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金岭回族镇人民政府
标题: 金岭回族镇2020年区政府二十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啤酒节
索引号: 11370305004219448Y/2020-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12-24 发布机构: 临淄区金岭回族镇人民政府

金岭回族镇2020年区政府二十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啤酒节

发布日期:2020-12-24
  • 字号:
  • |
  • 打印

2020年8月21日至9月6日,首届淄博青岛啤酒节临淄会场活动在金岭回族镇举行。活动秉承包容性、文化性、全民参与性的办节宗旨,融合“啤酒、美食、音乐、文化”等元素,为临淄人民和外来游客带来了一场狂欢盛宴,吸引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现场气氛热烈,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啤酒节,从洽谈到筹办,历时3个多月。作为活动承办方,金岭回族镇牢固树立“旗手意识、标杆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竭尽全力、锲而不舍,用实干书写“办好一个节、搞活一座城”的新答卷。

一、基本情况

(一)全力以赴、攻坚拔寨,以有解思维破难题

金岭回族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品质”与“科学谋划、厉行节约”并重的办节宗旨,以有解思维克服资金、场地筹备等难题,与青啤方就合作细节反复洽谈,最大限度地节省政府成本,将闲置多年、杂草丛生、坑洼不平的废弃地进行盘活利用,日夜开工奋战,不到1个月的时间向青啤方交付场地,充分展现了金岭效率、金岭速度、金岭服务。活动主会场共整平土地3万,硬化12300,搭建大棚、指挥部、卫生间,完善上下水、电力配套设施。停车场铺设平均厚度10cm的钢渣2万,周边设置高4.2米×长360米的围挡,新修进场道路800米。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工作专班,积极配合青岛啤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完成3个特装大门、40个美食档口、舞台、VIP房间、仓库、冷库、文化娱乐区建设,监控安装以及现场桌椅、周边灯光秀布置等。

(二)补齐短板、打造特色,以优良环境提品质

下大力气对啤酒节会场周边区域开展综合整治。加强养殖异味治理,将周边15户养殖户临时搬迁至其他厂区代养,做好消杀工作,加大夜间喷洒力度,全力消除异味,保障会场空气质量。在前期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大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古镇品质,提高环卫保洁标准,对经七路、纬三路、纬四路、金烯路等会场周边道路主次干道进行三冲三扫。划设道路标线6.9公里,道路沥青罩面8000余平方,场地北侧补植树木150余株。实施金烯路特色亮化美化工程,增添古色古香的韵味,让老街巷焕发新活力。利用场地周边围挡进行喷绘,全面介绍金岭的历史人文风俗等,展示金岭良好形象。

(三)躬身入局、靠前指挥,以担当之责抓落实

啤酒节活动历时17天,场面大、战线长,为加强现场管理,保障活动运营,啤酒节指挥部下设了10个工作组,包括综合协调组、治安交通保障组、疫情防控组、经营监督组、环境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应急保障组、供电保障组、现场管理组和纪律督导组,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工作合力。每天下午3:30指挥长召开会议,听取各组工作情况汇报,查找问题并明确整改时限,对后续整改情况进行督导跟进,不断提高卫生、检测、服务标准,力求精益求精。金岭回族镇在负责现场管理组的同时,参与承担其他工作组的各项任务,镇主要领导冲锋在前,全时段靠在节庆现场,其他班子成员按照分工一线指挥,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发挥了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四)勠力同心、尽锐出战,以非常举措强保障

