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淄区齐陵中学2025年教学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5-5523012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5-21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2025年工作计划要点》和《临淄区教学研究室2025年计划要点》,强化学校教学管理,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现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年,学校教学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临淄区2025年教育工作计划要点精神,紧紧抓住“品质提升”这条主线,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新基础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进教育质量提级工程,工作中遵循“精、细、实”三字原则,努力打造精彩课程、精智课堂。精心设计、精细管理,努力使我校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根据区、街道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教学成绩目标:力争教育教学目标考核在全区同级同类学校名列前茅,力争中考、小中考成绩在同级同类学校排名争二保三。
教学管理目标:遵循教育规律,突出学段教育重点,精准实施教育教学。认真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辅资料征订和使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探索构建“互动生成式”课堂,坚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科学设计作业,教师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规范质量监测,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进一步减轻教师负担,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在立足我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五实课堂。认真落实三级课程方案,积极推进“新基础教育”试验,打造我校精美课程体系,努力构建精彩课堂。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建设、书香校园建设。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师生多元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教导处“研究、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能,组织扎实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大力推进课后服务工作,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教学育人目标:达到一个目的:培育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精和学子。两个面向: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三个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智能发展和个性发展。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扎实推进课堂改革试验,梯度推进,决战课堂
以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课堂改革基本理论、研究精神及实践成果的转化与凝练,推动深化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相融合,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体系。
决然研训,武装头脑,全力夯实课堂改革理论阵地。一方面,学校的校本培训全力服务课堂教学改革,利用校本培训的机会,邀请教研室领导、教育专家到校做讲座,在全校老师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学校为每位老师配备专业理论学习书籍,一本《“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一本《后“茶馆式”教学的实践指导》,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下理论基础。
决力变革,强化引导,全力提升课前“基本功”。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预设课堂的生成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课前准备,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是实现新基础教育的重要保障。加强备课组管理,落实好镇域集体备课,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备课,努力做到“重心下移”,备教材、备学生、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
决战课堂,强化研讨,全力打造“五实”课堂。各教研组先期选出一到两名教师做为试验教师,试验教师的确定要按照自主的原则,试验教师先行研究,带动全体教师进入研究课堂的氛围。利用半日教研的机会,出示研讨课,进行课堂磨课重建活动,努力学习课堂效率,全面改薄,推动弱势学科全面转化。
(二)推进十二年读书工程,兴读书风,倡文化气
强化书香校园管理。认真落实周月季读书计划,在读书时间、读书方式、阅读指导、写作培训、互联网+等方面创新创新“读书节”活动组织形式,实现“校校有方案、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目标。广泛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深化阅读素养达标测评研究,强化学生日常阅读过程性监测,推动师生全员读书。
丰富阅读资源。用好图书室、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完善读书漂流机制,提高学校图书的使用率。扎实推进全科阅读试验研究,深化导读和经典诵读课例研究。倡导研发阅读课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开展阅读活动。学生读书:积极组织参加市、区读书节活动和假期“读书行”师生读书交流活动,以活动推动学校教师和学生读书,开展师生读书沙龙,亲子诵读活动,开展书香家庭、推动读书人物、读书明星评选活动。教师读书活动:集体推进、分层实施、汇报总结。整体推进:学校制定读书方案,把读书工作写进学校计划;老师们按照计划展开阅读,撰写读书心得,读书+实践的方法在课堂教学尤其是备课上实践体验。分层实施:以学科组、班主任、校干为三大读书小组,分层阅读。汇报总结:定期举办教师读书论坛,继续发挥教师读书社团的作用,建立“读书交流+案例研讨”模式,引领教师阅读,交流读书心得。
(三)抓实教学常规,追求常规赋能质量
规范教师教学常规,提高集体备课的成效。以《临淄区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为指导,明确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优化的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努力做到“五个有效”: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检测、有效评价。
积极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聚焦单元整体设计实践。实行“分析单元知识结构、中考结构—分析学情—划分课时—确定分课时话题—备具体课例”的备课模式,备课组长要召开备课组会做好学期、月度备课组规划。确定每章节详细的教学方案,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法。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镇域集体备课,用“新基础教育”备课模板,确定每节课的教学安排,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法,要重点研究教法和课堂练习的选配。集体备课的成果同科教师共享,每位成员要根据班情、学情调整集体备课教案。教研组每周按学校指定的时间开展说——授——评——建活动。
积极践行以五还五实三放三收为核心的课堂实践。课堂教学应体现“三放三收,五还五实”的教学理念,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使新旧知识产生连接,形成网络。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
