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齐文化节暨第八届 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开幕式举行 | |||
|
|||
|
|||
感悟千年传承,共享齐风盛宴。9月24日上午,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临淄区人民政府、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二十届齐文化节暨第八届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开幕式在太公植物园齐祖广场举行。 山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山东卫视总监王忠,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延廷,山东省考古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孙波,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旭东,区委书记周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古迹处处长禚柏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海,齐鲁石化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幕常强,区委副书记、区长蔡华刚以及淄博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淄博市各区县党委或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东周古国都城学术研讨会”和“东周列国都城遗址”申遗联盟城市的专家学者、临淄区大班子领导,各镇办、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企业家代表、教师代表、村居书记主任代表、文学艺术界、各大媒体等各界人士出席开幕仪式。 张延廷宣布第二十届齐文化节暨第八届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开幕。 杨旭东在致辞中说,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是淄博城市发展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淄河流日夜,海岱歌未央。齐文化是历史给予淄博的宝贵馈赠,推动齐文化传承创新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应有的担当。我们将深入挖掘研究阐释,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编纂出版一批经典文献,进一步彰显齐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内涵。我们将践行保护利用理念,聚力实施淄博市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高标准打造“博物馆之城”。我们将持续扩大传播交流,聚力做好国际友城、外宣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淄博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将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把齐文化打造成淄博、山东乃至全国的超级文化IP,推动淄博文化“两创”标杆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再上新水平。 张海在致辞中说,北京大学与临淄有非常密切的渊源关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临淄区建设了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和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山东分库),承担了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考古领队培训班,推动了国家文物考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将与临淄区共同打造临淄文化品牌,展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研究成果。 周婷在致辞中说,临淄区高度重视齐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按照市委提出的“可研、可学、可感、可触”要求,加快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突出抓好传承弘扬,积极推进“齐文化进校园”,精心编制12册《走进齐文化》系列读本,让每一名的青少年都成为齐文化的传播大使;精心挖掘时代价值,全面改造升级齐文化廉政教育基地,高标准打造齐文化干部教育基地,实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加快推进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真正让齐文化“立起来”、“兴起来”、“活起来”。 仪式上,以齐文化、楚文化、秦文化、晋文化为代表的山东省淄博市、湖北省荆州市、陕西省宝鸡市、山西省侯马市文旅局局长共同签订“东周列国都城遗址”申遗联盟城市合作协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北京中社博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天明宣布《齐文化系列丛书》发行,并为临淄区10名社会各界代表颁发丛书。 现场,还举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舞蹈《欢迎你到临淄来》、乐诗舞《齐赋》、音乐剧《稷下学宫》,带领观众感悟齐文化的千年传承,共享泱泱齐风带来的文化盛宴。 据了解,本届齐文化节将持续至10月份。期间,将举行第八届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2023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齐长城)高质量发展大会、“东周古国都城的文化贡献与遗址保护”—东周古国都城学术研讨会、齐品淄博·临淄美物展销会、“齐风韶韵”文化艺术季、“唱响淄博”音乐节等系列活动。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