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皇城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0500421943XY/2015-None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15-02-13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皇城镇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2月13日在皇城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皇城镇人民政府镇长 崔国华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皇城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4年以来政府工作的回顾
2014年,是皇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镇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加快科学发展的一年。一年来,皇城镇人民政府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务实创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2014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4.62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61.83亿元,同比增长4.6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6.64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工业利税8.83亿元,同比增长0.68%。财政收入达到2126.73万元,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一、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日见成效
把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坚持以建设国家级蔬菜基地为目标,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1、土地流转推进加快。去年以来,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体,通过租赁、转包等形式共完成土地流转5000余亩。
2、家庭农场进一步规范化发展。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向家庭农场发展,荣家月明、郑家六端、杨王六端、鲁菌菌业、盛石、五路口等11家家庭农场全面规范化提升,规模进一步扩大。集休闲、采摘、健身、育苗、种植于一体的杨王家庭农场模式得到全面推广。今年新上了张家、新亮、店子、麻卸四家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总规模达4500亩。
3、万亩蔬菜基地进程加快。基地西起大外环,东至青州边界,涉及皇城村、张家村、油坊村、石槽村、南蓬科村、大蓬科村、东蓬科村、大马岱村等8个村,总面积15000亩。投资2000万元实施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通10公里的合作社路,新打机井26眼,修建PVC地下管线12公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家、蔬菜棚区2000余亩。
4、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示范园建设发展迅速。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各村发展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示范园区模式,加快蔬菜综合体发展速度。今年新注册合作社6家,特别是荣坡蔬菜合作社和月明蔬菜合作社,都已发展到700多亩的规模,园区内实现道路全部硬化,四周设立防护网实现物理隔离和封闭式管理,并配套菜市场和监测设施,极大方便了社员种植。绿康、群利、绿成三家蔬菜标准园被评为2014年度市级蔬菜标准园,月明、荣坡、新润等六家蔬菜标准园被评为区级蔬菜标准园。新建翠竹、思远、东科、鑫瑞园四家田间学校,培训农民达4000人次。
5、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实施。位于皇城东部的坡子、大马岱8000亩农开项目区、淄河以东、皇城西路以西的16800亩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项目均已开始招标,春节后施工;北齐路以西、皇城西路以东,南起北外环,北至321省道的13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在设计规划,也将于2015年动工。
6、生态循环农业实现新突破。投资1200万元,引进占地200亩的大型蚯蚓养殖项目,秸秆作物作为蚯蚓养殖原料进行无害化利用,项目建成后可大部分消化镇内大棚等农作物秸秆,将有效减轻因秸秆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蚯蚓粪作为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将大大提升蔬菜产量,实现农业生态循环。
二、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真正以项目促发展、增后劲、强实力。通过“打基础、抓支柱”,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始终把工业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按照“大项目支撑 、集群化推进”的思路,着力促进工业规模扩张、总量集聚和质量提升。
1、发挥石化装备传统产业优势,着力推进工业集群化发展。围绕加快石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科技含量,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目前,我镇石化装备企业已达17家,全镇工业石化装备制造集群发展初具规模。
2、整合优化资源,促进产业升级。万昌化工与万海双涵合并,借助“万昌”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科技含量,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
3、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能源置换。全镇共有7家生产性燃煤锅炉,按照上级要求,到目前为止已全部停产整顿。其中淄博爱润、昊勋石油化工计划改用生物质清洁燃料,与厂家订制了生物质锅炉改装设备,目前已改装完毕。其它相关企业正在完善脱硫除尘设施,确保正常运行,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4、优化环境,打造招商平台。以北羊工业小区为依托,新规划1200亩工业区,打造招商引资新平台,充分发挥土地、政策及产业集群方面的优势,加强基础建设,紧紧围绕石化装备这一主导产业,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努力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节能环保的领军企业和税源型企业。
三、重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一是生态提升,镇村环境不断改善。全长12公里的“321”省道皇城段,两侧各打造30米宽的绿化带,新建花池近6万平方米,大田绿化面积近60万平方米,共栽植银杏等乔木3.3万棵,紫叶李、海棠等花灌木3.5万棵,总投资近500万元;在去年绿化基础上,对村内路、进村路、连村路和大路两侧补植和新栽植银杏等乔木和樱花、木槿等花灌木17余万株,栽植小黄杨、玫瑰等地被花卉22万平方;对异味点源、化工废料储存点、沙场、煤场、规模化养殖场、生活污水点、废品收购点全面调查核实;重点对5家加油站、 12家沙场、73家煤场进行集中整治;各村全部配备绿化保洁员,划分责任区域,路域整治规范有序干净整洁。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全面改善民生。在全镇50个村实现道路硬化全覆盖基础上,投资200余万元对北齐路、321省道等主干道路的平交道口全面硬化,总面积2.1万余平方米;在打通16公里的合作社路和蓬卧路基础上,投资1200万元,把全长12公里贯穿皇城南北的淄河东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总长超过120公里的镇域“六纵六横”路网格局全面形成;投资50万元对50个村的计生服务室全部进行了高标准改造,为育龄妇女创造了更好的服务环境;投资700余万元对皇城一中、皇城二中、中心小学土操场改造成塑胶场地;投资70余万元对中心小学、皇城二中、六端小学进行旱厕改造;投资102余万元对前孔、店子、西南羊、坡子、前下、郑家、麻卸7个村进行卫生改厕;对全镇467户困难户,共走访慰问救助困难户1200余次,总救助金额120余万元;投资150万元对全镇50个村和蔬菜大棚集中区实现监控全覆盖;学校、医院、银行、派出所、企业等重要部位和主要公路沿线的监控设施全部实现联网监控;专门抽调2名同志负责服务平台工作,开通皇城民生热线7881890,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及时回复和解决。
