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概况 | |||
|
|||
|
|||
建置区划 【 位 置 面 积 】 淄博市临淄区地处鲁中丘 陵 与 鲁 北 平 原 交 接 地 带, 位 于 淄 博 市 东 北 部, 北 纬 36°37′51″~ 37°00′30″, 东 经 118°06′27″~ 118°29′30″,东邻青州市,南 与淄川区、青州市相连,西接张店区与桓台 县,北与广饶县、博兴县接壤,胶济铁路、济 青高铁、青银高速公路横贯境内,全区总面积 663.68 平方千米(扣除纳入淄博先进制造业 创新示范区管理的 43 个村后,现管辖面积为 609.52 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早在 1.32 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就有人类在境内繁衍生息。前 1045 年,姜太公 封齐建都营丘(今临淄区齐都镇齐国故城遗址)。 前 859 年,因营丘城临近淄河而更名临淄。秦始 皇帝二十六年(前 221 年), 推行郡县制 , 始设 临淄县。新始建国元年(公元 9 年), 因境内多 齐王陵墓 , 改临淄县为齐陵县。汉建武元年(公 元 25 年)复称临淄 , 再为汉齐国都。三国时 , 临淄县属魏。西晋时 , 临淄县属青州齐国。永嘉 五年(311 年),广县(今属青州市)并入临淄县。 东晋时,临淄先后入于后赵、前燕、前秦等。南 北朝时 , 临淄县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北齐 等。南朝宋永初元年(420 年), 临淄县南境析 立广川县 , 属广川郡 ;北境析立重合县 , 属渤海 郡。南朝宋元嘉九年(432 年), 刘宋在临淄县 西北境侨置高阳县 , 属高阳郡 ;在临淄县南境设 东鄃县 , 属东清河郡。北魏皇兴三年(469 年), 在县西境侨置安次县。尔后广川县、高阳县、安 次县改属齐郡 , 同隶青州。北朝北齐天保七年 (556 年), 临淄县与诸郡县俱废 , 惟存高阳县 , 属齐郡。隋开皇十六年(596 年)撤高阳县 , 复 立临淄县 , 并在其西北境立溡水县 , 二县均属青 州。隋大业元年(605 年)溡水县井入临淄县 , 属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 年), 复置溡水、 安平二县 , 属青州。唐武德八年(625 年), 安平、 溡水俱废 ,临淄遂为北海郡属邑 ,后改隶平卢道。 五代十国 , 仍沿用唐制。北宋时临淄县属青州 , 金时属益都府。蒙古至元三年(1266 年), 临淄 县并入益都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 年), 复置 临淄县 , 属益都路。明清两代 , 临淄县均属青州 府。1912 年 , 废府、州 , 存县、道 , 临淄县隶 属胶东道。1927 年 , 废道制 , 临淄县隶属于省。 1937 年“七七”事变后 , 县国民政府撤离。10 月 , 临淄县属中共鲁东工委辖区。1938 年 5 月 , 临淄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清河区。1944 年 1 月, 临淄属渤海行政区五专署。1945 年 10 月,属渤 海行政区三专署。1949 年 1 月,属渤海行政区 清河专区。1950 年 5 月 , 清河专区撤销 , 临淄 县划归淄博专区。1953 年 7 月 , 淄博专区改为 淄博工矿特区,临淄划归昌潍专区。1958 年 10 月 , 临淄并入益都县 , 仍属昌潍专区。1961 年 10 月 10 日 , 临淄从益都县划出 , 重新设立临淄 县 , 仍属昌潍专区。1969 年 12 月 16 日,临淄 县划归淄博市,改称临淄区。1970 年 1 月 , 正 式以临淄区名义对外办公。 【行政区划】 2022 年底,临淄区辖齐都、金岭回族、金山、敬仲、朱台、皇城、凤凰等 7 个 镇,辛店、闻韶、雪宫、稷下、齐陵等 5 个街 道,378 个行政村(不包含纳入淄博先进制造业 创新示范区管理的 43 个行政村),46 个城市社区。 自然环境 【地质】 临淄区地处鲁西隆起的北部边缘,茌 平至淄博凹陷带的东端,全区经历了前震旦纪 的地槽阶段、古生代的地台阶段、中生代的活 化阶段和新生代的新构造阶段,为金岭背斜和 湖田向斜构造。特征是在古老的结晶基地之上 有较新的沉积岩覆盖,为双层结构型,褶皱构 造不甚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岩浆岩分布面 广,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主要有金岭杂岩 体及火山岩。 【地貌】 临淄境域地势南高北低,并向东北倾 斜。最高海拔 420 米,最低海拔高度 31 米。由 南向北逐渐变缓,依次分布着低山丘陵和山前 平原、微斜平地、浅平凹地等地貌单元。淄河 自南而北贯穿于境内东部。发源于中南部黄山 之阴的乌河,流经境内西北部。全区低山丘 陵和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 27.9%和 72.1%。 (史 志) 【气候】 2022 年,临淄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温度 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多。从四季来 看,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 多 ;春季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 少 ;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秋 季气温略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多。全年的 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主要是大风、暴雨, 给农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一定损失。全 年度气候条件总体上属正常年份,但全年的降 水属于偏多年份。 (刘四成 辛雪琪) 【河流水系分布】 临淄境内主要有淄河、乌 河、新裙带河、运粮河、涝淄河、织女河、乙 烯排洪沟、南杨明沟等中小河流 8 条,均属小 清河水系。其中,市管河道 2 条(淄河 40.3 千 米、乌河 15.54 千米),区管河道 6 条(运粮河 10.7 千米、裙带河 3.99 千米、涝淄河 2.4 千 米、织女河 4.1 千米、乙烯排洪沟 13.9 千米、 南杨明沟 1.7 千米)。 (王 林) 自然资源 【 土 地 资 源 】 2022 年 底, 全 区 土 地 总 面 积 60951.31 公顷(扣除划转淄博先进制造业创 新示范区管理的 43 个村面积 5417.14 公顷)。 