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民政局

中共临淄区委组织部 临淄区民政局关于印发

《临淄区“党建+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民字〔202266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现将《临淄区“党建+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临淄区委组织部                        临淄区民政局

 2022年8月30日

 

临淄区“党建+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民政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创新社会救助措施,根据《淄博市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方案》(淄社救〔2022〕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具有临淄特色、特点的“党建+社会救助”新模式,不断提高我区社会救助工作质量,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建立“齐助你”救助领域党建服务品牌,强化党建引领,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机制,探索精准救助、主动救助、全域救助的“党建+社会救助”新模式,将社会救助与基层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通过推行“党建+社会救助”模式,全面加强党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组织部门牵头、民政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社会救助,引导社会力量、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救助,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救助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着力构建资源融合、分类施策的综合救助体系,逐步实现精准救助、主动救助、全域救助、高效救助。

三、工作措施

创新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救助重心下移,充实最小网格单元,努力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不断增强社会救助精细化管理,提高社会救助精准度。

(一)构建“党建+社会救助”高质量帮扶机制。建立“组织领导、书记负责、班子包片、党员联户”的“党建+社会救助”帮扶机制,实行每名党员帮扶1户以上困难群众(包括城乡低保户、特困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边缘家庭、脱贫不稳定的监测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支出困难家庭等)的“1+N”联系帮扶制度,按照“缺什么帮什么”原则,制定帮扶措施,明确联户帮扶工作内容,建立常态化党员联系帮扶长效机制,实现精准帮扶、动态帮扶。

(二)提升“党建+社会救助”高质量管理服务。依托“党建+社会救助”网格体系,利用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爱山东”APP等,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居民群众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通过线上线下排查、反馈或代办,减少困难群众来回跑的现象,提升群众满意度,推动社会救助改革,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实现救助更及时、保障更有力、动态管理更高效,社会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更加规范,救助政策落实更加精准、到位。

(三)探索“党建+社会救助”高质量主动救助。依托“党建+社会救助”网格体系,把“党建+社会救助”帮扶工作职责纳入社会救助协理员日常工作内容。利用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将预警信息及时交办乡镇和相关县直部门处置,及时反馈、及时销号。持续抓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将发现困难群众存在疑似漏救、漏养等问题及时反映,业务部门及时处置、反馈。把困难群众上门寻办变成基层党组织和网格员登门服务,实现政策找人,提高救助时效性,推进高质量主动救助。

(四)拓展“党建+社会救助”高质量全域覆盖、对象全覆盖。利用党员“1+N”联户帮扶机制,党员与困难群众建立点对点、面对面的救助帮扶联系,将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帮扶范围,实现党员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全覆盖、地域全覆盖。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对象,不设户籍限制,可直接向急难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临时救助,享受跟当地居民同等的救助服务。措施全覆盖。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救助需求,按照相关救助政策,落实分层分类的救助,实现救助政策全覆盖,救助措施全落实,从根本上推动解决困难群众政策理解不够,困难求助问题,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推动社会救助工作高效、快捷、优质的社会救助服务。社会力量参与。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网格员为主体,通过各种平台大力宣传“党建+社会救助”工作,引导各类慈善机构、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和爱心活动等,形成多元化社会救助工作格局。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提高“党建+社会救助”工作的政治站位;要强化党建引领、健全体系机制,切实强化组织保障,全力完成“党建+社会救助”工作,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成功经验。

(二)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把党建工作同社会救助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统筹党建一起抓、统筹资源一起用、统筹工作一起推,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中找准定位,在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

(三)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党建+社会救助”工作,及时反映试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热情,为深入推进“党建+社会救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注重氛围营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报道“党建+社会救助”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先进典型,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热情,为深入推进“党建+社会救助”积极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