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淄区稷下小学2024年工作总结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5-552420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5-21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2024年,是稷下小学锐意改革、高质量发展的一年,在区教育和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校委会一班人带领全体教职工,紧紧围绕教体局2024年的工作思路,工凝心聚力、锐意改革,在党的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临淄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单位、临淄区学校管理品质提升示范校、2024年度国际StarT项目式学习最佳实验学校、齐文化教育家校社共建单位、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先进单位、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单位、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突出单位、艺体管理突出单位、工会工作突出单位、宣传思想工作突出单位。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优化教育风尚
(一)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党支部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提升组织力。在理论学习上,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开学第一课,党员第一讲”活动,每月召开党员大会学习最新理论与方针政策,并创新学习方式。同时,强化党性教育,组织参观北海银行地下印刷所旧址,开展党性体检,加强党员日常管理,不断提升党员政治素养与党性修养。
(二)践行宗旨,彰显党员担当
党支部始终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积极组织党员教师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关注师生需求,主动为师生解决实际困难,将党的关怀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诠释党的初心和使命,为师生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三)荣誉激励,续写党建新篇
通过一年的努力,党支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成果显著。在年终考核中,荣获临淄区年度“时代先锋基层党组织”称号,党建办和音乐组获评临淄区年度“时代先锋岗”。
二、优化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聚焦新课改,构建鸣辩课堂新模式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对新课标、新教材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思考,本学期,我校积极构建“3327鸣辩课堂”教学模式,力求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打造乐思乐学的课堂教学新样态。依托3327教学模式,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师生一起聚焦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赋能新课堂。
(二)重心放日常,打造精特美课堂新高度
一是在常规管理规范中抓好细节。严格教学六认真,分三步走。各教研组开展“磨、建、研、展、赛”活动,抓好单元备课,明确课时、分层作业。落实常规月查,明确标准,涵盖备课、上课等,实现月查、反馈、整改流程化,抓好命题与错题梳理。
二是推进“新基础教育”试验。依托3327争鸣课堂模式,让改革走向“精、特、美”。把时间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益;将试验融入日常,教学开放;读懂教材、学生及关联,提升教师能力。
三是做好课堂观课评价研究。开展亮点展示课等多种课型活动,以“一课重组” 等活动为契机,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提升教师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关注读写,诵吟结合提升素养
本学年稷下小学按照课程标准各学段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练字方案。通过教、写、评三个步骤,落实了教—学—评一致性,切实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搭建“四三一”阅读体系;充分挖掘吟诵教学资源,开发诵吟校本课程,并逐步构建形成稷下小学“学、赏、展、画、写、评”六环诵吟教学法,依托校内教师资源,开设适合各年级段的诵吟课程。
(四)锤炼师资,聚焦成长共研共进
一是创生文化,打造教研团队。深化新基础教育研究,转变教研形式与方向,开展主题研究。抓好机制建设,推出教师培养计划与发展规划,实施积分制,强化团队建设,完善 “稷下先生” 评选奖励制度,激发教师成长动力。
