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统计局
标题: 解读:经济发展恢复向好 发展质量继续提高
索引号: 11370305004219069D/2022-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11-30 发布机构: 临淄区统计局

解读:经济发展恢复向好 发展质量继续提高

发布日期:2022-11-30
  • 字号:
  • |
  • 打印

前三季度,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努力化解各类风险挑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狠抓各项政策落实见效、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全力保障关键供给、努力提升发展质效。全区经济延续恢复向好的运行态势。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省、全市0.6、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5位,比上半年前移4个位次。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2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居全市第4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8.4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居全市第5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5.5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居全市第7位。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保供基础扎实,发展基础更“牢”

前三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3.4亿元,同比增长3.3%。夏粮喜获丰收, 夏粮产量创新高。全区夏粮播种面积327102亩,亩产468.98公斤,总产 15.34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 0.92%、0.02%和0.93%。畜牧业生产稳定。前三季度生猪出栏20.0万头,牛羊出栏5.4万头(只),比上半年增加2.1万头(只);肉类总产量2.7万吨,比上半年增加1万吨。现存生猪存栏17.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占比8.9%;牛存栏1万头,肉牛和奶牛分别占59%和41%;羊存栏4.5万只;禽存栏353.9万只,肉禽和蛋禽分别占77.7%和22.3%,有效保障全区第四季度肉蛋奶的供应量。蔬菜播种面积为124227亩,亩产5917.6公斤,总产73.51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0%、0.8%和-1.1%。

)工业生产恢复向好,发展贡献更“稳”

随着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推进,全工业生产延续回升向好、持续改善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居全5位,比1-8月份前移1个位次增速比1-8月加快1.5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增速22.6%,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高于1-8月份0.4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速 6.4%,高于1-8月份2.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下降67.1%,1-8月份扩大3.6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助推明显。主导产业产值增速达到20%以上,其中稀土行业产值增长43.0%,石油炼化及精细化工行业产值增加32.5%,生物医药行业产值增加21.6%,分别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4、17.5、0.3个百分点。

(三)运行质态发展,上升空间更“大”

现代服务业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3.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6.9%、房地产中介及物业管理营业收入增长15.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9%,共拉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6个百分点,有效带动了服务业的整体提升。

“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增长势头喜人1-9月份全区规上“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资产总规模达592.3亿元,同比增长2.4%,规模总量超过全市三分之一;从业人员1.4万人,同比下降1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0.7%和23.5%;实现工业总产值384亿元,同比增长33.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9.3%;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利润13.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17.1%和36.3%;营业收入利润率达5.0%,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

(四)市场需求逐步改善,发展动力更“强”

一是有效投资持续扩大。1-9月份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1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市排名第6位。从民间投资完成情况看,1-9月份全区完成民间投资133.0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73.0%,比上年同期降低2.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对稳定全区投资增长贡献突出。从重点领域看,工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等分别增长-3.6%、17.4%和11.7%,增速分别比1—8月份提高-0.1、10.5和-8.9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9.8%,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8.7%,拉动投资增速提高25.9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9月份,新开工项目53个,其中9月份新开工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新增3800万元。

二是消费市场稳定恢复。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居全市第4位,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6.7%和-11.9%,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28.4%和6.9%。

三是对外贸易降幅持续收窄。前三季度全区进出口总额实现174.3亿元,同比增长-0.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6个百分点,降幅低于全市1.6个百分点。其中口完成79亿元,增长5.6%;进口完成95.3亿元,下降5.8%。    

(五)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结构更“优”

前三季度全区“十强”产业实现增加值275.7亿元,全市排名第1,同比增长17.8%,占GDP比重达到40.7%,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全市排名第1,对GDP贡献率为30.2%,全市排名第1。全区“四新”经济实现增加值161.1亿元,同比增长5.8%,占GDP的比重达到23.8%,提高幅度-0.4%,与同期基本持平。

(六)财政金融实力稳固,发展支撑更“好”

前三季度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1亿元,全市排名第1,占全市份额接近1/5。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64.9亿元,比年初增加79.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69.5亿元,比年初增加91.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605.8亿元,比年初增加61.8亿元。金融存贷比(贷款/存款)为56.9%。

(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发展温度更“暖”

前三季度,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4元,增长6.1%,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64元,增长5.3%,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44元,增长6.3%,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为1.68,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业份额提升阻力大

前三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7%,今年各季度第三产业占比均比去年同期要低。从规上服务业看,1-9月全区10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2亿元,下降1.7%。行业下降面接近五成。

(二)限上零售业持续负增长

自今年以来,除1-2月份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速为正以外,其余月份都是负增长。18大类重点商品来看,商品增速为负的占大多数,超八成的商品增速为负,比上季度增加近一成。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看,全区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分别降低10.4%、12.8%和1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下降8.4%;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8.2%,石油类消费拉动明显,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8.8%。

(三)部分指标增速排名不容乐观

我区部分指标存在同期数过大或样本数据基本饱和的问题,导致这些指标的总量在全市的排名位居前列,但是增速的排名比较靠后。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第4位,但是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速分别是第8和第9位,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均列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总量排名第1位,但是增速排名第8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排名第2位,增速排名第6位。

(四)财税增收压力较大

今年以来受留抵退税政策影响,1-9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2.8%,比1-6月扩大1.7个百分点。税收总收入下降9.1%,比1-6月扩大1.5个百分点。

三、相关建议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成绩来之不易。但当前国内外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疫情冲击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加严峻考验不确定因素持续蔓延,后续稳增长、保第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更多,为保障经济稳定运行,取得较好成绩,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精准做好经济运行监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全年主要目标任务,综合运用各类监测手段,精准精细反映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潜在性趋势性问题,重点围绕工业、贸易、服务业三大重点领域,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精准施策,确保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二)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增后劲的主抓手,精准施策发力,持续攻坚突破。加快重点项目进度,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达效,以有效投资带动经济持续增长。

(三)稳住市场主体经济地位

充分发挥工业强区发展优势,加大高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切实提升发展质量;继续稳固主导产业发展地位,提供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重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各部门联合做好发展培育指导,用好各类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突破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