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2023年工作计划要点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3-534478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2-24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2023年教学工作指导思想: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导向,以教师素养提升为根本,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新引擎,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深化“童心悦读”办学特色,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教学常规月查,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备课、作业、听评课评价标准,对于格式、内容和数量提出明确要求, 每月在报告厅举行一次包括备课、作业、听评课等内容的“晒常规”活动,教科研中心组织好常规检查反馈会。
2.加强学生作业管理
要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以新课标中学业质量(要求)来确定作业目标,要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群,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智慧作业管理,试点作业的自动批改,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帮助教师更好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3.狠抓学习习惯养成
牢固树立“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理念,通过标准制定、典型经验分享、好习惯视频展播、学习习惯优秀班级评选等形式,重点抓好学生认真书写、规范回答问题、展示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推进多元评价改革
修订《金茵小学学生多元评价方案》,建立以核心素质评价为导向的学生多元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目标,完善评价内容,着重探索信息化评价方式,开展“金茵小先生”实践作业展示活动,建立快捷高效的评价流程图和时间表,用评价方式的转变带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5.提升课后服务课程实效
加强作业辅导中的分层指导,重点向学习困难学生倾斜,在选修课程开设上要明确目标,要看得见效果,用比赛成绩来说话。要落实新课程标准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关联,开设综合化创新实践课程。
二、落实工作科研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以项目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青年说”团队建设,线上和线下活动相结合,每月精心组织一次线下活动。以新课程标准的落地为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建立项目组,重点研究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等新课程标准修订中的核心问题,从一个单元、一节课的研究入手,提升教师的日常研究和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7.以专业写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教研写一体化的范式,构建从实践到反思、从研究到提炼的教师专业能力进阶的路径。积极和《山东教育》《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报》等相关杂志社联系,熟悉刊物的办刊宗旨,掌握刊物的用稿需求,通过典型引领、团队指导等形式,引导老师们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和教学随笔,激发教师们的投稿热情,争取在高级别刊物发表高水平文章。
8.以专业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完成上级各类规定培训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培训唤醒教师内在的学习动力,建立“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供什么”的“点菜式”培训机制,精选课程标准修订组长、核心成员的培训视频和文字,做好新课程标准理念转变的培训,充分利用各大网络平台培训资源,发挥中国知网、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作用,建立在线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培训新模式。为老师们提供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每一次外出培训的教师都要成为校本培训的“种子”,把培训的收获和反思在校内分享。加强同伴式的互训,通过专题培训会的形式及时分享老师们项目研究的成果,让培训者和参训者共同提高。
三、落实新课标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9.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制定以教学评一体化为核心理念的备课、上课和评课的标准,扎实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在备课中整体的、一体化的考虑教学评等环节和内容,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将“教学”“学习”“评价”统一于“学习目标”。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情况确定学习目标,依据学习目标制定评价任务,把评价任务的设计前置到教学设计的前面,并把评价任务嵌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每节课都组织基于学习目标达成的任务式评价。用好学校新装备的录播教室,以“三个课堂”为载体,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研究重点,进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例研究。
10.做好大单元教学研究
做好大单元教学的研究,课堂教学从追求一节课的战术高效,走向学科整体、单元的战略高效。运用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有逻辑联系的整合,构建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大任务为形式的单元内容结构,寻找单元教学的大概念,基于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发展概念性理解,上半年和下半年学科组各开展一次大单元教学备课、上课、研课活动。
11.提升周半日教研质量
根据《临淄区中小学教研活动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校本教研工作,规范教研活动流程,深入研究“周半日” 教研模式,对“周半日”教研的准备、组织程序和活动过程等做精准设计,提升“周半日”教研实效;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落地为重点,组织开展课标与教材解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等特色教研活动。
四、坚守办学特色,课题引领教育科研
12.用课题引领教育科研发展
鼓励教师申报区级小课题,把课题申报与教师的项目研究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写作。重视学校大课题研究的管理,积极申报智慧校园创建、教学评一体化和大单元教学方向的省市课题,提高教师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3.深化童心悦读特色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以省市区各类读书比赛为任务驱动,持续组织好“假期读书行”师生征文比赛、“国学小名士”和市区“读书节”等活动,借助学校读书节,加强童心悦读课程的深化,通过晨诵、午读、暮省以及读书节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全科阅读,推出“阅读小达人”“诵读小明星”“写作小行家”等微信展示活动,及时总结阅读成果,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五、加强科技信息工作,构建智慧校园
14.加强科技教育管理
加强科技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家校社协同配合,发挥好校外科技辅导教师和有专长家长的作用,激励更多教师参与到科技创新工作中来,针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模块机器人大赛等的比赛项目开设相关的课后服务课程,进行日常化的辅导,提高学生的科技水平和比赛成绩。
15.建设智慧校园
推进以智慧学习、智慧教学、智慧评价为内容的智慧校园建设,建立五年级平板电脑教学项目组,推动“基于经验的班级授课”向“数据驱动的精准学习”转变。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上的优势,引导教师把技术运用到传统手段做不到、做不好的教学环节,重点研究大数据精准分析学情,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信息化学生评价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