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标题: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70305K21216551K/2020-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07-13 发布机构: 临淄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0-07-13
  • 字号:
  • |
  • 打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7月12日在临淄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白平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中共临淄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迎难而上,拼搏实干,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区第53位。

——动能转换的势头和活力越来越强。全面推进总投资568亿元的80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亿元。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化工生产企业由370家压减到207家,新认定重点监控点2处。深入开展“对标齐翔腾达、提升现场管理”活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69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端化工、智能装备、半导体、大数据、新医药等优势产业落地起势。成功引入中国天辰、中电科十二所、超威集团、众联能创等国内知名企业,引进重大产业项目43个,到位外来资金184亿元。齐峰新材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齐翔腾达入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

——生态治理的措施和机制日趋完善。大力推进环境污染深度治理,精准实施18个专项行动,全面打响“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攻坚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86天。完成42个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气代煤、电代煤改造2.2万户,压减燃煤15万吨。大武地下水富集区内企业关停拆除有序推进。集中治理淄河流域环境突出问题,建成运粮河湿地公园二期工程。中线引黄一期工程投入使用。509家危废企业全部建立管理台账,齐鲁石化公司固废处置、光大环保危废处置项目建成投用。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5处,新增绿化造林1077亩。持续加严环保监察执法,实现由被动治标到精准治本的路径转变。

——城乡统筹的重点和难点不断突破。切实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高标准完成东高、刘家北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驻地央企移交小区“三供一业”改造有序实施。青银高速拓宽改造、博临路改建二期、晏婴路东延工程竣工通车,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26.4公里。大力开展城市社区违建治理,全面完成“大棚房”及违建别墅问题清理整治。整合各类涉农资金4.9亿元,精准投向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集中实施4个美丽乡村精品片区建设,6个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启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思远农业被评为省“互联网+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177家,新增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2.6万亩,智能化蔬菜大棚达1.1万个,创建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扶持60个薄弱村建设蔬菜大棚,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民生改善的标准和水平持续提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2%。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4%。居民医保补助、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520元、7200元、5150元。推进低保、扶贫制度融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新增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28处。齐陵中心小学竣工投用,新建改建幼儿园30所。加快区医疗中心建设,完成217处村卫生室标准化提升,被列为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区。新建区档案馆,建成一批城市书房、“5+N”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隆重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深化融媒体改革,志愿服务蓬勃开展,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成功抗御超强台风“利奇马”。积极化解矛盾纠纷,10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清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政务服务的意识和效能不断增强。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建成投用新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改善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全年兑现各类涉企扶持资金13.7亿元、减税降费12亿元。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接受省委巡视、省市联合审计及各类专项督查,认真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自觉服从区委领导,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政府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顶住了巨大压力,经受了重大考验,保障了群众安康,守护了城市安宁,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我们坚持生命至上,科学抓好疫情防控处置。盯紧抓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闭环管控,创新实施“党员双报到、防疫先锋岗”“办好十件事、守护一座城”等举措,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在疫情防控的危急时刻,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群防群控、日夜奋战,广大企业、社会各界为抗疫踊跃捐款捐物,24位白衣天使自告奋勇投身支援湖北抗疫一线。截至目前,我区未出现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围绕抓“六保”、促“六稳”,第一时间推动企业复产达产、项目复工建设和经营业户复商复市。全面落实上级出台的对冲疫情政策,配套制定助企暖企、拉动消费、稳定就业等具体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结合“四进”工作组、金融辅导员等措施,全力解决企业职工返岗、物流运输、资金需求等实际困难,协助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7.3亿元。发放600万元消费券,支持发展夜间经济、直播带货等业态模式,全区消费市场稳步回暖。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提前完成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项目土地平整,32个市重大项目在建24个、开工率达75%,4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新增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8个。

我们坚持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掀起“当旗手、作标杆”工作热潮,扎实推进“四新”产业培育、环境整治“八大会战”、十二大攻坚行动、十五项重点改革。在全市率先建立“六个一”平台招引机制,成立4家专业招商公司,建成临淄产业会客厅,全区新签约项目32个,落地投资过亿元项目16个,在谈重点项目69个,上半年到位省外资金增长217%。启动桓公路改建及5条城区道路慢行一体化改造。顺利完成淄河、乌河、裙带河应急防汛工程。建立“全员环保”工作机制,上半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9天,较去年同期增加41天。落实全市功能区调整优化战略部署,启动齐鲁化工区和临淄经济开发区空间布局、产业规划、体制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动能、活力加速释放。

