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临淄区遄台中学教学管理制度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3-5399294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9-04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临淄区遄台中学教学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23-09-04
  • 字号:
  • |
  • 打印

 

 为优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临淄区遄台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原则

 1.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2.坚持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持续发展,不断提高。

 3.坚持优化教学过程的原则。学校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从起始年级抓起,抓好教学全过程,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紧紧抓住教学各个环节,严格规范,优化流程,持续改进,精益求精,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4.坚持总结提炼和交流传承的原则。加强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总结提炼和反思,加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年级组、教研组等层面的合作和互助,使教学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传承、改进、提高,形成健康、和谐的管、教、研、学氛围。

二、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学秩序的管理。包括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班风和校风,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做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统一;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合理科学安排学生学习、锻炼和睡眠时间,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准随意提高教学要求和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教师配备、学生分班等应遵循公平和均衡的原则,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准举办实验班、重点班;坚持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严格控制和规范教辅资料的征订和使用,加强学校同社区、家长的联系。

 2.日常教务的管理。包括制定校历、课程表、教学进度表,对日常教学进行检查,不断改进检查的内容与形式,注重检查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性,对教学日志、教材、教学档案和学生学籍资料进行规范管理。

 3.教学环节的管理。包括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等教的环节和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考试等学的环节,以及教与学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协调、配合的管理。

 4.学生活动的管理。包括团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特长生培养、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5.教学评价的管理。包括教学质量标准与教学过程要求、教学评价模式与方法、教育成效与教学成绩、评价结果分析与处理的管理。

 6.教学研究的管理。包括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方式、成果、考核和总结的管理。

三、教学常规的计划管理和制度建设

 1.计划管理方面:

(1)每学期开学前,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和年级组要有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教师要有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研究计划,校内各层次计划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各类计划中要有工作目标和完成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各种计划应作为进行落实、检查和评价教学工作的依据。校历、学校计划、教导处计划、教研处计划、毕业班工作计划及教师任职任课表均应在开学初(一周内)分别交教导处和教研室。

 2.制度建设方面:

(1)要建立科学、系统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如各种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规范、教师教研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学习基本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籍管理制度、评优和奖励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都要以文本形式发给教职员工和学生学习,认真实施。

(2)要有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学校要有骨干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的培训、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制度。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扎实的教师队伍。

四、教与学的各环节的管理

 1.对教师“教”的基本要求

(1)备课:教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不得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和现成教案,严禁无教案上课。个人备课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拟订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能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加工和生命激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撰写高质量的课时教学设计方案。集体备课要求:同学科同年级有两名以上教师任教的学校要组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和“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集体备课要真正开展研讨,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分享、思想交流,共同提高。教案撰写要求:平时授课要有超前1-3课时的教案;凡采用电子备课的,课件只是教案的组成部分,任课教师不得以课件代替教案,还应有施教批注的纸质教案;每学期书写教案的数量应与教学计划安排相吻合;教案中确定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和落实;复习课、习题课与试卷评讲课均应有教案,并在教案中体现对学生学习各个环节的指导与监控。

 学校对备课情况的检查,每学期至少三次(二次定期),采取定期、统一检查与随时、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查教学过程。

(2)授课: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如确需调整,须报学校教导处批准)、按课表上课,调课必须经过教导处,严禁随意缺课、私自调课和停课。

 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必须在预备铃响之前到达教学地点,做好教学组织工作;教学中应保持必要的激情,营造平等、和谐的气氛;贯彻有效教学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板书规范工整,能提炼、概括知识要点及其逻辑关系,展示思维的过程;语言清晰准确、精炼生动,逻辑性强,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有复习导入、新知探究、过渡衔接、小结巩固、课后学习任务布置与指导等基本流程,学生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努力营造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魅力的课堂。

 实验教学要求:物理、化学、生物任课教师、实验员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设计、动手能力,应按课标、教材或教学设计开齐实验。

 课后反思要求:教师课后要及时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借鉴。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通过听课、说课和评课来进行。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应注重听课、评课的实效,防止流于形式。

