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淄区闻韶小学劳动信息公开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3-5345011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3-21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劳动教育砺心智 协同育人促“双减”
临淄区闻韶小学创建于1986年,学校位于齐国故都临淄,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学校一直重视劳动教育,以“拓宽三育携手路径,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为办学目标,奉行“崇尚礼乐·善美立身”的核心理念,遵循“尽善尽美”的校训,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日进日新”的校风,“仁教智学”的教风和“专心致志”的学风。
在新时代背景下,闻韶小学以“四位一体劳动教育体系”为主线,通过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密切参与的携手共育机制,积极拓展劳动育人新格局,全面提升劳动教育水平。
一、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积极完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优化劳动教育管理体系。传承学校已有特色与经验,以劳动教育理念为指引,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指导中心。指导中心以齐玉芝校长为主任,以学校教师代表、校级家委会成员、社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员及社区“五老”志愿者为成员,每月召开劳动教育工作会议,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的一体化实施。
学校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参与为辅,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全员与专项的培训,厘清劳动教育目标理念,强化教师的劳动育人意识。同时聘请工匠、劳模、技术能手及临淄非遗传承人等担任劳动指导教师,进一步拓展育人空间。
二、构建四季劳动课程体系
学校层面,从学科中的劳动内容、校园劳动课程着手,通过知情意行,逐步增进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情感、磨炼学生劳动意志、养成学生劳动习惯;将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开发日常生活、生产的劳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家庭层面,从日常家务等方面引导学生在家中养成良好劳动习惯,让劳动教育扎根家庭。社区层面,依托社区工作站等社区活动场地,构建起家校社携手共育劳动体系。社会层面,借助职业体验、劳动研学、社会服务等将劳动教育放到广阔的社会实践场景中,使劳动实践课程真正落地生根。
三、探究课后服务劳动特色
学校结合国家“双减”政策,把劳动实践教育有机融入课后服务中,结合每周二下午第三节的劳动课,将劳动教育内容进行细化,分为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思维等六大体系,以“体育锻炼+社团活动+劳动课程”的方式,分时段细化管理课后服务,解决学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参与锻炼、劳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课后服务类型,更好地促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
四、完善多元互评劳动体系
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方面的评价体系,学生、家长、教师、社区人员等都是评价的主体;丰富学生劳动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生评与老师评、家长评、社区辅导员及“五老”志愿者的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从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并将评价贯穿于活动过程和结果,用更多的物化成果和活动评价学生,以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劳动素养,从而使学生们在劳动中体验,在劳动中实践,在劳动中成长。
从课堂育人到开放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学校育人到全员育人,四季劳动之美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了闻韶小学共融、共生、共美的劳动育人实践之路,交融、互动、多元的劳动课程样态由此生成。《在四季里领略劳动之美—临淄闻韶小学四位一体劳动实践课程》获临淄区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学校被评为我区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我是整理收纳小行家》在《中国儿童报》头版头条发表。《田间地头显身手!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开展迎国庆劳动实践课程》在《山东教育新闻网》网站发表;《欢乐采摘节、田间地头显身手 ...这些学校让劳动教育真实有效发生》在《山东教师队伍》微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