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2023年学校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2-03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2023年学校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

发布日期:2023-02-03
  • 字号:
  • |
  • 打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纲要,紧紧围绕教体局2023年工作计划要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总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优质均衡主线,持续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推动学校整体转型升级,从建设未来学校和培养未来人才的战略高度来实现学校的优质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教学方针、路线,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内涵,促改革、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立德树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专业水平,提高师生员工尊严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坚持规范办学,继续优化办学条件,突出校园安全重点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一、聚焦立德树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一)实施“五项内容”,挖掘育人内涵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童心向党·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开展“校园红色年”系列活动,借助国庆、建党日、建军节、国家公祭日等特殊节日,发掘红色历史、宣讲红色文化、演出红色文艺、奉献红色公益,组织“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系列主题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增强学生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线,落实以“德”为突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开展“星级奖章”评选活动,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纳入评选范畴;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读书征文等途径,引导学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淄博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育人价值,创新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以“齐文化进校园”为突破,通过社团活动、专题讲座、经典诵读、文化艺术节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3.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全区初中生态文明教育牵头学校,学校要以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从垃圾分类入手,从节粮节电节水开始,从“环保小卫士”做起,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设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好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开展毕业生专题辅导、小初衔接专题培训和青春期女生专题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研和培训。定期开展心理排查,及时做好危机处理,开展育人导师全员思想交流活动,全面掌握学生思想状态和心理状况。对所有学生开展心理测评。成立干预工作小组,实施心理危机识别干预。开通心理热线。面向所有学生及家长开通“阳光成长”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倾听孩子们心声、化解亲子矛盾。对重点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和干预工作,实现苗头问题早干预、早化解。

5.加强安全教育。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能力,构筑学生安全防线,护航平安校园建设。健全教育惩戒和防范校园欺凌长效工作机制,开展专题培训,提高防治能力。组织校园欺凌隐患精准摸排,建立学生安全信息员制度,搜集、掌控信息,全面排查涉校涉生矛盾纠纷、校园欺凌线索和事件,掌握特殊学生情况,要一班一册建立台账。开展专家讲座、主题班会、防欺凌演练等活动,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和学校违纪学生处理办法的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学生预防校园欺凌的意识,增强学生面对校园欺凌的应对能力。密切家校协作,形成防治合力。畅通学生欺凌举报、求助和倾诉渠道,公示学校欺凌防治负责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心理咨询室白天全天开放,投诉求助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准确研判、分类分级做好后续处理,及时消除隐患。

(二)落实“六大途径”,保障育人实效

6.坚持“课程育人”主渠道。以年级组和学科组为主体,通过集体备课、学科教研活动、德育渗透公开课等形式落实学科德育育人目标;积极挖掘学科德育内涵,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探索全科育人的有效途径,实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

7.强化“文化育人”主旋律。整体规划学校文化布局,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品质,努力营造“以文化人”教室环境;努力挖掘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增强学校和班级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层次,形成文化特色;扎实推进“十二年读书工程”,开展书香班级评选、经典诵读、齐国成语大赛、诗词大赛等活动,倡导读书学习的文明风尚。

8.守住“活动育人”主阵地。规划好德育实践活动,积极打造学校德育品牌;丰富完善校内德育实践活动,开展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四大节庆”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开展入校礼、毕业礼、入队团、青春礼等仪式教育;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和指导,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9.完善“实践育人”新体系。深入开展“4+X”成长课程,严格落实《临淄区中小学家务劳动指南》,加强专业指导,完善家务劳动、学校服务、社会实践“三岗位”劳动素养评价机制,在校内渗透劳动教育,在校外做好实践基地活动,充分利用稷下文化园和忆当年农场,引导学生做好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深化“齐文化+”研学旅行品牌建设,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走进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在实践和活动中出真知、长才干。

10.树立“管理育人”新理念。实施德育精细化管理,抓实五大习惯养成,重点抓好全员育人导师制、班级教育委员会等工作制度,扎实推进全员育人,确保育人成效;落实《规范学生行为,创建文明班级》要求,借助《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依法完善校规校纪,细化班级公约,加强手机管控,杜绝校园欺凌,向日常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11.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以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试验学校为契机,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构建学生教育共同体,优化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度,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推进“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机制建设,引入社会资源,全面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开放的德育工作网络,结合区、校两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加强对家长亲子关系、心理健康、法治教育等方面的指导。

