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淄区稷下小学英语学科开展“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4-544990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5-22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研没有终点,学习没有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5月22日上午,本学期第二轮“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在稷下小学如期举行。“新基础教育”试验专家团袁德润教授,临淄区教研室初中科科长、英语教研员李桂荣,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姜叶青,稷下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东梅,稷下小学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以及全区“新基础教育”实验骨干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一、以教促研 以研促教
本次研讨活动由三年级吴丽花老师和五年级史爱玲老师提供单元整体教学研讨课例。
吴丽花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Unit5 Revision School.
这是一节复习课。吴老师这节课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形成了积极用英语表达的氛围。课堂活动丰富有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吴老师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规范课堂评价用语,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评价的参与者。本节课上,吴老师拼读教学渗透到位,注重育人价值,创设真实情景,在真实的语境中逐步达成高效的教学目标。
史爱玲老师执教的Unit6 Lesson3 Get ready for a new school life!
史老师这节课教学环节衔接自然,思路清晰,图文并茂,板书精美。史老师创设真实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将文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史老师将新旧知识融合,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逐步达成了教学目标。
两位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关注了单元内与单元间内容的整合。师生互动充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二、专家引领 研思并行
小学英语教研员姜叶青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她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教学设计详实,环节清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同时姜老师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如何进行结构完整地教,互动生成的学,如何有效捕捉课堂生成资源为课堂所用,都值得继续深入探讨。姜老师的点评有理、有据、有温度、有深度,值得大家思考。
袁教授指出,要准确定位复习课与新授课的课型特点,根据不同的课型灵活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通过有效评价,让学生在课堂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给学生思考与展示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袁老师的点评既有大思路的引领,又有小技巧的传授,对老师们的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经验+反思=成长
吴丽花老师三年级下册Unit 5 School教后反思:
本单元的主题为School,其学习任务是运用本单元重点句型介绍不同的校园场所,熟练谈论它们的位置和功能。教学难点是序数词first, second,third的正确发音及用法。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我将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合,重心下移,教结构用结构,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小结本单元的内容,并将语言知识融于练习之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练习中提高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课后,反思自己的课堂,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灵活创编新对话,让课堂再上一个新的高度,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史爱玲老师教后反思: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在本课中,不同的环节设计了不同的任务活动,并且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建构知识体系。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自然输出,培养了英语思维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生词的突破广度、深度和课文的理解层面还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课堂容量稍大,留给学生讨论、展示的时间不足。如果能把第一段的内容整合到第一二课时中,这节课执教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不负夏日时光,研路拾取芬芳。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集体的教与研。相信通过每次的新基础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让我们脚踏实地,齐心协力,向前迈进!愿我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再谱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