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化工区管委会
标题: 齐鲁化工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明年打算
索引号: 11370305004328097D/2020-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12-16 发布机构: 齐鲁化工区管委会

齐鲁化工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明年打算

发布日期:2020-12-16
  • 字号:
  • |
  • 打印

齐鲁化工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明年打算

齐鲁化工区

 

今年以来,齐鲁化工区紧紧围绕市、区重点工作,以打造“高端、绿色、循环、智慧”园区为目标,以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为定位,按照“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的工作要求,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被评为中国化工园区30强综合实力前十名。尤其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功能区调整优化工作部署,530日,组织召开了齐鲁化工区代管张店东部化工区交接工作会议。按照“人财物”“事责权”相统一、能接尽接的原则,实现了两个园区管委会机构、人员的整合,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给齐鲁化工区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红利。

一、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推动党建和业务两促进

一是从严抓实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周五机关集体学习制度,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网络课堂与专家讲座相结合,全年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5次、机关集体学习12次,每次理论中心组学习笔记不少于8页纸,每季度检查1次,学习笔记达到要求的盖章确认,“学习强国”和“党建灯塔在线”网络平台参与率与答题率均为100%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增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从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性体检等党内生活制度,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年组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4次、支委会13次、党小组会48次、党课5次,主题党日13次、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民主评议党员2次、党性体检2次。七一前夕,结合主题党日,利用1天时间,组织全体党员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进行红色教育。

三是从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意识形态领域相关工作汇报。办局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抓好分管领域范围内意识形态工作,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4次,每主动深入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形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四是从严推进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齐文化廉政教育基地、会前说纪等形式,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年初制定《齐鲁化工区开展“五型”机关建设实施方案》,修订完善机关日常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水平,不断加强过硬党支部建设。

五是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开展经典诵读、走访道德模范等相关主题活动,做好“双报到”社区、路口和路段挂包工作,累计开展“疫情防控值守”等志愿服务40余次,所有项目均实行规范化管理,年度内全体人员服务时长均超过20小时,齐鲁化工区“齐齐助企”志愿服务队被评为“临淄区抗击疫情最佳志愿服务队”。开展齐鲁化工区第三届“最美工匠评选活动”,激发起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

二、攻坚克难,勇于担当,推动化工园区走在前列

市委、市政府调整优化功能区的重大决策部署,给齐鲁化工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齐鲁化工区坚定不移地抓好贯彻落实,已于530日顺利代管了张店东部化工区。

一是机构人员融为一体,一体化管理到位。张店东部化工区在编在岗工作人员,整建制划归齐鲁化工区管理,明确了职责和分工。两个园区真正成为一家人,整体工作力量明显增强,有信心、有决心答好一张卷。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体化规划建设加快。针对两个园区存在的路网、管廊等基础设施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现场制定方案。成立管廊运营管理公司,沿园区主干道冯官路、翔晖路架设贯穿南北的一条10公里工业管廊,实现物料、工业气体、热电管道输送,污水纳管率100%。组织实施总投资6.1亿元的7条园区道路建设工程。目前已投资1.6亿元,完成南沣路、补天路2条道路工程,9月底将全面竣工通车。冯官路南延工程加快推进,预计11月中旬完成主路面工程,翔晖路南延、工业园中路2条道路已开工。统筹整个园区封闭工程,山东理工大学正在编制《园区封闭交通组织方案》。

三是重点项目提质增效,一体化发展态势向好。发扬店小二服务精神,对园区47个重点项目“一对一”“点对点”式挂包服务,逐个分析存在的瓶颈制约,着力解决手续办理、土地和融资保障等问题。截至10月底,20个市重大项目已开工18个,开工率达到90%。园区6个项目竣工投产,齐翔腾达10万吨MMA项目提前三个月竣工投产,凯威尔20万吨不饱和树脂、一诺威20万吨特种聚醚、补天10万吨聚氨酯发泡剂等5个项目11月底前具备试车条件。目前,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89亿元,税收91.8亿元,利润30.2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7亿元、同比增长63.7%,经济向好的态势已经形成。

四是安全环保力度加大,园区态势保持稳定。区生态环境局、区应急管理局分别加挂园区生态环境分局、应急管理局牌子,两个园区交接工作以来,组成联合检查指导组,对张店东部化工区企业,进行了“把脉会诊”。组织张店东部化工区32家企业,现场观摩学习齐翔腾达公司安全环保经验做法,让大家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建成投用张店东部化工区污水处理厂,630日污水处理厂各项指标稳定出水,通过专家组环保验收。

五是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活力明显增强。建成投用园区营商服务中心。深化从“管理”向“服务”的改革转变,努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全程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方便企业“足不出园”办理各种业务。开展“当旗手、作标杆”“聚力百日攻坚”行动,在园区党建、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安全环保等方面攻坚克难,实现新的突破,形成了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实行项目包建责任制,全员推行“一线工作法”,以影像纪实形式展示每天工作动态,形成了比学赶拼的良好氛围。

