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环境 | |||
|
|||
|
|||
国土资源 【概况】 2019 年,按照《临淄区区级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不再保留市国土资源局临淄分局,组建区自然资源局。整合市国土资源局临淄分局的职责,以及区发展和改革局的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区水务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局、区水务局等部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管理职责,区畜牧兽医局承担的草原(地)资源调查、确权登记、监督管理等行政职能,区林业局承担的相关行政职能,组建区自然资源局,作为区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区林业局牌子。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全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全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 ;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全区造林绿化工作,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等。年内,区自然资源局坚持生态文明思想,注重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化资源保护和服务保障能力,国土空间规划、第三次国土调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矿政管理、“一次办好”等取得明显成效,执法监管进一步增强。作为山东省五个区县之一迎接国家级 2018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核查。圆满完成 2019 年各项目标任务。被省文明委授予全省文明单位。
【土地资源】 2019 年年底,全区土地总面积663.68 平方千米。 其中, 农用地 44408.04 公顷(耕地 35191.09 公顷 ),占总面积的 66.91% ;建设用地 18323.29 公顷,占总面积的 27.6% ;未利用地 3637.06 公顷, 占总面积 5.48%。
【国土空间规划】 完成大武地下水富集区核心区生态修复区及刘征水源地保护区内企业搬迁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调整工作, 开展金山镇、金岭回族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工作,4 月 24 日通过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的专家论证审查。5 月 13 日,区政府印发《关于局部修改临淄区金山镇、金岭回族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局部调整金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区的请示》, 规划修改方案报送市政府审批。6 月 10 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同意局部修改临淄区金山镇金岭回族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局部调整金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区的批复》, 项目成果资料已顺利完成省级备案。局部规划修改涉及两个重大项目,烟台港敬仲阀室规划修改方案已完成并上报 ;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规划修改和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 召开全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对三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三调工作相关工作制度,印发《关于实施临淄区第三次国土调查包建制度的通知》,明确标段包建人员及包建责任,制定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会议制度、数据资料及成果保密制度、工作计划安排和落实制度等工作制度。采取集体会审,对每一个图斑进行再核实、再认定。对自然资源部审核反馈的 3373 个问题图斑进行修改完善、补充举证,为摸清全区自然资源底数打下基础。
【服务保障】 深入落实省委书记刘家义“四不两直”要求,全体班子成员组成调研组看项目、搞服务、领任务,“你出题,我答题”、“你点菜,我做菜”,在一线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围绕镇(街道)提出的项目用地等难 题,按照轻重缓急及用地产业政策要求,及 时反馈,任务分工,夯实责任,促进项目用 地服务保障工作的提升。在市区重大项目用 地手续办理服务中采取“一线工作法”、工 作计划法、列表调度法、压茬推进法加快供 地工作,全年推进 186 个项目用地保障,用地面积 551.53 公顷。使用土地指标 346.66 公顷。其中,新增用地指标 172.8 公顷,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111.53 公顷,增减挂钩指标 173.86 公顷。组织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储备区划定和整改补划工作,共划定面积 453.13 公顷,已通过市级专家论证,报省自然资源厅审核。认真抓好土地整治工作,不断强化项目的管理和调度,挖潜土地复垦、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指标 127.71 公顷, 外地购买指标 100.11 公顷。完成 106 家补办手续化工企业征地 220 公顷 ;完成50 余个市区重点项目 426.66 公顷土地手续转交工作。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对纳入土地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的宗地实施全程监管,采取积极的供地措施并推进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利用,2019 年度批而未供土地完成供地 43 宗, 面积 36.41 公顷,完成市局下达年度处置任务(31 公顷) 的 117.45%, 列全市第三名 ;处置收回闲置土地 1 宗,面积 2.46 公顷,列全市第一名。