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临淄区溡水实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3-539925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0-25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临淄区溡水实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3-10-25
  • 字号:
  • |
  • 打印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我校为发挥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全校开设“劳动技术课”,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活动形式

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两种组织形式:

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四、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4.开放性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5.安全性原则

劳动技术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技术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技术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从小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五、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学校配备劳动技术课专用教室;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二)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教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是劳技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新课程强调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技术观念、劳动技术态度、劳动技术习惯的养成。劳动技术课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劳动技术即体力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即德育”等观念,将“劳动技术教育”转变为“教育劳动技术”。关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

(三)课程内容

学校从实际出发成立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建设,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课本,我校归纳整理出不同年级所掌握的劳动技能。

 

校内劳动清单

12年级校内劳动清单

1.物品整理:整理书包、叠好衣物,摆放整齐;整理抽屉,大书小书分类放;整理桌面,书本文具整齐放在课桌角;及时清理书桌内杂物;人离椅靠,桌椅摆正。

2.班级岗位:在教师指导下,会擦黑板、擦桌椅、擦门窗、洗抹布、扫地、拖地等劳动。主动捡拾垃圾,保持书桌及周围地面无垃圾;学会简单的垃圾分类。

3.个人卫生:保持个人桌椅及周边环境卫生;餐前洗手,文明就餐,餐后按要求清理并摆放好餐具。

4.环境卫生: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关风扇;节约用水,取水适量不溢出,随手关紧水龙头。爱护校园一草一木,不随意践踏、采摘。

5.种植养殖: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内种植1盆花,如绿萝等,定时给花浇水、施肥、除草等。

6.手工工艺:使用纸张制作简易的手工制品,如笔帽、贺卡、课程表、书签等。学会简单的折纸,如折小风车、手提袋等。

34年级校内劳动清单

1.物品整理:合理摆放学习用品;及时清理讲台桌面及书桌内杂物;人离椅靠,桌椅摆成一条线,图书、工具分类摆放。

2.班级岗位:熟练使用清扫工具,擦黑板、擦桌椅、洗抹布、扫地、拖地,保持教室整洁。分类投放和倾倒垃圾。按时开关门窗。

3.个人卫生:保持个人桌椅及周边环境卫生;餐前洗手,文明就餐,餐后按要求清理并摆放好餐具。

4.绿色校园:节约用电,人离电断;节约用水,使用洗涤用品按需取用,降低污染;节约用纸用笔,文具干净整齐;做好值日分工,合作完成卫生区清扫工作;参加校园爱心义卖活动,共享闲置资源;在教师带领下美化教室、校园,如做好墙报栏、宣传栏的文化宣传等;养护校园内的植物,为花草树木浇水、除草。

5.种植养殖:创设班级植物角,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种植养护1-2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记录其成长过程。掌握1-2种蔬菜的种植方法,在校园劳动基地进行播种、浇水、除草、施肥、采摘等;学会关心照料金鱼等小动物。

6.手工工艺:结合传统节日,在教师的帮助下剪窗花、做灯笼、包粽子、做月饼;初步认识布艺、陶艺、编织并进行简单的制作,如缝制香囊、编织发带、围巾、杯垫等;改进劳动工具,尝试旧物利用,发现生活妙招。

5年级校内劳动清单

1.物品整理:对个人学习空间、用品进行整理,清理不用的作业本等杂物。归类收纳卫生工具、整理教室的图书角、讲台桌面;人离椅靠,保持日常桌椅摆成一条线。

2.班级岗位:掌握室内外卫生清扫的方法,熟练使用清扫工具,每日能高效进行室内外卫生清扫,保持地面整洁、干净,无灰尘、无污渍。分类投放和倾倒垃圾。按时开关门窗。

3.绿色校园:自觉并带动其他同学节约水电,节约学习用纸用笔,探索废弃纸笔的回收再利用;做好值日分工,合作完成卫生区清扫工作;在教师带领下富有创意的美化教室、校园,如做好墙报栏、宣传栏的文化宣传等;爱护、养护校园内的植物,为花草树木浇水、除草。注重垃圾减量,按需取用水电,降低污染浪费。

4.种植养殖:了解绿萝等植物的栽培知识;制定种植计划,清晰了解种植品种,按照生长周期进行观察记录;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的知识。使用铁锹、锄头等劳动工具为植物翻土;参加学校组织的农产品收获与采摘活动;参加饲养劳动实践活动。

5.手工工艺:结合传统节日,自主设计并进行剪窗花、灯笼制作、包粽子、做月饼等;进一步认识布艺、陶艺、编织,有创意地进行陶艺创作,注重布艺的回收再利用,扩大编织范围,设计制作花束、手套等;进一步探索旧物回收再利用,发现生活妙招等。

