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2022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2-5398823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10-12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2022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2-10-12
  • 字号:
  • |
  • 打印

根据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年度发展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成立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更好保证美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处、班主任、艺体组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美育工作的开展。

三、明确中小学美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

(一)中小学美育以构建中小学“大美育”格局为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

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实现美育的“四个结合”。要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活动相结合,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结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3.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中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内容和要求。

侧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引导学生感受和初步认识色彩、构图、造型、声音、节奏、旋律等美的构成元素,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初步了解社会美,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培养良好的品行,懂得礼貌待人;接触欣赏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体验运动美、形体美,感受运动与美的关系。

四、工作措施

(一)要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

1.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

我校把美育教育向各科教学渗透和各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每个月每位教师都写一份学科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详细教学设计。

2.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强化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首先,进行美育特色教育理论培训。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重修艺术,提高美育素养,增强美育责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明确什么是美育,美育教育包涵哪些内容,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育教育。全体教师要真正懂得美育的涵义,努力以自己美好的形象、优美的语言打造美妙的课堂,要用知识的严密美、结构美、深邃美来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达到对美育教育充满信心,并能很好的付诸实施。其次,立足校本,进行教师师德素养培训。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美的素材,积累美的资源,创造美,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累审美经验。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美育

第一、开展课外美育活动。

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因而能够收到较好的美育效果。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使美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本学期制定如下活动安排:

1.读书活动、文艺汇演。

2.诗歌朗诵比赛。

3.制作节日小报。

第二、建立课余兴趣活动小组。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建立课余美育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深化、延伸课内学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课余活动小组的天地里,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会投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努力地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爱好、专长得到培养、提高和发展,在某一方面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

(三)在艺术课中体验美

艺术学科是美育的主阵地,开齐开足音乐、美术和艺术欣赏等艺术类课程,系统普及美育知识,将音乐、美术学科作为美育教育的龙头科目,充分应用一切可开发的资源,通过讲解造型、色彩、画法的设计与应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审美意识。通过讲解乐理知识,说明不同的曲调、节拍、音符的特点,掌握艺术的不同表现手法,从而激发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欲望,学会如何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培养和发展艺术特长。

(四)在校园建设中实施美育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浸入学生心灵的美育。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美育功能。

⑴在原有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校园设施,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努力烘托一种清新、优雅、文化氛围浓厚的气氛。要让每一面墙会说话,真正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⑵开展室内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布置好教室的墙壁、黑板。

⑶充分利用社会美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依托团队阵地,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校园广播成为美育的宣传阵地。

五、强化评价,规范管理

⑴加强艺术课程教师的评价。进一步完善艺术课程教师个人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成果展示、问卷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每月进行总结,对任务落实中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帮助。

⑵细化学生评价。通过对艺术课程教师的走访调查,在原有的学生评价考核表上增添美育活动考核内容,考核主要从收集的资料、过程的表现、展示的作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师生参与艺术课程的热情。

⑶其他学科教师的考核。其他学科教师在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突出美育教育的权重,量化打分。

⑷将学生板报及手抄报、校园广播、班级美化绿化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

美育,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各位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浓厚的美育工作氛围,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构建健全完善的美育工作体系和科学高效的美育工作机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努力使美育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学校美育专项经费情况

我校有美育专项经费,保证学校美育教学工作和美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近3年学校美育经费支出明细。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障美育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学校历来重视美育教育,根据美育教学需要,学校每年预算足够的专项经费,每年资金20万元,保障美育教育的正常实施。每年选派专职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种艺术教育培训、现场会,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每年开展艺术教育优质课评选,装备各种艺术教育功能室,购置必要的美育教育器材,奖励成绩突出的美育教育先进个人,在学校有限的办公经费中,优先保证美育教育的基本开支。以2019年为例,美育教育支出24万元,其中书法桌凳29960元,美术教师学习3186元,音美教室专用凳12978元,钢琴45200元,音美教室专用橱54810元,美术教室桌椅94947元。

