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概况 | |||
|
|||
|
|||
自然地理 【 位 置 面 积 】 淄博市临淄区地处鲁中丘 陵 与 鲁 北 平 原 交 接 地 带, 位 于 淄 博 市 东 北 部, 北 纬 36°37′51″~ 37°00′30″, 东 经 118°06′27″~ 118°29′30″,东邻青州市,南 与淄川区、青州市相连,西接张店区与桓台 县,北与广饶县、博兴县接壤,胶济铁路、济 青高铁、青银高速公路横贯境内,全区总面积 663.68 平方千米(扣除纳入淄博先进制造业 创新示范区管理的 43 个村后,现管辖面积为 609.52 平方千米)。 【自然条件】 地质 地处鲁西隆起的北部边缘, 茌平至淄博凹陷带的东端,全区经历了前震旦 纪的地槽阶段,古生代的地台阶段,中生代的 活化阶段和新生代的新构造阶段,为金岭背斜 和湖田向斜构造。特征是在古老的结晶基地之 上有较新的沉积岩覆盖,为双层结构型,褶皱 构造不甚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岩浆岩分布 面广,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主要有金岭杂 岩体及火山岩。 地形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并向东北倾斜。 最高海拔 420 米,最低海拔高度 31 米。由南向 北逐渐变缓,依次分布着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 微斜平地、浅平凹地等地貌单元。淄河自南而 北贯穿于境内东部,发源于中南部黄山之阴的 乌河,流经境内西北部。全区低山丘陵和平原 面积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 27.9% 和 72.1%。 气候 2021 年,全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温度 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从四季来看, 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多 ;春 季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夏季 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秋季气温略偏 高,降水明显偏多,日照偏少。气象灾害和极端 气候事件主要是大风、暴雨,给农业生产及人们 日常生活造成一定损失。本年度气候条件总体上 属正常年份,但全年的降水基本属于偏多年份。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21 年底,全区土地总 面积 663.68 平方千米(扣除纳入淄博先进制造 业创新示范区管理的 43 个村后,现管辖面积为 609.52 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面积 41293.89 公顷,包含耕地面积 27243.49 公顷 ;建设用地 17414.81 公顷 ;未利用地面积 2242.66 公顷。 矿产资源 全区境内共发现矿产 11 种。其 中,能源矿产 1 种:煤;金属矿产 4 种:铁、铜、 钴、铝土矿 ;非金属矿产 4 种 :水泥用灰岩、 高岭土、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 ;水气矿 产 2 种 :矿泉水、地下水。截至 2021 年底,全 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 6772.8 万吨,铁矿资源 保有储量 817.6 万吨,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 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市所占比例较高,是 区内可供开采的主要矿产。 水资源 境内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有少量 地表水及部分引黄引江水、其他水。年内,地下 水资源 14005.86 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 5697.03 万立方米(其中引黄引江水 5177.25 万立方米), 其他水源 1574.88 万立方米。全社会用水量 2.1 3 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 0.28 亿立方米,工业044 用水 0.93 亿立方米,农业用水 0.67 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 446 科 1996 种。 其中,植物 139 科 959 种,动物 307 科 1037 种。 生物资源中,极具价值的种类有农作物品种 266 种,食用菌 16 种,木本植物 155 种,药材植物 270 种,饲草植物(人工栽培)10 种,水生植 物 92 种,畜禽 84 种,野生动物 151 种。害虫 及天敌资源 672 种。 (史 志 王德亭) 行政区划 人口 民族 【行政区划】 2021 年底,临淄区辖齐都、敬 仲、朱台、金岭回族、皇城、凤凰、金山等 7 个镇,辛店、闻韶、雪宫、稷下、齐陵等 5 个 街道,361 个行政村(不包含纳入淄博先进制 造业创新示范区管理的 43 个行政村),40 个城 市社区,29 个村改居社区。 【 人 口 】 2021 年 11 月 底, 全 区 总 户 数 为 188997 户, 总 人 口 为 563323 人( 其 中, 男 279476 人,女 283847 人),户均人数 2.981 人。 城镇人口 305282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54.19%。 年 内 出 生 落 户 3443 人( 其 中, 男 1814 人, 女 1629 人 ), 当 年 出 生 2909 人, 出 生 率 为 6.11 ‰, 男 女 出 生 性 别 比 例 为 111.36 :100, 出生率比 2020 年下降了 2.61‰。年内死亡注 销 2685 人,死亡率 4.77‰,比 2020 年下降了 1.54‰。其中,本年死亡登记 1790 人,895 人 系往年死亡本年注销户口,数据基本稳定。年 内 60 岁以上老人增至 145407 人,占总人口的 25.81% ;百岁以上老人户口登记 47 人(其中 2 人联系不上),年龄最大的为朱台镇大柳村 3 组 6 号朱秀兰,现年 109 岁。以上数字不含纳入淄 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管理的 43 个行政村。 【民族】 2021 年,全区有 30 个民族。其中,汉 族 551320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97.87% ;回族 9219 人,占 1.64%;蒙古族 1403 人,占 0.25%; 满族 998 人,占 0.18%。其他民族有朝鲜族 76 人,彝族 56 人,苗族 39 人,土家族 35 人,白 族 33人,傈僳族 30人,黎族 18人,壮族 17人, 傣族 15 人,布依族 12 人,锡伯族 8 人,景颇 族 7 人,拉祜族 6 人,达斡尔族 4 人,侗族 4 人, 布朗族 4 人,维吾尔族 3 人,普米族 3 人,仡 佬族 3 人,佤族 2 人,畲族 2 人,哈尼族 2 人, 俄罗斯族、纳西族、德昂族、瑶族各 1 人。金 岭回族镇是全省 5 个民族镇之一,淄博市唯一 的民族镇。全区 4 个民族村(社区)。其中,3 个回族村(社区),1 个蒙古族村。分别为金岭 回族镇的金南社区、金岭一村、金岭四村,齐 陵街道的刘营村(全省唯一的蒙古族村) 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2021 年,全区生产总值为 859.9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0.2%。