开展农村闲散土地调查工作,共调查闲散土地 52 宗, 面积 166.87 公顷, 并拟订盘活利用计划。做好关停企业闲置土地调查工作,对全区 4437 家关停企业闲置土地进行摸底调查,调查关停企业 2253 家、闲置土地 978.79 公顷,拟订处置利用措施。制定《临淄区落实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订2019 年度临淄区落实示范省创建工作计划。深化集约节约土地利用,2019 年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 38.86 公顷,处置关停企业闲置土地 348.86 公顷,办理土地出让面积56.86 公顷,土地收益 7.3 亿余元。
【增减挂钩及土地综合整治】 推进增减挂钩项目清理整改,对临淄区 2012 年以来 18 个遗留增减挂项目区全面进行梳理,已上报的12 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新区调整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复,盘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94 公顷。根据自然资源部通知要求,利用两个月时间组织专业工作组对全区 18 个增减挂钩项目全面展开清理检查及建库工作,撤销 1 个增减挂钩项目,完成全区 17 个增减挂钩项目区的清理、录入等建库工作,17 个历史遗留项目顺利通过省厅审查。完成辛店街道小武、曹家、大武、高家等社区和敬仲镇西姬村 5 个项目的验收工作, 新增耕地面积 42.53 公顷,产生结余指标42.53 公顷。加大挖潜力度,2019 年度立项的金山镇南仇北社区、金山镇南仇东社区、辛店街道上庄社区 3 个项目均通过市级验收。 【绿色矿山建设】 淄博王庄煤矿有限公司成功创建省级绿色矿山。加快推进已关闭露天矿山恢复治理, 争取专项治理资金 7500 余万元,全年完成 4 处废弃矿坑治理,累计完成 7 处 ; 把矿山治理作为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工作切入点,对 2 家露天矿山及 5 处已关闭露天矿山生 态 修 复 工 地 进 行 限 期 整改。产生增减挂结余指标 32.37 公顷,为重点企业发展创造空间。大武水源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区企业因环保督查搬迁和化工散乱污企业拆迁,通过多方调查研究,结合实际,选择辛店街道东夏社区、金岭回族镇金岭南社区、敬仲镇北伯村、朱台镇王营村 4 个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区作为试点,邀请市级专家对实施复垦方案进行评审并通过, 正在准备立项批复。金山镇业旺东、西村土地开复垦项目,市局已验收通过,新增耕地11.16 公顷,现正在报备录库。
【矿产资源】 全区境内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 11 种。其中,能源矿产 1 种 :煤 ; 金属矿产 3 种 :铁、铜、钴 ;非金属矿产 5 种 :水泥用灰岩、高岭土、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铝土矿 ;水气矿产 2 种 :矿泉水、地下水。截至年底,全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 6850.1 万吨, 铁矿资源保有储量 8028.9 万吨,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市所占比例较高,是区内可供开采的主要矿产。
【矿山安全生产】 聘请专家助力地下矿山企业进行“诊断式”检查,以“每矿一册”反馈给矿山企业,并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整改后复查验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开展“大快严”“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行动,严厉打击矿产资源领域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督导全区 15 家矿山企业制订迎接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隐患台账,立查立改。
【地灾防治】 印发《临淄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健全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巡查、速报等各项制度,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制定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值班表和领导带班表, 做好 24 小时汛期值班工作。抗击“利奇马” 台风,向相关镇(街道)送达《关于认真做好“利奇马”台风及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函》,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 督导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在岗在位,关注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聘请专家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评估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力度与频次,全区 9 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发生明显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大棚房”整治及土地执法监管】 强化自然资源执法监察,26 个“大棚房” 问题依法依规处置到位, 顺利通过市、省、国家级检查验收。2018 年度临淄区土地卫片涉及违法用地 59 宗,2019 年立案查处 40 宗。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受理各类信访事项 635 起,已办结 630 起。