各位代表!去年以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离不开中共临淄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离不开齐鲁石化等驻地企事业单位及驻临淄部队、武警官兵的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更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们的辛勤汗水、智慧力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在各自岗位上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全区人民,向所有为临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稳增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实体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对外开放活力不足,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保障趋紧,生态环境治理欠账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城乡统筹发展缺少新的路径模式,民生事业、公共服务存在不少短板,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还不完善,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0年目标任务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按照区委的总体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当旗手、作标杆”为引领,紧扣“四新”产业培育、城乡环境整治“八大会战”、十二大攻坚行动、十五项重点改革,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开创“家敦民富、大气精美”的现代化临淄建设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年内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各位代表!今年已经过去一半多的时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方针,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争分夺秒、真抓实干,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上来,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传统产业改造方面,紧紧围绕“五个优化”,深入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新培育上云企业520家、智慧示范工厂5家、智能标杆车间30个。实施好总投资364亿元的78个重点技改项目,技改投资力争突破100亿元。培优做强企业主体,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瞪羚企业5家以上。新兴产业培植方面,依托智能装备产业园,完善配套高端化装备制造、智能化核心部件、新能源集成模块三大链条,构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实验测试、标准制定、应用展示“五位一体”的智慧标杆园区。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加强与华为、同方等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打造先进的数据应用产业平台、高清视频物联基地。依托集成电路新材料产业园,推动中电科十二所、四十九所的核心技术转化应用,打造引领全国的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高地。依托新医药产业园,借力疫情防控催生的新机遇,带动新医药产业规模扩张、提档升级。重大项目建设方面,适应功能区调整需要,提高齐鲁化工区、临淄经济开发区发展承载力和产业聚集度。加快推进总投资855亿元的100个市区重点项目,确保实现“两个100%”。抢抓“两新一重”建设、技术迭代升级等机遇,策划储备一批大工程好项目,持续增添发展后劲。双招双引工作方面,推进落实“六个一”平台招引机制,充分发挥4家专业招商公司作用,瞄准国企央企、世界500强、民企500强等龙头企业和知名科研院所,积极组织招商推介活动,力争实际到位外来资金突破200亿元。抓好基金招商,加快构建“1+4+N”基金体系,链接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前沿技术、研发机构。经济运行保障方面,积极做好中央投资、政府专项债券、补短板强弱项等项目申报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认真落实“减免缓返”等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稳定生产经营。大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坚决守牢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强化要素保障,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加严污染防治标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加强企业无组织排放污染防治。实施230条工业炉窑达标整治,完成气代煤改造1.6万户,压减燃煤28万吨以上。严格抓好建设工地、路域环境、裸露土地扬尘污染治理,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力争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64%以上。扎实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完善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确保全域水质稳定达标。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快推进淄河、乌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提升。坚决完成大武地下水富集区内企业拆除任务,抓好搬迁企业土壤污染检测和生态修复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建成投用危废医废综合处置中心、管仲环保固废处置项目。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矿山资源监管,全面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新增绿化造林5000亩。大力推进“全员环保”,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强化环保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对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做到“零容忍”。

(三)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突出规划引领。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好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以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契机,加快推进多规合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实现空间管控一张图。规范编制乡村布局规划,完善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实用性规划。更加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稳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高水平编制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科学搞好城市风貌、视线轮廓、景观小品等论证设计。有序布局特色餐饮、城市书房、口袋公园等休闲空间,提高城市时尚度和活力度。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装备,打造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先导区。扎实推进粮食高产创建,争创国家级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家、“三品一标”15个以上,打响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扶持薄弱村发展增收,确保所有村居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创建市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5个以上。完善基础设施。全力配合沾临高速建设。启动实施杨坡路北延、博临路拓宽改造三期工程。做好临淄大道东延等6条道路前期工作。修建“四好农村路”30.4公里,优化快速通达交通路网。有序实施三改工程。启动胶济铁路临淄站恢复客运项目,带动周边区域改造提升。调整优化公交线路,65周岁以上居民免费乘坐城乡公交车。统筹完善供水、供热、燃气、电网等市政设施,年内完成160个5G基站建设。抓好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中线引黄二期工程,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强化精细管理。持续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八大会战”,全面刷新城市颜值。放大城市管理特许经营优势,推进城乡市政环卫园林一体化。试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行“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提高星级物业服务水平。持续抓严违建治理,塑造生态、洁净、整齐、美丽的城市新风貌。

(四)加强文化名城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齐文化精髓内涵,做好研究保护开发文章,全力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规划建设。聘请高水平专家做好稷下学宫规划设计,打造传承历史文脉、融合现代元素、兼备多种功能的地标性文旅综合项目。高标准推进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做好姜太公祠、管仲纪念馆改造的规划设计和招商引资工作。推进《蹴鞠小子》动漫制作,引爆城市IP热点。加强文物规范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抓好古村落、古建筑修缮保护。精心办好第十七届齐文化节,配合承办淄博首届国际青岛啤酒节。培育“十大特色街区”,建设“网红”直播基地,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积极培植影视动漫、创意出版、赛事演艺、旅游商品开发等新兴业态,促进各类文化市场主体繁荣发展。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夺取省级文明区“五连冠”。加强书香临淄建设,打造15分钟阅读圈。鼓励创作更多反映齐文化精髓、讴歌临淄人文精神的艺术精品,讲好临淄故事,传播临淄声音。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释放发展活力。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建立流程再造制度体系,打造效率最高、速度最快、服务最优的临淄政务服务品牌。优化“一门办理”“一窗受理”工作机制,更大力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实现更多事项秒批秒办、一次办好。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进“智慧审批”“掌上办事”。完善区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持续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完成临淄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理顺齐鲁化工区管理职能,构建园区公司化管理运营和市场化开发建设新模式。全面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高效配置资源要素。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区镇财政分配体系。成立区公共投资项目监管中心,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水平。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本授权经营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支持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力争年内在齐鲁股交中心、上交所、新三板新挂牌上市企业10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建立“镇呼区应、上下联动”机制,增强工作协调落实效能。