其 中, 第 一 产 业 增 加 值 46.4 亿 元, 比 上 年 增 长 7.9% ;第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517.3 亿 元, 比 上 年 增 长 10.8% ;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296.1 亿 元, 比 上 年 增 长 9.7%。 三 次 产 业 比 调 整 为 5.40 ∶ 60.16 ∶ 34.44。 【动能转换与创新】 科技创新不断加强。2021 年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达到 158 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 41.1%,比上年 提高 3.7 个百分点 ;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发展到 175 处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 2.8%,比上年 提高 0.5 个百分点。全年登记技术合同 158 项, 合同成交额 29.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8%。国 内发明专利申请量 1118 件,发明专利授权量 216 件,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 4 件。累计有效发 明专利拥有量 1256 件,比上年增加 189 件。全 区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1 家,省级企业技术 中心 30 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3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1 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 业库企业 106 家,比上年增加 55 家。“新”经 济、“强”业态带动作用发挥充分。“十强”产 业实现增加值 30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1%, 贡献率达到 29.4% ;“四新”经济实现增加值 20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4%,贡献率达到 18.5% ;规模以上工业“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 较上年提高 4.3 个百分点。经济体量不断扩大。 年末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 7.0 万户,比上年 增长 6.1%。其中,私营企业 1.9 万户,个体工 商户 4.9 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0.1 万户。新 增规模以上单位 153 家,个体户 19 家。 【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48 85.9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9.4%。其中,农 业产值 60.3 亿元 , 增长 5.9% ;林业总产值 0.9 亿元 , 增长 2.9% ;牧业总产值 20.6 亿元 , 增 长 19.6%。全年粮食总产量 33.4 万吨。其中, 夏粮产量 15.2 万吨,比上年增长 2.5% ;秋粮 产量 18.2 万吨,比上年下降 1.4%。粮食播种 面积 4.63 万公顷,播亩(667 平方米)单产 480.8 千克,比上年增加 0.1 千克。蔬菜产量 106.4 万吨,比上年增长 7.3%。水果产量 2.1 万吨,比上年增长 31.3%。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6.1% ;工业总 产值比上年增长 48.6%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 37.9% ;利润比上年增长 75.5%。年末在统的具 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98 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 9 家。建筑业总 产值实现 111.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4%。 【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 8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43.2%。其中,交通运 输仓储邮政业营业收入 44.0 亿元,比上年增 长 38.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营业收入 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0.9% ;房地 产中介及物业管理业营业收入 0.7 亿元,比上 年增长 6.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 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64.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 务业营业收入 16.2 亿元,比上年增长 50.6%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 7.0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20.4% ;教育业营业收入 0.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5% ;卫生和社会工作营 业收入 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5.6% ;文化、体 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 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76.5%。全年公路客运量 1950 万人,比上年增 长 39.3% ;公路客运周转量 3.9 亿人千米,比 上年增长 38.2% ;公路货运量 3915 万吨 , 比 上年增长 8.9%,公路货运周转量 126.0 亿吨千 米 , 比上年增长 11.1%。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 到 574.2 千米。全区现有公共汽车线路 35 条, 营运公交车 317 辆,出租车 1118 辆。全年实现 邮政业务收入 9962 万元,比上年增长 14.7%。 其中,包裹快递业务收入 1506 万元,比上年增 长 14.6%。全区拥有国家 AAAA 级旅游区(点 )1 处,AAA 级旅游区(点 )5 处,AA 级旅游区(点 )1 处。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54.0 万人次,实现旅游 总收入 142.0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 长 27.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 53.2% ;第 二产业投资增长 41.0%,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 长 45%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5.0%。全年完成房 地产开发投资 4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4%。 商品房销售面积 69.0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20.2%。