67年级校内劳动清单

1.物品整理:对个人学习空间、用品进行整理归纳,及时清理教室杂物,进行垃圾分类;保持班级储藏室、教室内图书角、卫生工具、书桌、讲台桌面等干净整洁,各类物品分类放置。寄宿制学校学生按照校内内务标准整理,保持宿舍整洁卫生。

2.教室清洁和美化:懂得卫生工具使用技巧和教室保洁方法,按班级分工参与室内外卫生区的清扫,合作进行学校大扫除,如擦玻璃,清理卫生死角等;美观布置教室文化墙、室内墙面、黑板报、读书角等,适当布置室内绿植。在传统节日前后布置教室,营造节日氛围感。

3.绿色校园:讲究节能环保,做好垃圾分类,有节能意识,学会旧物再利用,如二次用水、废塑料瓶改造等;参与校园爱心义卖活动,共享闲置资源。

4.种植养殖:利用校内实践基地,了解四季种植并会使用基本农具参与基地作物的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采摘全过程,按照生长周期进行观察记录,深入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的知识;参加饲养劳动实践。

5.手工工艺:掌握简单的木工雕刻和拓印技法,创意制作木工作品,如笔筒、手机支架等;学习制作简单金属作品;学习运用特定布艺技法缝制布艺作品。参加 STEAM,创客教育等科技活动。初步学习非遗文化,进行非遗体验与制作。

6.工具修理:知晓常用工具的基本构造,能安装并维修简单的日常用品,例如常用劳动工具,日光灯、水龙头等。

7.志愿服务:在校园劳动节、文化节等活动中,承担服务岗位工作;体验校内服务岗位,如园艺师、保洁员等,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工作过程。在学校餐厅承担志愿服务岗,体验如分配饭菜等简单劳动。

89年级校内劳动清单

1.物品整理:对个人学习空间、用品进行设计、布置,力求美观和实用并重;对班级储藏室、教室内图书角、卫生工具、书桌、讲台桌面等进行整体规划,保持整洁,各类物品分类放置。寄宿制学校学生按照校内内务标准整理,保持宿舍整洁卫生。

2.教室清洁和美化:熟练掌握卫生工具使用和教室保洁方法,熟悉常用清洁剂的使用方法;按分工参与室内外卫生区的清扫,合作进行学校大扫除,如擦玻璃,清理卫生死角等,并能掌握一定技巧;创意布置教室文化墙、室内墙面、黑板报、读书角等,适当布置室内绿植。在传统节日前后布置教室,营造节日氛围感。

3.绿色校园:讲究节能环保,做好垃圾分类,有节能的好想法,结合生活小窍门不断探索旧物再利用方法;设计并组织校园内爱心义卖活动,共享闲置资源。

4.种植养殖:熟练掌握四季种植并会使用基本农具参与基地作物的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采摘全过程,做好观察记录并就农事展开思考,体会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的融合,体会古人智慧;参与学校的农产品收获与采摘活动;参加饲养劳动实践活动。

5.手工工艺:创意制作木工作品;深入制作金属工艺作品;进一步探索运用特定布艺技法缝制布艺作品,不断开展创作。参加 STEAM,创客教育等科技活动。深入学习非遗文化,进行非遗体验与制作。

6.工具修理:进一步学习常用工具的基本构造,能有创意地维修或改良锄头、喷水壶等简单的日常用品。

7.志愿服务:在校园劳动节、文化节等活动中,承担服务岗位工作;深入体验校内服务岗位,如宿管员、图书管理员、实验员等,感悟不同岗位的职责

一年级家庭劳动清单

1.居家防疫,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知识,掌握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

2.掌握垃圾类别,指导分类处理,坚持在家进行垃圾分类。

3.学洗袜子。

4.学习用扫把扫地,会用畚箕。

5.学习折衣服、裤子、袜子等。

6.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

7.学习剥壳,会洗水果。

8.会整理自己的书包。

9.学习系鞋带。

10.会分类整理自己的玩具。

11.坚持每天自己洗漱,并会将洗手台和地面上的水渍擦干。

12.给父母或长辈做些表达孝心的事:捶捶背、剥水果吃等。

13.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能主动参与家庭大扫除劳动。

二年级家庭劳动清单

1.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知识,掌握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2.坚持在家进行垃圾分类。

3.学习用拖把拖地,怎样才能拖得又快又干净。

4.学习清洗简单的小衣物如自己的小内裤、袜子等。

5.坚持饭前帮家人盛饭、摆碗筷。

6.坚持饭后收拾、擦桌子、并学习洗碗筷。

7.学会分辨蔬菜的好坏,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

8.会洗叶菜类及根茎花果类的蔬菜。

9.坚持自己的衣裤自己折。

10.学会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

11.学会叠被子,给父母或长辈做些表达孝心的事:把父母或长辈的被子叠整齐。

12.学会淘米,并能用电饭煲烧出软硬适中的米饭。

13.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地参加家庭大扫除劳动。如:把家中和家外公共区域打扫得干净等。