(六)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兜好民生保障底线。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巩固两项制度融合等工作成果,完善困难群众即时发现、即时帮扶长效机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稳步上调城乡医保补助和基础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标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儿童、妇女、残疾人合法权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严防输入性疫情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中之重,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持续巩固联防联控成果。加强区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快区医疗中心、妇保院综合楼建设,统筹抓好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农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推进紧密型医共体试点,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成投用齐陵中学、溡水实验学校以及8所城乡幼儿园,全力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深入推进平安临淄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建设,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深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信访受理和积案化解,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始终是政府工作的信念坚守。我们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行政效能,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加强政治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忠诚履职,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确保政令畅通、落地见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强化政府系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带头攻坚克难。坚持以“当旗手、作标杆”为工作统领,深入开展“树标对标夺标”行动,聚力改革攻坚,破解发展瓶颈。大力弘扬“头拱地、向前冲”的奋斗精神,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躬身入局、冲锋陷阵,用实干实绩推动各项任务快速见效。牢固树立“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工作理念,把工匠精神、精品意识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政府公信力。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落实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度,切实把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守牢廉洁底线。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鼓励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与企业家阳光交往,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大力支持区委巡察和纪委监委履职,严惩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维护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实干赢得未来。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临淄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建设“家敦民富、大气精美”的现代化临淄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词语解释

 

1.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长期专注于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全国前列的企业。

2.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

3.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4.5+N”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即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体活动室、一套文化活动器材、一个文体小广场、一名专(兼)职文化管理员;“N”,即拓展性、创新性文化服务功能。

5.办好十件事、守护一座城: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组织全区党员干部重点做好“挂包疫情特殊群体”“参与重要关口值守”“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开展心理咨询疏导”“捐资捐物奉献爱心”“组织城乡蔬菜配送”“劝离疏导防止聚集”“组织集中消杀病毒”“监管商超经营秩序”“组织防疫物资生产”等十件实事,守护全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6.六保、六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7.“四新”产业:智能装备、半导体、大数据、新医药产业。

8.八大会战: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裸露土地专项整治、建设工地扬尘整治、工业企业扬尘整治、矿山开采及生态修复工地扬尘整治、移动污染源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绿化。

9.十二大攻坚行动:重大项目建设、“产业攀登”计划、“双招双引”和对外开放、科教创新、科创金融高地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城市品质活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社会治理、重点改革、干部作风建设。

10.十五项重点改革:对标学习深圳优化营商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以产业化理念变革产业组织方式、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六个一”平台招引、乡村振兴、齐文化传承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民生服务系统性改革、党管干部和选贤任能制度体系改革、政治生态评价体系改革。

11.“六个一”平台招引机制:围绕一个科创产业,确定一个园区承载,引进一组产业基金,组建一支专业团队,制定一套个性化政策,创设一个产业展示中心。

12.五个优化: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优化提升经济效益。

13.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14.1+4+N”基金体系:“1”即组建1支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4”即分别组建智能装备、半导体、大数据、新医药4支产业基金;“N”即针对具体项目,组建N支专项基金。

15.“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根据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等亩均效益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类,差别化配套资源要素政策。

16.三区三线: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分别对应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17.三改工程: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旧村改造。2020年,新实施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分别为孙娄东村二期、东孙村和朱家村,同时对2021年计划实施的辛店街道水资办家属院、辛店街道铁路片区、永流小学片区棚户区改造及旧城区改建项目启动征收程序;实施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分别为金茵生活区、张家新村、水产公司片区、辛三路片区和南仇片区。

18.“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推动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9.十大特色街区:方正2009特色购物街区、桓公路中段至大顺路中段传统消费街区、齐都路特色文化街区、天齐渊公园、大都会商业街、新天齐美食城、蹴鞠小镇、齐都文化城、金岭美食街、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

20.紧密型医共体:以区级医院为主体、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完善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顺畅的转诊机制,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

    21.镇呼区应、上下联动:针对基层治理中需区直部门解决的问题,由镇、街道根据工作需求进行“呼叫”,部门迅速“响应”,形成镇、街道与区直部门协同联动、统筹协调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