【不动产权证办理】 按照“一次办好”要求对 67 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进一步梳理汇总,对 34 项不动产登记业务需提供材料进行删减,切实提高为民办事效率。在 10 家银行开通银行抵押解押便民服务点 ;开通不动产网上预约登记,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新模式 ;与区法院签订《不动产登记查询保密协议》,开通不动产网络查询专线 ;简化不动产登记流程,压缩办理时限, 实现一般登记业务(查封、解封、解抵押、更正、地址变更、更名变更、异议、注销登记)即时办结,非涉税抵押登记(不含工程抵押)1 个工作日办结,复杂登记业务(首次登记、转移登记、预告预抵押登记、土地面积用途变更)5 个工作日办结 ; 调整流程设置实现“容缺受理 ”。启用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机,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年内,全区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逾 4 万件。加大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力度,为 1.5 万余户颁发不动产证,居民群众送来十多面锦旗表示感谢。制定《临淄区企业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基础数据摸底工作已完成,按照有无手续进行分类处置。【风景名胜区安全生产督导】 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安全生产督导工作,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临淄齐故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 划(2018—2035 年)》,待省自然资源厅批复。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概况】 大武水源地位于临淄城区西南部, 是北方罕见的特大型裂隙岩溶地下水水源地,对淄博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源地具体范围是 :309 国道以南、淄河以西、北刘征村和徐旺村以北、冯北公路以东的闭合区域,面积 148.3 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大武、辛店、南仇等 3 个地下水富水地段,集中开采区面积 43 平方千米。主要承担着淄博市中心城区、临淄区及齐鲁石化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工业生产用水任务,对保障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作用。2019 年大武水源地及刘征水源地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 7144.81 万立方米(不含农业取水),黄河水用水总量为 3175.28 万立方米。
【水源地水质监测】 按照《地下水监测规范》和《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确定常规监测点 8 个,监测 39 项指标,每月两次。对整个水源地 24 个井点进行专项分析,监测 7 项指标,每两月一次。做好堠
【水资源监测】 年内,对大武水源地 17 个地下水水位观测点采取人工观测和实时观测并行的模式,对部分存在问题的地下水水位实时观测点进行运行维护和设备维修。每 5 天向有关领导报送大武水源地地下水水位手机短信,每月将地下水水位及开采量录入全市水资源管理智慧平台 ;每月编印一期水资源动态信息,共编印大武水源地水资源动态信息 12 期 ;委托市水文局对大武水源地水情动态进行预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监测及预测能力,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水资源监督管理】 年内,不断提升用水节水管理水平。依法做好取水许可日常监督管理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有关工作,年内无取水许可证到期换证和注销的情况。配合开展刘征水源地水源替代置换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及时掌握水源地各水源变化情况 ; 配合市办做好刘征水源地功能定位、市重点项目天辰己二腈项目供水方案等有关问题的研究讨论,进一步促进全市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对年用水量 6000 立方米以上的取用水户,参考其近三年实际用水量,向 154 家用水企业(单位)编制、下达 2019 年年度用水计划,并组织指导各有关用水企业(单位) 填报年度用水计划书将用水计划分解到各月。组织指导有关企业(单位)做好水平衡测试工作。核实上报应当于年内开展水平衡测试的企业和单位信息,组织指导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期进行水平衡测试的企业(单位) 提报延期说明,组织各单位水管工作人员参加全市水平衡测试培训班,水平衡测试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 4 月 30 日,“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项目成果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和鉴定,实现地下水实时可视和水源地管理透明化,在国内大型地下水水源地管理方面尚属首例。正式投入使用后可为大武水源地在土地规划、水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平台,实现市大武水源地海量、多源、异构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实时更新,实现地层面等值线自动生成、模型任意剖切, 虚拟钻孔等多种功能,为区域内土地规划及工程作业提供技术参考,能够对突发的污染等事件进行水位、水量、水质的实时预警, 对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第三方监测】 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考核是保证水质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的重要手段。