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淄区遄台中学2023年度教科研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97X1/2023-5344827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2-17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
一、指导思想
落实区教体局2023年工作计划要点和区教研室2023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着继承与发展、借鉴与融合相结合的原则,走教育内涵、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构建“教学、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立足精准主题教研,落实目标、对象、任务、措施、责任“五个精准”,切实做到向深度教研要质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工作目标
1.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拓展教师教育视野,强化教师科研意识,营造教科研氛围,落实科研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2.落实教科研常规管理,强化集体备课,做好主题教研,落实课堂管理,提升教学实效。
3.调动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规范课题研究流程,分级提质,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课题研究真正服务教学。
三、工作计划要点
(一)优化队伍管理,落实三级培养机制
1.规范教师培训学分管理,优化考核机制增强培训实效。完善各级远程网络研修,市学科远程教研督查,区学科培训通报考核制度,及时有效地开展培训后集体教研、教学实践及评优活动,保证各级各类培训的出勤率、全员性和实效性。完善校本培训计划,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师理论业务学习,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用好《教师培训手册》,将研修成果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中去。
2.落实“名师+骨干+青年”三级培养联动机制,培养“四有”好老师。继续对现有的“青蓝工程”工作做好管理工作和指导工作,夯实教师队伍建设。以《遄台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依据,对青年教师,落实“135工程(一年入门、三年区新秀、五年区骨干)”;中年教师,结合《遄台中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草案),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以名师效应带动和影响广大教师;临退教师,通过传、帮、带作用,发挥“双引领(业务、精神)”效应。通过教师成长平台的搭建,推动教师队伍梯队成长,教师队伍素养得到整体提升。
(二)优化课堂教学,搭建典型带动平台
1.抓实教研常规,助力教学改革。以新基础教育课堂为根本,深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探索信息化“互动生成式”智慧课堂,落实“新基础教育”中提出的“四个还给”,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以学科组为单位,整合优秀的教学课程资源,借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地市教育资源平台提供的优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加强集体备课,倡导三精教法。学科组(备课组)教师要增强协作意识,倡导“问题即课题,思考成为习惯”。大力倡导“三精”的教学方法,内容精选、上课精讲、练习精评。定时间、定地点,领导级部负责制,开展问题引导式的集体备课,突出集体备课的研讨功能,实实在在开展好“周半日教研”。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教材,研讨课题问题生成设计,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杜绝集体备课走形式,通过讨论教材、分析学生、把握考点,以备课组为单位,形成学科教案,各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的实际和所教学生的特点,整理成个性化教案,年轻教师实行手写教案制度,严禁各组使用格式化的电子教案。
3.优化课堂改革,搭建典型带动平台。探索“信息化智慧课堂”,在深入研究学情、学法的基础上,构建以“互联网+”为背景、以“互动生成”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新生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各级优质课评选以及 “教学新秀、能手、带头人、名师”等的评优活动,以此为契机打造典型教师,充分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同时,让这些优秀的教师在观摩课、研训、校际交流等活动,辐射引领,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1.科研培训,营造氛围。落实“学校就是研究中心、教师就是研究员”的研究理念,加强校本全员及分层培训,创新培训内容与形式,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培训,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2.规范管理,推动课题。做好课题的立项申请、过程管理、结题鉴定和成果推广等工作,实现课题研究由重立项向重研究过程转变,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降低科研重心,强化教育规律研究,推动教科研一体化进程,促进科研工作新发展。
3.各级课题,相互推进。张丽丽的省级课题、王佳丽、张磊、郑蒙蒙的市级课题、张文君、王文彩、刘琨、王胜美的区级课题,各级课题研究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省课题的教师指导有市课题的教师,有市课题的教师指导有区课题的教师,逐层助推,实施点对点的课题青蓝工程,推进课题的顺利开展,追求高质量,提升结题的一次性过关率。
4.及时总结,力争推广。加强对重点课题的研究,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加强科研成果的培育、总结与转化。适时举行阶段成果的经验交流,加强课题成果的推广,组织参加各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
202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