(三)加强“三个建设”,提升育人品质

12.加强班级组织建设,引领学生成长需求。变革班集体组织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才能、学会民主管理、学会做小主人、培养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集体的社会意识,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实践领域。强化班级岗位建设,筑牢班级常规底线——人人有岗,人人参与,明确岗位目的、岗位职责和岗位机制,加强岗位的指导和评价,形成岗位的责任心和存在感;强化班级干部培养,筑牢班级管理底线——学生是管理的主角,通过班干轮换,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

1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记录学生成长足迹。提升显性文化建设水平,营造优美环境——体现学校共性文化要求,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班歌以及完整的学习程序等均有所体现,让学校文化在教室中扎根;培育隐性文化个性特色,打造班级精神。强化班级精神打造,筑牢班级精神底线——每个班级都要形成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学生要有班级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强化班级公约建设,筑牢班级制度底线——人人参与制定,人人严格遵守,学生要有班级公约的执行力和敬畏感。

14.加强班队系列主题活动,努力形成学校品牌。创新开展“校园四季”主题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形成自然节气、社会节庆与学生成长节律、校园生活节奏的综合融通;积极开展研究性主题活动,如人口调查、环境观察等,提高学生对社会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持续开展公益性主题活动,如山区送温暖、敬老院关爱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社会学习性主题活动,如走进博物馆、实践基地等,帮助学生掌握社会技能,增强社会生活能力。

(四)坚持“三项常规”,提高育人价值

15.精细校园环境管理,全面提升卫生标准。学校内所有区域均实现卫生责任区项目化管理,师生人人参与,强化责任意识与标准意识,做到“每日一小清、每周一大清”,全面提升卫生清理及保持标准,实现“四有”,即事事有标准、人人有分工、结果有评价、效果有考核,形成校内劳动教育良好氛围。校园环境面貌做到“四无”,即墙面无尘土、地面无杂物、设施无污渍、环境无死角。学校整体做到角角落落干干净净、方方面面整整齐齐,全面提升环境空间育人功能。

16.精准学生习惯养成。提升习惯养成品质。重点通过抓集会、户外活动、功能室上课等课前课后路队秩序及大课间体育活动点评,强化学生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抓日常卫生清扫及大扫除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和责任意识;抓上下楼梯及校内右行礼让习惯,强化学生规则意识;抓物品整理、凳子归位、读写姿势,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抓个人仪表发饰,强化良好校风。

17.精致校园文化品质。班级文化做到精致、精美,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符合学段特点,班级文化要有学生充分参与,并实现动态更新;室内陈设摆放整齐洁净有序、绿色植物点缀自然且管理到位、卫生细节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二、规范办学,创建优质均衡教育

18.落实集体备课,夯实学科内功。结合新理念,组织教师内化新课标,凝聚骨干教师合力进行单元主题备课,做好素养目标、单元目标、单课目标之间的关联。做好结构化和情境化问题的指导,努力实现立足学情备课,聚焦课型研究,内化学科素养,提升育人价值四方面突破,修炼教育智慧,提升教学新基本功。学科组落实好先周备课和二次备课,教学设计要体现结构化、预设生成、内涵挖掘、反思与重建等。

19.坚持规范办学,落实减负增效。完善规范办学实施方案,立足五项管理和“双减”要求,实施减负增效机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施“作业优化”根源治理,加强作业的管理与调控,做好审批、监督和调研。优化作业设计,做好分层研究,探究实施活页作业,落实“事前监控、事中监管、事后考核”机制,实施作业全批全改常态管理,立足学法指导,做好共性指导和个性帮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细化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抓好课堂管理,落实当堂检测和二次过关,教学常规实施月查和抽查相结合。落实基础性教学和分层教学,做好优生优培与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好学生“提头壮腰去尾”工作。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做好考试管理,组织好期中、期末质量过程性检测,重视过程性指导。突出抓好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研究命题导向、规律和考点,把握考试重点,确定备考战略。科学制定备考计划,通过复习研讨会、模拟考试等形式做好过程性诊断,针对性地调整策略和措施,全力提高教学质量。

