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民政局
标题: 临淄区民政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 2024年度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703050042195448/2024-542390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1-02 发布机构: 临淄区民政局

临淄区民政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 2024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1-02
  • 字号:
  • |
  • 打印

临淄区民政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

2024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3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精准救助,着力打造扩围增效新态势

1. 保障工作更加扎实。城乡低保救助标准自1月起提高5%,开展社会救助“扩围增效”行动,今年以来新增低保192267人,截至12月,我区城乡低保16742326人,共发放低保金及免费电量款1818.1万元,为152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70.4万元;为我区134名孤困儿童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295.79万元;为我区1317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6267名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455.6万元;流浪乞讨救助53人次,协助河南省完成1例流浪女童救助返乡工作。

2.关爱方式更加多元。完成照护服务对象认定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照护对象提供照护服务;举办“同心护未来”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孤困儿童大排查活动;引入慈善基金和社会组织力量,举办儿童关爱项目创投大赛;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中心建设,预计年底全区精神障碍康复机构覆盖率将达到60%,接受规范服务率达30%以上。

3.宣传途径更加广泛。开展社会救助惠民政策宣传活动,通过播放宣传动画、推广政策二维码、发放宣传折页、面对面讲解、推送公众号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宣传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推动救助政策深入人心。

(二)聚焦齐智养老,着力构建养老服务新体系

1.持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牵头开展养老品质提升工作,细化年度品质提升任务台账;针对新冠疫情处置、社区养老设施移交、社区居家管理、服务品牌创建、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及委托服务等问题出台管理制度及办法,进一步丰富养老服务政策扶持体系

2.持续筑牢兜底保障根基。完成全区42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及家庭养老床位改造项目,其中新建家庭养老床位130户,有改造意愿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适老化改造覆盖率实现100%。完成全区1317户独居留守、高龄重残、计划生育扶持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基本情况摸排及入户探访巡视工作,月探访巡视率实现100%。

3.持续履行行业监管责任。推进智慧消防、明厨亮灶等智慧监管全面工作落实;规范14处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实现评定星级提升;开展长者食堂规范运行整治专项行动,全覆盖检查全区100余处长者食堂,建立统计台账、问题台账,整合慈善等相关资源做好问题整改及长效机制建立;加强安全生产督导检查,通过自查自纠、部门检查、联合巡查等方式开展养老机构、长者食堂督导检查200余次,会同消防、住建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4次、夜查1次,发现、处置、整改消防、燃气、食品类问题隐患10余个,均做到即查即改。

4.持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对近14万老年人基础信息库进行调整更新;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400余人,举办第二届养老护理职业能力竞赛,完成1处区级养老护理实践基地筹建验收工作;新建投用养老机构2处,增设护理床位180张;以参加县域养老示范区、县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创建,申报省级养老标准化试点等工作为载体,培育中康颐养等养老服务组织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年内,被评为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区)。

(三)聚焦基层治理,着力健全五社联动新机制

1.健全工作机制。修订《临淄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和《临淄区社区工作者管理考核办法》,明确社区“两委”成员、下沉网格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对社区工作者队伍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工作,齐都镇南马村村规民约被评为全省优秀村规民约;临淄区金岭回族镇金岭南村入选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朱台镇西单村“有事请到会上说”被确认为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

2.提升工作平台。推动镇(街道)社工站提质增效,打造“民政事务一站通办、民生服务一站帮办”服务品牌,雪宫街道、辛店街道社工站高标准建设运营成功入选省级示范点。临淄区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暨社工总站于2023年3月揭牌投入运营。

3.壮大工作队伍。组织2023年115名网格员转任社工和35名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工作,实现社区工作者队伍达标。推荐4人参加“淄博和谐使者”评选。开展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考前培训,280余人考取社会工作者资格证。组织全区村级事务规范化提升培训班,200名村“两委”成员参加培训。组织全区2023年新录用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会,150名社区工作者参加培训。

