017年,紧扣新常态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创新体制机制,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规划编制、深化规划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7年,临淄规划分局被评为山东省城建系统先进单位。

 

【城乡规划编制】 年内,配合做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三大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结合临淄发展实际需要加强与规划编制单位衔接,将区委、区政府关于全区总体发展布局的构想,特别是涉及民生、新旧动能转换及公共服务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到规划中;重点加强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在梳理前期城区各地块控规成果基础上整合完成《临淄城区辛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临淄区齐鲁化学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辛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市政府批复,齐鲁化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城市总规确定的临淄城区54.29平方千米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100%;加强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按照立足临淄实际、传承齐文化、突出地方特色、融入现代功能的原则,对城市重要地段、重要节点、主要街道组织开展城市设计,临淄大道两侧城市设计(一诺路至淄河桥段包含两侧各600米范围)和南部新城(胶济铁路以南)共计20.48平方千米的城市设计完成专家论证;全区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区域乡村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应当编制村庄规划的335个村完成284个且通过专家论证;济青高铁临淄北站片区规划完成初步设计方案,核心区3平方千米,规划研究范围22平方千米。

 

【建设项目审批】 积极落实“三最”指标体系建设要求,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召开业务办公会27次,对142个建设项目进行研究,出具规划条件35件188.98公顷、选址意见书24件65.23公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2件195.17公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27件173.80万平方米、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核实23件70.20万平方米、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5件46.25万平方米。

 

【重点项目服务】 加强上门服务和现场办公力度,上门服务110余人次,现场解决问题120多个,认真落实“容缺受理”制度,对已勘测定界确定用地范围的市区重大项目,在土地、立项等法定前置材料不全的情况下,提前受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并组织技术审查,出具方案预审意见,企业可据此办理施工图审图和开工手续,待前置材料齐全后办理规划许可手续,促进项目的快速落地实施。

【基础设施项目服务保障】 完成济青高铁临淄北站站前广场和高铁站连接线的规划选址工作,牵头做好临淄区市民中心方案设计和论证工作,完成临淄医疗中心规划选址工作,完成杨坡路北延、时源路北延规划选址工作,配合做好联通路东延与临淄大道衔接等12条临淄与张店道路连接工程线形规划工作,牵头协调徐姚片区棚户区改造各项手续办理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展。 (商墩涛)

 

城乡建设

 

【概况】 2017年,全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91.21亿元,同比增长15.51%,从业人员达4.2万人,监管工程建筑施工安全连续20年无重大伤亡事故;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62亿元,同比增长6.35%;商品房销售面积52.66万平方米,同比上升7%,商品房可售存量大幅下降,商品房去化周期达到合理范围;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管理日趋规范,对全部入馆城建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全面完成地下管线三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城区外主要道路地下管线普查,完成地下管线探测1581.78千米;完成2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设计标识79万平方米,占全市完成量的47%,齐陵街道莲台养生养老院项目被省住建厅列为省级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为全国首家养老被动式住宅小区。

 

【城建重点工程】 临淄大道、东外环、齐都路、稷山路、太公路、雪宫路、辛安路等道路改造及高铁站前广场建设等16项城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4亿元,新建改造道路21.2千米,新建雨污管网26.9千米,城市主路网通行能力大幅提升,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高铁广场开工建设,临淄北站初具雏形。实施城市亮化一期工程,临淄大道、人民广场、相家游园及区政府大楼等12座建筑实现亮化。

 

【“三改三建”工程】 “三改三建”工程全部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市里下达的各项任务,投资1.04亿元完成辛店、雪宫、闻韶、朱台4个镇(街道)的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筑面积36.31万平方米,惠及4190户居民,城区老旧社区改造基本实现全覆盖;投资32.4亿元实施2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9个镇(街道)、8128户,全部开工建设,农村面貌大为改善;新建便民农贸市场1处、新建改建公厕17处,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7处。闻韶街道东王北区项目获得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新型城镇化建设】 积极培育小城市试点和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抓好省级重点示范镇金山镇、省级特色艺居产业小镇朱台镇的建设,配套投资43.79亿元建设38个重点项目,金岭清真小镇、齐陵蹴鞠小镇、皇城玫瑰谷小镇、齐都齐国故都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亮点纷呈;投资3780万元在金岭、辛店、稷下、齐陵四个镇(街道)开展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通过省级验收;指导各镇(街道)开展村民自建房“百日攻坚”行动,所有隐患全部整改完毕;农村危房改造全部按计划完成。

 