啤酒节活动场面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前所未有。金岭回族镇摸着石头过河,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配合牵头区直部门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以非常举措打好非常之战,确保活动万无一失。在配套服务方面,配备800KW变压器,安装300m宽带4条、13台路由器。科学设置停车场、公交站牌停靠点、出入口、指挥部、医疗服务点等各类指引标识和指引灯箱。在防疫卫生方面,协调设置安检门、人脸识别系统、红外线自动测温仪器、场内医疗点,提前14天对所有美食档口工作人员进行了核酸检验,采取保持距离、疏导分流、查验健康通行码、戴口罩进场等措施。全面做好消毒消杀和卫生清扫,场内有序摆放75个分类垃圾桶,每天约3吨垃圾日产日清,镇50名环卫工人、4辆机扫车辆巡回保洁。在消防应急方面,对液化气罐及炉灶使用情况、烹饪设备管路密闭情况、油烟净化器使用情况2小时巡查一次,排查整改消防隐患问题5条。在市场监管方面,严把市场准入关,对所有现场制售食品全程监督检查,采取食品快检和抽检相结合的方式,每天不低于20批次,对快检结果予以现场公示,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在安保维稳方面,设置两部投诉建议热线,安排专人值班,随时处理纠纷,整个啤酒节活动期间无大的纠纷矛盾出现。金岭回族镇机关干部110人,在重点路口路段、重点环节及活动现场设置了13个执勤点,活动前3天及闭幕式全员全程上岗,平时分组轮岗,每天执勤人数在50%左右。

(五)突出节味、营造氛围,以多种形式广宣传

按照“早谋划、早宣传、早投放”的思路,提前两个月搜集整理镇对外宣传素材,分类制定宣传方案,梳理《金岭回族镇旅游攻略手册》,为后期各级媒体采访第一时间即时提供素材做了充分准备。8月10日,淄博市举办2020首届淄博青岛啤酒节新闻发布会,临淄区副区长李玲介绍了临淄会场相关情况,强化了宣传预热造势。啤酒节期间,区融媒体中心全程跟踪报道,累计发布报道30余篇。配合40多家各级媒体对啤酒节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大容量、高频次的报道,包含人民日报客户端、淄博电视台、大众日报、鲁中晨报、淄博日报、央广网、澎湃新闻等,辐射范围广泛,对当地群众及青州、寿光、广饶等周边区域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受众人次创各类节庆活动新高。

二、活动成效

一是打造了文旅融合新名片。以啤酒为媒介,融入本地文化元素,拓展了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为城镇发展注入时尚活力,为齐文化的传承创新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活动筹办过程中,展示了“亲商重商、开放包容”的姿态,扩大了对外交流,纵深推进了营商环境的优化。通过啤酒节的平台,金岭回族镇和金岭美食的知名度在全区全市乃至更大范围内得到提升,让金岭烧烤、金岭酱牛肉等特色食品打响新的口碑。

二是激活了夜间经济新引擎。啤酒节作为临淄“网红”打卡地,丰富了“夜经济”消费业态和群众的文化生活,拉动了夜间消费,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啤酒销售量达到5万升,美食档口销售额累计近200万。啤酒节现场摊位大部分为金岭本地商户,在节庆经济中大大受益。周边餐饮受人气带动,老102线烧烤摊位等客流量激增,约为平时的2倍,为金岭夜经济的繁荣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三是锤炼了干部队伍好作风。面对活动组织保障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和棘手问题,金岭回族镇调动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在推进问题解决中强化了有解思维,积累了组织承办大型节庆活动的宝贵经验,极大地凝聚了人心、提振了精神,在实干实战中有力锤炼了干部队伍的作风。

三、几点思考

(一)练好内功是抓住机遇的重要前提。良好的环境是乡村振兴的聚宝盆,也是招商引资的软实力。对于承办大型节庆活动而言,周边环境评价是一项重要指标。今年以来,金岭回族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八大会战”要求,把人居环境整治与民族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相结合,着力补短板、塑特色,坚持整体推进、全域治理,修建齐源路、齐顺路等多条道路,整治裸露土地230处,累计绿化7万余平方米,创新推行“巷长制”管理模式,全面改善镇域环境面貌,既提升了城镇品质和颜值,也为青岛啤酒节的合作洽谈创造了优良生态环境。