4.整合工作资源。链接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4名大学生到各镇(街道)社工站开展“向阳而行,‘暑’我快乐”暑期活动,提升为民服务专业化水平。链接慈善资源,开展“关爱一老一小 慈善播撒阳光 社工站服务项目”创投大赛,多方联动推动社会工作快速发展。8家社会组织与村居签约“齐心同行”品牌项目,结对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四)聚焦全周期服务,着力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

1.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召开全区移风易俗现场会,争取“礼安齐鲁”省级试点。召开全区公益性公墓二期规划协调会,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编制规划。累计为3395名逝者申请免除丧葬费373.75万余元,发放生态葬补助3000元。

2.优化婚姻家庭服务。办理结婚登记2692例,离婚登记992例,补办(领)婚姻登记1662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全户籍类身份证件电子证照办理结婚登记业务;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婚姻登记信息数据质量提升工作试点单位。创新开展婚姻家庭辅导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婚姻登记下基层”专项行动,将办证场所搬到镇(街道)、村(居)便民服务大厅,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3. 品牌化发展地名工作。打造“齐风韶韵 守望临淄”特色地名品牌,开展“大美临淄 地名情深”书画摄影系列活动,在全市首批建立3支地名文化志愿者队伍。对“有地无名”的100余条乡村道路进行命名,推动提高乡村地名精细度和规范化程度。建成“悦享传齐”地名文化主题公园,专题刊发《地名故事》25期。以《充分挖掘齐文化资源禀赋 大力加强地名规范化管理》为题在全省区划地名业务培训班现场会作典型经验发言。将行政区划纳入临淄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全区镇办党校师资进修班”课程体系,组织开展行政区划专题培训。确定临淄区为市级地名命名方案编制试点单位、市级地名标志巡检制度试点单位。

二、工作中的问题与挑战

(一)社会救助方面。目前存在工作合力不足问题。社会救助政出多门,除民政部门外,卫健、人社、住建、教育、医保、扶贫等部门分别负责各专项社会救助工作,工会、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也在社会救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救助资源分散,各部门工作合力不足,缺乏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整体联动,职能部门间监测预警和数据传输存在滞后性。并且,临淄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机构为股级事业单位,其他区县为正科级或副科级,号召力较弱,很难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

(二)养老服务方面。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部分镇街道对养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挤占闲置严重,特困供养人员兜底保障不到位。截至11月底,全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4处,农村幸福院114处,其中2023年参与运营评估的日间照料中心仅20处,农村幸福院仅41处,实际运营率较低,部分日间照料设施挪作他用。长者助餐方面,2023年全区有38家长者食堂、助餐点因各种原因关停。特困供养资金保障严重不足,部分镇街“调度就拨、巡视就拨,不检查不督导就不拨付费用”,已严重响养老机构发展及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三)基层政权和社区工作方面。目前社区职能“行政化”严重。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并不是一级行政组织,但实际上社区居委会的直接管理者是镇街道,管理模式基本沿用机关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社区的人、财、物支配权在镇办,这样的管理模式使社区工作自主性、积极性受限。同时,各级部门、镇街道将工作延伸到社区,本应“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但还存在未落实到位的现象。在人员管理方面,社区工作者的使用由镇办负责,导致社区工作者眼睛只盯着上面,在与居民的联系、沟通、服务方面下的功夫不够。

三、2024年重点工作项目

(一)区级救助数字化平台项目

搭建部门联动平台,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区大数据局建立救助数字化平台,打通业务数据壁垒,与教育、人社、医保、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实现救助数据实时推送,实现救助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及时对符合条件的对象按规定实施救助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加强线下核查,依托基层力量,定期组织镇、村工作人员开展走访,掌握低保、低保边缘、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生活情况和实际需求,密切关注非在保对象中就学、就医负担重的支出型困难家庭,对符合条件但未纳入保障范围的困难群众及时给予救助。

(二)全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中心项目

优化提升全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中心的运营工作,持续加强“馨康家园”的品牌宣传,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培育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多元化市场主体,多样化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强化康复人才队伍建设,以“五社联动”模式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扎实开展信息采集、建档、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工作,降低康复对象疾病复发率、致残率,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就业能力,进一步发挥精神障碍人员的康复效能,确保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全区覆盖率达60%以上,登记在册人员接受康复服务率不低于30%。