其中,农用地面积 41087.60 公顷,耕地面积 27285.35 公顷,建设用地面积 17556.22 公顷, 未利用地面积 2307.49 公顷。 【 矿 产 资 源 】 2022 年底,临淄区已发现各类 矿产 11 种。其中,已查明储量的有能源矿产 1 种(煤),金属矿产 3 种(铁、铜、钴),水气 矿产 1 种(矿泉水)。全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 6772.8 万吨,铁矿资源保有储量 808.7 万吨, 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在全 市所占比例较高,是区内可供开采的主要矿产。 【水资源】 临淄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27955万立方米。2022 年,总用水量 23738 万立方 米(地下水 16121 万立方米、地表水 5528 万立 方米、其他水 2089 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 水 2733 万立方米,工业用水 10372 万立方米, 农业用水 8423 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用水 2210 万立方米。全年度万元 GDP 用水量 26.29 立方米。 【生物资源】 2022 年底,临淄区生物资源 446 科 1996 种。其中,植物 139 科 959 种,动物 307 科 1037 种。生物资源中,极具价值的种类 有农作物品种 266 种,食用菌 16 种,木本植物 155 种,药材植物 270 种,饲草植物(人工栽 培)10 种,水生植物 92 种,畜禽 84 种,野生 动物 151 种 ;害虫及天敌资源 672 种。 (史 志 王德亭) 人口 民族 【 人 口 】 2022 年 11 月 底, 全 区 总 户 数 为 186933 户, 总 人 口 为 555381 人( 其 中, 男 275263 人,女 280118 人),户均人数 2.971 人。 城镇人口 299392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53.91%。 年 内 出 生 落 户 3189 人( 其 中, 男 1651 人, 女 1538 人 ), 当 年 出 生 2735 人, 出 生 率 为 5.74‰,男女出生性别比例为 107.35 ∶ 100, 出生率比 2021 年下降 0.37‰。年内死亡注 销 8490 人,死亡率 15.29‰,比 2021 年上升 10.52‰。其中,本年死亡登记 3902 人,4588 人系往年死亡本年注销户口。年内 60 岁以上老 人增至 147198 人,占总人口的 26.50% ;百岁 以上老人户口登记 39 人(其中 2 人联系不上), 年龄最大的为朱台镇大柳村 3 组 6 号朱秀兰, 现年 110 岁。以上数字不含纳入淄博先进制造 业创新示范区管理的 43 个行政村。 【 民 族 】 2022 年,全区有 29 个民族。其中, 汉族 543438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97.85% ;回 族 9175 人, 占 1.65% ;蒙 古 族 1406 人, 占 0.25% ;满族 982 人,占 0.18%。其他民族有朝 鲜族 73 人,彝族 57 人,苗族 38 人,土家族 35 人,白族 33 人,傈僳族 32 人,壮族 19 人, 黎族 18 人,傣族 16 人,布依族 12 人,锡伯族 7 人,景颇族 7 人,拉祜族 6 人,达斡尔族 4 人, 侗族 4 人,维吾尔族 3 人,布朗族 3 人,仡佬 族 3 人,佤族 2 人,普米族 2 人,哈尼族 2 人, 畲族、俄罗斯族、纳西族、德昂族各 1 人。金 岭回族镇是全省 5 个民族镇之一,淄博市唯一 的民族镇。全区 4 个民族村(社区)。其中,3 个回族村(社区),1 个蒙古族村。分别为金岭 回族镇的金南社区、金岭一村、金岭四村,齐 陵街道的刘营村(全省唯一的蒙古族村)。 (边 洋 于 宁) 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况】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为 903.3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4.0%。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 4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 ; 第二产业增加值 55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 第三产业增加值 30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 三次产业比调整为 5.4 ∶ 61.3 ∶ 33.3。 【动能转换与创新】 科技创新不断加强。高 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 44.8%,比上年提高 3.7 个百分点。全区市级以 上创新平台 188 处。全年登记技术合同 68 项, 合同成交额 36.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1%。发 明专利授权量 243 件,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 15 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1438 件,比上 年增加 182 件。年内全区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 心 1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30 家,省级工程实 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1 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 143 家,比上 年增加 37 家。年内新增高企 40 家,全区高企 总量达到 157 家。新经济蓬勃发展。“十强”产 业实现增加值 37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1%, 贡献率达到 42.0% ;“四新”经济实现增加值 24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7.2% ;规模以上工业 “四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0.0%。经济主体 继续增长。