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齐陵:土地托管“托”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 ||
---|---|---|---|
索引号: | 11370305004219456R/2023-5395357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10-16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 |
依山傍水万亩田”是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显著的地理特征。在工业强镇林立的临淄,辖区内只有美陵集团一家大型企业的齐陵与其他工业强镇相比,并不处于同一起跑线。如何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最大程度上实现村民共富、乡村和美?齐陵街道党工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尝试借助外部力量,通过土地托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没有区位和资源优势,也没有集体收入的南齐陵村,堪称“三无村”。可就是这样一个全村165户556人共400多亩土地的小村,却实现了年收入20万元的逆袭。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在南齐陵村59岁村民李在国看来,土地托管是全村逆袭的关键举措。他家2.99亩土地全部托管给了合作社,每亩年收入1000元。
“现在岁数大了,孩子们也都在外地工作,种不了那么多地,把地托管出去后,我在附近的氯碱厂打工,每月6000多元收入。”说起土地托管,李在国可高兴了。2021年,南齐陵村流转出连片的100亩土地进行全程托管试点,参与试点的村民签订土地托管合同后,每亩地可获得保底收入900元。“目前,我们有120户村民签了合同,共有310亩土地全程托管,村集体收入已突破20万元。都说‘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流’,村集体有了钱,村里不仅投资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春节还给每个村民一袋面、重阳节给老人发鸡蛋等福利。”南齐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在坤说。土地托管托起了南齐陵村逆袭的希望,让村民有了更多发展的底气,而发展底气也日益转化为村民脸上的笑颜。这样破解集体经济增收乏力、解决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的探索实践,也成为齐陵街道党建引领实施土地托管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来的成果之一。
为推动土地托管逐步覆盖,齐陵街道强化顶层设计,集中指导21个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统一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增收机制,真正实现合作社实体化运作。截至目前,齐陵街道37个行政村共有28个村参与土地托管,托管面积9400亩,预计到10月底突破一万亩。这样的改革举措,效果显而易见:2022年,齐陵街道21个村托管土地6434亩,其中4个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万元,3个村集体年收入突破30万元,14个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在通过土地托管实现集体增收村里有钱后,齐陵街道又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进阶工作。今年以来,齐陵街道将人居环境提升成果纳入街道对村居考核,各村铆足了劲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成果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画一片墙绘、建一处“口袋公园”、整修一条道路……环境提升的一小步,就是群众幸福感来源的一大步。驻佛村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元素描画到墙上。作为“双拥”文化示范村,驻佛村注重弘扬这一优秀传统,在墙绘上融合拥军爱民的文化元素,近千平方米的文化墙绘,通过丰富亮丽的色彩和鲜活生动的形象,点缀出乡村的朝气和生机。北山西村将管子的主要思想以墙绘的形式体现到主街打造中,将主街打造成一条管子文化长廊。“管鲍之交”“依法治国”“以民为天”“以人为本”……一些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故事、经久不衰的思想跃然墙上,村民走在街巷上潜移默化接受管子文化的熏陶。
齐陵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磊表示,土地托管托出了齐陵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截至目前,齐陵街道已打造20个示范村,实现了垃圾有人管、污水有地去、文化墙上看,大家你追我赶、争相变美的氛围已经形成。如今,齐陵也正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转变,实现了“面子”大变样,“里子”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