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淄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2022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3-534487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4-11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2022年度,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与特殊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学校在区教体局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全体教职工始终秉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理念,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爱心,培育着每一个残障儿童,使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培智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一、加强党建引领,助力学校稳步发展
(一)坚持党建工作与学校发展同步推进
扎实有效开展支部党建各项工作,着力推动支部建设和学校发展同步谋划,同步发展。
1.积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在线、山东党员网络学院、特教党员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学习研讨,并开展“党建+活动”相结合的党员活动日等主题实践活动, 不断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2.认真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认真上好党课;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
3.支部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红旗党支部、幸福特校、活力校园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师德建设与教师思想共同成长
1.建立完善了师德考核机制,同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组织了塑造阳光心态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举办了庆祝“三八”妇女节硬笔书法比赛和阳光健步走比赛,丰富了教职工的课余生活。
2.持续开展了师德警示教育、会前说纪以案说法,教育全校职工坚决杜绝各类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开展了在职教师拒绝有偿补课签名承诺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举办了“树身边典型”师德报告会;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承诺仪式活动,既让新入职的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又对老教师起到了鞭策作用。
二、注重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一)线上德育不缺位,“疫”起奋发向未来
受新冠疫情的冲击,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节奏被打乱。为做好居家学习期间的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本,常态化推进劳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根据教体局基教科《关于做好居家学习期间“线上德育”和劳动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紧密结合我校实际,学校专门成立了线上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我们制定了《临淄特教中心居家学习期间“线上德育”和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布置落实。
(二)德育月月有主题,活动人人都参与
1.九月份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
班主任老师从文明礼仪、学习、卫生、生活、健体五大习惯入手,对班内孩子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并选取训练中的突出成果进行展示。9月28日,临淄特教中心在活动室举行了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各班展示的内容精彩纷呈,有听从指令、整理书包等课堂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情景呈现,也有叠衣服、穿脱衣服、扫地擦桌子、煎鸡蛋等生活技能的操作演示。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收获了快乐,增强了自信,擦亮了成长的精神底色。
2.“喜迎二十大,红领巾向国旗敬礼”主题活动
通过题为“要把爱国主义放在心中”的国旗演讲,向少先队员们讲述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各班主任召开以“喜迎二十大,红领巾向国旗敬礼”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争做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少先队员;学唱经典革命歌曲,孩子们学唱了《闪闪的红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革命歌曲,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
3.组织开展“法治教育月”系列活动
12月开展了线上法治教育“月半日”德育教研活动,讨论修订《临淄特教中心学校违纪学生处理办法》及《临淄特教中心学生申诉权利及流程》;各班利用12月5日主题班会时间召开《同筑法治长城 共享法治阳光》主题班(队)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令法规;利用12月5日集体升旗仪式开展“法治教育”国旗下讲话,引导学生学宪法、讲宪法;举行了线上“法治教育”专题讲座,持续做好法治副校长和法治校外辅导员的聘任和管理工作;11月28日至12月4日是全国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期间,各班主任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组织学生参与网络直播活动。
4.组织“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教育活动
政教处提前制定活动方案,各班利用9月5日主题班队会时间召开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的主题班队会,带领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秋节日活动,手工DIY制作月饼、迎中秋品月饼、经典诵读等活动。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在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5.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国旗下讲话、班级晨会、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重阳节的来历及重要意义,在全校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活动,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号召学生在家中为老人献爱心,开展了“我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学校集体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重阳节”经典诵读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重阳节的认知。
6.到齐鲁天纵素质拓展基地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
10月26日,我们临淄特教中心全体师生及陪读家长到齐鲁天纵素质拓展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体验了手忙脚乱、推独轮车、动物喂养、网红桥、拔萝卜等活动项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知识与生活的融合,磨砺了孩子们的意志,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悟成长的快乐。
7.强化劳动技能培养
充分利用好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体验翻地、撒种、浇水、施肥,认识了解各种蔬菜的生长习性、参与劳动实践、品尝劳动的收获,感受成长的快乐,同时也学到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落实《临淄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家庭劳动工作实施方案》,在家长的全力支持、配合和引导下,孩子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实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们每周在班级群中进行的劳动成果展示,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也让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
三、规范过程管理,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一)立足课堂、严抓常规
第一、抓课堂:一是提前候课。抓课前准备,要求任课教师下课后提前到教室组织学生,做课前准备。二是抓课堂设计,要求课堂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尊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能面向群体,照顾差异,使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三是抓课后检查,要求老师课后认真布置督促作业,进行个别辅导,作好教学反思,重视教学效果。第二、抓评教。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校鼓励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以评促教;期间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教学活动,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第三、抓督查。坚持巡课、查课和不打招呼推门听课,对教风、学风、纪律等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第四,抓检查。学校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教学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总结反馈。
(二)加强研讨、改进教法
培智学生差异明显,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怎样实施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满足他们的个别化教育需要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和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康复设备、多媒体信息资源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如何面向群体,照顾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等问题,鉴于此,学校结合学科研修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参与研讨,潜心钻研教材,探索创新,改变教学行为,更新教学理念,经过努力,老师们不断探索,找到了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生活主导、康复辅助
学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充分优化教学资源,利用学校现有的康复功能室,设置了康复指导课和各类生活课。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起居知识、饮食卫生知识、内务整理常识等,使学生学会了穿衣、洗、洗碗、扫地、拖地板、互相帮助、礼貌问好等。利用每天的选择性课程,通过言语康复、体能训练、多感官刺激等训练,最大程度地开发了特殊儿童的潜能,提高了他们的认知水平。
(四)课题引领、勤思细研
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配齐配强了教科研队伍,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区级课题《智障儿童劳动技能的培养研究》于5月顺利结题,《康复和个别化教育理念下的送教上门实践与研究》被列为临淄区 2022 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康教结合理念下送教上门实践与研究》被列为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特教中心依据教师专业成长所需,聚焦课题研究,抓真问题、做真研究、推真成果,强化了学校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了全校教师教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家校心手相牵,合力共育美好未来
1.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一是针对家长沟通难、管理难的问题,召开家长会议,明确了家长工作职责,规范了家长管理制度,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家长达成共识,得到了家长的广泛支持。二是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
2.以活动促发展,发掘学生特长、补偿缺陷、增进自信,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注重组织开展系列技能展示、趣味运动等活动为特校校园增添文化氛围,展现多方面发展的美好生活。
3.送教上门,送爱到家。为保障全区中重度残疾、多重残疾等特殊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积极探索送教上门服务模式,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少年入学率。一是修订了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送教上门工作的意见》,实行一生一案。二是确定了一对一、多对一教师送教模式。三是送教活动得到残疾家庭家长和学生的赞许和认可。
五、树立安全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一)落实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多方位开展开学安全教育。组织好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教育,制定工作方案。一是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开展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从学生在学校、在路上、在家里等方面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唤起学生、老师、家长的共识。二是组织各班组织学生和家长观看各地制作的“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三是利用LED大屏上播放安全提示。四是印制和下发“安全教育”告家长书,与家长签订学生监护协议书。积极开展学生溺水、用电、用水、饮食等教育,做好警示教育。五是加大力度加强课间安全巡查。
(二)多措并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开展系列安全活动:全民国家教育日活动、安全知识讲座、防震疏散应急演练、安全生产月和网络安全知识答题活动。
(三)加强排查,强化安全保障。做好硬件设施设备检修工作。开学后全面进行了排查,重点是监控设备及消防设施设备。调整监控摄像头、维修厨房监控线路、整理完善消防水枪设施配备、完成对消防灭火器检修。加强了校舍和其他功能设施设备排查工作,保障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