21.深化“新基础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融合研究,做好信息技术为课堂赋能。教师在内化新理念,培养师生新常规和新基本功的同时,激活学生课堂生命状态,指导学生自主内涵发展。持续探索基于学情、问题导向、深度思维、参与度高的“互动生成式”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备课组继续以新基础研究手册为纲,找准方向。以学科培训和集体教研为抓手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对照新课标做好前后沟通,修正思想,落实好课堂学习与课标理念要求的一致性。加强教师学科素养建设落实骨干教师带动作用,做好课堂设计与青年教师成长的导师作用,做好课堂改革的领头羊。通过专题培训和组内培训等方式加速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化的能力的提升,借助信息化智慧平台和示范校的优势,努力提升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

2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认真落实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结合区 “三航”工程,依托名师工作室、教师自主发展团队、各级教师网络学习平台,做好分层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带动工程,定期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制定对青年教师多元指导方案,提高要求,留足任务,让青年教师找准目标,定好位,给足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迅速让他们脱颖而出,成长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将不定期举行微课题、微技能等基本功大赛,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做好教科融合,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23.聚焦课堂阵地,落实课程育人。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完善我校课程建设,丰富完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需求。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育人,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作业辅导与社团第二课堂活动,推动特色学校建设。指导老师把握课堂育人主阵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注重课程育人功能,加强思政、安全、劳动、传统及心理健康教育,借助书香校园建设计划上好阅读课,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综合理解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能齐抓共进。

24.做好师德行风建设。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教育教学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四个相统一”,当好“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二是认真践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教育部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例开展好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以案为鉴、以案明纪、警钟长鸣,不断增强自身法治素养和规则意识,提高依法执教、规范执教的能力和水平,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

25.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课题申报及过程性指导指导完成6项区级小课题结题和2023年区小课题申报,力争立项结题全员通过。加强学习与研究,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做好新一轮省市级课题的指导以及4项省课题、4项市课题的过程性指导。引领各课组成员做实研究、做真研究,营造科研氛围、提升科研实力,让科研更好的助力课堂教学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2)青年教师的培训与引领,督促、强化阅读和共读,通过持续性阅读分享带动教师自主发展。指导骨干和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增强用笔说话的专业能力与学术水平,引领教师走上自觉发展的快车道。指导青年教师参与模拟讲课、精品课、优课等的评选,规划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指导参加区优秀青年教师评选,争取让更多青年教师在备赛中历练与成长。

(3)名优教师梯队建设与培养,开展新课标视域下的单元教学等主题培训,以主题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带动学科骨干教师发展。针对本学年开展的市区名师、教学能手等评选,提前做好动员、培训、选拔与准备,借鉴往届比赛程序和问题,提前做好指导和引领,为各科名优教师梯队建设做好储备,优中选优,让更多优秀教师成长起来。

26.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夯实教育中坚力量。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要遵循“准、稳、实”发展原则,懂政策,明方向,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做事;立足本职岗位,发扬奉献精神,找准位置,做好引领,在推进学校发展过程中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效率,做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行家。加强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的双提升,以自身的“讲政治、讲担当、有作为”来引领广大教职工树立的规矩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保障能力

27.规范财务后勤保障制度。完善学校公物、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规范采购、维修及出差的审批、报销流程;联系审计公司对我校上学期财务工作进行内部审计,促进财务规范化。

28.完善物业服务。通过完善、落实校园绿化、物业维修等服务工作的管理、考核制度,加强绿化、物业公司服务质量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29.改造、提升校舍、设施。针对我校广场、道路破损、部分校舍老旧的现状,在现有校舍、道路、绿化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制定我校全面提升的规划设计,分批列入教体局维修改造计划,逐步实施。

30.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坚持做好一日一巡检,结合实际和季节特点,组织专人对校舍、学生活动设施、食堂、消防设施、实验室、院墙、电路、路面等进行细致检查,不疏不漏,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种隐患。每月要进行一次安全全面大检查,组织人员对重点部位及重要环节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

31.加大安全防范,保证校园平安。进一步完善安全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各类安全防范工作。要做好特殊时间、特殊地段、特殊人物的防范,要按照保安全、保运行、保进展的经费使用原则,增加安全工作经费投入,努力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协调进展。要重点做好防火,防汛、防食物中毒等防范工作,继续开展好“平安校园”和法制校园的创建活动,争取从源头阻塞校园安全事故。

