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范化解燃气安全风险的建议
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104号
建议人: 李小军等7人
主办单位: 区住建局
答复时间: 2022-06-30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李小军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防范化解燃气安全风险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目前,全区城镇燃气行业按照经营管理模式,主要分为管道天然气、车用加气站及瓶装液化气三种类型。

(一) 管道天然气情况

现有管道天然气经营企业1家,即淄博诚意燃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 目前用户达25.2万户,其中居民用户25.1万户(包括城市居民用户17.1户、农村气代煤用户8万户)、工商业用户约1000户

在安全方面的主要监管措施是:一是依托诚意燃气独家专营的体量和集中优势,构建较完备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该公司依托科技手段建立了智慧燃气管理平台,就管道巡查、工程管理、入户安检、应息抢险等管理环节建立实施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现有140多名燃气安全管理员,配备有应急抢险救援车、巡查车、检漏仪等专业设备,每天安排人员巡线检查、 定期入户查漏(其中,工商用户每月至少1次户检,居民用户每年不少于2次户检)。二是委托第三方实施专业方面的再监督。 我局每年至少2次组织专家人员对企业安全运营情况定期进行检查,重点核查门站、压站、压力管线等关键部位以及工商业户用气场所内自动报警器、调压阀门等运行状况,自2021开展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以来,共查纠隐患问题60余个,整改情况全部进行了复检验收。目前,我区正在推进居民户软管更换工作, 已完成18.2万户, 更大程度地为广大用户消除安全隐患。

(二)车用加气站情况

目前,全区共有车用加气站企业6家、9处加气站点,年加气量约1800万立方米。对此类燃气企业,在督促企业实施安全自查的基础上,我局每年至少2次组织专家人员进行定期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加气站内压缩机、 经泵、消防水泵等设备定期维修保养情况,以及自控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自2021年开展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以来,共查纠促改问题110余个,整改结果同样实施复核复验制度。

(三)瓶装液化气情况

目前我区瓶装液化气市场上具备资质的经营企业共有4家,其中座落我区境内的1家(惠民能源),其余3家为区外企业(高新区绿诺、张店区惠鑫、桓台县金凤翔)、从近期排查看,全区共有瓶装气用户1.67万户,其中餐饮等商业用户1700户、工业企业用户170户、居民用户1.48万户(居民户主要分布在未实施气代煤改造和拟实施旧村改造的33个村)。2021年以来,对瓶装气管理我们全面加大了力度。一是多次进行专题部署, 在区安委会和区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下进行了三轮排查, 其中对学校、商店、医院、 养老机构、 餐饮、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用气场所重点排查,对通风不畅、 连接胶管老化、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缺失、用户缺乏安全使用知识、 缺失应急处置能力等问题, 进行了重点促改, 一年来共检查260余家, 查纠问题590个,二是创新思路, 在按照职责严格抓好对上游燃气经营企业监管的同时, 本着“有解思维、源头抓起、 重在治本”的原则,

积极延伸监管链条结合实际,总结推广惠民能源公司瓶装液化气从充装配送到使用培训、溯源保障等各环节“十统一”运行管理模式, 其中包括主动为用户安装具备自动报警和切断功能的报警装置(目前在中心城区已推广安装600余户),这些措施力求“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有效破解行政监管手段效能低、“管不到”、“管不好”的问题,能让行政主管部门和镇街道腾出更多的精力研究政策深化监管 这一做法在2021年12月份市人大专项调研、政府专项督查等多个迎检工作中得到充分肯定,认为有积极的推广效应。

二、存在问题

通过督导检查发现, 目前全区燃气领域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一)农村气代煤工程面临潜在的安全风险

农村气代煤工程管道多为架空铺设,受作业空间限制,部分管道与树木、围墙相近, 在暴雨和大风等极端天气时容易受树木、围墙倒伏影响,存在管道损坏漏气隐患。此外,极个别气代煤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气完毕后不能及时关闭灶前阀,存在操作使用不当等问题。

(二)瓶装液化气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短板

一是瓶装液化气供应渠道还不够正规。 目前在我区市场上流通的瓶装液化气中,由我市4家正规企业供应的占比约70%左右,还有一部分是从市外周边区县流入的,渠道来源不明。

