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淄区第八中学教学管理制度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4-544832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2-08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为了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做到思想端正、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勤学修身等,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备课
围绕学科课程标准、班级学生实际和学校工作计划制定任教学科教学计划。教师课前必须写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尤其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备详实。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教案每月由学科组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1.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每门课程;开学前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理念,明确课程要求,拟订学期教学计划。
2.通读全册教材,熟悉内容体系,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本册教材的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明确教材各单元知识的联系与衔接。
3.教师备超周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补备。青年教师(工作5年内的教师)要手写教案。
4.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经验(或优秀教案)应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能照搬照抄。
5.备课时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座右铭。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学最佳时间的教学密度,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教法与学法。
6.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同学科教师,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定课题、定主备中心发言人)认真研讨集思广益,并做好集体备课记录。
二、授课
1.教师按照课表上课,做好课前准备。不上无准备的课,不坐着上课,不歧视后进生;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直观教学,采用普通话教学,给学生思考的时空。
2.发挥课堂最大教学效益,进教室上课要关闭通讯工具,无特殊情况不会客,不走出课堂,准时上下课,保证学生课间活动时间。
3.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不带个人情绪,站立讲课。用普通话,语言要准确、精炼、生动,教态要端庄、亲切、自然。
4.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全神贯注,精神饱满。课堂秩序应始终良好,教学气氛应活泼而不乱,严而不死板,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课后认真撰写“课后反思”。
三、作业与辅导
1.作业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有弹性的作业,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业形式讲求多样化,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
2.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控制家庭作业量。应督促教育学生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习惯。
3.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课堂作业和练习册要全批改,批改作业所使用的符号应当规范统一,批注提倡短语加等级,适当做好记录。
4.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以保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
四、学习研讨
准时参加学校政治、业务学习,认真做好会议记录。经常读书看报,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期末撰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教学随笔。研讨和评议要听取他人意见、汲取他人精华、发表自己见解。建立听课制度,养成专心听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的良好习惯,听课后要及时跟授课老师交流。
五、教学研究
1.完善教研机构,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要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室)、备课组和课题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做到“三定”:定时、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认真研讨,并做好记录。
2.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研组(备课组)应根据本年段的特点,承担课题研究的一部分任务,及时整理研究经验。
3.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要做好记录和简评,并积极参加评课活动。
六、质量管理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考评工作。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规范化要求和质量标准,有检查、指导、评估措施,要全面科学地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七、评价与考核
1.评价学生要以《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以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
2.重视过程性评价,采取阶段性(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每学期、学年结束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评价和教师的评语评价。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