(三)社区养老综合提升项目

梳理一批配套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协调指导镇街道通过委托外包、合作运营等模式助推1-2处城市社区养老综合体建设,打造社区养老“新典范”。积极推进位于金鼎绿城的稷下街道文苑社区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成为高标准的集便民服务、社区事务、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城市养老服务综合体。积极推进辛店街道辛安社区委托运营,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同时培育不少于1处连锁化运营居家服务组织,持续提升社区养老规模化、连锁化运营率。

(四)“乡村著名行动”项目

扎实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积极申报地名文化保护示范区,争取省市现场会,打响“齐风韶韵 守望临淄”特色品牌。以乡村地名采集上图标注为牵引,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乡村道路街巷名称及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农业产业、公共服务等设施名称的命名力度,提高乡村地名的精细度和规范化程度,有效服务乡村治理精细化、网格化需要。以打造“齐风韶韵 守望临淄”地名特色品牌为目标,动员临淄区地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力量,联合临淄区地名专家,建立齐文化特色地名采词库,开展“全省地名文化保护示范区”创建活动。依托金山镇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的有力契机,结合搭岭村古村落“印象边河 静美山村”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试点村的乡村旅游开发事业,融合“乡村著名行动”元素,打造“乡村著名行动”示范点积极争取省、市“乡村著名行动”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推介临淄区齐地名特色工作。

(五)区殡仪服务中心迁建项目

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部署,成立临淄区殡仪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工作专班统筹协调项目谋划和建设推进工作。为有效解决资金需求,减轻财政负担,该项目授权山东齐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成立齐兴发展集团二级子公司淄博齐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开展项目立项、设计、建设、运营等工作同时按照殡葬管理有关要求参考外地先进经验进行运营管理,打造全市殡仪服务领域“新坐标”。

(六)培育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

健全基层社会组织孵化体系,依托区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镇(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枢纽型社会组织综合功能,搭建社会组织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平台,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场地、政策、人才等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到社区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招募有影响力、规模大的社会组织带头成立临淄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进一步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开展活动、快速成长壮大。推动镇街道培育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协调进行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注册登记工作。指导各镇、街道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积极协调审批服务部门,帮助各镇、街道完善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登记注册相关材料,推进镇、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登记注册进度,年底前完成所有镇、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全覆盖。

四、建议区委明年需要力抓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事项(包括重要文件、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等)

一是强化数字赋能,助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打通部门业务数据库,加强数据衔接,确保部门、机构间信息共享精准及时;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各项服务向移动端延伸,优化群众办事流程,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加强与公安、卫健、残联、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力度,完善协调机制,抓好数据共享,定期开展数据复核,加强数据认证核实工作,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困儿童生活费的精准发放,实现应保尽保。对流浪乞讨人员做好人脸比对、DNA,及时抓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返乡工作。

二是强化兜底保障,筑牢民生底线。将特困供养资金与城乡低保资金同等列入民生保障底线,确保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医疗保障及特困供养机构基本接续运行。

三是优化养老服务布局。建议进一步整合国有闲置资产(设施),通过政企合作等形式,引入优势企业及服务力量助力全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区级在编制专业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计划时,将引进高学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列入其中,从区级层面培养少量专家级社会工作人才,统领指导全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建立同山东理工大学社工专业长期合作机制,加强培训,提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服务和专业化水平;成立镇街道级社会工作服务站,由镇街道投入资金引入专业社工人才开展服务,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议行政审批部门进一步放低准入门槛,从快办理登记等各项审批手续,尤其为养老机构消防改造、注册登记等提供便利。

是依托新建的区殡仪服务中心,创建我区殡仪服务品牌,制定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搭建区级智慧殡葬服务平台,积极对接大数据部门,促进大数据信息技术与殡葬服务管理的全方位、深层次融合,探索“身后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公安、人社、民政、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殡葬业务联动和资源共享,实现“身后事”服务事项一网联办通办,打通殡葬改革“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