三年级家庭劳动清单

1.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知识,掌握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

2.会进行垃圾分类,打扫卫生。

3.会用洗衣机洗衣服。

4.会折衣服、裤子、袜子等。

5.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擦桌子、洗碗筷。

6.会洗自己的鞋子,帮家人擦皮鞋。

7.会用缝制沙包、香包、手工制作包书皮等。

8.会打死结、活结、蝴蝶结等。

9.认识、洗切葱、姜、蒜。

10.会洗切叶菜类及根茎花果类的蔬菜。

11.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

12.给父母或长辈做些表达孝心的事:洗头、洗脚等。

13.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地参加家庭大扫除劳动,如:扫地、擦窗户、拣公共场地的垃圾、拖楼梯等,把家中和家外公共区域打扫得干净。

四年级家庭劳动清单

1.掌握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学会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

2.坚持垃圾分类,并用行动影响家人。

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种一盆花并进行养护。

4.学习使用手工工具尝试制作毽、剪纸、编制、十字绣等手工作品的制作。

5.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

6.坚持每天帮家人洗一次碗。

7.能自己洗头发。

8.掌握衣服洗涤分类,能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9.书架进行归类整理。

10.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制作2个凉拌菜。

11.根据花草特点学习花草养护知识,按花草习性浇花。

12.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弟弟或妹妹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

13.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地参加家庭大扫除劳动,如:扫地、擦窗户、拖楼梯、拣公共场地的垃圾等,把家中和家外的公共区域打扫得干净。

五年级家庭劳动清单

1.掌握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学会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

2.坚持在家进行垃圾分类。

3.坚持每次用完卫生间后及时打扫卫生间。

4.坚持每天帮家人盛饭,饭后一起收拾桌子。

5.学会整理换季衣服。

6.坚持每天整理自己的书桌、书柜。

7.照顾小弟弟、小妹妹。

8.学习将冰箱中的物品分类摆放。

9.养护花草。

10.坚持每天洗一次碗及清理灶台。

11.学会2个凉拌菜。新学烧两个菜。

12.为家人准备一次早餐。

13.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地参加班级劳动,如:扫地、擦窗户、拖楼梯、拣公共场地的垃圾等,把家中和家外公共区域打扫得干净。

六、七、八年级劳动清单

1.卫生防疫:掌握卫生清理方法和流程,灵活使用卫生工具,增强防疫意识。掌握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2.垃圾分类:坚持在家进行垃圾分类。

3.清洁厕所:掌握洁厕技巧,能够安全使用清洁用品。

4.内务整理:掌握内务整理规范要求。做到物品规整有序,床面平整无杂物,床下干净无灰尘,衣橱擦拭洁净,衣物分类整齐。

5.收拾书桌:充分利用书桌空间进行合理摆放,做到桌椅干净,书籍分类摆放整齐,学习用品竟然有序。

6.洗涤缝补:掌握洗涤缝补技巧。做到分类清洗衣物,干净无污渍;学习缝补方法,熟悉缝补流程,按需选择针线、布料进行简单缝补。

7.烹调烹饪: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流程,做到辨识食材食料,安全使用炊具,控制时间与火候,学会基础家常菜。

8.种植养护:掌握花草养护基本技巧。了解花草种类习性,选择适宜生长条件,做到适时适当浇水、松土、防治病虫害。

9.照顾家人:能够融洽家庭氛围,分担父母责任。做到与家人分享快乐、分担烦恼。陪伴父母劳作,照顾弟弟或妹妹的生活。

10.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积极地参加家庭大扫除劳动,如:扫地、擦窗户、拖楼梯、拣公共场地的垃圾等,把家中和家外公共区域打扫得干净。

(四)劳动阵地建设

学校要设立并管理好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技能活动室,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卫生区域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五)教育管理

劳动技术课教学要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家庭劳动教育,让孩子在家庭、社会的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

(六)达标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通过每学期一次的劳动技能达标活动促进劳动教育,让学生学的会、用的好,真正掌握好劳动技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达标活动上学期内容为我校制定的不同年级的劳动技能内容,每学期抽签的方式确定达标内容。下学期为校内大扫除内容,教室卫生、校园环境卫生,学生每人一个岗每人一项达标任务,以此来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除了每学期一次的达标活动外,还要利用每天的卫生扫除、班级岗位、家庭劳动作业等进行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六、具体措施

1.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校讯通、家长学校等渠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养成教育。

2.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每月至少安排两次。争取一周一次。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基地作用。尽可能不占用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

3.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卫生和校园美化相结合。实行教室明确分工,校园、车库、篮球场等公共区域各班大包干。明确班级及个人职责。

4.组织职责。政教处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纪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总务处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年级组负责督促、协助各班按要求开展好劳动教育课,对年级各班劳动情况评估并记入班级考评,组织好本年级科任教师按要求参加劳动课的组织指导;班主任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

                             临淄区溡水实验学校

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