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临淄区第一中学教师管理制度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5-5447878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5-21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临淄区第一中学教师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25-05-21
  • 字号:
  • |
  • 打印

一、制度宗旨

以地域文化中“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为引领,秉持“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同频共振”的理念,旨在构建兼具规范性与人文关怀的管理体系。通过明晰职业准则、优化发展支持、完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成为“文化传承的践行者、教育创新的探索者、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助力学校形成“以文化人、以专业立教”的育人生态。

二、师德规范

教师需坚守“学高身正”的职业底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严禁任何损害学生权益的行为。同时,主动承担地域文化传承责任,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及校园活动中,自然融入本土文化元素,以自身言行引导学生感知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学校倡导“教师即课程”的理念,鼓励教师成为文化与教育融合的设计者与传播者,塑造兼具专业素养与文化底蕴的教师形象。

三、岗位职责与教学实践

教师的核心职责涵盖教学、班级管理与协同发展三大维度:

教学工作需遵循教育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关注学生学习状态,通过分层作业、个性化辅导等方式满足差异化需求。鼓励教师结合信息化工具优化教学,定期开展教学反思与经验分享,提升课堂实效。

班级管理注重营造自主互助的班级文化,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如文化传承、心理健康等)培育学生价值观,建立常态化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学生成长动态,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协同发展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围绕教学实际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在学科建设、课程开发中贡献力量,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四、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学校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成长支持机制:

新教师通过师徒结对、跟岗实践等方式,系统学习教学规范与班级管理经验,逐步适应岗位要求;

骨干教师可参与专题研修、课程开发等项目,在学科教学中发挥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名优教师获得高层次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资源支持,领衔教育创新项目,形成辐射效应。

此外,学校定期组织校内外培训,内容涵盖教育理念、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领域,鼓励教师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教育现代化需求。

五、考核评价与激励导向

考核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核心,综合师德表现、教学成效、专业提升、团队贡献等维度,采用教师自评、学生反馈、同事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作为荣誉表彰、发展资源倾斜的重要依据,对在文化课程开发、课堂改革、学生培养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专项奖励与展示平台。学校倡导“过程性评价”与“增值性评价”,关注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进步与创新,激发内在发展动力。

六、教师权益保障

学校致力于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生态:

民主参与方面,教师可通过教代会、校长信箱等渠道参与制度制定与重大决策,对学校管理提出建议;设立专门机构受理教师诉求,保障其申诉与反馈权利。

职业关怀层面,提供定期体检、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等健康支持,为教师学历提升、学术研究给予政策便利,助力平衡工作与个人发展。同时,关注教师工作负荷,通过优化流程、整合资源,减少非教学性事务干扰,保障专注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本制度经学校民主程序审议通过后实施,由相关部门协同落实。制度执行过程中,将结合教育政策变化、师生反馈意见,定期进行评估与修订,确保其科学性与适应性。学校以“动态完善、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管理制度与教育实践同频进化,最终形成“教师发展有方向、职业成长有支撑、价值实现有平台”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