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临淄区凤凰镇梧台小学2024年度艺术发展年度报告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97X1/2025-552366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6-05 发布机构: 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临淄区凤凰镇梧台小学2024年度艺术发展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6-05
  • 字号:
  • |
  • 打印

2024年,我校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以 “艺术浸润心灵,美育奠基人生” 为目标,围绕课程建设、师资配备、活动开展等核心板块扎实推进美育工作。现将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艺术课程建设:夯实美育根基

(一)开足开齐国家课程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小学一至年级每周开设 4 节音乐课、4 节美术课,确保课时充足。新增书法校本课程,融入汉字文化与书写实践,覆盖三年级以上学生。

(二)创新校本课程开发

传统文化类:开设 “非遗小课堂”,邀请剪纸艺人、陶艺师入校授课,全年开展 12 次非遗主题创作活动。

科技融合类:在五年级试点 “数字绘画” 课程,利用平板教学软件进行动画设计与色彩实践,激发创新思维。

跨学科实践类:结合语文课文《陶罐和铁罐》,开展 “陶泥塑形 + 故事创编” 项目式学习,实现艺术与文学融合。

(三)优化教学评价

建立 “课堂表现(40%)+ 作品创作(40%)+ 展演参与(20%)” 多元评价体系。本学期共收集学生美术作品353余幅、音乐表演 353余个,通过班级文化墙、校园公众号进行展示。

二、艺术教师配备:强化队伍建设

(一)师资结构优化

我校现有专职艺术教师 64人(音乐 2人、美术 2 人、书法 1 人),师生比 1:90,满足教学需求。本年度开设了多样艺术社团。

(二)专业能力提升

校本培训:组织 “非遗剪纸技法”“儿童合唱指挥” 等专题培训 4 次,累计培训教师4学时。外出研修:选派2名教师参加省级 “美育创新课堂” 研讨会,返校后开展二次培训,辐射全体教师。教研成果:美术组申报的《小学低段 “游戏化” 陶艺教学策略研究》立项为区级课题,音乐组教师获市级 “优秀艺术指导教师” 称号。

(三)激励机制保障

将艺术教师指导学生参赛、开发校本课程等纳入绩效考核,本年度奖励指导学生获区级以上奖项的教师4人次,计入到对艺术教师的考核当中

三、艺术教育管理:完善制度保障

(一)组织架构与制度建设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艺术课程巡查制度》《课外艺术活动安全预案》等 6 项管理制度。本学期开展课程督查 3 次,整改问题 5 项,确保教学规范有序。

(二)督导评估与反馈

将美育工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通过学生问卷(艺术课程满意度达 92%)、课堂听课、活动成效等多维度评估。针对低年级美术教具不足问题,及时采购超轻黏土、水彩套装等材料,惠及学生 300 余人。

四、经费投入与设备:优化资源配置

(一)经费保障

本年度艺术教育专项经费投入 8 万元,占公用经费总额的 10%,主要用于:设备更新:购置古筝 2 台、美术写生教具 50 套、书法临摹桌 10 张。活动组织:校园艺术节、合唱比赛等活动经费1万元。教师培训:外出研修、校本教材开发等支出1万元。

(二)设施升级

改造 2 间美术教室为 “创意工坊”,增设陶艺操作台、作品陈列架;音乐教室配备智能钢琴系统,实现分声部教学可视化。农村校区利用走廊打造 “流动画廊”,展示学生剪纸、绘画作品 200 余幅。

五、课外艺术活动:激发兴趣活力

(一)全员参与的普及活动

每日浸润:课间播放经典儿歌、民乐片段,午休开设 “名画欣赏微课堂”,全年累计播放艺术素材 150 课时。

主题活动:开展 “四季之美” 绘画大赛(春季)、“红色歌曲传唱” 比赛(夏季)、“校园童话剧展演”(秋季)、“新年音乐会”(冬季),参与学生达 1200 人次。

(二)特色社团建设

开设舞蹈、合唱、书法、陶艺等 4个艺术社团,每周活动 2 次。其中:“小百灵” 合唱团:获区级小学生合唱比赛等奖,参演社区国庆文艺演出。“巧手坊” 陶艺社:20 名学生作品入选区青少年美术展,3 件作品被区文化馆收藏。

(三)家校社协同

举办 “亲子艺术嘉年华”,开展扎染体验、家庭合唱比赛等活动,吸引 300 余个家庭参与;与社区合作开展 “小小艺术家进小区” 志愿服务,学生为老年人教授智能手机摄影、简易绘画技巧。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营造浸润氛围

(一)硬件环境升级

在教学楼走廊设置 “艺术成长墙”,展示学生年度优秀作品 100 余幅;操场增设 “音乐角”,安装五线谱地垫、乐器造型雕塑;班级设立 “美育图书角”,投放《儿童美术欣赏》《音乐家的故事》等绘本 200 余册。

(二)文化氛围营造

开展 “校园艺术之星” 评选,表彰绘画、舞蹈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 30 名;通过校园广播开设 “艺术小主播” 栏目,学生自主分享艺术学习心得,播出节目 24 期。

七、重点项目推进:打造特色品牌

(一)非遗传承项目

与区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开展 “剪纸进校园” 系列活动:全年开设课程 16 节,举办非遗主题展 2 场,2 名学生被学校授予 “非遗教育学习小标兵”。

(二)乡村美育帮扶

本校与同镇另两处小学结对,开展 “五个一” 、送教非遗课程 4 次、组织学生联合画展 1 场、培训艺术教师 2 名、建立同步课堂连线 3 次。

(三)艺术与心理健康融合

在心理咨询室增设 “艺术疗愈角”,通过绘画、音乐放松等方式辅助疏导学生情绪,本学期开展团体艺术心理辅导活动 6 次,惠及学生 80 余人。

八、自评制度实施:持续改进提升

(一)自评工作开展

依据《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报表》,从课程、师资、经费等 8 个维度进行量化自评,综合得分 92 分(满分 100 分),薄弱环节为:高年级艺术选修课种类较少(仅 2 门);

数字化艺术教学资源不足(如 VR 美术设备尚未配备)。

(二)改进措施

2025 年秋季学期新增 “漫画创作”“尤克里里弹唱” 选修课,满足差异化需求。申请专项经费 5 万元,采购数字绘画平板、VR 艺术体验设备,计划 2025 年 12 月前完成安装调试。

九、总结与展望

本学年,我校美育工作在课程创新、活动育人、特色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数字化资源、选修课拓展等方面仍需加强。未来,我校将重点推进 “艺术 + 科技” 融合课程开发,深化非遗传承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力争通过 3 年时间打造 “区域美育示范校”,让每一个孩子在艺术滋养中绽放个性、全面成长。