四、创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制度监管,完善提升农村资金、帐务、资产、档案、公章“五代理”制度,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村级事务运行。在村级班子中推行“公开承诺、跟踪践诺、群众评议、述职考评”制度,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规范化水平。
二是依托镇综合服务中心、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整合各类便民服务资源,全镇50个村派驻村指导员,积极推行“网格联系,代办服务”工作,确定了5大类、29项代办事项,以村居民小组为基础划分联系网格,实现联系代办全覆盖。
三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我们始终按照科学执政、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工作要求,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切实加强了机关干部队伍和政府自身建设。认真执行人代会决定、决议,主动接受区、镇人大代表监督,充分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结合区委、区政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机关纪律、集中学习、值班考勤、岗位目标责任等规章制度,加大了考核管理力度,机关干部的工作干劲和热情明显增强,机关作风明显转变,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力支持政府工作,在各自岗位上辛勤耕耘,倾力奉献的全镇人民,向所有为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工业项目受土地瓶颈制约,新上或扩建项目难以立项。二是受镇财力制约,社会事业、公益事业投入困难。
各位代表,虽然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牢牢把握好因镇制宜、扬长避短这个关键,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把我们今年的工作干好,把皇城的事业发展好。
201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2015年是我镇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镇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长期趋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机遇与挑战并存,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机遇,坚定必胜信心,激情创业,奋发有为,皇城的发展就一定能再攀新高,再创佳绩。
2015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和谐文明的现代化皇城,以项目建设为纲,以内涵发展为路径,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坚持 “干则一流,出则精品”的工作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镇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完成39.73亿元,同比增长7%;工业企业税收完成 2371万元,增长11.5%;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9400元,增长12%;财政收入突破2339万元,同比增长10%。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在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发挥我镇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狠抓发展机遇,打造发展平台
皇城正面临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大外环到皇城;淄河东路南连大外环、309国道、济青高速,北连“321”省道,成为贯通淄河南北12公里的大通道;淄河治理三期工程东岸全线在皇城拓展出1700亩土地空间;大外环淄河崖付桥打开封闭多年的交通瓶颈;第二轮土地修编,皇城具备了3700亩土地发展空间,地下温泉资源、天然气管线、加油广场等使皇城具备交通区位、土地空间、要素资源等发展优势。
二、狠抓结构调整,打造农业产业化格局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结机制,使企业和农户在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建设国家级蔬菜基地为目标,以土地整理、农业开发等项目建设为推进器,每年至少开发两万亩,坚持镇上推万亩基地、村里推以合作社为主体的蔬菜综合体、企业推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主体的示范园,合作社做好技术、营销渠道建设、大户搞好家庭农场,五位一体,用3年左右时间把菜粮比由2:3提高到2:1。
三、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工业集群化进程
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抓手,重点抓好基础建设、产业集群和招商引资,加快推进工业集群化进程。重点建设石化装备制造业集中区,以建设石化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321省道改造为契机,以北羊工业集中区为载体,规划建设600亩的石化装备制造业集中区,积极引导镇内外石化装备制造业入驻发展,大力支持万昌、圣通、程飞、万华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以一二三产业功能分区为载体,围绕石化装备制造、物流、蔬菜产业、农产品加工开展招商引资,完成万吨压力容器、裂解炉、石化物流、温泉资源开发、玫瑰化妆品等项目的招商建设。
四、狠抓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1、完善蔬菜大棚抵押贷款体系,使大棚贷款更便利,促进蔬菜产业更好发展。
2、争取政策,全面完成18公里的电网改造工程,20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安装工程, 8个村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工程, 5个村的表后线电网改造工程。
3、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进一步向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转移,年内完成3000亩。
4、全面推动坡子、大马7000亩万亩蔬菜基地延伸项目。
5、投资2300万,全面推动淄河沿线,南起北外环,北至321省道的168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进程。
6、投资1200万,推动南卧石、北羊以东,321省道两侧15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进程。
7、投资2000万元,完成淄河沿线12个村的乡村连片治理,打造舒适、美丽乡村片区。
五、狠抓自身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励精图治,实干兴业,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一是改进工作方式,推进管理创新,不断改善工作作风,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加强廉政建设,让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制度常态化、长效化。二要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效率。不断强化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增强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以良好的工作风气为未来发展提供优越环境。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将是我们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一年。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奋进,攻坚克难,埋头实干,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皇城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