年末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 7.3 万 户,比上年增长 4.6%。其中,私营企业 2.2 万 户,个体工商户 5.0 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0.1 万户。新增规模以上单位 82 家、个体户 4 家。 【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91.3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4.9%。其中,农 业产值 64.9 亿元 , 增长 5.5% ;林业总产值 1.0 亿元 , 增长 10.4% ;牧业总产值 20.8 亿元 , 增 长 1.6%。全年粮食总产量 33.7 万吨。其中, 夏粮产量 15.3 万吨,比上年增长 0.7% ;秋粮 产量 18.4 万吨,比上年增长 1.1%。粮食播种 面积 4.65 万公顷,播亩(667 平方米)单产 483.0 千克,比上年增加 2.2 千克。蔬菜产量 108.8 万吨,比上年增长 2.2%。水果产量 2.1 万吨,比上年增长 2.0%。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6.4% ;工业总产 值 比 上 年 增 长 17.7% ;营 业 收 入 比 上 年 增 长 3.7% ;利润比上年下降 86.2%。年末在统的具 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91 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 10 家。建筑业总 产值实现 121.3 亿元,比上年增长 9.3%。 【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 81.7 亿元,比上年下降 4.6%。分行业看,交通 运输仓储邮政业营业收入 39.9 亿元,比上年下 降 11.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 业收入 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43.8% ;房地产 中介及物业管理业营业收入 0.9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 4.7 亿 元,比上年增长 29.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营业收入 14.1 亿元,比上年下降 3.4% ;水利环 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 4.8 亿元,比上 年下降 31.3% ;教育业营业收入 0.4 亿元,比上 年下降 28.9% ;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 6.9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 业收入 1.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6%。全年公路 客运量 1460 万人,比上年下降 25.1% ;公路客 运周转量 2.9 亿人千米,比上年下降 25.1% ;公 路货运量 2957 万吨 , 比上年下降 24.5% ;公路 货运周转量 125.9 亿吨千米 , 比上年下降 0.1%。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570.1 千米。全区现有 公共汽车线路 35 条,营运公交车 345 辆,出 租车 1118 辆。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 1.05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6.3%。其中,包裹快递业务收 入 1502 万元,比上年增长 7.6%。全区拥有国家 AAAA 级旅游区(点)1 处,AAA 级旅游区(点) 5 处,AA 级旅游区(点)1 处。全年接待国内游 客 448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40.5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 长 8.4%。 分 产 业 看, 第 一 产 业 投 资 增 长 1880.3% ;第 二 产 业 投 资 下 降 1.6%, 其 中 工 业 技 改 投 资 增 长 15.8% ;第 三 产 业 投 资 增 长 29.3%。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47.6 亿元, 比上年增长 9.7%。商品房销售面积 51.6 万平 方米,比上年下降 25.3%。商品房销售额实现 40.3 亿元,比上年下降 31.4%。 【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168.1 亿元,比上年下降 1.4%。限额以上批发 业销售额实现 1073.1 亿元,增长 8.2% ;限额 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实现 24.2 亿元,下降 9.0% ; 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实现 0.3 亿元,增长 34.9% ;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实现 2.9 亿元, 增长 6.9%。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253.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7.1%。其中,进口额 157.1 亿元, 增长 15.2% ;出口额 96.7 亿元,下降 4.0%。 【财税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6.6 亿 元,比上年下降 7.5%。其中,入库税收 45.7 亿 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68.6%。一般 公共预算支出 5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0.7%。其 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 1.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 媒支出增长 1.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 21.0%, 教育支出增长 6.6%,卫生健康支出增长 7.9%。