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统计局
标题: 解读:前三季度临淄区经济运行分析
索引号: 11370305004219069D/2024-5493755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2-13 发布机构: 临淄区统计局

解读:前三季度临淄区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日期:2024-12-13
  • 字号:
  • |
  • 打印

今年以来,全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改善,重点领域支撑有力,全经济实现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85.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9亿元,比上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05.8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245.7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0%、59.2%和35.8%。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供给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2亿元,同比增长4.0%。分行业看,农业产值47.8亿元,同比增长3.1%;林业产值0.7亿元,同比增长7.2%;牧业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5.9%;渔业无同期数且当期数较小,可忽略不计;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8.1%。前三季度,从产量看,猪牛羊禽肉产量3.11万吨、增长5.38%,水果产量14098.99吨、减少0.5%,家禽出栏985.33万只、增长18.8%

(二)工业发展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0.7%、-5.1%;分主导产业看,营业收入增速为正的分别是装备制造业、石油炼化及精细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4%、6.6%。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提高222.5%,第二产业同比增长34.2%,第三产业同比下降28.0%。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技改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8%、20.1%,分别高于全部投资12.6个、14.9个百分点,为全区投资的稳定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四)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0.4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市2.8个百分点。从四行业销售额看,限上单位实现销售额25.2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785.8亿元,同比下降8.8%;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2.2亿元,同比增长16.1%;住宿业实现营业额5685万元,同比增长60.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5亿元,增长22.3%。

(五)服务业平稳运行。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2.5%。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恢复步伐加快,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12.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凸显发展张力,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8.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9456万元,同比增长30.1%。

(六)财政金融承压运行。前三季度,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0亿元,同比下降6.9%。其中,税收收入34.7亿元,同比下降13.8%,税收占比为6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9亿元,同比增长17.4%。截至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04.2亿元,增长9.2%;贷款余额708.9亿元,增长4.6%。

(七)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前三季度,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69元,同比增长4.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90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18元,增长5.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增幅快于城镇居民3.1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支撑行业拉动呈减弱趋势。前三季度,主导产业中,塑料加工行业总产值下降6.3%,增速低于全规上工业产值增速5.6个百分点;稀土行业总产值下降19.2%,增速低于全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8.5个百分点

(二)房地产市场延续下行趋势。前三季度,全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3亿元,同比下降17.6%;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1%。

三、下步措施建议

加强监测分析强化关键领域的预测与预判工作。专注于经济运行中凸显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紧密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动对临淄区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及其传导机制,以提升经济运行的预警能力。定期撰写经济运行的分析,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营造积极的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区委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支持。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今年以来回升趋优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仍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立足长远育产业、增后劲,填补短板弱项,夯实发展根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