【安全环保】 开展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建筑、市政工程严格实行“6个100%”措施,其中57个建筑工地实现“8个100%”,完成15家混凝土企业扬尘治理提升改造。完成九村居、矮槐桥、运粮河、奥林匹克花园等4处生活污水直排口整治工作,对齐城、齐都污水处理厂原有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实施齐城污水处理厂进水管网改造,建设干馏法污泥处理项目。开展质量、安全检查630余次,受监工程388个,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不间断开展地下管线工程巡查稽查,聘请专业人员对燃气、供热企业进行20余次专项检查,确保行业安全。完成气代煤安装任务18723户,铺设各类燃气管线540千米,通过中央、省、市的验收,气代煤工程完成数量、质量居全市首位。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作出行政处罚37起,罚款80.9万元。其中,处罚环保违法行为17起,立案处罚无证开工行为12起。 (区住建局)

 

【城乡环卫一体化】 2017年,继续深化“管理规范化、作业精细化、机制长效化”的保洁机制,积极打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市容环境,组织参加山东省城市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活动,参与创建的临淄大道和雪宫路顺利通过省住建厅深度保洁示范路验收,为全面提升全区道路保洁档次奠定基础。年内,稷下、皇城实现环卫市场化运作,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行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至此,齐都、金岭、金山、朱台、齐陵、辛店、敬仲、稷下、皇城9个镇(街道)通过公开招标和自行成立公司等形式实现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

 

【“厕所革命”】 年内,新建6处公厕,包括齐都文化城(1号、2号、3号)、瑞泉阳光、圃田园和杨坡路立交桥游园公厕。对多处公厕进行内部提升改造,增加自动化除臭设施、监控设施。重点对临淄人民广场公厕进行智能化提升改造,增加第三卫生间、自动化除臭机、人脸识别厕纸机、视频监控等设备,完备厕所功能,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

 

【餐厨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置】年内,新购置3辆8吨餐厨垃圾收运车辆和1000个餐厨垃圾收集桶。免费为餐饮单位配置餐厨垃圾桶,定点、定时上门收集清运,实现餐厨垃圾日产日清、集中无害化处理,全年收运处置餐厨废弃物4145吨。 (王好霞)

 

【园林绿化】 2017年,以道路扩绿、游园添绿为重点,以精品工程、高效管理为常态,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绿网,增加绿道里程,改善老旧绿地的综合功能及公园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打造多元化服务群众的绿化工程,不断完善城市绿化体系。本着“夯基础、抓规范、塑亮点”的指导思想,完善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体系,逐步推进园林养护市场化,以精细化养护管理为抓手,不断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水平。

 

【完善城市绿网】 遵循高标准规划设计、规范化建设施工的原则,完成齐都文化城三期绿化工程、张皇路二期绿化工程、雪宫路占绿毁绿等恢复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结合老旧社区改造、裸露地绿化等工作,建设提升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适用、景观宜人的街头公园和社区游园,累计完成游园改造提升45处,初步形成“城市、园林协调发展,人文、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

 

【打造养护亮点】 购置不同吨位的水车12辆,全密闭压缩垃圾车2辆,雾炮车2辆,建成区内主要绿地基本实现水线全覆盖。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考核,划片、分段、细化、量化、固化岗位职责,让养护人员“一管树木二管草,三管卫生四看护”,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实施无缺苗、无死枝、无裸露、无杂草、无垃圾、无虫害“六无”管理;稳步推进园林养护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部分绿地承包给养护公司管理养护。以临淄人民广场和晏婴公园为精细化养护示范段,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升级改造树穴并开挖排水沟,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利于树木透气和渗水。成立专业修剪队,统一配备修剪工具,定期对队员进行技术培训,规范修剪标准,做好球、树、灌木、地被植物的修剪工作。在养护管理中引入“互联网+”的创新形式,将二维码融入绿地标识牌和树牌中,方便市民了解绿地养护管理信息。

 

【普及生态理念】 植树节期间,组织开展“园林送树苗,绿化进万家”“绿化临淄城,受益你我他”“种一片绿色,建美丽家园”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在全区开展“花香人家评选”“十佳社区公园”评选活动,提高城市绿化全民参与度,增强园林文化的渗透力、感召力。在齐园、太公植物园、圃田园等游园设立志愿者管理服务站,组织志愿者定期进行志愿服务,宣传绿色生态理念。对城区内的闲置地、边角地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进行绿化补植,年内完成裸露地治理3.5万平方米。对全区符合条件的1448棵大树采集信息并完成电子档案建档,认证古树名木27棵,片林400余棵,并进行统计挂牌。(朱雯菲)

 