着力推动以学习金字塔为参照的听课评课实践。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要写评语,每学期要有两次以上的详评;领导干部要做到“到教室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重视听课后的评课活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力落实依托单元目标聚焦单元作业设计。作业和单元检测做到“集智共享,分层布置,监督落实,绿色提质”,提倡单元测试附加发展卷。切实利用好“一教一辅”,老师可以购买部分教学资料,挖掘具有价值的练习题,精选精编,形成系统练习。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当天落实;试题做到“讲练评改”四合一。坚决落实绿色质量,杜绝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布置。
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强化教学常规的过程监控,继续实行教学常规周检月查制,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听课记录、检查教(学)案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同步性,避免教(学)案中的形式主义,注重教(学)案中对课后作业批改后的分析、反思的检查。各教研组长要以身作则,狠抓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与有效达成,同时要经常检查和督促本组教师的教研、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情况。
(四)抓好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深入研究“周半日”教研模式,规范开展主题教研,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强化课例剖析。进一步规范以教研组管理为核心的备课组组织机构,抓实日常教学常规。备课组长要在教研组长的指导下对本备课组的常规工作及时看、经常听、随时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于每周周五下午课间操之前完成本组常规周检,评价出成绩、做好反馈、保留好检查凭证、上传给教研组长汇总,教研组长在周五放学之前做好汇总、抽查上传教导处。常规评价采取基础+特色的评价办法,亮点和特色工作在10分基础上每项加1分进行奖励,反之则每项减1分,最后折合计入综合考评,评分标准具体参见《齐陵街道第二中学教学常规考评细则》。
(五)做好教育科研,服务新基础教育研究
有效的教育科研是服务课堂教学的,今年的教育科研工作,我们在推进新基础教育上下功夫,组织的每一次培训都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的论文发表、课题研究也要引导他们去研究新基础教育。
加强对名师骨干教师的教育科研通识培训,各名师骨干教师要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独立申报并实施由自已主持的教育科研课题。
严格落实出台《临淄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切实推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学科教学能力的融合,积极参加中小学创客大赛等活动。
四、其他工作及措施
(一)创新校培研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积极打造名师队伍,充分利用好黄东工作室的带动作用,发挥领头羊效应。遴选在教学改革或科研方面业绩显著,勤奋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带头人,鼓励他们在教学、科研一线岗位上做出成绩,鼓励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进而提升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鼓励优秀教师在科研方面出成果,这部分教师可以申请教学常规免检。
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按照“一年掌握常规、三年胜任熟练、五年能挑重担、八年力争骨干”的培养目标,采取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的策略,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成名创造机会。充分发挥 “青蓝工程”的作用,落实青蓝工程各项措施要求,坚持“以老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等方式,为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以教学设计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和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为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尽快的成长成熟,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
加强教师基本功能力训练,重视信息技术及远程教学、线上教学工作。继续开展以三笔字 、普通话、PPT制作、电子表格使用等为主的教师基本功训练,明确训练目的、形式、内容,指导教师要根据教师情况开展有针对、有重点的指导。要坚持培训与考核相结合,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强力推进“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工作。
(二)构建七彩课程体系,实现大美育“扩圈”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进一步完善七彩课程体系:赤色生命实践类、橙色人文素养类、黄色科学素养类、绿色身心素养类、丹青生活技能类、蓝色艺术修养类、紫色学科生长类等七大类的课程。
(三)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努力做好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研发,把版“话”齐文化、沥粉民族风、舞动蒙古情打造成我校的品牌课程,利用好每周四下午两节课的自主选课活动时间,让学生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抓牢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主线。按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加强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类书目的阅读。与齐文化进校园活动相结合,深入学习齐文化成语、典故、人物、故事、遗存,并做好齐文化研学旅行。开展传统文化展示、齐文化读书征文、情景剧展演和齐国成语比赛等活动。
营造全民、全时读书氛围。学生读书,教师先行。通过教师读书沙龙、读书论坛和校本培训等方式推动教师读书。发挥学校在家庭阅读中的引领作用,以“勤俭节约”“劳动教育”诗词与家风家训建设为突破,试点开展家校读书沙龙。组织书香家庭、读书人物、读书明星评选,通过网络投票等方式,引发社会关注,引导全民阅读,营造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的氛围。
(四)严格落实规范办学要求,为学生健康成长打造绿色长廊
全面落实《全市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达标展示活动方案》(淄教基字〔2015〕35号)、《2018年“民生社会建设要率先突破”教育事项实施方案》等文件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编排课程表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按照区教育局统一作息时间进行教育教学安排;严格落实作业监控机制、成立绿色质量作业监控小组,发放齐陵二中关于课外作业设置安排致家长一封信,要求书面作业和家庭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不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不让学生或家长代批作业;向社会和家长公开承诺,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考试管理规定,学生考试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成绩不以任何形式公开,不按学生成绩最为唯一参考,对教师和学生排列名次;严禁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严格执行“一教一辅”政策,杜绝任何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现象出现。将各项要求变成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不可触碰的道德底线,为学生健康成长打造绿色长廊。
(五)抓好学业水平考试,为学生选择平台打好基础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夯实基础。在规范办学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应考能力。做好尖子生培养,力争在2025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有突破。做好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工作,今年考试比较多,要统筹制定方案,把每一项常规性工作当成首次工作来做,力争保障基本教学秩序和有序备考,争取“三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