二是部分用气场所达不到安全使用要求,如部分用户存在操作间超量存放瓶装气、使用不带自动熄火保护功能的灶具、老化的胶管和减压阀、超寿命气瓶等情况。

三是多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力度还有待加强。根据相关规定,住建、公安、 交通运输、 商务、 市场监管、急管理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承担相应的燃气管理责任但在实际运行中, 因燃气市场点多面广 涉及储存、运输、充装、经营、使用等多个环节,相关环节的监督执法权分散于各相关部门, 存在条块化监督执法现象 还未形成常态化联动执法机制。

四是安全检查宣传培训工作还有待加强。目前我区瓶装液化气还有部分是由非正规渠道的个体户提供的, 缺乏必要的安全检宣传培训等售后服务,用户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查纠。部分用户对如何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燃气了解的不全面、不充分,缺乏相应的安全防范、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各镇街道对推进瓶装气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和工作进度还不平衡。总的来看,全区目前便民市场整治整体好于沿街餐饮商铺,城区整治整体好于农村; 部分偏僻城郊、农村的沿街餐饮散户还存在整治盲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燃气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督促各燃气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自查整改工作, 每月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安全教育培训、 设施巡检维修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台账, 制定整改措施, 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企业安全平稳发展。 同时, 紧密结合省安全督导检查、安全三年整治行动等工作,继续组织第三方专家共同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 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限期整改到位, 并视情采取约谈警告 通报批评、 责令停业整顿、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 通过持续不断的督促企业落实安全风险隐患自查整改的“自律”手段, 以及主管部门持续高压态势的执法监督检查的“他律”手段, 共同督促企业切实落实好安全主体责任。

(二)对使用瓶装气场所分类整治

督促指导各镇(街道)对具备管道气改造条件的,支持、引导业户进行集中改造,接通天然气,降低安全风险隐患;对不具备集中改造条件 但符合瓶装气用气条件的场所, 积极督促用户使用管理规范、信誉良好、保障能力强的正规企业提供的瓶装液化气。大力倡导农贸市场 沿街商铺等瓶装燃气使用较为集中的场所由运营管理单位与正规燃气企业签订供用气合同,由燃气企业统一配送,便于集中 规范管理;对不具备用气条件的场所,因地制宣组织责任单位利用空气能热系、空调、电磁炉等方式进行改造。

 (多措并举提升燃气本质安全水平

   在继续抓好对燃气经营企业尤其是瓶装液化气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督促指导各镇(街道)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规范燃气经营市场秩序确保安全供应。指导督促各镇办加强对本辖区内非法存储、充装、运输、经营的瓶装气经管网点和个体送气商贩的执法检查力度,一经发现坚决取缔。同时清底数情况,积极引导督促这些“黑窝点”的从业人员与正规燃气经营企业合作,以“加盟、收编“等方式进行整合,通过政府行政干预和市场有序竞争这两手抓的组合措施,将瓶装液化气使用管理难题由地下变为地上,实现透明有序监管,实现“政府保安全企业有市场、用户得实惠”的共赢局面。

二是常态化持续开展瓶装液化气排查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指导督促各镇办进一步完善全区使用瓶装气用户台账,建立动态化、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督促用户与正规供气企业签订供用气合同,更换安全性高、使用期长的金属丝包覆软管(具备防鼠咬、防切割功能)、减压阀,安装并正确使用具备自动探测、报警、切断等功能于一体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帮助用户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大燃气安全使用宣传力度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充分发挥燃气企业、物业管理、村居社区、安全网格员等各级机构和网络作用,对餐饮、大型商场等重点场所,开展入户宣传教育和协助隐患排查。利用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宣传册、横幅等多种道,利用入户检查、农村市集等时机,广泛开展燃气安全宣传活动,向结区居民普及燃气安全使用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安全用气操作、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安全防范水平。

(四)多部门联动抓好隐患整治

持续抓好燃气安全隐患问题整治,积极配合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应念管理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全区非法运输、储存、经营瓶装燃气行为查处,打击瓶装燃气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瓶装燃气市场。同时,督促各镇街道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做好偏僻城郊、农村沿街餐饮散户排查整治,积极推广正规企业供应的瓶装液化气,努力消除燃气安全工作盲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愿请您继续关心与支持城建工作,我们热情欢迎您对城建工作提出新的建议。

 

临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630日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由饭店、食堂等燃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对社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我区要深刻吸取燃气爆炸事故教训,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防范化解燃气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围绕当前制约燃气安全的突出问题,狠抓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责任落实,重点突破,盯准影响燃气安全运行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开展精准化治理。加快完善安全设施,加强预警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安全运行监控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