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打算 | ||
---|---|---|---|
索引号: | 113703050042196086/2024-542252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1-08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财政局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千方百计抓好收入管理。2023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7%。一是开展综合治税专项行动。房地产行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入库税款9000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清查有序推进,正逐地块核实。二是统筹协调各项退税业务。全面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业务“全复核”,累计追回不符合退税条件的留抵退税款2.5亿元。在全市区县财政工作专题会议上,受到市领导通报表扬。三是积极对上争取。累计争取免抵调增增值税收入5.75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收2.88亿元。四是挖掘非税收入增长潜力。累计组织非税收入11.42亿元,拉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17.34个百分点。
(二)多措并举优化支出结构。一是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编制2023年部门预算时,大幅调减部门定员定额经费标准。二是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确保重点资金需求。全力争取上级调度款支持,优先兑付“三保”资金,最大限度实现财力、库款与支出平衡。2023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49亿元,其中民生支出43.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84.14%。三是全面启动2024年预算编制工作。区直部门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按10%压减,建立以“轻重缓急”为核心的政策和项目分类保障机制,确保有限财政资金投入关键点、紧要处。
(三)持续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一方面,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财政、发改部门联合策划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00个,通过审核项目12个,成功发行项目7个。积极对上争取,在我区原有额度上,市财政局多次将全市及其他区县额度调剂到我区,全年累计发行专项债券16.63亿元,发行额度位列全市各区县第一。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通过盘活各类资金资产,大力压减高负债单位的项目建设支出、“三公”经费以及其他一般性支出,采取调整已发行专项债券及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等方式,积极化解隐性债务,全年累计化债4.8亿元。
(四)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是实施部门绩效运行监控。全区各部门(单位)对2023年度批复的所有区级预算项目(政策)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实现100%全覆盖。二是组织部门开展绩效自评。组织各部门单位对2022年度批复的所有区级预算项目、部门整体开展绩效自评,实现100%全覆盖。三是组织实施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全区所有部门(单位)对2022年度部门整体绩效运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实现100%全覆盖。四是组织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组织全区各部门单位对应开展评估、拟纳入2024年度区级预算的区级预算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实现“应评尽评”100%全覆盖。五是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选择惠民消费券购车补贴等2022年度区级预算项目财政评价,涵盖4本预算,涉及政府采购等6个领域,实现“4+6”100%全覆盖。
(五)健全完善国资监管制度。印发《临淄区区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在全市率先探索打通区委管理的区属企业领导人员在企业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进行交流的渠道。印发《临淄区区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有了制度保障。有序推进国有平台公司改革,组建完成山东齐兴发展集团,目前区文旅公司已获得2A+预评级结果。起草《关于规范全区罚没财物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讨论稿)》,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区罚没财物管理。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全区资产家底,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二、分析明年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初步分析,明年的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仍然较多;我区土地市场仍难有大的起色,这些都对财政增收造成一定影响。加上这几年通过盘活存量资金等手段,拿出历年攒下的“家底”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财政已无腾挪空间。而支出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兜牢“三保”底线、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和到期债务偿还等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化解债务风险、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等也需要增加财政投入。总的看,全区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承压前行”的态势仍将持续。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锚定目标,在组织收入上聚焦发力
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压实税收、非税、土地等各类收入的征管主体责任,精准测算2024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确保有足够资金用以兜牢“三保”支出底线。
一是持续开展综合治税专项行动。在落实好减税降费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坚持依法治税,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结合市局推送的涉税疑点信息,加大核查力度,管住“大税”,不丢“小税”,及时研判主要行业和重点企业税收变动情况,在确保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颗粒归仓”的同时,扩大房地产行业土地增值税清算范围,继续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清查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同时,配合发改部门推动鲁油鲁炼项目尽快落地,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协调税务部门紧盯天辰齐翔己二腈项目确保形成较大税收增量。
二是深入挖掘非税收入增长潜力。对国有资产(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政府监管力、国企主导力、市场协同力的联动作用,培育经营性收入;协调税务部门对欠缴2021-2022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企业进行梳理,持续开展残保金清缴工作,确保残保金及时、足额入库,形成更多可用财力;健全完善收支挂钩机制,将财政拨款与非税收入完成情况挂钩,将支出保障压力转换成非税征管动力。
三是积极寻求土地出让收入破题。树立有解思维,积极配合自然资源、文物等部门,精准测算2024年土地出让规模,强化土地供应,拉出土地清单,明确时间节点,重点向商住用地发力,全力推进考古工作,加快各项手续办理,在确保土地收益对预算执行形成有效补充的同时,降低政府综合债务率,为争取发行新增专项债券、支持全区重大项目建设创造空间。
四是全力以赴抓好对上争取工作。针对上级资金使用方向,做深做实前期工作,在政策出台、更新等关键节点,提前与上级部门做好沟通对接,争取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确保我区更多项目“榜上有名”。提升专项债项目的主动谋划意识和整体谋划水平,积极争取专项债额度,力争2024年全年申请专项债券金额较今年有所提高,切实发挥专项债在弥补财力不足、补短板、惠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统筹,在支出保障上聚焦发力
一是建立支出分类保障机制。树立财政资源约束意识,对刚性必保支出“应保尽保”,对国家和省市区有投入要求和具体标准的支出“尽力而为”,对国家和省市区有投入要求但没有具体标准的支出“统筹保障”,对部门的合理需求“量力而行”。
二是聚力保障重大战略任务。将保障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任务,以及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工资、运转以及债务还本付息等硬性必保支出,着力支持科技、教育、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领域支出,确保把必须安排的支出全部纳入预算。
三是全力兜牢民生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足额安排年度预算,坚决不留硬缺口。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
四是强化一般性支出管控。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继续压减区直部门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大力压减节会庆典、论坛研讨、展会赛会等财政性支出;严控聘用人员支出,2024年各部门、单位编外人员财政拨款经费据实测算安排,除政策规定外,一律不得增加。
(三)提质增效,在国资监管上聚焦发力
一是持续加强国企队伍建设。继续选拔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充实到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健全完善国企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充分发挥企业纪检、监事会的内部监督作用。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探索向企业委派纪检书记的办法和路径,进一步强化对企业日常监管。
三是全面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以2023年清产核资工作为契机,切实厘清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清产核资暴露和发现的账实不符、资产盘亏盘盈、资金长期挂账、单位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拟定《临淄区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临淄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制定完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
(四)守牢底线,在风险化解上聚焦发力
一方面,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一是严格落实债务限额管理。将所有政府债务纳入限额并分类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按照省、市批准的债务限额内发行政府债券,杜绝在限额之外新增债务。二是加强论证政府性投资项目。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区分轻重缓急,大力压减非必须、非急需项目。强化政府预算约束,政府性投资项目支出必须要纳入财政预算,坚决不能违规变相举债,增加政府欠款。三是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厘清可用于偿还政府隐性债务的资产资源和上级各类政策措施,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另一方面,完善城投债务风险防控措施。一是强化城投债日常监测。依托省、市城投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城投公司债务情况,提前预判债务到期情况及遇到的困难,第一时间向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反映,及时化解风险,坚决防止风险外溢。二是实施城投公司举债提级管理。规范城投债举债前置审批,城投公司党委对本集团债务还款计划、年度融资计划集体研究决策,经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或机构党委(党组)审定后,报区委区政府批准。三是妥善处理存量债务。通过“借新还旧、借长还短、借底还高、表外转表内”等方式,妥善处理存量债务,降低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