(3)练习与作业:依据课程标准、学习内容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创新作业形式,提倡书面作业与课外实践操作性作业(如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调查、阅读感悟、搜集和整理资料等多种作业形式)相结合。

 作业布置要求:要求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布置作业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以课本内的习题为主,也可另外精选少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提倡根据学生状况为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

 作业批改要求:应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能认真及时批改、检查和讲评,提倡有重点地面批面改。教导处每学期对各学科作业量和批改情况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性检查,并进行不少于二次的有针对性地抽查,每次抽查要作出记载和通报。

(4)辅导: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因人而异、方法多样。强化分类推进,重视个别辅导,精心实施,讲究实效。教师能耐心答疑,主动辅导,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拒绝学生。既重视学业类的辅导,也重视兴趣特长类辅导和心理健康类辅导。

 学业辅导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不得在辅导时间讲授新课,不得以辅导为名成建制补课;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科优秀生,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潜能;要关注学困生,加强教师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班主任、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开展个别或小型的辅导,使学困生尽可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特长生辅导:加强音体美等学科特长生的辅导。要根据学生特长,激发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育教师要组织成立学生体育代表队,音乐教师要组织成立学生文艺表演队,美术教师要组织成立学生美术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辅导:要结合学科实际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等辅导活动,不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学生学业评价:提倡多采用激励性、过程性评价。

 考试要求:凡国家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除学业水平考试和上级教育部门统一教学质量监测按规定进行外,学校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监测,章末(单元)测验随堂进行;平时纸笔测验次数适当,校内统一测试命题由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自行命制;测试试卷应及时批改、分析、评讲,肯定成绩与进步,分析问题与缺差,做好补救、补学和补测工作;教师对学生考试情况均应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与名次、不按考试成绩安排座位及编排考场;期中、期末考试后,各科教师要认真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教与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写出分析报告交教导处存档;年级组要对各年级成绩进行分科分析。

 综合素质评价要求:严格执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规定,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学生特长表现、过程性评价、实践操作能力、检测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等一道纳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方法灵活多样,评语应准确、精炼;评价结果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或A、B、C、D四个等级呈现,实行“等级加激励性评语”的评价方式。有学生学业评价及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学生档案、资料建设完善。

 2.对学生“学”的指导

(1)预习:使学生知道预习的目的,掌握预习的基本要求,养成先预习再上课的良好习惯,培养利用教材、工具书、参考书等资源进行自学的能力。

(2)听课:要制定班级公约,要求学生不迟到,做好课前准备,遵守课堂秩序,集中精力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到课堂“三勤”:勤思考、勤发言、勤记笔记。

(3)复习:养成先复习后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

(4)作业与实践活动:学生应按质、按量、按时、独立完成书面作业,书写规范,及时订正,要有错题集和典型试题集,对典型错题和有创意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总结。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倡导科学探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5)考试:端正考风考纪,诚信考试,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过程和结果,尊重监考老师。坚决杜绝考试作弊行为。

 五、教学研究常规管理

 1.学校要不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加强领导,专人分管,专人负责,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组织网络,做好校本教研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总结评价工作。

(1)强化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和建设,建立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规范,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作用。

(2)教研组负责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学科性的课题研究、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评优和改进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等活动,加强学科建设。教师应积极参加教研、科研活动,备课组每周活动一次,学科教研活动每两周举行一次,确保每次教研活动不少于60分钟,教研活动做到有学期计划,有专题内容和研究方向,有活动记载,有工作总结,有教研成果,形成民主、务实、科学和充满活力的教研风气,教研要紧紧围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进行。

(3)采取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提倡叙事研究、案例研讨、说课、理论学习、网络研讨、教研沙龙等教研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立足点,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研究和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教师要主动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和学科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

 2.建立健全有效的听课、评课制度。分管教学工作的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不少于30节,教师不少于16节。听课人员要及时做好听课记录、评课记录,并与任课教师认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