学校艺术教师待遇情况

在职务评聘、奖励、课时计算、进修、培训等方面有具体的校级实施细则,保证艺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994年建校以来,学校就以“倡导全面发展,鼓励单项冒尖”为校训,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特色,长期坚守,深耕细作,取得系列成绩。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为促进美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在在职务评聘、奖励、课时计算、进修、培训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保障艺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树立艺术教师的自豪感,引领美育教师全身心工作。学校开全开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鼓励艺术教师开展各种艺术比赛活动,提高师生的艺术及审美素养,艺术教师的工作量标准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学校安排的课外艺术活动和艺术社团辅导工作的时间,均按照课时时间计入工作量,激发和调动了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音乐教研活动

时光如梭,转眼间一学年又过完了!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在我们音乐教研组的老师共同努力下,终于圆满完成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更新观念、提高音乐教研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意识为目的。以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组员的团队意识为方法,促使我组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稳步提高,更能够促使音乐教研组每一-位成员从思想、理念教学水平有一个新的跨越。

(二)活动重点

1.通过活动,把我们音乐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组织,能够形成共同的统一目标,形成真正的合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我组全体组员从教学水平.上有一个飞速的跨越。

2.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努力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学习内容是:新课标的学习领会,落实大纲要求课堂标准学习。促使我组每一位组员教学理念上得到跨越。

3.加强组员音乐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包括:教师自身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促使我组成员从自身水平_上有一定的跨越。
4.
积极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加大辅导力度,准备在下学期校园学生艺术节活动中再创辉煌。

(三)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1.取得的成绩

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并带领组员学习,学习内容:先进教学经验、新课标、课标解析等等,使组员的整体业务能力从理论上有所提高。

对于学校布置的任务,有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不足之处

通过我们不断的更新思想观念,认真领会学校的办学理念。我组成员从思想上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按照中心的统-部署进行定的教研活动。但是,在创新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特别是课堂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将吸取更多优秀的经验,多学习,多研讨,努力把我校的音乐教学水平提高一个新层。

美术研究课题

我校积极鼓励和提倡教师善于学习,精于研究,勇于承担课题研究的任务,我校史丽虹老师参与美术教研室的市级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下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活动,在一年多的研究中,积极带动我校欣赏课教学的提升。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在国家文件导向下,最近一段时间,最热的教育流行语莫过于“核心素养”,在全社会掀起了沸沸扬扬的讨论热潮。而“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最为关键的概念,已渗透、融入到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全过程中。目前美术学科确立的“核心素养”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作为美术学科中四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美术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甚至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里也有较多的美术作品、自然现象需要师生共同赏析。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欣赏内容多,涉及面广。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据不完全调查以及实践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欣赏评述教学中往往以美术家的介绍、以“文学性”的解释、以作品的社会影响等讲述代替美术作品本身的欣赏,忽视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语言、风格、审美价值、文化背景的赏析,同时课堂中基本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很少参与讲述,师生互动少,甚至有的教师只要达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或情感的渲染就认为自己达到了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往往学生欣赏过后对自然美或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是浅显的,或者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没能将其转化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与必备品格。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即使是小学生他们的信息量与知识储备是不容小觑的,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当下学生的特点,结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引,在欣赏评述教学中既要强调知识和技能,还要兼顾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的教学显得刻不容缓。

课题开展以来,我们本着“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理念,多次召开主题研讨活动,立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淀,深入探索美术欣赏教学模式。

艺术素质测评档案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育工作如何开展?师资力量如何保证?美育测评的结果有何作用?具体实施过程如何监督?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这一系列的工作有了一道硬杠杠。根据意见,山东从2016年开始对普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测评结果纳入学生艺术素质成长档案。其中,初中毕业生测评结果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高中学生测评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测评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强调素质测评应当覆盖全体学生。本着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教育部将在全国建立一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实验区由各地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的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