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朱台镇人民政府
标题: 四个“致力于” 打造“四有”新农村
索引号: 11370305004219560X/2021-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7-12 发布机构: 临淄区朱台镇人民政府

四个“致力于” 打造“四有”新农村

发布日期:2021-07-12
  • 字号:
  • |
  • 打印

    朱台镇位于临淄区西北部,辖33个行政村,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3.6万,是国家卫生镇、省级文明镇、中国厨房设备产业基地、省装饰纸产业基地、省级特色小镇、省“美丽宜居小镇”。

    近年来,朱台镇大力发扬首创精神,勇当乡村振兴先行者,致力于产业兴、民风淳、乡村美、组织强,打造有底气、有内涵、有颜值、有力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党建研究会工作会议、全省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全国农村改厕工作推进会等重要会议先后在朱台镇召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近年来,朱台镇聚焦农村农民增收,积极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富民产业,吸引更多的农民回到农村、留在农村、建设农村。2020年,我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26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市水平(20891元)32.2%。

    依托禾丰种业,打造现代农业“新高地”。

    现代种业。争创国家级智慧粮食与种业产业园。建成7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布局建设3000平种质资源库,育成小麦玉米品种25个,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多万亩,增产粮食30多亿公斤,每亩增收220元。2020年,“山农28号”以实打亩产856.9公斤创造了全国冬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无人农场。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与兰玉彬院士合作,打造出占地500亩的全国首个5G生态无人农场,以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实现了耕、种、管、收、测全程无人模式,实现核心示范农场劳动用工费用减少25%,分别节约用水、用肥20%、15%,减少农药投入30%,力争三年内扩大到1万亩。

    循环农业。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种养转一体化、虫鱼菜草牧生态循环农业,打通水陆两套生态系统,利用四虫联动模式达到所有废弃物全利用、无污染、零排放,形成围绕一二三产融合的新价值链,打造了四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发展厨房设备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树立平台思维,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为实现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朱台镇积极培育壮大厨房设备产业,搭建就业平台。目前,全镇现有厨房设备加工业户60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涉及商用、家用、军用、医用、环保5大板块,年产值达40亿元。

    树立有解思维,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为推进产业规范化集聚化发展、打破土地瓶颈要素制约,规划建设占地2200亩的厨房设备产业园,为企业壮大腾拓了空间;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协调金融机构推出“厨易贷”,截至目前,共为企业发放贷款228笔、5900万元。

    树立生态思维,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突出“五个优化”主攻方向,以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推动厨房设备产业做高做强。宇丰商用厨具与东道智能建成第一家智慧车间,生产效率提升20%,现场5S、精益制造水平达到行业一流水平。发展数字经济,依托现有线上营销中心,规划建设集产品展示、电商营商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会客厅,叫响“朱台厨具”品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朱台镇聚焦乡村文明树新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探索实行“365”工作法,让文明实践“走街串巷”延伸到每一个“神经末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在全市文明镇办考核测评中位列全市第一名。

    “三统”凝聚合力。打造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1处、村级实践站33处、实践广场37处。依托“智慧朱台”联动平台、“喇叭花”智慧播报系统调配各类资源,有效抢占农村舆论高地。打造鹧鸪戏、泥哨、板笔画等非遗文化传承平台,实现文明传播与文明实践的有机融合。

    “六建”畅通机制。建强两级组织,由党委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主任,班子成员担任分中心成员,由33个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文明实践站站长。组建“党员暖心”“陪你到老”“美在家庭”等多支志愿服务队,目前注册志愿者人数5579人。搭建活动载体,以“讲、评、帮、乐、庆”为活动基本形式,打造五种祝福礼和十种节庆礼。

    创建“苔米公益”“瓜牛知行”“喇叭花”等品牌,持续提升影响力。搭建“线上线下”平台,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舞台让给群众。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常态化典型选树机制,选树身边好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五盼望”突出实效。依托“党员暖心”志愿服务队,走访包建户做到“一口清、六必问(办)”;成立“丙方调解”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答疑解惑、矛盾化解等服务;成立“暖心基金”,在群众发生意外或家庭变故时,第一时间送去“党的关怀”;举办新式婚礼,一场婚礼节省2万元,已举办20余场;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流程图,千年陋习一朝除。

    “文旅融合”提升品质。依托齐峰新材造纸博物馆、禾丰种业研学基地、宇丰商用厨具智慧车间、华腾猪舍里文创园等载体,串点成线,加快推进工业旅游、农事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交流等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新IP,创建文化名镇,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朱台镇聚焦人居环境补短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家庭为切入点,由点及面,带动打造示范片区,以生态振兴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旱厕改造工程,完成33个村、6690户改厕任务;实行“六个一”管护措施,投资20万元在全镇建成6个农厕服务站,实现抽厕、维修等后续服务全覆盖;推进农村公厕建设,新建高标准公厕15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实施“气代煤”改造工程,整建制完成“气代煤”改造任务,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好城乡环境整治“八大会战”,全面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户集、村收、镇运”的运行体系;修建“四好”农村路21.3万平方米,“户户通”硬化18.3万平方米;栽植苗木12万余株,整治裸露土地110万平方米,实现村庄“处处见绿”;开展全域公园建设,在原有17处游园的基础上,又投入155余万元新建村级游园5处,呈现绿树掩映、景林相融的美好景象。

    持续开展全域美学教育。按照“六地三标”的标准,全镇共选树“美在家庭”标兵户1166户,以“小庭院”提升乡村“新面貌”;在陈营村、西单村试点建设“美家超市”,打造“美在家庭”文明实践明星一条街,实行积分兑换和荣誉激励办法,激发群众争创热情;充分发挥“美学讲堂”阵地作用,开展“母亲素质提升工程”“乡村振兴巾帼行”等活动,全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持续推进连片创建。按照“生态、洁净、整齐、美丽”的目标,以西单片区为试点,连点成线、由线及面,聚焦村与村之间的盲点、死角,彻底整治片区环境;以“七位一体”为核心,做细进村大门、景观节点、游园小品,打造美丽乡村“全景画卷”;立足自身特色、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大夫店村红色历史、西单村孝文化等特色资源,真正让农村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朱台镇聚焦党建引领强基础,抓班子、带队伍、聚人才,找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力抓手,进一步筑牢党在农村的坚强堡垒,着力实现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强化班子建设,发挥“头雁”效应。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扎实稳妥推进村“两委”换届,全面实现“四升、三降、两无、一优化”。加大奖惩力度,每村确定一项“书记领办项目”,实行半年观摩、年度述职、专项奖励制度,激发工作活力。推广联村党建,按照“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的思路,深化“村村联合、村企共建”模式。

   强化队伍建设,激活中枢神经。全面推行“党建+网格”模式。对党员日常表现和网格履职实行积分亮化管理制度,强化结果运用,将落后党员转入镇初心党支部进行教育转化。每月21—25日组织召开“议政理事暨党员活动日”,开展“党员暖心”走访活动,打造“有事会上说”品牌,提升党员群众参与积极性,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汇聚人才智力,增创发展优势。实施“人才集聚”工程。深入落实“人才金政37条”,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先后建成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引进合作院士5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7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淄博英才计划4人;加大基础性人才引进力度,发挥优势产业吸引力,引进高校毕业生307人,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创新发展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数字化”模式。探索数字金融惠农机制,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协调金融部门为西单村量身定制大棚产业集群服务方案,发放“鲁担贷”2050万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体化运营达28个。2020年,33个村均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1/3的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