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财政局
标题: 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 2025年度工作打算
索引号: 113703050042196086/2025-5513198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1-15 发布机构: 临淄区财政局

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 2025年度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5-01-15
  • 字号:
  • |
  • 打印

一、2024年度工作总结

(一)抓好收入管理。1-12月份,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7亿元扣除齐鲁石化公司因素同口径增长4.8%。一是开展税收共治专项行动。组织召开全区税收工作会议,印发《2024年税收共治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收集24个部门单位涉税信息进行比对,清查税收疑点,确保管住“大税”,不丢“小税”。二是积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2024年,累计争取免抵调增增值税收入8.31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收4.16亿元。积极争取特别国债等政策性资金,累计争取特别国债1.52亿元。三是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征缴工作。配合税务部门对英科医疗进行反避税纳税调整,追缴企业所得税0.82亿元,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33亿元;核查金召投资公司限售股减持问题,追缴企业所得税0.71亿元,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28亿元;累计追缴其他企业各种欠税4.37亿元,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亿元。

(二)优化支出结构。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过“紧日子”政策要求。在编制2024年部门预算时,区直部门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按10%压减,严格“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预算管理,建立以“轻重缓急”为核心的政策和项目分类保障机制,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关键点、紧要处。另一方面,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每月制定收支计划,全力筹措资金,兜牢“三保”支出底线。1-12月份,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88亿元,民生支出45.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81.86%。

(三)规范政府债务管理。2024年,财政、发改部门联合策划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70个通过审核项目23个,成功发行项目9个。通过对上积极争取,全年累计发行政府专项债券14.2亿元,保障了我区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发行再融资债券14.11亿元,有效优化了债务期限结构,降低了未来的利息支出成本,缓解了我区财政化债压力。

(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一方面,加大整合力度。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和行业特点,按照“行业相近”的原则,对区属国有企业进行整合。截至目前,区文旅公司、保安公司、创信人力资源、科兴农业、太公车辆等企业已全部整合至齐兴发展集团和九合金控公司。至此,区属国有企业全部实现了集团化管理,“2+N”国企管理新架构初步形成,进一步增强了集团公司的资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为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临淄区区属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和《临淄区国资监管机构权责清单》,对企业从投资、融资、担保、人员、资产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管,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的权责边界;制定《临淄区区属国有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进一步厘清主责功能和主业标准,推动国有资本、资源向主业企业、优势企业集中,为国有企业延伸优势产业、布局新兴领域提供更大自主空间。

(五)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是实施部门绩效运行监控。全区各部门(单位)对2024年度批复的所有区级预算项目(政策)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实现100%全覆盖。二是组织部门开展绩效自评。组织各部门单位对2023年度批复的所有区级预算项目、部门整体开展绩效自评,实现100%全覆盖。三是组织实施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全区所有部门(单位)对2023年度部门整体绩效运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实现100%全覆盖。四是组织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组织全区各部门单位对应开展评估、拟纳入2025年度区级预算的区级预算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实现“应评尽评”100%全覆盖。五是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选择秸秆禁烧智能化监控系统服务项目等区级预算项目进行财政评价,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价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

(六)强化金融要素保障。一是政银企合作“再加强”。为每个镇、街道组建一支金融服务队,召开“齐聚临淄 共享未来”临淄区政银企合作推进会,推介项目及企业92个,金融产品107种。相继召开房地产领域、科技领域、走进凤凰镇、金山镇等11场专场政银企路演活动,贷款增量达75.35亿元,不断满足重点领域资金需求。二是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再发力”。印发《临淄区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临淄区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协调工作机制,对我区5家地方金融组织开展全面排查、风险评价等一系列规范整治活动。排查严控“伪私募”等金融风险,已完成15家私募基金类企业经营范围变更。三是防非打非攻坚战“再深入”。成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专班,梳理排查10841家市场主体,截至12月底,发现存量风险10个,妥善稳控风险。组织召开5次工作推进会,成立4个联合指导组,集中宣传6次,专题培训2次,统筹推进风险化解。四是金融生态环境“再优化”。深入开展打逃清收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周报、周例会和线索分析研判会3项运行保障制度。组织了55次线索分析研判会、工作协调会,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挽损8.12亿元。五是资本市场发展“再攻坚”。新增兴鲁化工1家企业至齐鲁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挂牌,文远环保等17家企业入板;后备企业总数达30家,其中重点后备企业15家,居全市第一。

二、2025年度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财政收入征管。继续深入开展税收共治专项行动,推进涉税疑点分析,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精准度。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加强税收源头管控,尤其是加大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力度,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拓展非税收入渠道,规范非税收入征管,确保非税收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与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寻求土地出让收入破题,重点向商住用地发力,做大土地出让收入。

(二)进一步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全面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在预算端,编制预算务求精准、精打细算;在支出端,规范财政支出决策行为,推动财政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确保财政支出科学公平。建立“轻重缓急”分类保障机制,预算编制时按照轻重缓急顺序进行安排,预算执行过程中持续完善以“轻重缓急”为核心的预算执行机制,按月度制定收支计划,兜牢“三保”支出底线,确保月度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保障好按月发放的困难群众、优抚等基本民生支出,统筹考虑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兑付。

(三)进一步抓好对上争取工作。针对上级资金使用方向,做深做实前期工作,在政策出台、更新等关键节点,提前与上级部门做好沟通对接,争取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确保我区更多项目“榜上有名”。提升专项债项目的主动谋划意识和整体谋划水平,积极争取专项债额度,配合区发改局,做好2025年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及入库工作;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专项债券额度。

(四)进一步聚焦国企监管。一是加强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对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以问题为导向,督促企业落实内控部门监管责任、工作职责,形成内控部门与业务等部门有效监督、相互制衡的工作体系。二是提升国企治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党委研究决定事项、前置研究讨论事项和前置研究讨论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完善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和议事清单,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进一步规范议事程序。三是进一步完善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建立多维度、科学化、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一企一策”签订个性化经营业绩目标责任书。四是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以清产核资专项行动为契机,分析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查缺补漏,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同时,梳理优质闲置经营性资产,制定盘活方案,通过注入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租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五)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一是继续扎实开展政银企合作,结合企业融资需求力争年内举办10场以上分产业、分区域、分特色的多层次政银企路演活动。二是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加强产业整合、兼并重组,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稳妥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深入推进防非处非专项行动,重点对近2年内迁入临淄的主体进行细致摸排,年内组织各类宣传、培训活动不少于5次,严防风险隐患,守牢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