(二)发展特色是引凤来栖的优势条件。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千里姻缘“美食”牵,金岭回族镇之所以能够承办青岛啤酒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岭的特色文化优势。金岭是山东省四处少数民族乡镇之一,淄博市唯一的民族镇,地域历史悠久,曾是唐朝古驿站,数百年来,齐文化与回族文化碰撞融合,涵养了独具韵味的金岭民俗文化,尤以饮食文化为代表。金岭清真饮食涵盖牛羊肉、糕点、小吃三大类,酱牛肉、烧烤、豆腐、牛骨头、烧饼、蒸包、蜜食、羊肉汤、牛肉干、牛肉酱等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深受大众喜爱。且金岭位于临淄与张店交界地,区位交通便利,消费群体辐射临淄、张店居民以及齐鲁石化公司、齐鲁化工区企业职工等,夜间6-9点高峰时段,日常客流量可达3000余人次。

(三)有解思维是克服难题的源头活水。啤酒节项目,遇到了场地、资金、协调等多重困难。正所谓千难万难,攻坚克难就不难。金岭回族镇将“有解思维”贯穿工作始终,以蚂蚁啃骨头的决心、老牛爬坡的毅力,咬定项目不放松,从关键环节着手、在重点部位发力,紧盯场地筹备工作,一锤一锤钉钉子,一件一件抓落实,尽全力促成项目落地。对待扑面而来的活动举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下足“解剖麻雀”绣花功夫,一线查看、现场调度、快速落实,尽最大努力寻求问题“最优解”,确保了活动平稳有序、圆满举办。

(四)高效指挥是举办活动的最强保障。大型节庆活动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指挥体系,涉及市场监管、卫健、消防、维稳、供电等多项任务。统筹指挥、高效运转,才能及时查缺补漏,确保不出纰漏。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之下,首届啤酒节活动面临着卫生防疫等更多挑战。在活动期间,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指挥制度,指挥部精细部署,各职能小组分工明确,区直相关部门和金岭回族镇密切配合,成为保障啤酒节运行的“最强大脑”。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作为首届在临淄举办的青岛啤酒节,也清醒地认识到,活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在美食摊位业户经营管理上缺乏经验,未及早指导建立价格合理浮动机制,食品售价普遍偏高,影响了消费体验;从项目签约到开幕,筹备时间较短,与青啤方合作磨合期短,沟通渠道不畅通,管理运营机制不完善;配套服务许多细节仍需要提升等。下一步,金岭回族镇将在总结经验、剖析问题的基础上,积极与青岛啤酒谋求长远合作,将家门口的啤酒节越办越好,致力打造成为省内著名、国内知名的节庆品牌。同时,以点带面、多方发力,充分发挥文化“激励器”作用,强力推进文化赋能行动,以新模式、新业态引领文旅产业发展新突破。

一是突出特色、注重成色,竖起美食金字招牌。坚持生态优先,建设新型养殖示范小区,推动畜牧“统一养殖、统一检疫、统一屠宰”提档升级。牢固树立平台思维,加快推进金岭美食文化创新创业园项目,建设美食大道、生态烧烤城等,盘活清真牛羊肉、乳品、休闲食品、餐饮业等存量资源,激活养殖、屠宰、加工、包装、营销等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增量潜力。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发展节会经济,繁荣夜经济。转变本土商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观念,做好“金岭十大美食”宣传推介,培强龙头企业,提升知名度,搭建“互联网+餐饮”平台,扩展销售渠道,让高品质的民族特色食品走入千家万户。加强伊协、畜牧、食药等部门对餐饮、作坊业户的联合监管,做优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更加安心、放心。

二是以文塑城、厚植底蕴,彰显小镇民俗风情。充分利用双井口、马号湾、薛凤祚故居、古寺、古陶等历史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进一步开发南部森林公园-中部特色古镇-北部美食城的精品旅游线路,设计雕塑景观、灯光小品,培育网红打卡目的地。围绕文化主题开发衍生产品,举办盖德尔节灯展,建设金岭文化展览中心,发展乡村文创产业,丰富文化消费“菜单”。聘请高水平旅游规划团队,高起点、高质量编制金岭民宿等文旅项目详规。与旅游公司开展合作,拓展旅游客源市场,聚拢更多人气和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