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统计局
标题: 解读:潜在增速回归,经济复苏向好
索引号: 11370305004219069D/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3-02 发布机构: 临淄区统计局

解读:潜在增速回归,经济复苏向好

发布日期:2023-03-02
  • 字号:
  • |
  • 打印

2022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反复多发的形势,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锚定“当旗手、作标杆”的目标定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政策和经济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局面。

一、经济稳中向好彰显临淄信心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2022年,全区实现GDP 90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较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4个3.0个0.6个百分点,复苏迹象明显。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7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54.1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300.6亿元,同比增长3.8%。三次产业占比为5.4:61.3:33.3。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5.9%、61.0%和33.1%,从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看,第二产业成为三次产业中拉动GDP增长最主要的因素。

(一)农业稳产保供得到保障

2022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9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分行业看,农业产值64.9亿元,增长5.5%;林业产值1.0亿元,增长10.4%;牧业产值20.8亿元,增长1.6%;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4.6亿元,增长10.4%。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看,粮食产量33.7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5.3万吨,秋粮产量18.4万吨牲畜生产较快恢复。全年生猪存栏19.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68万头生猪出栏量74.21万头,增长7.0%牛存栏1.1万头,羊存栏4.7万只,禽存栏361.2万只。“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2.27万吨,增长7.1%,禽肉产量 1.34万吨,增长1.5%。蔬菜全年累计播种面积为17.93万亩,较上年同期增长1.1%;产量达108.8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2%。瓜果类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累计播种面积为   1771亩,较上年同期增长14.8%;产量6.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8.6%。

(二)工业发展韧劲显现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6.4%,居全市第3位,比前三季度前移2个位次,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受防疫政策优化短期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增加值同比增长0.2%;二季度,受疫情超预期因素影响,增加值同比下降0.9%;三季度,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增加值增速达4.9%;四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6.4%。10月、11月、12月当月增加值分别增长6.6%、6.7%、6.4%,增速平稳回归。总体来看,全年全区工业生产顶住多重压力,总体保持上升走势,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劲。

主导产业引领带动。积极发挥主导产业对产业集群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六大主导产业较好发展,带动全区工业健康稳定运行。2022年六个主导产业总产值增长情况为“三正三负”,稀土行业增长最高,为31.6%;石油炼化及精细化工拉动地方工业产值增速20.06个百分点,拉动力强劲。

“四强”产业发展迅猛。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引领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四强”产业能效。2022年我区四强产业增加值增速为20.0%,高于全区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3.7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0个百分点。产业占比48.7%,高于目标值3.09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发挥压舱石作用

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较上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80.3%;第二产业投资略微回,下降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3%。分领域看,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8%;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22.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7%。现有投资项目中,1000万元以下投资额增长97.4%。大项目拉动作用突出。5000万以上投资额增长5.6%,亿元以上投资额增长4.7%,分别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0、3.3个百分点。

(四)商贸市场日趋恢复

202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1亿元,同比下降1.4%。从消费类型看,批发业恢复快,零售业艰难,住宿餐饮回暖。限上批发销售额1073.1亿元,增长8.2%;限上零售销售额24.2亿元,下降9.0%;限上住宿营业额0.3亿元,增长34.9%;限上餐饮营业额2.9亿元,增长6.9%。基本生活用品类及中西药品类保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增长7.4%,饮料类增长19.9%,中西药品类增长337.3%,通讯器材类增长19.8%。

(五)对外贸易向好发展

进出口及利用外资方面,全区进出口总额253.8亿元,同比增长7.1%,增幅比前三季度扩大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6.7亿元,下降4.0%;进口157.1亿元,增长15.2%。全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349万美元,下降23.5%,降幅比前三季度回升42.7个百分点。

(六)财税金融稳健运行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6亿元,全市排名第1,占全市份额接近1/5。其中税收收入45.7亿元,下降19.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1亿元,增长0.7%。2022年,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99.7亿元,增长11.5%,比年初增加113.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20.3亿元,增长14.0%,比年初增加76.3亿元。

(七)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10元,全市排名第2,同比增长6.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58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76元,增长6.9%,快于城镇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92(农村居民=1),上年缩小0.03。

二、经济健康发展面临新挑战

全年全区经济维持了稳定增长局面,但是部分领域恢复较慢,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较大,制约着我区经济更好发展

(一)建设项目不足制约投资增长

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全市排名第7,比前三季度回落3.4个百分点。全年总投资项目个数下降0.6%,其中新开工项目个数下降30.3%,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42.6%。新经济投资疲软。“四新经济”投资下降4.2%;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21.0%。

(二)财政收支矛盾制约民生改善

从收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下降0.6%,留抵退税政策的进一步施行使收入增长的空间进一步压缩,实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7.5%,而财政支出增长0.7%。实体经济无明显复苏,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带来相关税收的增长乏力,政府大量刚性支出无法缩减,保障改善民生需要坚实的财力支撑和保障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部分领域复苏乏力制约基础稳固

服务业降幅扩大。2022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各月均呈现下降趋势。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1.7亿元,下降4.6%。其中下拉幅度较大的有: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下拉5.9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拉2.6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拉0.6个百分点。

客货运下降明显全年全区公路货运量2957万吨,下降24.5%;公路客运量1460万人,下降25.1%。

三、新形势下机遇仍存亟待新突破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区上下坚持以“1221”工作体系为引领,预计经济增速将会向潜在增速回归,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一)坚持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坚持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激发动能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技术攻关,通过高技术发展方式增加产出、提高能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整体提质增效。扎实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较好发展,加快推动科研服务、研发设计、技术应用等服务业发展,完善提升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租赁服务、物流服务等发展水平,为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落实多项促消费稳增长政策

继续落实扶持政策,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乘势推动消费,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完善全区疫情防控措施,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用优质供给拉动需求,不断推出优质商品和服务,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在留抵退税政策取得积极成效的情况下,及时优化针对居民主体的财税政策工具,促消费的功能。

(三)狠抓规模企业培育工作

一是要压实各部门主体责任,加快规模企业培育和企业数据库建设;二是要加强对达规企业的指导,对达标的新投产企业及时完善资料和进行入统申报,做到应报尽报,全面提升全区规模企业数量和质量,增强规上企业对全区经济的支撑力度;三是培育发展优质企业,巩固壮大龙头企业,支持基础骨干企业,让规模企业真正成为经济支柱,增强经济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