年内,大武水资源管理处制定严格的水质监测考核制度,严格对第三方水质监测单位进行盲样考核,将水质监测考核列入招标文件和服务合同中,与监测费用直接挂钩, 对年度内两次盲样考核不合格的第三方监测单位,终止服务合同并按规拒付监测费用。组织开展对山东嘉誉测试科技有限公司等监测单位的盲样考核,考核项目有氨氮、硝酸盐、铅、镉、挥发性酚类等 10 项。此举一改过去只看检测报告,缺乏监测质控的现象,大大降低监测单位存在数据换算错误、检测参数不明确等问题,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稽征工作】 年内,创新开展城市污水处理费汇算工作,因首次开展该项工作,无参考实例,在查找大量汇算依据和标准后,历时3 个月将所有表格、汇算项目等制定完毕, 分自查与核查两个阶段进行。经核查,天润供水公司存在用户拖欠污水处理费情况,欠缴 116.4 万元。对此,大武水资源管理处协调督促天润供水公司对拖欠用户进行清欠并及时上缴污水处理费,同时形成文字材料函告临淄区财政局,建议临淄区财政部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天润供水公司欠费进行财政结算或依法减免,避免形成长期历史欠费,越积越多的现象发生。本次汇算基本摸清企业的供水状况,达到预期目的,为征收污水处理费工作打下基础。
环境保护
【概况】 2019 年,临淄生态环境分局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专项行动为切入点,以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问题整改为主要抓手,以省委巡视为契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环境执法】 年内,出动执法人员 10256 人次,检查各类污染源 3248 家次,下达污染源监察记录 1213 条,对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278 起,决定处罚金额 3661.6 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 29 件。组织开展 11 个专项检查行动,发现问题121项,提出整改建议136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29 件,向公安机关移送适用行政拘留案件 10 件,组织行政处罚听证 10 次,完成行政应诉 11 件,行政复议 8 件。
【环保督查】 截至年底, 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 25 项,完成整改 21 项,正在整改 4 项 ;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 157 件,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 23 项,完成整改 17 项,正在整改 2 项,滞后整改时间节点 4 项 ;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 45 件、环保热线转办信访件 16 件,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 13 项,为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全区制订 18 个专项整改方案。截至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件 81 件,70 件完成整改并销号 ;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 5 项,完成整改 3 项,正在整改 2 项 ;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件 53 件,41 件完成整改并销号。全年生态环境部帮扶督查组到临淄区开展督查 17 轮,开展现场检查 1268 次,反馈问题139 个。其中,98 个申诉成功,41 个被督办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信访及宣传】 全年受理环境信访 1293 件。其中, 异味 914 件, 废气 60 件, 废水 91 件, 固废 45 件, 噪声 24 件, 其他 159 件, 全部办结。强化环保宣传,积极向各级媒体投稿,年内在《中国环境报》等各级媒体发表稿件 628 篇。积极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宣传环保工作动向,年内更新微信、微博、抖音 5230 余条,成功组织“六五”环境日大型宣传活动,推出临淄环保卡通形象“绿宝儿”,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争取做到全民环保。
【源头控制】 持续抓好总量管理、规范许可审批程序。年内,上报减排项目 5 项,完成减排量为化学需氧量 1705.15 吨、氨氮 252.83 吨、二氧化硫 10807.04 吨、氮氧化物 4809.56 吨。完成总量审批项目 183 个, 完成全区 144 家企业的污染物产排统计工作。二次污染源普查完成 2436 项污染源信息填报与数据审核工作 ;受理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个, 报告表 195 个 ;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5 个,报告表 189 个,出具环保约束性条件112 个。
节能减排
【概况】 2019 年,严格落实全市煤炭消费压减方案。全年需要比上年减少 10 万吨煤炭消耗,实际压减煤炭 27.6 万吨,超额完成减煤任务。
【节能管理】 对全区综合能耗 1 万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调整确认,并定期监测能耗情况,有序推进全区 27 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严控涉煤项目建设,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 1 吨标准煤或涉煤的新、改、扩建项目原则上不予审核通过,确需建设的重点项目,严格按照 1 ∶ 1.2 的比例执行区域燃煤减量替代。
【节能资金对上争取工作】 年内,做好节能重点工程和项目的调度工作,积极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等各级节能专项资金, 全年获得节能领域专项扶持资金 276.55 万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