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淄区齐陵小学2023-2024学年度教学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4-544892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3-15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一、指导思想
2024年齐陵小学教学工作指导思想:遵照区教育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民满意为根本目标,在学校“孝美”文化引领下,以“孝立德,美育人”为办学理念,以核心素养日常研究为抓手打造“启智”课堂模式,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全力书写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的工作理念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为创办更加均衡、更加优质、更具特色、更具活力的齐陵小学教育事业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精细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2.落实教学中心地位,推进“新基础教育”试验,提质增效;
3.推进新课标高标准落实落地,利用农村小学优势,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
4.多措并举,提升教育科研品质,推动科技教育特色发展;
5.结合地域特色,用好《走进齐文化》读本,推动齐文化进校园“四个一”和“135推广工程”走深走实;
6.深化“全科阅读”试验,创新十二年读书工程推进路径,践行浓浓书香;
7.加大力度推进教育数字化工作,让现代化设备通过“畅言智慧课堂”、“交互式课堂”等形式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三、工作计划措施
(一)精细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目标任务:教学常规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石,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保障,只有搞好教学常规才能做有质量的教育。
工作措施:
1.政策引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临淄区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双新达标课堂”活动相关文件措施等,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细管理的原则,提高教师教学常规标准,进一步规范、提升全校教学工作。
2.精细检查。从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到精心备课再到每一节课堂教学和最后的作业布置批改、质量检测与评价以抽查和普查两种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3.及时整改。对于出现的问题,检查组成员向存在问题的部门领导当面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各学科组在教研活动时予以通报、落实。
(二)推进“新基础教育”试验,提质增效
目标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师生、生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构建“互动生成式”课堂。
工作措施:
1.完善学校“新基础教育”研究组织。明确“责任人”和“合作者”职责,不断建设教师梯队;以学校教研组为研究中心,构建“1+N”式的研究体系,即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第一责任人,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新基础教育”实践研究的中坚力量。
2.扎实推进“半日教研”教学研究。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降低课堂教学重心,让课堂充满活力。立足 “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专题化、日常化、主动化,组织开展说课、评课、反思、重建等专题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探索构建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互动生成式”课堂。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成立青年教师成长营,组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以才艺展示、模拟课堂等形式展开教学研究活动,助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利用农村小学优势,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
目标任务:突出以劳树德,强化学科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切实提升学生劳动技能。
工作措施:
1.以我区2024年教体局工作会会议精神为引领,积极开设劳动实践课后服务项目,让劳动教育在学生日常学习之余成为补齐“五育”短板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2.开发我校西校区劳动实践基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践行策略,让我校师生从课本中走出来,真正体会、感受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推进新课标高标准落实落地。
(四)推动科技教育特色发展。开齐上好科学课,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目标任务:积极参与未来科学家金种子行动计划,举办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打造科技精品社团。
工作措施:
1.严格落实“开齐上好科学课”的教育方针,解决不允许出现挤占、挪用“科学课”的现象。
2.优化学校教师队伍,让接受能力强的年轻教师任教“科学课”,使“科学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3.努力创造条件,让“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惠及到“科学教师”当中。
(五)用好《走进齐文化》读本,推动齐文化进校园“四个一”和“135推广工程”走深走实。
目标任务:利用好“孝美”“文化,让我校少年儿童对地域特色“齐文化”深入了解,对身处“齐文化”地域之内感到自豪。
工作措施:
1.充分利用《走进齐文化》系列丛书,让古齐国历史文化走入课堂,通过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古诗词等学习形式,让我校学生了解齐国文化的魅力。
2.通过“齐文化”研学旅行等活动,到学校周边博物馆、文物遗址,让学生走入齐文化、了解齐文化、感受齐文化,增强学生文化优越感、认同感,使之真切的感受齐文化就在身边。
(六)创新十二年读书工程推进路径,践行浓浓书香
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一路书香伴我行”读书工程,努力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实现每名学生读书10-12本,教师读书2-4本。
工作措施:
1.借助“齐鸣”读书节,搞好学生阅读活动。严格落实“一次阅读指导活动,一次班级选拔赛、一次年级选拔赛、一次学校选拔赛”的“齐鸣”活动,实现学生阅读活动参与全覆盖。
2.发挥教师作用,引领家校共读。举办教师读书论坛、征文比赛等活动,以教师阅读带动学生阅读,引领家校共读。
3.落实好“周月季”计划,夯实读书活动。严格落实“周月季”读书计划,丰富“读书节”等重要节点活动组织形式。
4.以“全科阅读”为基础,家校共育学生读书好习惯。围绕“全科阅读”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全学科,跨学科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开展好“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表彰在阅读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班级和家庭。并授以“书香小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开发现代资源
目标任务:大力加强学校的数字化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能力。
工作措施:
1.强力推进、使用智慧校园硬件建设。积极利用我校维护修缮后新增、添置的现代化电子教学设备,实现每间教室配备“触控一体机”等电子设备,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为现代化教学做足文章,并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引领全体教师合理利用设备,利用设备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持续优化“智慧教研”服务平台。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通过网络开展“智慧课堂1+1”教学研究模式、实现线上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利用现代化设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着力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基于利用数字化教学方式渗透课堂的教学模式,合理、科学、有效地使用好现代化教学设备,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更新和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多元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4.借助现代化资源培养我校师生。利用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公共平台、淄博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畅言智慧课堂平台,整合校内、校外教学资源,充分汇聚教师集体智慧,组织全校教师利用平台空间开展原创资源库共建共享,形成本校优质教学资源库,为师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优质资源和服务。同时,借助“畅言”平台资源,有效培训我校师生现代化教学资源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