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临淄区金山中学2025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5-552231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5-21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临淄区金山中学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5-21
  • 字号:
  • |
  • 打印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人民满意为根本目标,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以内涵式发展提质立校,以创新性举措实干兴教,以现代化治理固本赋能,奋力谱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品质发展新篇章。

二、重点工作

(一)深化党建融合,铸就高品质提升之基

1.进一步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坚持高质量党建统领学校高品质发展。探索“党建+”模式,引领学校新活力,夯实办学质量基石;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升主题党日活动质量;持续深入开展“当标杆、做示范、树旗帜”活动,推动党建与学校治理互促共进,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组织党员、教师通过党课开展主题教育,针对党员干部、青年教师等群体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在校园扎根落地;组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主题学习活动,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2.纵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扎实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警示教育会、廉政谈话、廉政风险点排查等常规动作。引导党员干部夯实廉政根基。持续推进“清廉学校”创建。常态化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

(二)重视队伍建设,锻造高品质提升之师

3.深化“爱与责任”主题教育,聚焦师德建设和业务素养两条主线,坚持教育家精神引领,持续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分享会,凝聚榜样感召力;坚持“骨干培优”“名师引领”,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各级名师工作室,开展片区联合教研、组建发展共同体,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学科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优化全员育人机制,搭建多方位发展平台,持续加强教学工作作风建设,落实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机制,抓实高效课堂建设,开展大单元教学研究,推进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推动智慧课堂和互动生成式课堂融合;坚持“以赛代训”,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比赛评选活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4.强化培训,提升教师队伍“软实力”。开展在研究状态下教学,打造课题引领、校本教研、打造精品课例、研课磨课和针对性培训;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推动教科研成果的推介和转化应用;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按照“分类培养、精准培训、形式多元、注重衔接”的思路,以教师需求为出发点,从思想政治、专业发展、德育育人等方面聚力教师队伍素养提升,优化梯次培养结构,制定项目式、参与式、研讨式等多元培训计划,切实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聚焦立德树人,抓实高品质提升之本

5.发挥九年一贯制优势,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德育实施体系。实现教育活动主题化、主题教育课程化、特色课程校本化。进一步创新全员导师育人制度,依托学科课程、德育活动、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家校合作等多维度推动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全环境的育人体系走向完善。

6.进一步巩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利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巩固习惯养成教育成果。

7.实施强德固本行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持续推进全环境美德教育。以淄博市、临淄区德育干部、班主任技能大比武、基本功大赛为契机,提升德育干部、班主任育人技能。发挥九年一贯制体制优势,构建我校一体化德育体系,形成特色德育品牌。

8.规范开展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强化研学课程与国家课程相互融合。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落实劳动教育“一课三单”。科学安排劳动实践,组织劳动实践周,开展多样化校外劳动。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衔接起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

9.加强科学教育,落实《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组织校园科技节,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科学家进校园和科普研学活动。

10.建设“书香校园”,突出“大阅读”特色。落实区“齐鸣”读书节系列活动项目,推进各年级主题阅读,持续组织好“假期读书行”“师生征文比赛”“国学小名士”和“读书节”活动,不断丰富经典诵读、诗词诵读、“我读•我创作”、全科阅读等活动形式和阅读方式。

11.加强体育美育工作。“行政+教研”一体化推动体育美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训练)、学校文化建设深度融合,优化赛事平台。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实施游泳、跳绳普及行动。加强校园足球及体育项目化学校建设力度。多方合力推动青少年国防教育和爱国尚武精神培育工作。

12.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疏导和干预,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完善体质健康测试和抽查复核制度。健全学校预防传染病长效机制,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窝沟封闭、肥胖干预、脊柱侧弯干预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

13.打造精品特色社团。积极稳步推进社团课程精品化、精细化,将艺体科技教育融入到排球、足球、跳绳、科技社团活动和各类展演评比活动之中,形成社团育人,打造精品社团,形成学校育人新特色。

(四)深化课堂改革,构建高品质提升之源

14.新基础教育理论和核心素养为重点,把科研与教研、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加大新基础教育研究骨干教师培养和本土化成果的培育。开展以教研活动为形式、课题研究为内容的教科研活动。强化学科教研组职能,规范开展主题教研;加大课题规划和研究,开展同质性课题研究活动;推进成果+辐射,发挥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实践转化能力。推进小初一体化教学研究,落实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研究策略,瞄准教学症结,探求解决方略,形成核心引领、课堂共建、辐射区域新基础教育试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新格局。

15.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力度,强化教学各环节要求,大胆进行课堂教学变革,把向课堂要质量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中;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为课改提供评价标准;落实课堂教学评价,关注教学过程评价,运用成果性评价;加强考试研究,科学运用全区义教段抽测、中考试题进行诊断教学。加强中考命题研究,深入领会课标与评价体系要求,以命题引导教学、以命题评价学情。细化各项教学常规,加强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等,心无旁骛抓好教学,旗帜鲜明提高教学质量。

(五)强化数智支撑,赋能高品质提升之力

16.落实全区实施智慧教育“应用提质年”活动要求,推动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不同智慧教育元素之间的有机整合与协同发展。构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平台应用体系,丰富数字资源供给模式。依托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推动“三个课堂”高质量发展。聚力实现数字技术从“会用”向“用好、用活”转变,强化多种数字化手段在推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赋能作用。

17.改造校园信息化环境,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学校的教师考勤、办公平台、师生就餐刷脸、学生考勤、评价等各项管理相融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高现代化学校管理水平。抓实国家省市区各级教育资源平台协同应用,不断丰富数字资源供给。大力实施数字素养培优计划,健全首席数据信息官培训培养机制,推动智慧教育创新应用研究团队建设。全面筑牢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底线,推动智慧校园2.0引领力建设,力争使学校教育数字化迈上新的高度。

(六)聚焦课程理念,筑牢高品质提升之路

18.坚持课程发展理念,发挥九年一贯制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以问题为突破口,以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研发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服务学校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地发展。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实现教育活动主题化、主题教育课程化、特色课程校本化。

(七)构建安全体系,筑牢高品质提升之根

19.完善安全工作体系,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和培训。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构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强化校园安防建设,提升学校“探头站岗、鼠标巡逻”技防管理水平。开展周边安全综合治理。落实1530安全教育,开展月度主题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饮食安全管理,严密组织好大宗食材供应商招标。加大校舍、燃气、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力度。构建后勤服务保障管理体系,助推学校优质办学水平提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实现安全工作从散状管理到系统整合,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八)丰富文化内涵,引领高品质提升之魂

20.丰富“金·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学校的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管理文化及课程文化之中,成为学校生活的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引领方向,用文化的力量撬动学校高品质发展;深化民主管理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有温度、有故事、有文化的现代化文明校园。

2025年,学校将瞄定“教育品质提升”目标,以实际行动勇于破冰、敢于创新,努力实现学校在教育质量、办学品质、社会满意度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努力实现各项工作新突破,建成高品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