二是项目推进,提升发展动力。设立名师工作室,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整合理论与内容体系,构建“四段三维式”评价模型。加大培训力度,更新教学理念,设计多元课程,助力教师成长为“双师”型人才。
(五)优化评价,扎实落实求突破
探索完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完善并用好《稷下小学学科检测评价办法》,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对课堂的教学述评及教学的多元领域评价。学校实施分层管理与多元评价,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协同,任课教师抓“堂堂清”,级部和教务处管“阶段清”。各学科评价各有侧重,语文学科重视读写,数学聚焦思维,英语强化听说,其他学科采用双向评价,以提升育人质量。
(六)智慧校园,交互课堂助力远航
稷下小学借助淄博市公共资源、畅言平台,组织教师开展网络研讨、AI课堂展示,与临淄5所小学组成教研共同体开展教学研讨。近五年,十余位教师在山东省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省级优课。
(七)不懈努力,奋楫扬帆再启航
1.智慧课堂,高效赋能。自全校推进“三个课堂”工作以来,成绩卓著。本学期,语、数、英等多学科9个课例上报,数量全区居首,4个获区特等奖,5个获区一等奖。淄博市精品课评选中,3节课例全部入选。在全区交互教学案例评选中,十余名教师获奖,学校还荣获多个优秀组织奖。学校在第九届全国跨学科与项目式国际学习学术研讨会上载誉而归,选送案例获一等奖,被评为“2024年度最佳实验学校”,并持续与鲁东大学合作提升智慧课堂水平。
2.教师奋进,载誉而归。全体教师围绕核心目标开展教学研讨,成果丰硕。全国第六届“七彩语文杯”评选中,冯子真老师获教学特等奖与书写指导优秀奖。4位老师获评市骨干教师,王海明老师获山东省特级教师称号。在淄博市“乐考”测评与“双减”案例评选中,我校斩获4个市一等奖。焦玉涛老师获评市教学能手,2名教师获评区学科带头人称号,5名教师获评区教学能手称号。董莎莎老师在第九届全国跨学科与项目式学习学术研讨会发言。
3.深耕课堂,创新模式。稷下小学构建“鸣辩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乐思鸣辩的课堂新样态。多次承办各学科“新基础”研讨及市、区级学科研讨活动,获市区教研员及专家指导。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及市区级教研员莅临我校进行教学视导,为学校问诊把脉;学校先后多次承办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体育等各学科的“新基础”研讨,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研究院的多名教授深入课堂,为师生成长赋能;学校积极承办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多学科市、区级学科研讨活动;山东省语文教研员及市区级教研员亲临学校进行指导,为老师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淄博市精品课评选,三位老师获奖;临淄区优质课评选,6位教师获一等奖;淄博市优课评选中,4个学科获评市优课,语文、体育被推荐评选省级优课。
4.书香校园,文化传承。推进“十二年读书工程”,在“假期读书行”比赛中,38名师生获奖,学校以全区第一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冯子真老师在市读书创作节启动仪式发言。学校挖掘吟诵资源,开发诵吟校本课程,构建六环诵吟教学法,举办“齐韵”诗意诵读活动,传承经典文化。
三、加强德育工作,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一)筑牢德育根基,构建多元活动矩阵
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强化德育管理。借升旗仪式开展多元主题教育,凭借“双比双创表”将习惯养成融入日常,开展“文明班级”与“一星章”评比。围绕节日与研学精心策划教育活动,各班依据学生特点认领节日开展公德教育,完善研学评价机制,扎实推进“五大”主题教育,落实德育项目化管理与课程一体化工作机制。
(二)锻造德育铁军,赋能少先队新发展
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完善全员育人网格化体系,落实“一岗双责”。设立谈话周,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 活动,实现全员育人。规范“月半日”教研,组织班主任外出学习,开展超10次家长培训,丰富“节日六季”活动。打造幸福班集体,积极发挥家委会作用,举办班主任节。在少先队工作方面,优化队员分工,抓实常规工作,用好争星榜与红领巾奖章,开展实践活动,构建养心德育体系。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引领下,师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付茗妍同学被评为2024年度临淄区“新时代好少年”,两名学生获得淄博市“红领巾”奖章个人三星章,三位班主任被评为“淄博市班级管理突出个人”。
(三)深化家校合作,畅通共育沟通桥梁
持续优化家校沟通交流,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数字化实验,借助平台强化家校合作。依托家长资源开展“节日六季”活动,融入“养心”文化。壮大讲师团队伍,根据家长需求开展培训。创新亲情日记模式,借助新媒体提升家长教育智慧。学习相关法规,常态化开展家访,评选优秀家委会,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机制。
(四)创新评价模式,培育劳动素养新人