商品房销售额实现 58.7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2.9%。 【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170.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5%。限额以上批 发业销售额实现 928.1 亿元,增长 65.5% ;限 额 以 上 零 售 业 销 售 额 实 现 24.3 亿 元, 增 长 24.0% ;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实现 0.3 亿元, 增长 98.6% ;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实现 2.2 亿元,增长 93.1%。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233.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4%。其中,进口额 133.6 亿元,增长 13.5% ;出口额 100.3 亿元,增长 52.2%。 【财税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2.0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3.9%。其中,入库税收 56.9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79.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5.7%。 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 73.0%,文化旅游体 育与传媒支出增长 19.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增长 16.9%,教育支出增长 7.6%,卫生健康支 出增长 6.9%。全区完成税收收入 207.3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3.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 存款余额 972.1 亿元,比年初增加 105.6 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675.8 亿元,比年初增加 78.6 亿元 ;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 243.5 亿元, 比年初增加 34.4 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 款余额 543.6 亿元,比年初增加 23.7 亿元。金 融存贷比为 55.9%。 【社会事业】 年末,全区普通中学、小学、幼 儿园数量分别为 28 所、34 所、114 所,在校学 生数分别为 3.5 万人、2.8 万人、2.1 万人,专 任教师数量分别为 3260 人、2012 人、1398 人。 2 所学校入选省百个优秀德育典型案例,数量占 全市第一。1 所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一校一案”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名单。23 所学校被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校。夏季高 考文化课一本上线 846 人,比上年增加 136 人。 本科上线 1991 人,比上年增加 151 人,特长生 本科上线 309 人。尖子生培养取得重大突破,4 人进入全省前 200 名,占全市总数的 1/5,9 人 进入全省前 500 名,6 人达到清华、北大录取分 数线,3 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双一流录取 300 余人。全区拥有公共图书馆 1 个,文化馆 1 个, 博物馆 20 个(含民间博物馆),档案馆 1 个, 馆藏总量 27 万余卷(件)。广播电台调频 1 个 台站 1 个频率,地面数字电视 1 个频点转播 8 套 节目。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 7.2 万户。年末全 区拥有卫生机构 24 个。其中,医院 13 个,卫 生院 8 个,妇幼保健机构 1 个,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 1 个,卫生监督机构 1 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 床位 3720 张,卫生技术人员 4619 人。全区有 执业医师(含助理 )1749 人,注册护士 2082 人。 本年成功举办临淄区 2021 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 会、足球联赛、阳光体育节、首届 U10 五人制 足球赛、篮球、排球、乒乓球、冬季中长跑等 赛事。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临淄区运动员获 得 5 金 3 银 1 铜的好成绩。在十七届市级中学 生运动会上,临淄区成功承办开幕式及多项赛 事,勇夺 15 个大项冠军,临淄中学获高中组团 体总分第一名,临淄区获十七届中学生运动会 “阳光体育杯”团体总分第一名 ;在十八届市运 会上临淄区分别以 77.45 枚金牌和总分 1014.03 分的成绩获得优秀运动员组金牌、总分双第一。 雪宫中学女篮获 2021 年全国 U15 女子篮球比赛 预赛第二名,决赛第四名。 【城市建设】 年末,建成区面积 47.8 平方千 米,城市道路长度 389.5 千米,城市排水管道 总长度 475.6 千米。城市垃圾中转站总数 10 座,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 9.8 万吨,城市生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 98.6%。居民使用天然气总户数达 15.9 万户。 园林绿地面积 3625 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 746.5 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47.6%。全年 区级公共租赁住房保有量 568 套(其中 38 套还 未交付),货币补贴保障家庭 266 户,发放补贴 111.0 万元。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社会用水量 2.13 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 0.28 亿立方 米,工业用水 0.93 亿立方米,农业用水 0.67 亿立方米。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 241 天, 良好率达 66.0%。大气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细颗粒物(PM2.5) 分别比上年改善 17.6%、7.9%、050 12.4%、16.7%。五级以上天数 9 天,改善 2 天。 全年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35 起,亿元国 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0.016 人, 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 1.48 人,煤矿百万 吨死亡人数 0 人。 【居民生活和民生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43422 元,比上年增长 8.5%。其中,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1784 元,增长 7.9% ;农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542 元,增长 10.0%。