32.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监督治理。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建立覆盖各时段、各空间、师生全员参加的校园安全治理责任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交叉安全治理网络,对学生执行全天候监管,确保不出空档。还要严格课堂治理,严禁老师迟到早退或放任自流,加大对体育课、实验课和课外活动的治理力度,要求老师与学生同在,并做好保护与帮忙工作。

33.加强部门联动,做好重点防备。主动联络公安交警、交通运管等部门组织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要对学生大力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做好道路交通和校车应急演练,争取从根本上消除乘车隐患。在公安、城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群防群治,抓好校园周边稳定工作。提高对校园周边稳定工作的熟悉,把治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建立长效机制并坚持常抓不懈,果断抵制损害学校周边环境的现象。主动与卫生疾控部门取得联系,以防为主,抓好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工作,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领导组织,制定和完善预防传染病实施方案和治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主动与消防部门配合,防教结合,抓好学校火灾防控工作。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加强人员培训和防火安全教育,加强消防安全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类应急工作机制,形成应急处置合力。定期对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供电设施、仓库、实验室、阅览室、会议室等人员集中可能发生火灾的场所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尤其要对危旧建筑、电网线路等进行重点排查,不留“死角”。使用和治理好易燃易爆物品,保持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疏散通道的通畅,定期组织进行防火疏散演练,有效杜绝火灾事故发生。主动与城建、科技等部门联合,多措并举,做好学校设施设备安全工作。对设施、设备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执行登记治理,并仔细落实整改。对无力排除的隐患,及时上报教育局,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对危险校舍、正在施工建设的校舍,设置安全围栏或警示标志,禁止师生进入危险区域。

34.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制定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实施办法》,开展课后服务。推进“课程超市”建设,通过基础课程、校内活动课程、校外实践课程,建立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参加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评选。通过家委会、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与家长充分沟通,确保家长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探索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等激励措施,形成课后服务长效机制。

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推进党建与学校工作的深度融合

35.以党建工作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把政治统领摆在首位,提升政治建设水平。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学校党建工作。教育引导各位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政治建设的成效体现到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体现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上,转变作风,勇于担当。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决定。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推动形成严肃活泼、优质高效的党内政治生活新局面。

36.实施党员考核制度,提高党员学校工作参与积极性。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将引导青年优秀党员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通过多方智慧形成合力,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加大对党员的考核力度。为使广大党员干部及教师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立足自身实际,做一名高尚的教育人,尽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通过多措施、多渠道引导党员进行理论与业务学习,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通过:“三会一课”,提高理论素养。

37.积极推动党建与督导工作深度融合。扎实做好日常常态督导。做好过程性督导工作,建立督导工作台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到位。牵头学校其他科室完成上级迎检督导工作,配合学校其他科室按时完成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系统上报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全力迎接自主发展督导评估,确保获评自主发展五星级学校。按照实验中学自主发展三年规划和自主发展评估方案,全力迎接区自主发展终期评估,建立自我设计规划、自我推进发展、自我总结反思、自我调控完善的自主发展工作机制,争创样板标杆,引领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系统梳理学校发展成果,实现学校发展新突破。深入研究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精准把脉,查缺补漏,做好督查反馈,唯分必争,确保发展成果颗粒归仓,探究督导新增长点,续写实中新辉煌。

38、积极推动党建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深度融合。2022年我校作为全区唯一初中学校被认定为淄博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学校,督导室将积极配合学校研究确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项目,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教育评价改革,从家长关注、社会关切的重难点问题入手,先试先行,率先探索。深化智慧校园建设,打造未来智能校园。北教学楼网络升级改造/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学校配备、组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39.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学校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全体教职工的作用,定期召开教代会,认真落实教代会的各项决议,督促学校行政对教代会提出的提案予以落实和执行。定期组织教代会代表学习,提高教代会代表参政、议政能力。认真执行集体合同条款,维护和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支持学校依法行政。继续深入抓好校务公开监督工作,办好校务公开栏,让全体教职员工充分关注学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畅通教职工和学校行政领导的交流渠道,为学校的稳定做好协调工作。

继续做好走访慰问工作,深入了解每位教职工家庭情况,及时探望患病的教职工,为他们送去集体的温暖和大家的关爱,继续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淄博市职工大病救助申请工作。关心学校女教工的生活,发挥女工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工作,普及健身保养知识,重点关注孕、产期女教职工的工作和身体健康。关心退休教职工的生活,做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因地制宜,以形式多样的小型比赛为主,从而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在活动中不断增强全校教职工的凝聚力和活力。