积极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运用优化大师推进数字化评价,实现评价覆盖全员且内容、主体多元,同时优化传统评价方式,结合家庭互动与学科抽查成绩进行汇总评级。加强劳动教育,依托434劳趣课程体系,开发七彩家务和节气课程,通过三大板块和三维+评价,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素养,组织开展劳动技能比赛。
(五)法治守护安全,资助传递温暖关怀
全面推进法治安全教育工作,开展禁毒、反邪教、消防安全等多主题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公众号宣传等形式,组织安全演练,邀请法治副校长开展讲座,组织班主任学习安全知识并进行各类摸排,利用 1530 教育契机及班级群、公众号强化家校共育。在资助工作上,全面调查学生家庭情况,经审核、复查、核实后制作汇总表,通过民主评议、公示确定义务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次,每月开展安全疏散演练,配合总务处完成材料整理,积极筹备星级安全校园评选材料。
(六)艺体科技创佳绩,德育工作创新高
学校在体育、艺术与科技教育方面成果丰硕。体育上,各社团按 “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规划,有序开展训练,成绩斐然,田径、足球、篮球等项目在临淄区及市级赛事中名列前茅。校田径队获得临淄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团体总分第二名、竞赛项目第三名。
艺术教育成效显著,2024年,在临淄区“百灵”艺术节获优秀组织奖,多项艺术类别斩获一等奖,戏剧获省三等奖与市一等奖,“轻舞飞扬”舞蹈团获评淄博市高水平学生艺术团,学生登上齐文化节开幕式和临淄区少儿春晚。
科技教育成果突出,2024年在省级“北斗杯”及各级科技创新、科普系列竞赛中,学生多次获奖,学校荣获临淄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四、后勤保障有力,服务质量再提高
(一)财务管理科学规范
学校严格依据财务、会计制度,依法依规管理财务。资金使用严守审批制度,合理规划,专款专用,认真编制年度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时完成事业统计和法人证年检,持续完善内控制度,完成年度部门审计与整改。
(二)总务后勤保障有力
校产管理规范,每月自查资产折旧并上报,及时处置报废资产,做到账物相符。完成多项改造工程,提升办学条件。物资购置按规范流程,避免浪费,定期排查校舍隐患并维护,加强校园绿化美化。
(三)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五个工作小组,明确职责。每月开展全校安全检查和例会,维护消防设施。校园安防设施齐全,与公安、教育部门联网,上下学领导、志愿者值班。多次迎接各级安全检查,开展扫黑除恶宣传。
(四)卫生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依照上级要求,组织各类比赛活动,加强师生卫生知识宣传,重视学生传染病预防。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查体和近视眼预防、测试,按要求体检并分析反馈数据,增强师生预防近视意识。
五、履行工会职能,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一)强化师德师风,打造优质教育
组织教师深入研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规,落实十项准则与处理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日常考核监督,实行师德 “一票否决制”,细化考核细则。以“爱与责任”主题教育为契机,三月设为师德教育周,九月开展师德活动月及主题教育,与争做新时代好老师活动紧密结合。通过观看宣讲、征文比赛、大讨论等形式,规范教师言行,杜绝违规行为。
(二)推进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权益
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程序,2024年3月1日成功召开第六届第二次教代会。积极配合党政规范校务公开,公开40余项教师关切事项,增强教职工参政议政意识,落实学校民主建设。工会认真履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营造和谐互信的学校氛围。
(三)开展多样活动,促进教师身心发展
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探望病患、走访困难职工、慰问丧事,让教职工感受学校温暖。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每年组织全面查体,开展心理培训会、问卷调查和社团活动。组织三八女神节趣味运动会、教师节活动、工间操比赛等文体活动,发挥工会小组作用,开展健身操、跳绳等活动,缓解教师压力,增强职业信心。扎实推进“教工之家”建设,添置健身器材,征订报刊杂志。做好教职工节日福利发放工作。关心离退休教师生活,定期组织查体,走访并帮助解决困难,订阅报刊杂志,让他们感受关怀与温暖。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深知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凝聚着全校师生的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每一位教职工的默默奉献,是你们的智慧与热情,点亮了知识的灯塔,引领着学生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我们相信,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