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8241 元,比上年增长 8.9%。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3566 元,增长 7.3%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493 元,增长 12.4%。全区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 乡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28.6 万人、14.3 万人、35.8 万人、11.0 万人。 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 720 元提高至 800 元,保障人数 186 人。农民年最低生活保 障标准达 7560 元,保障人数 2097 人。全年发 放生活保障支出 1438 万元。拥有各类收养性 社会福利单位 9 个,各类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 1716 张,收养 1012 人。 (孙静泽) 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城市建设】 2021 年 6 月 7 日,临淄区文 明委(扩大)会议暨文明临淄建设文明城市创 建大会召开,部署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区创建 工作。建立领导挂包、责任管理、督导落实、 通报考核、三张清单、培训等六大机制,集中 开展“十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做好区级及以 上文明单位、社区、校园 2021 年度立项推荐工 作。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 明出行、倡导绿色生活、推行垃圾分类“六大 文明素质提升行动”。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021 年,区文明办以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塑 形和铸魂有机结合,制定《临淄区关于深化乡村 文明行动的工作方案》,推进镇村垃圾分类,倡 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打造整洁优美环 境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摒弃婚丧嫁 娶陋习、深化移风易俗”文明实践专项行动 ;广 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评选“好 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 大力开展美在家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朱台 镇、朱台镇西单村、皇城镇小铁村立项全国文明 村镇,金山镇冯家村、齐都镇南马坊村、朱台镇 陈营村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3 月 15 日,临淄 区作为区县代表参加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调研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10 月 18 日,中央 文明办到临淄区敬仲镇、朱台镇、凤凰镇调研农 村精神文明建设,并给予高度评价。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深化新时代文明 实践中心建设,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指导中心、志愿服务促 进中心和民生热线服务中心融合发展的基础上, 探索拓展融合互联网应急指挥中心,丰富“六 个中心”综合指挥调度功能 ;开发“临淄云” 电视端,升级“临淄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 服务系统,志愿服务“点单派单”机制进一步 完善。实施“文明实践·四季陪伴”项目,策 划“文明实践 学史力行”“文明实践 携手抗疫” 等主题活动 20 余个。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 践参军礼、入学升学礼、农民丰收节等节庆礼 仪活动,开展便民服务、环境整治、健康大比武等“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 4000 余场次,惠及群众 20 余万人。《新时代文 明实践中心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研究》获 2020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策 性研究三等奖,新华社《高管信息》和《山东 要情动态》刊发临淄区文艺志愿服务工作经验, 朱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稷下街道淄江社区 等 8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入选全省新时代文明 实践“十百千”示范典型,朱台镇文明实践案 例《文明实践的“365”》在中央文明办《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怎么干”》丛书刊发。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21 年,区文明办 围绕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 主题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评选 临淄区 2021 年度新时代好少年 20 名,2 名学 生被评选为淄博市新时代好少年。8 月,承办淄 博市第八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 活动。围绕庆祝建党 100 周年,广泛开展“童 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区未成年人 积极参加“我向党旗敬个礼”“唱支红歌给党 听”“党的光辉照我心”“党的故事我来讲”等 系列活动。打造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 7 个,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和社区家长学校等阵 地建设不断深入。 【志愿服务】 2021 年,临淄区累计注册志愿服 务队伍 880 余支,志愿者 10.2 万人,活动时长 168 万余小时。先后举办 2021 年新时代文明实 践“五个十佳”先进典型表扬暨学雷锋志愿服 务活动月启动仪式,举办临淄区第八届道德模 范颁奖典礼,评选并表彰 10 名道德模范,掀起 对标先进、学习典范的热潮。广泛建成党员暖 心、文明婚庆、入学升学、大健康、陪您到老、 四点半课堂、理论宣讲、文艺文化等“8+N”志 愿服务体系,帮助群众解决养老助学、卫生健 康等各类实际问题和困难。策划“临淄文明 齐 锋先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创城志愿服务活 动,全区 117 支机关志愿服务队、12 支镇(街 道)志愿服务队、430 支村(社区)志愿服务 队和 15 支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深入村(社区)、 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打 响“文明实践 齐锋引领”志愿服务品牌。 (许世琳 杨蕙箐)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