全 区完成税收收入 202.1 亿元,比上年下降 2.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 1099.7 亿元, 比年初增加 113.8 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795.1 亿元,比年初增加 116.8 亿元 ;非金融企 业存款余额 260.9 亿元,比年初增加 7.6 亿元。 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 620.3 亿元,比年 初增加 76.3 亿元。金融存贷比为 56.4%。 【社会事业】 年末,全区普通中学、小学、幼 儿园数量分别为 28 所、34 所、109 所,在校学 生数分别为 3.3 万人、3.0 万人、2.0 万人,专 任教师数量分别为 3084 人、2046 人、1410 人。 2 名教师获评山东省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7 名教师(校长)被认定为新一期齐鲁名师(名 校长),1 名教师获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 赛二等奖、全国第 6 名,1 名教师作为全市唯一 入选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夏 季高考一段线上线人数首次突破 2000 人大关,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线 876 人,1 人被清华 大学录取。春季高考本科上线 367 人。全区拥 有公共图书馆 1 个,文化馆 1 个,博物馆 14 个 (含民间博物馆),档案馆 1 个,馆藏总量 30 万 余卷(件)。广播电台调频 1 个台站 1 个频率, 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 7.3 万户。年末全区拥有 卫生机构 23 个。其中,医院 12 个,卫生院 8 个,妇幼保健机构 1 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 个,卫生监督机构 1 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 位 3871 张,卫生技术人员 4573 人。全区有执 业医师(含助理)1739 人,注册护士 2079 人。 承办省第十五届中运会田径赛事和闭幕式。临 淄区培养的运动员在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夺得 1 枚金牌。临淄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 单位、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 【城市建设】 年末,建成区面积 48.0 平方千 米,城市道路长度 391.0 千米,城市排水管道 总长度 488.8 千米。城市垃圾中转站总数 9 个, 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 8.8 万吨。城市污水处理 率达 98.0%。居民使用天然气总户数达 16.7 万 户。园林绿地面积 3626.9 公顷,其中公园绿地 面积 748.1 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47.5%。 全年区级公共租赁住房保有量共 560 套,货币 补贴保障家庭 229 户,发放补贴 94.4 万元。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社会用水量2.37 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 2733 万立方 米,工业用水 1.04 亿立方米,农业用水 8423 万立方米。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 245 天,良好率达 67.1%。大气主要污染物中,二 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 物(PM10)、细颗粒物(PM2.5)分别比上年改善 14.3%、5.7%、9.4%、6.7%。五级以上天数 4 天, 比上年减少 5 天。全年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 事故 32 起,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 亡人数 0.013 人,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 1.32 人。 【居民生活和民生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46010 元,比上年增长 6.0%。其中,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4358 元,增长 5.0% ;农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376 元,增长 6.9%。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8092 元,比上年下降 0.5%。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2861 元,下降 2.1%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8018 元,增长 3.0%。全区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 乡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28.8 万人、14.5 万人、34.8 万人、11.5 万人。 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 800 元提高至 880 元,保障人数 194 人。农民年最低生活保 障标准达 9060 元,保障人数 2141 人。全年共 计发放生活保障支出 1810 万元。拥有各类收养 性社会福利单位 16 个,各类社会福利单位床位 数 2065 张,收养 976 人。年内新备案养老机构 7 家,新增机构养老床位 520 张。实施困难失 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317 户。 (区统计局 提供) 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城市建设】 2022 年 5 月 19 日,全区文 明委(扩大)会议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 进会召开,对照《2022 年度全国文明城市测评 体系操作手册》进行任务分解,印发《操作手 册任务分工》《镇办任务分解表》《部门单位任 务清单》《实地考察点信息表》以及各类通报文 件,分解清单,细化责任,确保全域创、层层 抓。上半年实地双月测评综合成绩全市第一, 市对区县第三、第四次双月测评临淄区排名各 区县第一名,综合四次双月测评总成绩位列全 市各区县第一名,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城市管 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和全程 全域化。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022 年,区委宣传部组 建美德健康生活志愿宣讲队伍,广泛组织“文 明居家抗疫情·美德健康护家园”、新时代美德 健康生活方式“云讲堂”“美德健康生活大讨 论”“齐文化美德故事展播”等倡树美德健康生 活方式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反对浪费、文明 办事”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召开移风易俗暨新 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现场观摩推进会,推动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纳入村规民 约,广泛开展文明祭祀、集体颁证仪式等移风 易俗教育实践活动。临淄区清明祭扫缅怀英烈 活动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 点》栏目报道,凤凰镇移风易俗经验在山东省 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会上推介,皇城镇小 铁村《传承优秀文化打造最美乡村》被评为全 省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皇城镇镇 长快板书《皇城明天火样红》被评为全省“县 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皇城镇、金岭回族镇金岭南村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2022 年,区委宣 传部高品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整 合养老育小、便民服务、基层调解等功能融入 到文明实践站,推动“戏曲进乡村”“电影下乡” 等社会优质资源向文明实践站聚集,打造成为 群众最爱去的文化服务综合体。延伸文明实践 阵地,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全覆盖基础上,依托齐文化遗址、公共文化资 源拓展齐文化生活体验馆等文明实践基地、公 园、广场,广泛建设文明实践家庭站。实施“文 明实践欢乐五聚”项目,推动电影、图书、表 演、宣讲、人气等向文明实践阵地聚集,累计 开展理论宣讲、全民阅读、文化体育等各类文 明实践活动 4500 余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读 书开蒙礼”、齐文化生活体验馆等文明实践推动 齐文化“两创”工作经验在中国文明网、《山东 新闻联播》等省级以上平台推广,临淄区文明 实践工作案例《倡导新时代文明实践礼仪体系 促进乡风文明走进千家万户》入选《2021 年山 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22 年,区文明办 围绕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 主题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 评选出临淄区新时代好少年 20 名。其中,3 名 学生被评选为淄博市新时代好少年,1 名学生被 评选为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开展 2022 年文明 校园测评工作,获评省级文明校园 5 所,新立 项省级文明校园 3 所、市级文明校园 7 所。推 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各级各部门联动,分 领域、分系统组建名师专家宣讲团、家庭教育 宣讲团、青年讲师宣讲团、“齐鲁好家风”宣讲 团、好少年宣讲团、“五老”宣讲团、法治宣讲 团、网络文明宣讲团、心理健康宣讲团、生态 文明宣讲团、美育教育宣讲团等 11 支专业宣讲 队伍,宣讲成员共计 170 余人。 【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2022 年,拓展理论政策 宣传、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 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 等“8+N”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区级专业志愿服 务队 20 支、镇级专业志愿服务队 60 支。先后 举办区级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授旗仪式、临 淄区志愿服务培训会、工作推进会、社会志愿 服务组织骨干成员交流座谈会,打造“情暖夕 阳”“齐心战‘疫’”“读书开蒙”“星梦园”等 多个深受群众喜爱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开展 “十助常陪四解”为老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八 个一对一”暖心志愿服务等 5000 余场次。3 月 5 日,《光明日报》11 版《听雷锋战友讲雷锋故 事》报道临淄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情况。3 月 30 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临淄区“为老” 志愿服务“暖奶奶手工坊”做法。5 月,临淄“四 心”为老服务经验在《精神文明导刊》刊发。6 月,“银龄天使,为爱护航”及人之老服务项目、 “蓝精灵”防疫项目入选淄博市 2022 年“五为”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重点项目。10 月 28 日,临 淄区“齐天乐大舞台”文艺志愿服务品牌被山 东省文联在全省推广。 (刘小康 崔 琦 潘昶安)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