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临淄区太公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工作总结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4-5450012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3-06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临淄区太公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3-06
  • 字号:
  • |
  • 打印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各项工作中,学校以“尚贤”文化为核心,践行“立太公志 做现代人”办学理念,以“为社会育贤人 为未来储英才”为培养目标,聚力师生发展,聚焦素养提升,持续打造“尚贤”教育品牌。仰观天宇,时间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未来无限可能。我校过去一学期的工作,可以用“文化立校,环境育人;专业成长赋能课堂;五育并举,幸福成长;家校共育,同心同向”四个方面来总结和概括。

一、文化立校,环境育人

学校围绕“尚贤”核心价值观,持续改进校园环境,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建设花园式学校,环境育人,以文化人。 “立太公志,做现代人”的办学理念根植于师生心灵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师生的行为举止,校园环境美,师生举止言行美,继学校获评临淄区“全环境”育人示范校后,学校又顺利立项省级文明校园。

二、专业成长 赋能课堂

深入实施新基础教育实验,通过新基础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通过新基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通过实施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工程、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模拟课堂展示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快速提升。坚守“提高育人质量主阵地在课堂”的信念,深入推进课堂变革。各学科以“学为中心”的新基础课堂评价研究为切入点,积极实施基于学科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学习目标制定、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实施为主要研究内容,优化学习路径,引领师生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实化教学常规,通过实施分类、分层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山东省首届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山东省“一师一优课”、淄博市优质课、淄博市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教育教学评优中,学校共有崔晓英、郑华、国艳红、郑晓敏、朱丽锦等20余位老师获奖。

三、五育并举,幸福成长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四季四礼为主要载体,活动育人,润德于心;以市区德育品牌创建为切人点,抓实德育常规,五育并举,行而不辍。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育人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教育美起来,让童年美起来。

队日课程、仪式课程、传统节日课程等,让每一个日子有了特殊含义。校园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校园节日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扮靓了每个孩子的童年。校长有约活动、 “雷锋月”主题系列活动、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劳动主题教育活动,润德入心,成德于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学校“四季四礼”亲贤德育、架起网络课堂“连心桥”两个市级德育品牌通过复评,构建“五位一体”劳动教育新生态获评市2023年度德育品牌。

四、家校共育,同心同向

最美的声音是家校同频共振,最好的教育是家校携手共进。学校继续深化家庭教育工作效能。每学期的家长课程通识培训、个性化的家长课程跟进等,引领家长共识教育教学变革方向,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教学开放,每周一家等活动引领家长理解孩子成长需求,亲子共学共成长。成功举行第十一届家委会换届会议,家长进课堂等活动,营造全环境育人新生态。

十年发展历程

太公小学20138月建校,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十年筚路蓝缕,十年踏歌而行,十年收获渐丰,太公小学从一所城乡结合部的新建学校发展成为临淄区小学教育的标杆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省文明校园立项学校、淄博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临淄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优秀教师、市区教学能手……省市级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省航空航天科普比赛、电脑制作活动、艺术展演、美术比赛…齐鲁环保小卫士、市新时代好少年、市读书明星……集体荣誉、师生获奖,一个个表彰纷至沓来,一次次获奖激荡人心。

学校性格归纳

十年,我们太公小学行成了自己鲜明的学校性格,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概括“履责笃行 宽厚大气”。履责笃行,我们太公小学每一位老师脚踏实地、恪尽职守,视学生健康成长高于一切,用行动诠释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宽厚大气,是我们太公人的另一个基因。“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厚道、大气是一种纳百川、怀日月的气概,是一种从容大方、宁静和谐的气度。

在新一个十年的进程中,我们太公人要沉下心来,做实工而不务虚名,重实干而不谋功利,潜心研究教育规律,为学生成人成才筑牢根基。

存在问题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瓶颈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2024年学校在校生人数将达到峰值,预计会有3300人,68个教学班,无论在师资还是校舍配备方面,都将面临极大挑战。

2.校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科研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名师、名班主任、骨干教师的培养乏力,缺少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教学领军人物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成果孵化的龙头项目。

3、校舍进入维修维护期,学校资产管理存在漏洞,有些资产存在随意移动和使用情况;师生节约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智慧教育设备使用现象比较普遍。

4、安全隐患存在。放学时段、大课间学生集中下楼时存在拥堵现象。下午学生放学时不按时接的学生较多,部分班主任及班级助理存在不送学生现象,值班教师没有很好的履行值班职责。校门口上放学时段拥堵情况群众反映强烈,亟待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