【建筑业发展】 2017年,始终把查隐患、促整改、保安全、治扬尘放在首位,坚持每日巡查并适时开展各类专项检查。依法依规做好辖区内建筑企业劳保金收缴工作,年内实现新开工项目工伤保险全覆盖。协调处理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累计接访52起次、412人,偿付拖欠农民工工资1500万元。全区建筑业各项经济指标量速齐升,建筑业企业总收入、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结算利润、实缴税金均实现增长,建筑业从业人数达4.2万人。

 

【建筑工程监管】 年内,受监项目61个,受监单体工程346个,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安全措施备案58个,全区报监工程的监督覆盖率达100%。创建验收省文明工地2个项目6个单体,验收省级文明小区2个项目21个单体,市级文明小区2个项目27个单体,验收市级文明工地11个项目31个单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累计投资280余万元,为区内在建工程免费安装扬尘检测及监控设备,对36处建筑施工现场的113个扬尘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控。塔臂安装喷淋设施、出入口安装感应式车辆冲洗和监控设备,在建工程实现100%全覆盖。

 

【整顿建筑市场秩序】 提高建筑市场日常巡查频次,建立全区在建工程电子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加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批准立案查处违法项目12个,处罚金额28万元。细化建筑市场管理方式,建立巡查简报制度、巡查周报制度、督办函制度、沟通约谈制度4项建筑市场管理制度,此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规范招投标工作】 全年办理建设工程招标项目登记及直接备案137项,建筑面积273.75万平方米,总合同额50.43亿元;发布招标公告及招标邀请公示、审查招标文件78份,组织开标38次;完成施工及监理合同审查125项,完成合同备案手续116项。(刘世轩)

 

房产管理

 

【概况】 2017年,开展辛店城南、闻韶北、堠孙家临园等棚户区改造项目,落实齐都镇、齐鲁化工区金山、大顺花园等公租房项目,加大房地产市场执法力度,打击囤房炒房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区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到60家,物业服务面积达1200余万平方米。

 

【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房屋征收】 辛店城南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房屋1325户,用地面积17.7万平方米,签订协议1095户,签约房屋基本拆除。闻韶北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房屋1098户,单位3个,用地面积6.73万平方米,签订协议1089户,拆除部分签约房屋。堠孙家临园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房屋899户,单位18个,签订协议843户,拆除部分签约房屋。原冷藏厂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房屋32户,用地面积2300平方米,签约率100%。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西厂区地块改造项目涉及企业2家,厂区家属楼2栋、住宅76户,签约率100%。淄博恩成经贸旧城区改建项目涉及建筑面积6594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面积5836平方米,附属物22项,该项目顺利完成。

 

【住房保障】 齐都镇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位于学府路以北、天齐路西、遄台路东、齐兴路南,建设2幢住宅楼、168套,总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该项目基本建成,各类手续完善,完成投资1900万元。通过审核、审批程序,年度新增货币补贴保障家庭35户,为196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货币补贴资金50.36万元,超额完成全年新增任务数。齐鲁化工区金山公租房项目396套,全部完成竣工验收,配租396套,分配入住率达100%。大顺花园公租房项目204套,完成预配租176套,分配率86.27%,该项目主体基本建设完成。

 

【物业管理】 全区物业服务项目230个,物业服务面积1264万余平方米。完成凤凰城小区、裕鑫花园、方正圃田园等小区的提档升级,全区物业提档升级成功小区累计18家。审核拨付维修资金720万元,新建物业质量保修金缴存金额658.31万元,退还金额679万元。针对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在实行简易物业管理的基础上,指导镇(街道)引进专业物业进行市场化服务,防止先改后乱及弃管现象发生。

 

【房地产市场管理】 年内,开展房地产市场执法大检查、打击囤房炒房等违法违规行为、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检查等专项行动。对全区33家开发企业、272个项目的449个预售资金账户进行监管。全年拨款1381次,拨款金额30.1亿元。为开发企业增设监管账户78个,增设面积65.33万平方米。新建监管账户50个,新建面积43.12万平方米。终止监管账户105个,终止面积33.4万平方米。办理预售许可登记46件,预售面积32.5万平方米。办理商品房备案合同撤销1168件,合同变更109件。办理维修资金收缴业务3443件,收缴金额2655万元。办理房屋租赁备案登记9户。

 

【物业服务文明创建】 4月,开展“民盛杯·美好家园”创建活动,通过积极宣传,各镇(街道)周密组织,各物业小区、各物业服务企业及广大业主广泛参与。经过微信投票、专家现场考核等环节,评选出“美好家园”12个、金牌物业10家、“文明业主”百名。颁奖活动通过《房产视界》栏目、临淄新闻广电网、网易直播平台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9月4日,省住建厅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现场会在临淄区召开。 (徐 波)