六、深化基础性教学,推动课堂改革

40.利用“周半日”教研重点学习新课标。以学科组为单位,继续开展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41.探索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单元教学设计。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深度学习为策略,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通过单元教学设计,将核心素养目标转化为单元学习目标,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针对任务设计契合的学习活动,并同步设计过程性评价内容、方式、标准,提高过程性评价的针对性和激励性,让素养目标真正落地,实现学科育人。每个学科组提交12个单元教学设计。

42.继续探索“互动生成”的课堂实践模型。以“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为课堂推进逻辑,增强课堂教学的体验性、互动性、生成性。“让学习可见、让思维发生、让文化浸润、让生命灵动”,课堂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变化,体现生长性。

43.依托三级论坛,开展“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系列培训。促进全员理念的深化,单元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七、进一步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提升学生工作品质

本学期,教学部继续以省市“五项管理”和教育部“双减”工作实施精神,20版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严格内化区教体局及教研室工作要点。课堂教学继续深化推进“新基础教育”课堂变革,努力培养师生新基本功,抓好课堂教学有效管理,学科有效教研,积极推进课堂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以市级“新基础教育”课题为载体,继续推进“新基础教育”课堂研究成果,形成精品课例,物化研究成果。

44.加强班级文化内涵提升,记录学生成长足迹。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角,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营造与创设贴近学生、展现个性、多彩温馨的班级环境。

1)加强显性文化建设,营造优美环境。体现学校共性文化要求,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班歌以及完整的学习程序等均有所体现,让学校文化在教室中扎根。

2)培育隐性文化特色,打造班级精神。强化班级精神打造,筑牢班级精神底线——每个班级都要形成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学生要有班级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强化班级公约建设,筑牢班级制度底线——人人参与制定,人人严格遵守,学生要有班级公约的执行力和敬畏感。

45.加强班级岗位建设,引领学生成长需求。强化班级岗位建设,筑牢班级常规底线——人人有岗,人人参与,明确岗位目的、岗位职责和岗位机制,加强岗位的指导和评价,学生要有岗位的责任心和存在感;强化班级干部培养,筑牢班级管理底线——学生是管理的主角,要通过班干轮换,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

46.加强“校园四季”综合活动探索,努力形成学校品牌。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校园四季”综合活动新探索为重点,在“新基础教育”理念引领下,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与学校常规工作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结合,突出自然、社会与学生成长相融合的活动节律,形成综合活动系列。以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为引领,努力探索“秋收”“冬藏”的校园四季综合活动,打造精品综合活动,形成学校品牌和特色。

八、进一步加强德育常规建设,提高育人价值。

细化各学段年级养成教育目标,落实《临淄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二十条》,细化学校《教育惩戒实施细则》,扎实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夯实文明礼仪、学习、卫生、生活、健体等五大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化“日检查、周评比、月表彰”奖励评比机制,常态开展各类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餐桌、文明宿舍等评选,积极创建幸福班集体,引领学生成长为五大习惯养成“小达人”。

47.精细校园环境管理。全面提升卫生标准。学校内所有区域均实现卫生责任区项目化管理,师生人人参与,强化责任意识与标准意识,做到“每日一小清、每周一大清”,全面提升卫生清理及保持标准,实现“四有”,即事事有标准、人人有分工、结果有评价、效果有考核,形成校内劳动教育良好氛围。校园环境面貌做到“四无”,即墙面无尘土、地面无杂物、设施无污渍、环境无死角。学校整体做到角角落落干干净净、方方面面整整齐齐,全面提升环境空间育人功能。

48.精准学生习惯养成。提升习惯养成品质。重点通过抓集会、户外活动、功能室上课等课前课后路队秩序及大课间体育活动点评,强化学生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抓日常卫生清扫及大扫除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和责任意识;抓上下楼梯及校内右行礼让习惯,强化学生规则意识;抓物品整理、凳子归位、读写姿势,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抓个人仪表发饰,强化良好校风。

49.精致校园文化品质。班级文化做到精致、精美,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符合学段特点,班级文化要有学生充分参与,并实现动态更新;室内陈设摆放整齐洁净有序、绿色植物点缀自然且管理到位、卫生细节窗明几净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