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临淄中学2024年劳动教育情况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4-5448499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4-29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2024年,学校以“敦本尚实”为核心理念,贯彻“发展学校 幸福师生”的办学理念,立足齐文化特色和临淄区本土优势资源,扎实开展劳动教育相关工作,试行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实效、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之路,在劳动资源开发、家务劳动、校外劳动、校内劳动和劳动教育课程等方面有序推进、整体构建,正在形成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机制健全的学校劳动教育育人体系。
一.严格落实课程。
根据高中学段特点,学校全面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学校积极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劳动教育主要通过校内、家庭、实践基地三种形式进行实践;深入挖掘富有临淄特色的蔬菜、果树、农作物种植、企业加工操作等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并在课程表上注明,确保开齐、开足,不得挤占、挪用。
每学年设立集体劳动周,利用寒暑假自主安排,以体力劳动为主。劳动实践时间不少于综合实践活动总课时的50%。编写劳动教育评价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
二.注重融合贯通。
学校积极探索五育融合路径,深入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有重点地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劳动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运用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做到学科相融、相扣、相撑,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和课堂实践体系;同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特点,设置内容全面而具体的兴趣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内涵发展“样样我能行”的学校文化,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到素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三.加强校园劳动。
学校在校园教室卫生、环境绿化美化、住宿生内务整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劳动。依托责任意识培育、学生成长记录、学分奖励机制等方法,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劳动的热情,根据实际,尽可能减少校园保洁服务外包的范围和工作量,提倡校园劳动从打扫卫生做起,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
学校设立学生劳动值日制度,在校园、教室、宿舍卫生保洁以及环境绿化美化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利用校外农场、学校食堂、图书室、实验室等场所,组织学生进行落叶清理、餐厅卫生清洁、清洗蔬菜、电脑维修(为机房电脑更换CMOS电池)、饲养动物(学校的锦鲤、大鹅、番鸭),弘扬劳动精神,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训练和劳动锻炼的平台。
四.打造劳动社团。
团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特色课程,精心打造了50个学生社团,分为综合类、艺术类、体育类、劳动类、科技类5大模块。每个周三的下午,2100多名高二学生都有两节的时间走出教室,丰富多彩的社团劳动课程,让美丽的校园充满了青春活力。“社”彩缤纷,“团”聚梦想。社团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社团活动让高中生们从繁重的学习之中,获得新的释放点和发展点,找到自信,发挥特长,成就更好的自己。
五.拓展家庭劳动。
根据《淄博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对高中学段学生劳动技能的要求,包含8大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居家开展符合实际情况的特色劳动活动。以家长言传身教为主,教会学生家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巧,学生将家务劳动技能学习与学科学习相结合、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进行家务劳动。
让学生每学期至少学习掌握1至2项新的家庭劳动技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自理自立品质,树立自信自强心态。在2022年疫情居家期间,团委精心策划积极开展线上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制定了丰富多彩的线上劳动教育课程,出台了《临淄中学学生居家劳动实施方案》,进行了“居家劳动技能评比展示”。
依托家庭这个大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务劳动,丰富学生的居家生活,针对高中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8大类36个小项的劳动项目,各年级积极开展线上家庭劳动成果展示、分享、评比,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的线上劳动课程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素养,既是德育教育的延伸,也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同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特色劳动,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劳动目标,掌握劳动技能和方法,激发劳动主动性,促进全面发展。
六.成立劳动基地
临淄中学与众多单位签约临淄中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联合社会各单位、机构,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场所,现在学校有巧媳妇公司、忆当年农场、齐文化博物院、临淄区青少年科技馆、临淄区太公湖旅游度假区、桓公台养老院、临淄中学食堂、瑞泉阳光社区、东王新村社区、师苑社区、盛世豪庭社区、工业学校(高中学生职业体验基地)、临淄义工等多个固定的社会劳动实践基地。
在周末及节假日期间,临淄中学团委不定期、高频次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临淄义工协会等社会机构联合,以辛东、淄江、南马、遄台等社区为基地,以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和寒暑假为节点,带领学生们走出学校,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包括卫生清理、文明劝导、公共设施维修、守护淄博蓝、尊老敬老,课后服务,文艺演出,义卖捐助、心理健康辅导等内容,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之中提升了自我,获得了成长。
七、重视评价,巩固效果
临淄中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劳动素养评价采取学分制,依据学生参与劳动过程、体验、态度、效果等方面的表现,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每名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评价。
每学期学生如实填写《临淄中学劳动教育评价手册》,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评价要轻形式、重内容,轻主观臆断、重现场实证,不可通过上交材料或证明信,随意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学校通过展示劳动成果或劳动技能进行评价,劳动成果是学生参与具体劳动项目的显性标志,从中既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劳动的投入态度和参与程度,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现场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制作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根据评比结果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
在工作中,临淄中学认真贯彻国家劳动教育方针,丰富德育内容和途径,常态化推进劳动教育,指导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和方法,定期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分享、评比,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劳动目标,激发劳动主动性,“五育”并举,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