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2024年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5-5523967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5-21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2024年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5-05-21
  • 字号:
  • |
  • 打印

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以“五育并举”为指引,围绕“劳动砺心智,实践促成长”核心主题,系统构建了“常规渗透+节日实践+主题深化+技能比拼”的劳动教育体系。通过分层设计、家校社协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系统规划,构建多维劳动教育体系

1.目标导向明确: 以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与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制定《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计划》等文件,确保劳动教育科学化、规范化。

2.内容分层递进: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任务:低年级侧重自理能力(整理书包、洗小物件);中年级强化家务技能(择菜、做简单食品);高年级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烹饪、衣橱管理、深度清洁)。

3.时空全面覆盖: 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班级值日、每周大扫除)、聚焦节日(五一劳动节实践)、深化主题(劳动周活动)、检验成果(校级技能比赛),实现校内(教室、绿化区、操场)与校外(社区、农场、工厂)联动。

二、特色活动引领,深化劳动实践体验

1.常规劳动夯实基础:

(1)美化校园行动: 持续开展“爱绿护绿”植树护绿、垃圾分类、年级责任区清洁(如操场捡拾、垃圾箱清理)。

(2)自理能力培养: 通过“自理能力竞赛”“家务劳动展示”星级评比,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并将评价纳入“家校一体”机制。

(3)劳动精神涵养: 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如《劳动最光荣》)弘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

2.五一实践拓展视野:

(1)社会服务:组织社区清洁、扶老助残志愿服务,厚植社会责任感。

(2)生产体验:深入田间参与种植采摘,体验农业艰辛;参观工厂车间,了解现代工业流程,启蒙职业兴趣。

(3)创意挑战: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融合环保理念与创新能力培养。

(4)职业初探:在家长协助下体验理货员、图书管理员等职业,理解社会分工价值。学生通过视频、摄影记录实践过程,优秀作品在班级及校级层面展示。

3.劳动周深化内化:

(1)家务劳动“真”实践:发布分级家务任务单(如一二年级洗袜、关爱家人;三四年级做简单餐食;五年级烹饪热菜),要求学生录制过程视频,班级展示并评选优秀案例,强化家庭劳动习惯养成。

(2)校园劳动“细”落实:

①“课桌洗澡”:全员清洁桌椅,培养爱护公物习惯。

②“劳动知识知多少”:观看视频学习五一节历史意义,深化“劳动光荣”认知。

③“值绿护绿”:照料班级植物角及校园花草,培养生态责任感。

④“红领巾志愿岗”:分年级擦拭校园文化展牌、宣传栏(如“国风蹴鞠”“泱泱齐风”),在服务中增强校园归属感。

4.技能比拼检验成果:

(1)劳动小能手接力赛(1-5年级):各班选派代表(2男2女),按年级完成指定技能接力(如:系鞋带、穿校服系红领巾、剥鸡蛋/大蒜/胡萝卜削皮、整理书包)。比赛设计紧扣日常技能训练,强调速度、规范与美观,评分标准细致具体(如剥大蒜要求完整干净,书包整理要求科学有序)。

(2)“厨王争霸赛”(4-5年级):每班由1名生活导师(班主任或特邀家长)指导4名学生(含至少1男1女)合作完成包饺子任务(共30个),要求擀皮、包制分工明确,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此项目将劳动技能与饮食文化、团队协作相结合。

三、筑牢保障根基,护航劳动教育实施

1.安全为先:制定详细预案,校外活动严格执行家长陪同制;工具使用前进行安全指导(尤其比赛涉及剪刀、削皮刀等);配备应急药品,防范户外活动中暑等风险;与协作单位签订安全协议。

2.师资赋能:选派经验丰富教师带队,开展劳动技能与安全指导专项培训;比赛项目邀请班主任或家长担任“生活导师”,深化家校协同。

3.家校社协同:通过“家长学校”宣讲劳动教育价值;发布《给家长的建议》,指导家长科学传授技能、肯定过程、营造愉悦劳动氛围(如共听音乐);技能比赛鼓励家长参与指导或观摩,形成育人合力。

4.正向激励:学期末评选“劳动好少年”,展示优秀作品(照片、视频、手工艺);举办校级劳动技能大赛并评选各级奖项(劳动小模范/标兵/能手);严格遵守《劳动教育公约》,杜绝将劳动作为惩罚手段,尊重学生劳动成果,强化劳动尊严与价值。

四、工作成效与未来展望

1.显著成效:学生普遍掌握符合年龄特征的劳动技能,自理能力显著增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社区服务、职业体验与技能比拼,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知得到提升;环保意识、团队协作、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同步发展。校级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生动检验并集中展示了本学期劳动教育的丰硕成果。

2.反思与提升: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农校合作,丰富工业类、现代农业类体验项目;探索更系统、可量化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加强劳动成果的创造性转化与展示平台建设(如学生手工艺品、创意劳动项目);持续优化校级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扩大参与面与影响力,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我校劳动教育通过多元实践与成果检验,有效实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综合育人目标。我校将继续深耕劳动教育沃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齐韵少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