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淄区遄台中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5-5450259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5-21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一、总则
为加强学校配餐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为学校提供配餐服务的供餐单位以及学校内部涉及配餐管理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二、管理职责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总务主任、教师代表、家长委员会代表等为成员的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配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配餐食品安全问题。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配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对供餐单位资质审核、食品配送过程监管、食品留样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等。
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用餐秩序管理和食品安全教育,及时反馈学生对配餐的意见和建议。
三、供餐单位选择
资质审查:选择具有合法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良好信誉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供餐单位。对供餐单位的资质文件进行严格审核,并留存复印件备案。
实地考察:组织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家长委员会代表等对供餐单位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考察供餐单位的生产环境、卫生条件、食材采购渠道、加工制作流程、人员健康管理、餐具清洗消毒等情况。考察后形成书面报告,作为选择供餐单位的重要依据。
合同签订:与供餐单位签订供餐合同和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食品质量标准、配送时间、食品安全责任、违约责任等内容。
四、食品采购与储存
食材采购要求:要求供餐单位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采购的食品原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正规渠道采购,并有检验合格证明。严禁采购“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未经检疫的肉类及其制品等。
食品储存管理:供餐单位应具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储存场所,食品分类存放,隔墙离地,保持通风良好。食品储存场所应配备防鼠、防虫、防潮、防霉等设施设备。学校定期对供餐单位食品储存情况进行检查。
五、食品加工与配送
加工过程监管:要求供餐单位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防止交叉污染。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使用。
配送要求:供餐单位使用专用的食品配送车辆,车辆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食品配送应采用密封、保温、保鲜措施,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配送食品的容器、餐具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使用前经过清洗消毒。
六、食品验收与留样
食品验收: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在食品配送到达学校后,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验收。检查食品的外观、包装、数量、质量、温度等,核对食品的送货清单和检验报告。对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坚决拒收并及时通知供餐单位整改。
食品留样: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必须留样,留样食品应在专用留样容器中盛放,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25克,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留样食品应注明食品名称、留样时间、餐次、留样人等信息,并做好留样记录。留样冰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清洗消毒。
七、从业人员管理
健康管理:供餐单位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学校定期对供餐单位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进行检查。
培训管理:供餐单位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学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食品安全专家对供餐单位从业人员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八、监督检查与投诉处理
监督检查: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供餐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检查内容包括食品采购、加工、储存、配送、留样等环节,以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环境卫生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供餐单位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同时,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供餐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
投诉处理:学校设立食品安全投诉电话和邮箱,接受师生和家长的投诉和建议。对投诉内容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在规定时间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对涉及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九、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学校配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各部门职责。应急预案应包括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救援、调查、处理等内容。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和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结束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事故处置: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及时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保护好事故现场,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十、信息公开与宣传教育
信息公开:定期向师生和家长公开供餐单位的资质信息、食品采购渠道、食品安全检查情况、食品营养成分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宣传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