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临淄区稷下小学2024年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4-5449916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5-15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临淄区稷下小学2024年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5-15
  • 字号:
  • |
  • 打印

劳动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学习本领,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临淄区稷下小学秉承“生活即教育,劳动伴成长”的育人理念,依托“孝行周末”、“生活技能达标”等活动,进一步融洽家校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创建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德育品牌。

一、开发“暇日农场”,打造校内劳动基地

唐代诗人元稹在《代曲江老人百韵》中写道:暇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稷下小学让农场走进校园,让劳动教育深入人心,建成了校内 “暇日农场”劳动实践基地。我们把“暇日农场”作为引领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支点。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花草、蔬菜自主形成研究小组,从选材、种植、培育、收获、分享等环节中学会劳动、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我们以劳动教育研究的过程性评价带动“做、学、研”的融合发展。通过项目老师的引导性评价、组与组之间的互助性评价、组员与组员的提醒性评价、家长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不断调整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和目标达成的融合。

农作物种植需要有经验的人员,学校安排有丰富劳动经验的教师作为管理员。暇日农场实行承包责任制,每个班级承包一块“责任田”,各班级根据需要聘请不同老师作为田园种植指导师,聘期为一年,同时,让有经验的家长一并参与进来,带着孩子们一块种植大蒜、菠菜等,在田园种植中,孩子们身上逐渐带有了劳动生活的气息。

二、课程引领,强化爱劳动意识

充分发挥班队会、少先队活动课、综合实践课等课程的正面引导作用,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

(一)劳动教育与学科进行整合: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进行整合,提高育人价值。例如:学校在校园一角开辟了一片花草种植园,受到师生们喜欢,美术课上美术老师将绘画课搬到向日葵种植园旁,给孩子讲梵高的故事,与孩子们一起观察、绘画。语文老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看着眼前的葵花园,仿佛走进了书中葵花的世界,感悟不同的人生境遇。

(二)劳动教育与班会进行整合:劳动实践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们学科素养的必要载体,更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学校将收获的大蒜、菠菜等成果分配到各班级,让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孩子们一起分享种植的过程和收获的快乐,让孩子们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道理。在班会课上向同学们发出号召,将收获的菠菜等赠送给生活困难的家庭、附近的养老院以及家远在校午餐的老师们,在奉献一份爱心过程中,学会感恩,收获快乐。

(三)劳动教育与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整合:我们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潜移默化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学校结合劳动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绿植认领”、“毕业季,说说心里话”等,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劳动者,树立美好生活靠自己创造的意识。今年,学校还要求各个班级打造“绿色教室”。走进教学楼,一盆盆绿意盎然的墙壁绿植给师生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浓郁的生命气息,花香、书香,伴孩子一起成长。

三、家校社携手,助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的好学生。

(一)开展“孝行周末”活动 ,感恩家庭

学校开展了“孝行周末”、“小蜜蜂家务”等劳动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每天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思想,让每一名学生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小队员。每学期末,各班评选出劳动小能手。

(二)建设班级岗位训练营,规范行为

各班进行统一安排调配,安排好班级的岗位训练营活动,让每一名同学都有岗位、有事做,在劳动中学会合作。岗位训练营每学期轮流进行,班内推荐劳动能力强的孩子任劳动委员,协同班主任做到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反复进行、持之以恒。

(三)进行生活技能达标,激发热情

通过适当的居家劳动,学生不仅可以放松心情,建立良好的家务劳动习惯,而且可以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动意识。我们将继续利用本学期开展“丰羽计划”,全面实施“稷下小学生活技能”达标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生活技能的训练,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开展生活劳动技能闯关考核活动,立足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结合年龄特点和生长规律,一年一考核,内容全、形式新,全员参与,过关后学生可获得“合格证”,五年小学段结束,全部技能达标者可获得“稷下小学学生生活技能达标”毕业证书。

(四)参加校外实践,拓展技能

第一,学生每学期赴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忆当年”进行劳动实践。采用班级轮流参与的形式展开:如一班播种,二班松土,三班收获等。

第二,每学期每班至少组织一次校外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团结互助、热爱劳动、文明守纪的习惯。

四、过程评价,激发劳动持久动能

学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期末评优树先的重要参考。

劳动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每个小任务后有相应的评价,根据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计算所得星星个数。根据自己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小组内分享,推选出优秀学员在班级内分享。学校每学期定期举行1次劳动大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树立榜样,激发劳动持久动能。

“以劳立品,以劳修行,以劳启智”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我们会继续打造和深化劳动教育品牌,真正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劳动技能得到施展,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为擦亮劳动育人底色做出更大贡献。                           

 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小学

                                 2024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