 

城市管理

 

【概况】 2017年,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升执法效能,推进精细化管理,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显著改善。针对全区重大活动多、重点工程多、重要任务急的情况,提前介入,主动配合,对城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以及主要路口和城乡结合部等区域持续进行市容市貌整治,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120余处、1.3万余米,更换门头牌匾450余块。

【市容整治】 规范设置便民早餐点30余处,在城区设置摊点群、流动商贩疏导区和便民服务点40余处,减轻市容管理压力。乱贴乱画清洗范围实现城区主次干道全覆盖,延伸到城区周边,有效解决城市“牛皮癣”顽疾。在城区19条道路设置公益宣传栏228块,宣传文明创建和公益知识,公益宣传栏成为临淄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

 

 

【餐饮油烟治理】 进一步提升改造烧烤城,引导烧烤经营户进入烧烤城统一规范经营,全面取缔城区范围内的露天烧烤。对城区餐饮经营户及单位食堂进行全面排查,要求城区548家餐饮经营业户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安装率达到100%。

 

【违法建设治理】 全力推进清理违法占地、土地卫片执法、化工行业“打非治违”“三改一建”工程、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将长期困扰地方发展的违法占地、违法经营一并纳入治理范围,全面打响“三违同治”攻坚战,对全区“三违”行为“零容忍”,以实实在在的拆违行动,赢得群众支持,全年拆除违建面积达336万平方米。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9月21日,区编办印发《关于调整部分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临淄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更名为“临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加挂临淄区城市管理局牌子)”,为区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行政机构。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办公室、区园林局(加挂临淄区齐故城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牌子)、区环卫局、区市政管理养护处由隶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管理调整为隶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管理。11月12日,全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安排部署全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将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更名为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领导的正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下设1个直属中队和12个执法中队,建制级别均为股级。

 

【数字化城管】 11月20日,区编办批复成立“临淄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为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副科级内设机构。 (王永飞)

 

 

公共事业

 

【供水管理】 加大对淄博天润、天齐渊两家供水企业水质检测、供水运营、水质达标等工作的监督力度。水质检测项目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日检9项、月检42项、年检106项。从检测情况看,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均为100%,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两家供水企业全年供水总量2094.47万立方米(天润供水公司供水量为1397.47万立方米,天齐渊供水公司供水量为697万立方米)。 (葛 云)

 

【供电服务】 年内,投资8390.75万元完成配网项目36个。业扩实现提质提速,平均接电时间减少20%。完成十化建、齐鲁石化、铁路公司、华能电厂3.72万户现场勘查及移交框架协议签订工作。完成淄江北四区、棠悦等8个小区配套项目建设。制定高危客户“一户一方案”,赴京参加并圆满完成十九大保电任务,全力完成迎峰度夏、中超联赛迎取圣球仪式、中高考等重要保电任务。全年售电量25.98亿千瓦时,平均电价646.71元/千千瓦时,电费回收率100%,居民电压合格率达到99.93%。 (临淄供电中心)

 

【城区供热】 积极谋划集中供热发展布局,立足整个临淄中心城区,向周边村镇辐射。将大顺花园南区、淄江中学、御泉湾、齐福大厦、华福园等46个单位、生活区并入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新增供热面积140余万平方米。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排查隐患,彻底整改。编制房站突然断电、蒸汽泄露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确保换热站安全运行。投入技改项目资金80余万元,节省能耗160万元。完成齐国商城、雪宫生活区、闻韶生活区等小区改造工作,用高温水换热站替换原蒸汽站,提升换热站的安全稳定性。(徐 波)

【燃气供应】 天然气管线铺设至各镇(街道),形成完善的燃气供应管网,保障全区用户的用气需求。至年底,全区有天然气居民用户15.3万户,工商用户718户,次高压燃气管线48千米,中低压管线1308.04千米。日均供气量80万立方米。 (区住建局)

 

【公共出行】 优化城区公交线路,调整91路和237路公交线路,方便市民出行。全区公交车385台,通车里程884.3千米,日载客量4.2万人次;全区营运出租车1119台,日载客量3.1万人次;农村客运站9个,停靠点483个。加强客运市场监管,出动执法人员460人次,检查客运车辆5500台次,查处各类违章车辆15台次,确保全区客运市场平稳有序。全区有公共自行车1873辆,站点101个,锁止器2174个,办卡用户8056个,手机注册用户14906个。 (贺炎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