三、2021年工作打算

(一)聚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高端园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超前谋划、早做工作,围绕园区骨干企业集团、优势产业链条、基础设施、服务齐鲁、新兴产业等,搞好与上级规划、政策的对接,挖掘潜力,策划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高质量项目,争取列入上级计划盘子,千方百计争取最有力的支持。一是快速启动园区规划编制。针对齐鲁化工区61.51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的要求,尽快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启动该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协调盯紧自然资源部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确保为园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二是抓好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项目建设。以列入省重点的己二腈、齐翔丙烷脱氢项目为重点,全程跟进项目服务,掌握项目现场实物工作量进展,摸清企业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以工作力度换取项目建设速度,推动齐翔30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及20万吨/年异壬醇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己二腈26万吨/年丙烯腈、20万吨/年己二胺,齐翔10万吨/PMMA75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顺利推进、早日投产达效。三是抓好整合搬迁项目投产达效。明年,加快推进包钢、加华、中凯、恒立、浩德、祥东等搬迁企业建设,全力完善项目周边配套路水电气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力争明年3月份浩德、三维、华谊合丰等企业项目竣工投产,明年年底前其余企业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四抓好企地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坚持把与齐鲁石化融合发展作为一件突出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参与、承接齐鲁石化项目建设。齐鲁石化将全面启动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形成16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抓住齐鲁新上120万吨乙烯项目的机遇,延伸产业链条,策划新上环氧乙烷、丙酸、环氧丙烷、丁酸、丁苯橡胶等高附加值项目,带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二)聚力补齐发展短板,在绿色园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道路建设方面,完成翔晖路南延、工业园中路道路工程,翔晖路北延雨水管建设,向南打通翔晖路南延,同时在补天路完成路基土地平整清理后,尽快完成补天路建设,形成东西贯通的补天路。督促完成冯官路南延工程,为己二腈项目提供保障。同时,根据一体化规划建设要求,启动南沣路西延、工业园中路土地手续办理工作,积极争取土地指标,力争尽快打通南沣路和工业园中路。完成公共管廊设计、施工招标,根据园区发展规划和企业需求,优先完成张店与临淄交界处65米公共管廊,根据华谊合丰、浩德化工、三维催化剂、包钢稀土项目投产时间,提前完成园区公共管廊建设和公用配套工程,保障项目顺利投产达效。二是抓好绿色园区建设。以争创“国家级绿色化工园区”为使命,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工艺、设备改造,全面降低园区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等排放指标,提升环境容量空间和承载能力。继续在园区大力开展“对标齐翔”活动,坚持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人才、一流管理,推行齐翔现场管理“一二三四五”标准。抓好热电联供一体化工作,推进齐鲁锅炉更新,建设综合工业管廊,实现工业蒸汽管网的互联互通。三是抓好先进技术的引进落地。继续抓好齐鲁化工区与南京理工大学、江苏久吾科技、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开展的废水零排放实验,积极推进中试实验,为未来废水排放指标提高做好充分准备。

(三)聚力抓好信息化建设,在智慧园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以争创“国家级智慧园区试点单位”为契机,结合园区实际,以创新思维、平台思维推进园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一是抓好智慧园区平台完善工作。依托斐讯大数据,在现有智慧安全、智慧环保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智慧园区平台内容,按照省级化工园区认定要求,接入视频监控、在线监控,实现24小时全天候值守,确保隐患和问题第一时间发现,提升园区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抓好园区封闭工作。完成《园区封闭交通组织方案》编制工作,并组织专家评审后,积极向市支队、张店大队、临淄大队、齐鲁石化支队汇报,按照园区规划统筹实施道路封闭工程。三是抓好智慧车间、智慧工厂建设。园区企业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程度,对提升园区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园区将积极与安全、环保、经信等部门对接,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在园区大力推进智慧化管理,从本质上提升园区依靠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四)聚力推进“四大”活动,在园区争先进位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抓园区考核。按照“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的工作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在化工区倡导“提前一小时到岗、推后一小时下班”的工作理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当成己任,把考核内容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办局、每一个责任人,坚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确保化工区在全市六大化工园区考核中始终名列第一。二是抓项目服务。实施化工区全体人员包建服务工作机制,推行“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的一线工作法,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所有责任人员每天到项目现场调度进展情况,以工作纪实形式在工作群内晾晒,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全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三是双招双引。围绕园区重点产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龙头、“独角兽”、瞪羚企业、知名上市企业,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发挥好挂职领导干部作用,促进化工区与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石化工业规划院等高校院校的合作,实施创新成果嫁接落地工程,带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搞好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提升高端学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